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 历时四天的全省茧丝绸工作会议于二月十七日在宁胜利结束。高德正副省长亲临会议,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充分肯定了1989年全省茧丝绸生产和出口工作取得的出色成绩,蚕茧产量突破10万吨,丝绸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丝绸出口创汇突破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6,连续5年在全国同行业中居于首位,茧丝绸行业担负全省出  相似文献   

2.
徐向宏 《中国蚕业》2004,25(4):80-81
2003年9月浙江省农业厅联合省蚕茧产业协会在淳安县召开了全省蚕桑西进与优化改造现场会,全省来自7个市18个被列入"蚕桑西进"和<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区域的县(市、区)农业局局长、丝绸公司经理和蚕桑业务部门负责人,省蚕茧产业协会、浙江大学、省农科院以及浙江省农业厅的有关处室的领导共90余人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参观了唐村镇"千亩蚕桑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3.
李奕仁 《中国蚕业》2004,25(2):16-18
蚕桑产业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宽带地区适应性、广泛社会基础和国际市场上具有数量优势的传统种养殖业.我国现有26个省(市、区)1000多个县栽桑养蚕,桑园面积67万hm2,养蚕农户1000多万户,生产蚕茧50万t(年饲养1500多万张蚕种),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丝绸企业2000多家,丝绸工业年产值已逾1000亿元;2003年茧丝绸产品出口创汇已达50多亿美元;茧丝绸产量、出口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4.
<正> 江苏省丝绸总公司于1988年1月26~30日在南京召开了全省茧丝绸工作会议。省政府对这次会议极为重视,会前省政府召开办公会议,专门听取了公司的工作汇报,开会时顾秀莲省长亲临会议作了重要讲话。1987年全省生产蚕茧7.8万吨,丝绸工业总产值21.89亿元,生产白厂丝9674.94吨。丝织品3.66亿米,丝绸商品出口创汇3.0079亿美元,国内销售总额3.1亿元。  相似文献   

5.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气候宜人,环境污染少,发展蚕桑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是浙江省"蚕桑西进"的重点县之一.自1996年在全省率先进行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改革以来,作为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的县茧丝绸总公司充分发挥生产、收烘、经营、行业管理职能等优势,大力实施"千岛湖"品牌茧建设,积极探索"公司 农户"为模式的蚕桑产业化建设新路子,全面推行"合同蚕业",使蚕茧综合质量在浙江省具有明显的优势,"千岛湖"蚕茧于2003年获得浙江省名牌产品,但在净度、茧丝长、茧层率指标上低于全省主产区平均水平,这是制约本县蚕茧质量进一步提高、向国家级名牌产品迈进的瓶颈因素.  相似文献   

6.
蚕桑是浙江省的十一个特色优势农产品之一,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随着2003年浙江省实施"蚕桑西进"和"优化改造"工程以来,蚕桑生产又呈现恢复性增长的态势.提高蚕茧质量,提高蚕桑效益,努力实现从蚕桑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建立优质蚕茧基地,已成为浙江省茧丝绸业内人士的共识.如何进一步提高蚕茧质量,建立优质蚕茧基地,过去多从蚕桑生产技术层面分析.笔者以淳安在建设优质茧基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例,认为建立优质蚕茧基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整个茧丝绸行业和有关政府部门的配合支持等多个层面,蚕桑生产技术层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优质蚕茧基地(是由许多个蚕茧质量优良的规模农户组成的)的建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农民的技术培训等多个层面进行较大的投入,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 茧丝绸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也是我国唯一能主导国际市场的商品。我国蚕茧产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二,生产产量占世界的60%,生丝出口量占世界的90%。1993年全国丝绸出口创汇30多亿美元,农村养蚕茧款收入15.2亿元,茧丝绸是利国富民的支柱产业。 四川产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产茧量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但茧丝增长不同步,后加工力量弱,出口创汇及江苏或浙江的一半。究其原因:蚕茧质量已成为目前四川蚕业和丝绸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制约因素。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现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8.
茧丝绸市场自 2 0 0 1年下半年起一直低迷 ,2 0 0 2年 4月创下了 18年来的生丝价格新低 ,造成 2 0 0 2年蚕茧收购价大幅下降。虽然 2 0 0 2年浙江省蚕茧减产 10 %左右 ,但广西、江西等省增幅较大 ,全国蚕茧量增长 ,使全国茧丝仍有一定库存 ,因此目前蚕茧产销仍供过于求。另外 ,从 2 0 0 2年丝绸出口看 ,全球茧丝绸需求正逐步增加 ,特别是丝绸原料性产品出口及某些主销市场需求量增长明显 ,据丝绸进出口部门预计 ,2 0 0 3年下半年茧丝产销形势有望好转。2 0 0 3年 ,影响浙江省蚕茧产销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就全国大市场而言蚕茧供大于求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易永荣  李莉 《北方蚕业》2007,28(1):46-48
我国是世界第一位的种桑养蚕大国,茧丝绸业是具有很大优势的传统民族产业。蚕桑生产分布在26个省(区、市)1000多个县,桑园面积80多万hm2,年产蚕茧62万t,涉及农户近2000万户,蚕农收入120多亿元;丝绸工业年产值1600多亿元,产业工人近100万人;2006年丝绸产品出口创汇40多亿美元,茧  相似文献   

