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耕深调拨:限深轮下缘至钟刃的垂直高度就是耕深。用改变限深轮的上下高度来调整耕深,轮子抬高,耕深加大,反之耕深减小。二、前后水平调技:耕地时,犁架的前后应与地面平行,以保证前后犁体耕深一致。改变悬挂机构上拉杆长度,调整前后水平。三、左右水平调整:犁架的左右也应与地面平行,保证左右犁体耕深一致。应先将左提升杆调整到一定长度。如泰山一25及泰山一12拖拉机可调到380~390毫米,然后通过伸长或缩短悬挂机构的右提升杆进行调整。四、纵向正位调整:调整犁对拖拉机的左右相对位置,使犁架纵梁与拖拉机前进方向平行。河…  相似文献   

2.
<正>1犁架横向水平调整首先调整悬挂头架横梁的水平,机组停车于水平地面上,旋转拖拉机吊杆上的手柄,伸长或缩短吊杆的长度,使悬挂架横梁与地面平行。横梁距地面的高度依照具体的耕深确定,耕深越大横梁越低,然后调整犁架水平。方法是调整犁悬挂头架上两端(也有的在其它部位)的调整螺栓。使左右两螺栓凸出横梁的高度一致。其凸出高度值依照具体的耕深而定,耕深越大,凸出越多,通过以上调节,犁的横向水平基本上可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3.
<正>1.第一犁体的配置 一般轮式耕地机组工作时,拖拉机的右轮走在犁沟内。为使第一犁与上一犁行程衔接,保证不漏耕或重耕,一般第一犁体犁铧的未端至后轮内侧的距离为1—2厘米,并将拖拉机的轮距调整至与工作幅宽相配合。 2.耕深调节 采用高度调节的悬挂犁提高限深轮的高度,则耕深加深;而下降限深轮的高度则减少耕深。作业时,要使液压系统处于浮动状态。这样,限深轮可根据地形控制犁体升降,工作部件对地表的仿形性好,容易保持耕深一致。  相似文献   

4.
1耕深调整采用高度调整的悬挂犁,提高限深轮的高度则增加耕深;反之则减小耕深。当犁达到预定耕深时,要求限深轮有适当的土壤支撑反力。采用力调节的悬挂犁,其耕深由拖拉机液压系统自动控制。阻力增加时,上拉杆的压力增加,耕深自动变浅;反之,耕深自动增加。当土壤比阻不变时,改变力调节手柄的位置即可改变耕深。另外,可采用高度和力的综合调整法来控制耕深。例如,在土质软硬不均的土地上耕作时,可用力调节至正常耕深,同时在犁架上加装限深轮,使限深轮高度稍大于耕深,当遇到土质松软地段时可防止耕深过大。2入土角度的调整为了使犁便于入土,必…  相似文献   

5.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艺条件不同,因而需要犁的种类各不相同。下面主要介绍牵引犁和半悬挂犁的挂接和调整技术。一、耕深和水平调整1.牵引犁。将犁拉到平坦的地面上,先卸下地轮爪,然后把地轮垫起,垫起的高度等于所需的耕深加2 cm下陷量(尾轮垫1 cm)。转动耕深调节轮和水平调节轮,使各犁体与地面接触均匀一致,活动臂与耕深卡铁靠紧,梁架要横向水平。在耕深调节丝杆和沟轮支板所处位置各作一记号,以便在作业中继续调整。液压升降的牵引犁,用调节油缸活塞行程的方法调节犁的耕深。按上述方法,将地轮垫起。  相似文献   

6.
悬挂犁的调整,应先检查、调整拖拉机后轮胎内侧距,使其近似等于犁的总耕幅加 1/2个犁体耕幅的宽度。 1.耕深调整 采用高度调节的悬挂犁,提高限深轮的高度则增加耕深,反之,则耕深减小。当犁达到预定耕深  相似文献   

