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制剂防治害虫,是松毛虫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微生物杀虫剂不污染环境,又能保护害虫天敌,对人畜安全,因此引起世界各国重视,成为最近十年来研究最活跃,发展十分迅速的领域。苏云金杆菌,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早有定型的商品制剂销售,而且成功地应用于许多农林害虫的防治上,  相似文献   

2.
BT生物制剂     
BT生物制剂BT(苏云金杆菌Bacilusthucinggensis)杀虫剂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微生物杀虫剂,能防治30多种农林害虫,具有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等优点。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实验厂研制生产的BT杀虫剂有乳剂和高含量...  相似文献   

3.
苯甲酰脲类(BPUs)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防治。综述BPUs化合物的种类、合成途径及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并对该类化合物对靶标害虫的作用机理研究分歧进行系统分析,讨论BPUs化合物对昆虫表皮离子通道的影响、对几丁质合成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对昆虫磺酰脲受体蛋白的作用等;结合目前林业害虫防治进展,展望该类杀虫剂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化学农药的种种弊端,一些国家已研制出一系列选择性强、效果好、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的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微生物农药,其中包括病毒农药、真菌农药、细菌农药;另一类是生物工程植物.应用病毒治虫,从70年代起其范围已从森林害虫扩展到农业害虫.巴西农民用病毒农药防治大豆作物的主要害虫豆毛虫,一小包病毒农药粉末,兑水喷洒,比用化学杀虫剂节省75%.最常用的真菌杀虫剂是白僵菌和绿僵菌.前者能防治190多种害虫,后者能防治200多种害虫.菲律宾研究人员用真菌农药消灭犀甲虫获得成功.一公斤真菌农药能  相似文献   

5.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高新技术,对于提升病虫害防治能力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害虫抗药性的研究,改良微生物杀虫剂,研制转基因抗虫作物及其在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人类在和森林害虫作斗争的过程中,采取了各种手段,其中利用微生物杀虫剂防治森林害虫,已成为近几年来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引起了国内外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 昆虫病原微生物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有一些病原微生物,不仅是致病的而且能引起  相似文献   

7.
城市园林植物保护中应用生物防治措施的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城市园林植物保护中应用生物防治措施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引进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的开发;植物源杀虫物质的研究;抗生素类杀虫剂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昆虫信息素防治害虫及新的抗菌素的开发应用等。  相似文献   

8.
苏云金杆菌作为一种森林害虫的微生物杀虫剂,在商品化产品中应用了3个亚种,其中,Bacillus Kurstaki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该亚种的产品均用于防治森林害虫,而B.israelensis和B.tenebrionis亚种没有在林业上应用,但具防治一些甲虫的潜力。苏云金杆菌可利用价格低廉的蛋白质资源,如大豆粉进行液体培养,进而工厂化生  相似文献   

9.
白僵菌菌粉是福建省用于防治森林害虫的主要微生物杀虫剂。但由于各菌厂生产的菌粉质量不同,致使防治效果差异很大。为了确保菌粉质量,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经验,我们制定了福建省白僵菌菌粉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通过四年的试行,证明所制定的标准是可行的。实行白僵菌菌粉质量标准,对保证菌粉质量,提高以菌治虫效果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Bt杀虫剂是苏云金杆菌的简称,是一类微生物杀虫剂,也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微生物杀虫剂。从1901年发现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作为杀虫剂被人们开发利用还是近30年的事。尤其近20年来,不仅广泛应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而且在防治森林害虫中起了很大作用。1986年加拿大用Bt杀虫剂防治云杉芽蛾的面积占应防面积的74%;1987年北美大陆用于防治舞毒蛾的面积达130余万公顷,占实际防治面积的48%;东欧等国也十分重视发展Bt杀虫剂防治森林害虫,保加利亚防治舞毒蛾、松毛虫的面积占应防面积的53%…  相似文献   

11.
根据城市园林绿化树木主要害虫的种类,提出了对人、畜、禽、鱼及其他生物比较安全,对生态与环境危害较轻的无公害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微生物杀虫剂防治、特异性杀虫剂防治、植物源农药防治、化学农药防治等。  相似文献   