10.
正淳安地处浙江西部,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是建设生态高效蚕桑基地、开发茧丝绸绿色环保产业的理想之地。淳安是浙江四大蚕茧重点产区之一,是《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质蚕茧重点产区和省实施"蚕桑西进"的重点县(市),养蚕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该县有1.44万户种桑养蚕农民,受益农业人口达4.3万,蚕桑已成为淳安农村经济颇具优势的主导产业之一。2016年全县共发放蚕种67556张,生产蚕茧2647 t,蚕桑总产值13516万  相似文献   

11.
蚕丝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拳头”商品,年出口外贸总额占世界丝绸贸易总额90%以上,1990年创汇达19.5亿美元.蚕茧是蚕丝工业原料,开发蚕茧生产是充分利用资源,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的很好创汇农业.追朔近代历史,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及我国经济较发达的江、浙、粤、川等省都与茧丝绸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为此,因地制宜开发我区蚕桑生产,是改变我地区经济落后面貌的很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蚕桑生产是我市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蚕桑产值占农业产值的第二位,年产茧量占全国的10%,占全省的40%,是全国的蚕茧重点产区。丝绸是我市出口创汇的骨干商品,1986年出口创汇额5873万美元,占全省丝绸出口额的24.7%。发展蚕桑生产对振兴嘉兴经济起着积极作用。一、蚕桑生产的历史与发展据史料记载,我市栽桑、养蚕、缫丝、织绸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  相似文献   

13.
湖州市是全国著名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和丝绸出口创汇基地.1995年4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国务院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丝绸之乡";最近,湖州市又被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中国丝绸协会评定为"中国绸都".  相似文献   

14.
叶夏裕 《中国蚕业》2005,26(2):67-68
1现状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国与供应国.自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蚕业生产取得了卓越的成绩,1970年蚕茧产量超过日本而居世界首位,目前年产蚕茧50万t左右,占世界总量的80%左右;年生丝产量7万t左右,占世界总量的75%左右;年生丝出口量1.2万t,占世界总量的80%左右;年丝绸出口量1.15亿m,占世界总量的45%左右;年创汇32亿美元左右.我国在国际茧丝绸生产和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和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15.
淳安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蚕桑生产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1996年成立贸工农一体化的茧丝绸总公司以来,淳安县蚕桑生产紧紧围绕"调整结构、扩大规模、增加总量、提高质量"这一主题,强化技术服务,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蚕茧品牌战略,着力建设现代蚕业示范园区,不断探索栽桑养蚕新技术、新设施,不断引进推广优良桑、蚕品种,大力推广蚕桑生产实用技术.实现了我县蚕桑产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千岛湖"牌蚕茧质量综合指标连续7年名列浙江省前茅,2000年在杭州市农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3年被认定为省名牌产品.抓住省"蚕桑西进"这一机遇,2004年又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蚕桑产值达1.35个亿,蚕茧产量跃居浙江省第四位.  相似文献   