7.
犁的调整     
1.犁的挂接:在悬挂架上,上下悬挂点各有挂接孔,使用时应根据土壤条件、耕作要求、机组类型及其技术状态选用。一般情况下,以下悬挂点靠下挂,上悬挂点靠下或上挂为主。 2.耕深调整:悬挂犁的耕深调整,通常采用高度调整法,即通过改变限深轮的高度,实现耕深的调整。首先根据经验,使犁达到预定耕深,然后将限深轮升离地  相似文献   

8.
犁的安装和调整不当,是造成耕地质量不能满足农技要求的主要原因。要想耕好地,必须了解犁的结构,掌握犁的正确安装、调整和使用方法。l牵引犁由犁架、犁体、牵引装置、犁轮、油缸、起落机构及耕深和水平调节机构等组成。牵引犁通过牵引装紧单点挂接在拖拉机牵引板上。这种单点挂接方式,其约束性质犹如球铰链,拖拉机对犁只起牵引作用。犁本身由3个犁轮支撑,耕地时,沟轮和尾轮走在沟底,地轮走在未耕地上,通过耕深调节机构调整地轮位置,可改变犁的耕深。当3个犁轮一起相对犁架向卜运动,犁架和犁体即被抬起,犁呈运输状态。犁从工作…  相似文献   

9.
几种全翻转式双向犁限深轮换位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摆臂式限深轮换位机构(图1)限深轮通过轴承与其轴装配,转臂采用矩形管,下端与限深轮焊合,上端轴套内装配一转轴,轴的一端用档圈、螺母、销子限止。这样,限深转臂通过轴套仅在拖拉机的前进方向可以自由摆动,并可随犁架翻转。转轴的另一端与固定板焊合,并通过“U”形卡子固定在犁架纵梁上。限深块通过调整螺丝可在犁架上前后调整,达到限制耕深的目的。该换位机构结构比较简单,性能可靠,调整方便,已广泛应用于与铁牛-55型、铁牛-654型、东方红-75型、东方红1002型等拖拉机配套的全翻转式3铧、4铧垂直换向犁上。2螺杆曲柄摇块式限深轮换位机构…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度调节的悬挂犁,提高限深轮的高度,则增加耕深;反之,则耕浅。当犁铧达到预定耕深时,要求限深轮有适当的土壤支承力。  相似文献   

11.
1.调节耕深。采用高度调节的悬挂犁,提高限深轮的高度则增加耕深;反之,则耕浅。当犁铧达到预定耕深时,要求限深轮有适当的土壤支承力。采用力调节的悬挂犁,其耕深由拖拉机液压系统自动控制。阻力增加时,上拉杆的压力增加,耕深自动变浅;阻力减小时,上拉杆压力减小,耕深增加。当土壤比阻不变时,改变力调节手柄的位置即可改变耕深。  相似文献   

12.
一、犁的调整 1.耕深的调整 从理论上讲,犁的耕深通过改变牵引线可以改变犁的入土角从而达到改变耕深的目的。但在实际作业时常常由于地表不平或土质不匀,达不到调节耕深的目的,故多采用限深轮来控制耕深。将限深轮的位置提高或降低改变轮子下缘到犁底支承面的垂直距离,即可改变耕深。必要时,可调节上拉杆的长度,改变入土角,亦可使深度改变。如拖拉机具有“液力调节系统”,其耕深是由液压系统自动控制。土壤阻力大时,耕深自动变浅,反之亦反。操纵该液压系统亦可控制耕深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13.
机引铧式犁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1.犁不入土。犁架太轻,在犁架上加配重;土质硬或犁铲刃口过度磨损,调整入土角度或更换犁铲;限深轮调整不当,将限深轮调整到与耕深相适应的位置;上拉杆长度调整不当,重新调整上拉杆,使犁有一定的入土角;下拉杆限位链条拉得过紧,适当放松限位链条;犁柱严重变形,矫正或更换犁柱;上拉杆的位置安装不当,重新安装上拉杆。  相似文献   