12.
白僵菌防治农林害虫,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点,防治害虫种类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害虫综合防治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1973年,我们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效果达80%以上。1977年以来,我们在防治松毛虫的基础上,应用白僵菌对竹斑蛾进行了防治试验,也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细菌杀虫剂,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内容,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广为应用。如加拿大、美国、日本、捷克、苏联等国,在应用细菌杀虫剂防治农、林、牧、果、蔬菜等方面的害虫,获得了良好的杀虫效果。在国内,也有许多省如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采用细菌杀虫剂成功地防治了松毛虫等林业害虫。实践证明,细菌杀虫剂的优点很多:①对人、畜及植物无毒,不污染环境,无残留毒性;②能较好地保护天敌,不影响  相似文献   

14.
《林业实用技术》2011,(5):F0004-F000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林业昆虫病毒研发中心长期从事林业昆虫病毒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先后完成了松毛虫病毒、春尺蠖病毒、美国白蛾病毒、舞毒蛾病毒、茶尺蠖病毒、杨扇舟蛾病毒、枣尺蠖病毒、油桐尺蠖病毒等多种农林害虫病毒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多年来除了为社会提供成熟的病毒杀虫剂生产技术外,还为生产单位提供病毒杀虫剂产品。2000年以来,已在新疆、北京、内蒙、天津、湖南等地推广病毒杀虫剂300余万亩。效果表明,应用昆虫病毒杀虫剂防治林业害虫,当代效果可达80%以上,持续控制期达到3年以上。近年来,研究中心已先后获得多项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项:ZL200320100430.8、ZL200520144367.7、zL200720190790.X。发明专利2项:zL200410029730.0、ZL200510086522.9)。  相似文献   

15.
该文针对应用无公害粘虫胶系列产品防治农林相关害虫的方法和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如引诱剂与诱捕器结合诱杀、黄板诱杀、树干涂胶环粘杀等。结果表明:应用粘虫胶系列产品防治不同目标害虫,如:桃小食心虫、梨茎蜂、春尺蠖、草履蚧、蚜虫、食用菌害虫菌蚊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对其防治技术进行了详细总结。  相似文献   

16.
提高昆虫病毒杀虫效果的荧光增白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荧光增白剂是生物防治研究中最近发现的一类能显著提高昆虫病毒杀虫能力、加快病毒致死昆虫速度、提高昆虫病毒对紫外光的保护作用的化学因子。林间增加效果明显而稳定。荧光增白剂可发展成为有效提高和改善昆虫病毒制剂持续控制农林害虫的重要助剂。虽然荧光增白剂能显著增强昆虫病毒毒力的机理还不清楚,但该机理的阐明可以为生物防治农林害虫提供新的途径甚至理论。本文综述了近10a来国外在应用荧光增白剂提高昆虫病毒毒力和实际应用防治农林害虫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荧光增白剂能扩大病毒的宿主范围,改变昆虫病毒感染宿主的途径和诱发昆虫病毒潜伏侵染的推论。对荧光增白剂应用中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的虫生真菌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虫生真菌资源种类多,分布广,是害虫种群自然控制的重要因子之一。利用它开发出的真菌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林、卫生害虫的防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此外,虫草的药用价值更为引人注目。因此,国内外对于虫生真菌资源物研究、开发利用极为重视,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真菌杀虫剂的产业化,目前世界上注册的真菌杀虫剂产品超过了50种。国内近年也加大了研发力度,在虫生真菌的分类、开发应用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展。但我省虫生真菌资源种类至今尚不清楚,严重影响了虫生真菌这一宝贵资源的开发利用。笔者在吉林省科委的资助下…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取不同类型药剂防治松毛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化学农药溴氰菊酯防治,灭虫率达98.4%~98.3%,但大部分松毛虫的天敌亦被灭杀,翌春复查,虫口密度3~5条.株-1,林分仍存潜在威胁;使用Bt生物杀虫剂和灭幼脲防治,灭虫率达99%以上,林中有益昆虫正常活动,翌春复查,虫口密度0~1条.株-1,可以看出:采用生物杀虫剂防治松毛虫效果最好,可有效杀死和消灭松毛虫,还不污染环境,不杀伤杀死各种农林作物害虫的天敌,对人畜均不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19.
灭幼脲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低毒新型的杀虫剂,它能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合成,使昆虫不能脱皮而死亡。近几年来,在防治农林害虫方面已逐步推广应用。为探讨灭幼脲对马尾松毛虫防治效果,于85、86年,对马尾松毛虫越冬代、第一代、第二代幼虫进行了大田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许多防治害虫行之有效的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畜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探索防治害虫的新方式,新途径受到了广泛的注意.我们研究的特异性杀虫剂,就是从某些植物中提取分离的对害虫具有特异性的物质,以寻求经济、有效、安全的防治害虫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