16.
蚕桑是淳安县的高效生态农业之一,也是该县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两年来,在完善茧丝绸行业贸工农一体化管理体制,推进以"公司 农户"为基本模式的蚕桑产业化建设同时,依托桑品种进步,大力发展大田连片种桑;大力推广方格蔟,提高茧丝品质;依托浙江省蚕桑西进,推动现代蚕业示范园区建设,打响了"千岛湖"品牌茧丝,拉长了蚕桑产业链,茧丝绸加工业得到发展.2004年该县蚕茧产量首次突破5000t,在全省排名跃居第4位,蚕茧产值首次超亿元,全县茧丝绸行业首只终端产品--蚕丝被面市,全省唯一的蚕桑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淳安实施.千岛湖牌茧丝参展省农博会获金奖,千岛湖牌蚕茧为中国著名畅销品牌、省名牌产品,千岛湖牌白厂丝为名牌产品.淳安县将在2007年达到桑园6780hm2、产茧1万t、蚕桑产值2.5亿元、缫丝业实现产值3亿元、茧丝绸行业实现产值超10亿元的目标,实现蚕桑产业更大、更广、更强、更优.  相似文献   

17.
蚕桑是淳安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也直接影响丝绸工业的兴衰.为此,该县借省实施"蚕桑西进"战略为契机,抓住机遇,出台八条政策,加快发展,不断做大做强茧丝绸产业.计划2005年新发展蚕桑1 300 hm2,以后每年新发展和更新改造蚕桑基地各330 hm2以上,到2007年,使全县桑园总面积达6 600 hm2(其中优高桑园5 300 hm2),全县蚕茧产量达到1万t,桑蚕产值超2.5亿元,在全省保二争一;缫丝业从现在的22组自动缫发展到40组的规模,全县白厂丝产量达1 500 t,实现缫丝工业产值3亿元.依托茧丝质量优势,大力发展丝绸织造和丝绸产品业,实现茧丝绸产业总产值10亿元,将淳安打造成为中国蚕桑之乡、中国茧丝绸强县.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并逐步配套、落实.  相似文献   

18.
《江苏蚕业》2011,(2):10-10
<正>2011年5月31日,江苏省丝绸协会、江苏省蚕桑学会联合在海安县组织召开了"2011年全省春茧收烘工作研讨会"。省农委、省商务厅、省物价局等有关职能部门、部分会员单位及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丝绸协会副秘书长罗永平同志主持。省农委胡建调研员、省物价局王典宇处长分别就全省蚕桑生产和蚕茧价格情况做了介绍;苏豪国际集团轻纺公司总经理马宏伟向会议介绍和分析了丝绸出口状况;海安鑫缘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世明、东台市民星公司董事长丁志用、南通  相似文献   

19.
朱志达 《江苏蚕业》2000,22(1):38-41
1蚕桑生产在苏州的地位苏州盛产茧丝绸,以质地出众而著称。特别是工艺精湛的宋锦、绿丝和苏绣三大名品垂青中外。每年丝绸的产质量和出口量都位居全国同行前列。半个世纪以来,苏州发挥传统产业优势,以蚕桑生产为基础,联结缫丝、织绸、印染、服装和刺绣等行业协调发展,形成了地方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从1949至1998年的50年间,总计生产蚕茧265000吨,茧丝绸行业总体创汇20多亿美元。蚕桑生产作为丝绸行业的基础产业和农民传统的骨干副业,对于启动和推进国家和地方工业,繁荣经济,致富农民,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  相似文献   

20.
海盐县是浙江省位居第六的蚕茧生产县,为促进蚕茧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根据浙政(1996)9号文件精神,从1997年进行了茧丝绸体制改革,实行了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将蚕种场、县蚕业指导站及供销系统的茧站全部划入了海盐丝绸总公司管辖,实行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的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