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规格黄颡鱼种培育是指将2~3厘米的夏花(火片、寸片)培育成8~10厘米的鱼种,现将相关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一、培育池条件 培育池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周边环境安静,无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水质符合国家渔业养殖用水要求.培育池面积以5~10亩为宜,池底平坦,土质为壤土,靠近排水口端挖有1个深20~30厘米,面积为20~30平方米的洼坑,以便集中起捕鱼种.培育池应建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并配备增氧、投饵、抽水等机电设备.  相似文献   

2.
正一龄草鱼鱼种培育是指将3厘米左右的夏花(也称火片和寸片)经过5个月左右培育,长成体长达20厘米左右的过程。将草鱼夏花培育至秋季出池称之为秋片,冬季出池称之为冬片,第二年春季出池称之为春片。笔者根据当地鱼种培育的生产实践,现将主要技术简介如下,供参考。1.培育池条件培育池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电力配套,交通便利,周边环境安静,  相似文献   

3.
鱼种培育是一项基础工作,是夺取成鱼养殖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一龄鱼种培育是指将3厘米左右的夏花培育至年底,育成规格达8~20厘米的优质鱼种。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鱼种培育者参考。一、培育池条件鱼种培育池应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不怕旱涝、环境安静、无污染源的地方。池形  相似文献   

4.
满红 《福建农业》2012,(12):29+28
淡水白鲳的苗种培育期约5个月,其中鱼苗培育约20天,之后为鱼种培育,至秋末鱼种可达10厘米。现将淡水白鲳的苗种培育及越冬保种技术介绍于下:一、鱼苗培育淡水白鲳的鱼苗培育池,要求面积在1000—  相似文献   

5.
<正>近些年,很多地区采用精饲料池塘培育草鱼一龄鱼种取得了较好的饲养效果,秋片鱼种规格可达到150克左右。现将本地区草鱼一龄鱼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培育池具备的条件培育池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池形呈东西向的长方形,面积为3~5亩,水深为1.5~2.0米,埂宽为2.5~3.0米,坡比为1:(2.0~2.5),土质为壤土。池中应安装相匹配的增氧、抽水、投饲等机电设备。  相似文献   

6.
泥鳅苗种培育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为鱼苗培育,是将全长约5.3毫米鱼苗培育到1厘米左右;第2阶段为鱼种培育,是将全长1厘米左右的稚鱼培育至3厘米或更大规格的鱼种。一、鱼苗培育孵化3天左右的鳅苗,便开始摄食外界食物,这时即可移放鱼苗培育池进行饲养,放养密度为2000~4000尾/平方米。如果培育池兼作孵化池,那么孵化后的鱼苗留原池继续培育。鱼苗开始摄食后,适口的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7.
正鱼种是成鱼养殖的物质基础,加强越冬管理,能提高鱼种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鱼种越冬管理是渔业生产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1.越冬池的选择越冬池不宜过小,过小冬季易结冰封塘,面积以3000~8000平方米为宜。鱼池长方形,东西向,背风向阳,底泥深20厘米,水深1.8~2.2米,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便于鱼种捕捞、销售。鱼池交通方便,靠近水源,水源充足,无污染。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15,(4)
<正>1.鱼种池混养鱼种池混养沙塘鳢不仅培育了大规模鱼种,更重要的还可获得一定产量的商品沙塘鳢,进一步提高鱼种池的养殖效益。(1)夏花鱼种池混养以鲫鱼、草鱼种为主的鱼种池,主养鱼苗(体长2厘米左右)每亩(1亩=667平方米)放养160万尾左右,混养夏花沙塘鳢600~700尾;以鲢、鳙鱼种为主的鱼种池,主养鱼苗每亩放养150万尾左右,混养夏花沙塘鳢2O0~400尾。一般年终每亩可获大规格草、青、鲢、鳙鱼种250~400千克,获商品规格(30~50克)沙塘鳢10~20千克。  相似文献   

9.
一、鱼种的培育当孵出的鱼苗的卵黄膜基本消失,体色变黑时,即可转入专门的培育池饲养。饲料以水蚤为主,辅之以蛋黄浆等。育15~20天,鱼苗长到3厘米规格时,就应及时过筛,分级分池饲养,进入鱼种培育阶段。鱼种培育阶段的主要饲料是水蚯蚓,鱼苗达5厘米后就可以开始用添加剂引诱的配合饲料进行食性转化,日投量为鱼体总量的3%~10%。这一阶段应特别注意防止自相残食,控制措施除供足饵料外,还必须经常地、严格地将全池鱼苗过筛,分级分池饲养。当鱼苗长至10厘米左右时,就可放入大池或池塘进行成鱼养殖。二、成鱼养殖大口鲶的适应能力较强,既可在池塘…  相似文献   

