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生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侵染性病害,该病在国外已有很多研究报导。近几年,花生花叶病在我国花生主要产区的辽宁、山东、江苏、河北等地均有大面积发生,其中尤以辽宁省的旅大地区发病较为严重。据调查,发病率低者20%左右,高者80—90%,重者可达100%,发病面积逐年在扩大。一般可导致花生减产20%左右。因此,花生花叶病已成为当前生产急需解决的课题。目前对此病害存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是病毒病害;另一种认为是生理病毒。为了弄清花生花叶病的发病原因,我们从1975年以来,对该病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工作,本文主要报导我们1975—1977年对本病害的试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1984—1987年四年对花生病毒病的调查可将我国花生主产区流行的病毒病划分为以北方产区为主的病害流行区和以南方产区为主的病害零星发生区.病害类型有以花生轻斑驳病毒(PMMV)引起的轻斑驳病、黄瓜花叶病毒(CMV)CA株系和花生矮化病毒(PSV)Mi株系引起的黄花叶和普通花叶病,这些病害主要在北方花生产区流行,其中以轻斑驳病为主.另由蕃茄斑萎病毒(TSWV)引起的芽枯病,主要在广东、广西等地局部流行。通过对1156份田间病害样品的血清鉴定,其结果与田间按症状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花生花叶病是我国花生产区近几年来发生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病害。余大绂(1939)首先报导了山东的太安、兖州发生该病,周家炽等(1959)报导北京郊区亦曾发生。1975年以来该病害大流行于全国,尤以山东、江苏、辽宁等省花生产区发生较重,近年在北京、河北、河南、安徽等省亦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花生花叶病的症状:叶片上产生许多不定型的绿色及褪绿部分相嵌而显现出黄绿相间的斑纹,称为花叶。受害轻者,虽对生长发育影响不大,但长势变弱,结果数量减少;受害严重者,整株变矮,叶片变为兔耳状皱缩,而且变厚而色深,结果数明显减少或果形变小,甚至不结果,有时个别的果皮曝裂并露出紫红色的籽仁。  相似文献   

4.
花生花叶病是花生产区的一种病毒病害。早在1939年曾有过这方面的报导。近几年来该病广泛流行。据江苏的除州和东海、山东的临沂、河北的唐山、辽宁的旅大地区不完全的统计,1976年因花生病毒病的危害面积达200多万亩,亩产只有25—60斤,其中花生花叶病占60—70%左右。  相似文献   

5.
花生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病毒病,在我省主要包括花生斑驳病毒,约占70%;花生花叶病毒,约占20%,花生矮化病毒,约占10%等三种类型的病毒病,有时亦混合发生为害。曾于1976年在我国北方花生产区流行过,山东花生产区也遭此害。目前该病害随着生产制度的变化和田间管理的加强虽然未大流行过,但是该病害(尤其是花生斑驳病毒)在最近几年内从未减轻过,如邹县、莱西、蓬莱等地均常有发生。为了探讨花生病毒病  相似文献   

6.
《花生学报》2011,40(4):18-18
2011年11月26日,“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肥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泰安召开。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禹山林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董树亭教授以及体系内相关专家及团队成员30多人参加了此次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7.
大麦黄花叶病在上海地区另星发生以来,仅10年的时间,发展成为大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各年不同程度的发病。对大麦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从日本、泰国等大麦黄花叶病流行的国家报导来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药剂防病的例子,主要通过选育抗病品种来代替感病品种,例如,日本已应用的品种有“萎缩不知”。  相似文献   

8.
1大豆花叶病毒病 大豆病毒病(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世界性病害之一。我国东北地区已鉴定的有5种,即大豆花叶病、顶枯病、蚕豆萎蔫病、南方菜豆花叶病、花生条纹病毒。其中大豆花叶病在全国大豆主要产区都有发生,十分常见。  相似文献   

9.
由花生斑驳病毒(PMV)一个强株系引起的花生斑驳病毒病在苏丹首次报导。病害在花生产区广泛蔓延。田间主要症状表现为黄绿色斑驳,此外受感染的植株叶片严重畸形、植株矮化。病毒的寄主范围包括7个科20种植物。接种后的反应,在菜豆(Phaseolus Vul-  相似文献   

10.
花生斑驳病毒病是本地区普遍发生的病害。自1976年大流行以来,国内对此病的研究报导渐多,但在流行预测方面还未见报导。为了尽快地解决预测问题,从1978年开始,在研究流行规律的同时,对病害流行预测方法作了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有色二孢属菌颈腐病(有色二孢属菌病,颈腐),在美国南部花生产区间隔性的严重发生。据报导南非、澳大利亚、委内瑞拉、以色列都有此病发生。这种致病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腐生或寄生在多种作物上。D·gossypina能使花生种子产生病害(种仁内部病变),亦可侵染柑桔、甘薯、桃、紫苜蓿、茶。 Garren与Wilson在未鉴定病原前定的普通名称叫“颈腐”(Collar rot)。他们认为是一种真菌所致的病害。他们认为冠腐病不是美国花生的主要病害,颈腐病在前几年已有发生。1965年美国花生因颈腐病和冠腐病减产1%。报导说,严重的地方减产25—50%  相似文献   

