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麦40是洛阳市农林科学院于2008年以矮秆大穗小麦品种洛麦23为母本,以高产抗病小麦品种周麦22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矮秆抗倒、高产、广适小麦品种,于2020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23年通过江苏省引种。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江苏省中高水肥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一、合理选择品种(一)根据品种的审定区域进行选择选用已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且适宜河南省旱作麦作区种植的小麦品种。每个品种都有各自的审定区域,在审定区域内种植,小麦适应性较强、抗性较好,能取得较高的产量;在审定区域外种植,小麦适应性较差、抗性较低,不能取得较高的产量,甚至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中黄24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大豆新品种,200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许昌市农科所于2005年引进并在2005~2006年两年布点示范种植。种植实践证明该品种具有出苗快而整齐、生长稳  相似文献   

4.
津引159是近年天津市冬小麦种植面积较大的主栽品种,2012年继续列入天津市冬小麦良种补贴推介品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引进后于2000年后进入品种比较和区域试验。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8次会议审定,审定编  相似文献   

5.
昆明市农科所于2005年通过品种审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新良种昆麦二号和昆麦三号,2006年已在富民、东川、晋宁、石林、嵩明、西山、弥勒等县(区)示范种植220hm^2以上,而且参加了全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普遍反映高抗条锈、丰产性好、生育期中熟偏早、易脱粒、品质好、旱地水田均适宜种植,受到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6.
项麦969是项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6年用豫麦21号与豫麦18号杂交,F1代又与豫麦18号回交,经连续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2003~2006年在河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表现优良,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于河南省高中肥力中晚茬种植。  相似文献   

7.
豫农35是河南农业大学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在2004--2006年度国家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7827.15 kg/hm2,比对照品种豫麦49增产4.05%,达显著水平,在2006---2007年度国家生产试验中比对照新麦18增产4.4%.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7006号.该品种适宜在黄淮南片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菏麦17(原代号菏麦97-28)是菏泽市农业科学院与山东省科源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2011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山东全省旱肥地块种植利用。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2006,(15):26-26
扬麦14原名“扬0-139”,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多穗、大粒,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审定。200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为CNA20030408.9,扬州市扬子种业有限公司独占实施。该品种2005、2006连续两年被列为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补贴品种。适宜江苏省沿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在扬麦158种植区域内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0.
郑丰5号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2006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6015。该品种具有高产抗倒、千粒重高、抗冻抗病、适应性广、灌浆快、落黄好、商品性好等优良特性,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品种。现将其种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特征特性郑丰5号属半冬性多穗型品种,幼苗直立,苗势壮,叶细长,抗寒性较好,起身快,抽穗早。植株分蘖力强,成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