10.
洞庭大口鲶鱼苗、鱼种培育,指的是从水花鱼苗开始,经30天~50天的饲养使其体长达到8厘米~10厘米规格的饲养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续第1期第19页)二、苗种培育1.夏花苗种培育1备池。选用坐北朝南的长方形池塘作为夏花培育池,若使用土池,池埂、池底需夯实防漏。池塘不宜过大,面积一般为30~300平方米,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池深1~1.5米,水深50~70厘米,进排水口用密眼铁丝网(60~80目)扎好,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及鳅苗外逃。池底保持15~20厘米厚淤泥层,池中投放占总水面积1/4的  相似文献   

12.
1春季培育适龄壮苗为了使春茬茄子获得高产并提前上市,1月上旬开始在温室内应用营养袋移栽育苗。将消毒处理并催芽的种子密播在60厘米×40厘米×5厘米的营养箱内,小苗1叶1心时及时移栽到8厘米×7厘米或10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内,培育具有8~9片真叶、株高10~20厘米、茎粗0.5~0.7  相似文献   

13.
正一、养鱼的基本条件1.建设鱼苗种培育池水库在新建时应规划出鱼苗种培育池,一般6.7公顷水库养鱼水面应配套3335~4669平方米鱼池,水深1.5~2米,面积667~1334平方米为宜。也可在浅水区或库湾围栏培育鱼种,也可用网箱培育鱼种,以便适应水库多品种养殖的需求。2.防逃设施建设防逃设施建设分为网栏、栅栏2种,多数水库采用网栏且安全系数大。网栏选用乙纶线编制网片网目为2厘米的栏网,在离溢洪道一定距离(一般控制最大流速在每秒  相似文献   

14.
一、育苗场选址 育苗场地要求选在避风向阳、光照充足的地方。育苗池面积20~50平方米,池埂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度,池深80-100厘米,池底铺腐殖土20厘米左右,进水口高出水面20厘米,排水口用120目密眼网纱遮挡,排水口设在池沟底部。另外亦可采取将网箱放在大塘里的办法,最好有几个池用于泥鳅苗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5.
"放好鱼种半塘鱼",池塘鱼种培育是鱼类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提供成鱼养殖的鱼种保证,鱼种培育是夏花到秋片的鱼种养殖,它包括鱼种池的选择、清塘消毒、放养密度、饲养方法、日常管理、放养结构等内容。文章从这几个方面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一、培育池 可选择滩涂同塘或堤内闱塘进行培育。底质为沙泥质.含沙量在70%以上,围塘面积5-10亩,蓄水深度为50-100厘米,池形为长方形,各池塘要求配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一、培育池条件培育池应靠近水源,水质应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GB11607-89),交通便捷,电力配套,周边环境安静,无高大建筑物,无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将培育池修建成东西向的长方形,面积以3~5亩为宜,池埂宽实,坡比为1∶3,水深为1.5-2.0米,池底基本平坦,保水性能较好,土质以壤土为佳。池中应建有独立的进、排水渠,以防止病原交差传染。池中应根据养殖实际需要,配备适当功率的增氧、  相似文献   

18.
张茂友 《农家致富》2006,(13):39-39
池塘条件要求池底平坦.淤泥少于20厘米,排灌方便。鳜鱼种培育池面积以2~5亩为宜,并配备1.0~3.0千瓦左右的增氧机1台;鳜鱼饵料鱼培育池塘面积可稍大.两者的面积之比约为1:4。每年3月底之前做好池塘的清整和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农业》2009,(3):32-32
一 要选好渔池 应选择环境安静、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和催产池、池底要求平坦、不渗漏、面积以1000~1300米^2、水深2米左右的池塘为亲鱼培育池。  相似文献   

20.
3.苗种培育技术苗种培育池面积一般以670平方米~1340平方米为好,培育前期水深为0.5米~0.7米,后期为1米~1.5米。池形为长方形,向阳,池底平坦。苗种池最好靠近水源,注排水方便,进水口要有过滤设施,防止野杂鱼和有害生物进入。鱼苗放养前7天~10天,每667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