12.
花生茎腐病,是我国北方花生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调查证明花生种由于收刨、晾晒不及时或贮藏保管不当,造成霉捂,是诱发花生茎腐病发病的主导因素,因此,群众有“种子捂了死到老”的说法。霉捂的花生种为什么能加重茎腐病的发生,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为此,我们对花生种霉捂后诱发花生茎腐病的机制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霉捂花生种带菌量的测定1、材料:供试品种,两年均用伏花生.1977年,试验用霉捂花生系临沭县夏庄公社农技站提供,对照种(不霉捂,下  相似文献   

13.
花生斑驳病毒(PMV)的坏死毒株在花生上引起不同的反应,反应是以病情指数来评价。63个引进花生品种中仅有11个发生了轻微的或不矮化的轻型斑驳;这是对坏死毒株一种很轻微的反应。用美国的田间优势毒株PMV的轻型毒株(M_2)接种的11个引进种中的两个种进行了产量试验,PMV—M_2在易感的栽培品种“星”上引起了籽仁减产31%,而在引进种(PI261945和PI261946)上不减产,引进种由于不减产被认为具有耐病性。另外,在两个易感的栽培种上病毒感染率高达2—4倍以上。 虽然美国花生斑驳病毒(PMV)的优势毒株在花生(Arachis hypogaea)上引起很轻微的症状,但减产10—30%。1973年进行的田间系统调查表明估计佐治亚州年度损失超过10万美元。美国应用的主要花生栽培种是PMV的易感品种。经对文献的查阅没有发现有关花生对病毒抗性方面的报导。1968年的筛选试验,所有供试的花生品系(37个栽培种和428个普通引进种)对PMV的优势毒株表现了相似的症状;没有发现抗病类型。最近在筛选试验项目中使用了PMV的重型毒株,初步结果指出发病是显著的。这个试验的目的是改进对花生PMV的抗性、鉴定抗原、确定抗性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4.
花生病毒病是花生产区近年来常发性病害。对花生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在我县发生的有花生斑驳病毒、花叶病毒和矮化病毒三种类型,此病1986年在山东花生产区造成大流行,我县发病面积达9.6万亩,占花生总播种面积的19.3%。为了对病毒病经济重要性作出正确估计及病害产量损失计算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6年对花生病毒病对花生生长和产量影响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国豆类作物总种植面积约三亿亩是仅次于禾本科作物的一类重要作物。豆类的病毒病不但种类众多而且为害极其严重,因而很早就引起植病学界的注意。俞大级教授加“〕在1939年发表的中国植物病毒病的观察中就报导了大豆、菜豆、蚕豆、豌豆、豉豆、扁豆、利马豆、花生、三叶草、首蓓等的花叶病。同年还发表了蚕豆和性花叶病毒病的〔64〕论文,描述了其病症、昆虫介体、寄主范围及病毒的体外稳定性等,这是我国对豆类病毒描述比较完整的第一篇论文。解放后裘维藩〔5“〕、周家炽〔4。〕、刘仪〔6〕等相继报导了大豆的病毒病。但由于人力和科研条件…  相似文献   

16.
花生病毒病,我省俗称“毒素病”,“孤老病”,“疯病”,“鸡窝病”,“小叶病”。1976年是我省花生产区首次大面积发生,共发病之广,几乎遍及全省各个花生产区,尤以临沂地区发生受害最为严重,烟台、昌潍地区发生受害较轻。据初步统计全省因该病为害的花生达100万亩。病毒病发生的特点是:分布广,发展快,  相似文献   

17.
1988~1991年,对北方刺槐花叶发生和分布,以及与花生普通花叶病流行关系进行了调查,并开展与此相关的蚜传试验,刺槐和花生上蚜虫消长观察等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88-1991年,对北方刺槐花叶发生和分布,以及与花生普通花叶病流行关系进行了调查,并开展与此相关的蚜传试验,刺槐和花生上蚜虫消长观察等研究。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花生生产科技研讨会于1991年3月11日至3月13日在山东泰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省农业厅及有关地(市)县(市)农业行政、科研、院校和推广部门的同志。会议代表共31人。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交流近年来花生科技工作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活跃学术气氛,发展花生科学,促进山东花生生产进一步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做出新贡献。 3月11日上午,山东作物学会常务理事、花生学组组长张高英同志主持了会议,山东作物学会理事长,山东农科院院长王大刚同志、山东农科院副书记翁国立同志、山东农业大学校长施培和副校长邹琦同志出席了开幕式,王大刚和邹琦同志作  相似文献   

20.
《花生学报》2007,36(4):17-17
2007年9月6~7日,农业部“948”花生项目检查调度会在河北省邯郸市召开,会议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作处张毅处长主持,山东花生研究所、山东、辽宁、河南、安徽、河北5省农业技术推广站、邯郸市农业局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邯郸市农业局刘庆仁局长、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段玲玲站长到会致欢迎词,项目首席专家、山东花生研究所禹山林所长就花生“948”项目‘十一五’期间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内容进行了报告,山东花生研究所单世华博士传达了农业部。948”项目会议精神,5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汇报交流了2007年农业部‘948”花生项目落实情况,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作处张毅处长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农业部“出口创汇花生种质及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引进一948”项目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主持。河北省从2005年对项目研究成果的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示范推广,本项目针对出口创汇花生存在的品质不高、农残和黄曲霉毒素污染等影响出口的关键问题,推广了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花生综合栽培技术,三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河北省花生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普及,进一步提高了全省的花生产量和品质,增强了花生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与出口创汇能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