14.
1注意悬挂农具与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的配套关系与拖拉机配套的悬挂农具,除性能符合作业要求、功率相互匹配外,还要注意与液压悬挂系统的下列匹配关系:1.1耕深调节方式要匹配。例如东方红-75、铁牛-55、东方红-28和小四轮拖拉机的液压系统没有耕深力、位调节机构,一般需用高度调节方式作业,配套的犁就需带限深轮。但对有力、位调节机构的拖拉机,由于机身较轻,通常用力调节方式耕地,配套犁就不需要带限深轮。1.2农具悬挂三角形与拖拉机悬挂点的尺寸要匹配。为保证升降时正常运动关系,在纵向垂直面内,农具悬挂三角形的主柱高度要大于上、下拉杆…  相似文献   

15.
1犁的调整及使用1.1犁的调整(1)犁的入土角和耕深调节。顺时针方向旋转耕深调节手柄,入土角变小,耕深亦减小;反之耕深增加。(2)耕宽调节。将耕宽调节手柄向左或右调整,使犁  相似文献   

16.
(1)犁的入土角和耕深调节:当犁开始入土时应有一个入土角,即前犁铧尖着地时,犁体支持面与地面的夹角应为3°~5°,待入土达预定耕深时,顺时针方向旋转耕深调节手柄,入土角变小,耕深亦减小;反之耕深增加。(2)耕宽调节:将耕宽调节手柄向左或右调整,使犁体向左或右摆动达到调节耕宽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调节拖拉机的不同轮距来调节耕宽。(3)偏牵引调节:若拖拉机自动偏向一边走,称为偏牵引。原因主要是牵引接头上的两只调整螺栓的长度调整不当,因此不能直线行驶。若向左边偏斜时,调短右边的调整螺栓,调长左边的调整螺栓;若向右偏斜时,则相反。调完…  相似文献   

17.
悬挂犁的挂接与调整是影响作业质量、生产效率、油耗及机具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拖拉机牵引悬挂犁耕地时经常发生耕后地面不平,拖拉机走不直,驾驶员操作困难等现象。悬挂犁正确挂接和调整的标志是除了耕地时达到规定的深度和耕深均匀外,还应达到“平、正、直”。“平”就是犁架前后、左右水平。“正”就是犁架纵梁同机组前进方向一致,不偏斜。“直”就是拖拉机直线行动性好,操作轻便。做到了平、正、直不仅耕地质量好,而且阻力小,又省油。悬挂犁的正确挂接和调整可按下述步骤进行。1应保证犁的技术状态良好,各部件调节机构灵活,这是正确挂接…  相似文献   

18.
1.故障现象:犁不入土。 故障原因:犁铧刃口过度磨损;土质太硬:限深轮未升起;上拉杆过长;横拉杆太低。 排除方法:修磨犁铧刃口或更换犁尖:更换犁尖,或加大入土角;调整限深轮;缩短上拉杆,使犁有合适的入土角:将横拉杆上移。 2.故障现象:犁耕阻力过大。 故障原因:犁尖磨钝;耕深过大;  相似文献   

19.
旋耕机装好后,应先进行试耕,检查安装的技术状态,同时调整旋耕机,使耕深和碎土效果能达到要求。旋耕机的调整有以下几个方面。1.旋耕机耕深的调整手扶拖拉机配套旋耕机是通过尾轮来调整耕深的。松开尾轮座上的箍紧手柄,将尾轮外管上下移动,可在较大范围内调节尾轮的位置,从而实现耕深调节(见图1)。小四轮拖拉机配套旋耕机(例如1GL—70型)的耕深是通过调节限深板与刀轴的相对距离来调整的(见图2)。具有半分置式液压悬挂系统的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没有单独限深装置,耕深是通过拖拉机液压系统位调节装置实现的。旋耕机工…  相似文献   

20.
犁架是犁的基础部件,一旦产生变形,将改变各个工作部件的正确位置及相互配合关系,在耕作时出现沟底不平、耕深不一、地表不平、覆盖不良、重耕或漏耕等现象。犁架产生变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耕深过深,或因调节、牵引不当造成耕幅过宽,进行超负荷作业,牵引力超过了设计的最大限度,梨架就会变形。 2.拖拉机地头转弯时,升降器不灵或耕深过深升不起犁时,犁将被横向拖曳,使犁铧承受过大的侧压力,致使犁架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