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对辽宁省凤城市国有凤山林场苗圃不同苗龄红松苗木生长量和山地造林3龄、4龄和5龄红松苗木生长量和造林成活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红松苗龄的增加,苗高、地径、主根长和大于1mm侧根条数明显增加,苗龄越长,生长量越大;山地造林采用4龄红松苗比采用3龄和5龄苗造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比分析了红松播种留床苗、移植苗、嫁接苗和容器苗四种不同造林苗木的优劣性,结果表明:应选择移植苗作为低成本造林苗木,其中苗龄为2-2的移植苗苗木质量最佳。采用红松容器苗嫁接培育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红松苗的经济效益,但造林成本较高,难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应用了苗龄1-4年生无患子苗木展开了造林对比试验,同时到了林龄7年的时候,分别调查了无患子保存率、地径以及霜冻受害情况等,调查结果表明,应用苗龄4年生无患子的平均保存率以及平均地径最高,平均冠幅4年生无患子最大。而霜冻受害率的苗龄4年生无患子为最低。本文主要针对无患子不同苗龄苗木造林初期效果展开相应的分析,其目的在于不断提升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丝绵木不同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和不同苗龄苗木无灌溉荒山造林试验,初步解决丝绵木在本地苗木生产和荒山造林适宜苗龄问题。试验表明,5年生生长健壮苗木可作为采种母树;室内沙藏应覆沙5 cm以上抑制种子过早发芽;秋季和春季均可进行播种育苗,去除假种皮可促进苗木破土;苗圃气候干旱,播种后要加强灌溉措施,否则导致育苗失败。1~5年生苗木均可用于荒山造林,考虑造林成本和其他因素,荒山造林建议使用2年生裸根苗;容器苗当年可直接用于造林。  相似文献   

5.
在造林方面,苗木质量的优劣,对造林的成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但目前人们在评价苗木的质量时,往往只注重苗高、地径及其干形等,常常忽视侧根与须根梢生长点等这些对苗木造林后成活的关键部位。几年来,我们对樟子松的不同苗龄型的苗木进行了造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用不同苗龄型红松幼苗进行造林试验,以研究红松不同苗龄型对其生长和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年生播种苗(2+0)为对照,则移床苗不同苗龄组(2+1,2+2)之间生长量和侧根数有显著的差异,不同苗龄造林的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及侧根数也有显著的差异。以苗龄2+0为对照,试验处理2+1的造林成活率、苗高、地径分别比对照提高43.96%、78.29%和37.79%;试验处理2+2提高造林成活48.79%,苗高提高147.43%,地径提高116.39%。以2+2和2+1试验处理造林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造林苗木水分状况与苗木活力关系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造林苗木水分状况与苗木活力关系试验分析刘俊义,韩东秀,徐正权,张明峰(黑龙江省南岔林业局)(黑龙江省绥棱林业局)近几年来,针对苗木水分状况影响造林成活率这一问题,对伊春林区主要造林树种落叶松、红松、云杉、樟子松、水曲柳等不同苗龄型树苗(按综合分级均为...  相似文献   

8.
松柏柽柳是盐碱地重要的造林树种。筛选出适宜松柏柽柳生长的容器苗类型,能够提高苗木质量,缩短育苗周期。通过不同苗龄与不同容器规格的组合筛选,得出容器规格与成活率及生长量均呈负一元二次函数关系。容器规格为Φ40 cm~Φ45 cm,苗龄为1.8 a~2.2 a(1+1,1+1.5)的容器苗为松柏柽柳适宜的苗木类型。  相似文献   

9.
甘孜州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聚类分析原理,运用SAS 9.0软件,对甘孜州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分级标准进行了探讨。采用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通过方差分析,对甘孜州不同县相同苗龄的同一树种苗木的调查结果进行差异性检验,并得出各种苗木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不同苗龄杉木苗木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2年生苗造林具有较大生长优势,造林2年平均树高生长量为2.99 m,平均地径为4.74 cm,是1年生苗木造林树高生长量的1.73倍、地径生长量的1.80倍,存在着极显著差异;2年生苗造林2年生长量是1年生苗木造林3年平均树高、地径生长量的1.11倍和1.05倍。在郁闭成林投入成本对比上,2年生杉木苗造林每667 m~2投入成本为1 884元,比1年生苗林造林成本每667 m~2节约了124元。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西部沙地杨树钻孔造林系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杨树不同品系和同一品系不同苗龄、同一苗龄而不同栽植深度、不同栽植季节及在不同立地条件的造林试验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初步找出了影响杨树钻孔造林成活率的几个主要因素,为沙地杨树钻孔造林选择适宜的品系、苗龄、栽植深度及栽植季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计算苗圃面积方法很多。本文试图简化计算方法,同时得到各树种苗木在苗圃培育一个周期的育苗面积及其不同苗龄型的育苗作业面积和育苗休闲面积。一、计算方法的依据森林苗圃面积计算,是根据林业发展规划的年度造林计划,造林树种面积比例与合格苗木量可供造林面积为依据。根据技术标准,培育周期二年以上(含二年)出圃的苗木必须移植。所以,某树种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选择容器袋的时候,可视造林地的地理条件、苗木的植株大小、运输距离长短而定。无纺布容器苗造林方法具有透气性好、牢固可靠、苗木容易与土壤接触并生根发育、成本投入低、质量小、好运输等诸多优点,相比于塑料容器育苗方法而言,对土壤几乎没有污染,适合大力推广。选择文山地区苗龄在160 d左右的云南松苗木作为试验材料,通过L_9(3~4)正交设计方式,按照无纺布容器规格、培育基质以及追肥进行3因素3水平苗木培育试验,分别于苗龄190 d和250 d时对地径和苗高进行测定,围绕试验因素的水平跟不同组合对苗木生长状态的影响展开了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苗龄190 d和250 d时,苗木的地径和苗高平均值分别为1.19~1.72 mm、1.89~2.23 mm和1.36~3.40 cm、 3.11~4.09 cm, 2个苗龄的地径和苗高由于容器规格大小、基质配比和根博士浓度组合的不同而呈现出的差异是极其显著的(P0.01)。云南松对空间和养分需求具有动态的变化;森林土6份+碳渣3份+珍珠岩1份的组合基质对其苗木生长更加有利。苗高与地径呈y=1.2322x+0.8013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苗龄小议     
李基平 《云南林业》2005,26(2):19-19
苗龄,即苗木的年龄,在育苗造林活动中常以此来表明苗木的大小和培育时间的长短。据《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的解释,苗龄是“从播种、插条或埋根到出圃,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以经历1个年生长周期作为1个苟龄单位”。按《造林学》的描述,1个年生长周期可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硬化期等4个时期,如果某一树种苗木经历了这4个时期即为1年生苗,  相似文献   

15.
采用苗龄1~4年生无患子苗木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并且在林龄7年时分别对无患子的保存率、地径、冠幅、霜冻受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采用苗龄4年生无患子(造林后3年后调查)的平均保存率、平均地径最高,分别为97.3%,5.9cm ;平均冠幅以苗龄3年生(造林后4年后调查)的无患子最大,为3.8m。霜冻受害率以苗龄4年生无患子最低,为2.9%。  相似文献   

16.
<正>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优良的造林树种之一。树干通直,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喜光、喜酸性土壤。在丰宁坝下地区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不同苗龄樟子松抗旱能力差别很大,2龄以下苗木抗旱能力极弱,34龄苗有中等抗旱能力,5龄以上苗木有极强抗旱能力。因而樟子松育苗技术要求比较高,不仅苗圃地的选择及苗期管理技术严格,而且后期越冬  相似文献   

17.
红松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地地带性植被的优势树种,材质优良,用途广泛。由于红松材质轻软、耐腐蚀力强等特点在中国乃至世界是极为稀罕的珍贵树种,是珍贵的经济树种。通过辽宁东部山区多年来红松造林中的技术经验,对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的质量、上山苗龄、造林方式和方法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希望对该地区营造红松林具备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选择不同型体侧柏苗木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选择不同型体侧柏苗木造林,其成活率、保存率(简称"两率")明显不同:墩实型"两率"最高;陡高型或单薄型"两率"较低;弱嫩型最低。为确保和提高侧柏造林"两率",培育和选择"墩实型"苗木造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用1年生与2年生油茶苗木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油茶在相同的生长时间内(含苗龄时间),苗高生长、地径生长、叶片性状、生物量都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比试验,掌握了油茶不同苗龄造林当年生长发育的特点,为油茶幼林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油茶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调查了不同油茶苗木类型对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幼林长势明显优于裸根苗,以无纺布轻基质苗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0.6%。苗龄对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有较大影响,其中以3年生容器杯大苗的造林成活率最高,造林成活率达98.3%。容器杯实生苗的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幼林前期生长要优于容器杯嫁接苗,但花芽出现的时间较容器杯嫁接苗要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