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东县实施德援项目 8a来 ,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习了德国项目管理的先进经验 ,取得了多项建设成果。项目的实施对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 ,保护生物多样性 ,治理水土流失 ,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并为我县实施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一、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尚义县西坪、常青河项目,规划治理面积128.5km^2,规划治理年限从2003年开工至2005年完成,工期3年,总投资2508万元。项目实施建设目标:竣工期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70%,泥沙减少70%以上,林草保存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农业产业结构趋于生态型,人均粮食稳定在550kg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1000元增加到2000元以上,初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以思茅松人工林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实践为基础,通过研究不同间伐强度经营措施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分析,得出项目区内森林的碳储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进而提出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应采用合理的森林经营措施,结合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不同森林经营措施下森林的多种功能与碳储量之间的平衡,在兼顾森林的多种服务功能的前提下,采取合理的间伐强度,以提高森林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4.
沙柳林营造技术与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胜市沙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5%,风沙危害成为制约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我75%的农田受到侵袭。1984年“沙柳林营造技术与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被列为自治区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共营造沙柳林18333hm^2,治理沙地54323hm^2,项目区森林覆被率由治理前的5.8%提高到16.6%;1993年该项目通过自治区林业厅的鉴定验收,获1994年“三北”防护林建设技术推广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新华乡社会林业存在于长期的林业实践活动中,林业权属的界定,调动了群众造林积极性,使森林覆盖率由1984年的16.1%提高到1994年的20.1%,森林蓄积量增加近3倍;政府出资的绿色工程项目的实施和兴办乡村绿色企业,加快了脱贫步伐;家庭林业是农民依靠和致富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在中美合作森林健康示范项目云南省丽江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项目区妇女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对妇女在项目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的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示范项目建设的开展及当地经济的发展,项目区妇女正逐步远离森林,藉此,提出鼓励妇女参与森林生态旅游以及发展林下种植业和养殖业,加强对妇女技能知识的培训等充分发挥妇女在森林健康项目建设中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武义县林场杉木中幼林抚育项目实施,提出了武义县杉木中幼林抚育主要技术要点及关键技术;通过效益概算,项目区将实现增收1024万元.同时,林分质量的提高,增加了森林的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和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生态效能.  相似文献   

8.
勐腊县在1980-1985年实行农民参与式森林代管,代管期间,全县乱砍滥伐,毁林开荒面积由1978年的2973.3hm^2下降到1985年的271.3hm^2;森林火灾次数和受害面积降低,分别是实行代管前的11.9%和39.4%,农民的造林积极性提高,造林面积年平均为1110.7hm^2,是代管前的2.72倍,集体或农户造林面积占96.3%;妇女从事林业生产活动时间增加,由1980年每人的40天增加到1985年的100天,农户采集和销售的非木质林产品数量增加,1984年全县干竹笋采集量为86t,分别是1978年的3.55倍和1988年的1.72倍,全县收购的紫胶,竹笋,木耳和藤蔑分别是是代管前的1.86,2.67,2.21和2.85倍;销售森林产品和代管森林所获得的收入由1980年的110元增加到1985年的320元,提高291%,说明农民参与森林管理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此以勐腊县森林管理实行农民代管的原因,方法 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2637.4平方公里,是三峡库区生态治理重点地区之一。自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该区稳扎稳打,一年一大步。3年来,全区累计完成造林绿化面积近70万亩,义务植树100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从16.5%提高到26.2%,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展了移民安置空间,增  相似文献   

10.
崔瑰芬 《林业调查规划》2004,29(2):71-73,79
沾益县德援造林项目造林1967.72hm^2,造林保存率92.4%,截至2002年底,项目的各项具体目标均已圆满完成,其中生态建设效果尤为突出。项目中采取了优化树种配置,营造混交林;种源控制与壮苗控制;落实政策,维护农民利益;项目资金拨付实行报帐制等措施,项目实施中引进了林业发达国家成功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林业技术,提高项目区林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林业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我国的第一个“社区林业扶贫示范项目”,于1998年3月在湖北省鹤峰县正式启动。该项目运用国际上先进的参与式培训方法,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向他们传授实用技术,提高其自身素质和自我脱贫能力,通过发展农林复合经营的混农林业,以实现促进农民脱贫和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一项目自始至终坚持“农民自主参与、建立培训网络、注重推广示范”的建设思路,经过多方努力,使经过多方努力,使项目区农民的思想观念、综合素质、自我脱贫能力有了显著提高。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从项目启动前…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大河绿色工程项目是为响应共青力中央、全国绿委会、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保护母亲河的号召而实施的具体工程项目,项目区位于乐山市北部,涉及2个区13个镇,幅员面积55211.9hm^2,规划要2011.2hm^2,1999年开始,项目期5年,总投资881.45万元规划包括项目背景、指导思想、建设原则、目标、内容、规模、技术、投资、保障措施等。届时森林覆盖率将由27。.7%提高到  相似文献   

13.
《中国3356》项目生态效益评价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3356》项目生态效益监测数据的汇总、整编,分析了工程项目实施效果的生态环境变化趋势。认为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项目区的森林覆被率增加了7.8个百分点;灌丛地造林4年后,土壤侵蚀比造林前减少56%~90%;坡耕地退耕造林3年后,土壤侵蚀量比退耕前减少95%以上;森林覆被率高的小流域其径流系数和悬移质输沙漠数分别比森林覆被率低的小流域低5.9倍和11.2倍。  相似文献   

14.
白婷婷 《森林防火》2023,(4):127-130
科学确定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内容是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建设内容的确定应基于项目区防火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建设需求并应考虑资金实际及建设期限。以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区综合治理建设项目为例,从队伍能力建设、林火监测能力、扑火机具装备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具体建设内容。通过购置以水灭火等扑火机具装备,建设蓄水池,提升专业队伍建设能力;通过新建视频监控系统,提高瞭望监测技术水平;通过新建物资储备库,解决现有物资储备库使用面积不足的问题,满足物资存放的需求。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全面改善项目区内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设备水平,大大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项目概况 甘肃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利用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贷款,通过采用植树造林、工程治沙、天然植被封护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治理沙漠化土地72803.6公顷,增加项目区林草植被,有效遏制沙漠化扩延,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16.
繁峙县北部浅山区自然条件差,森林植被稀少,造林绿化难度大。介绍了项目区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立地条件,分析了项目区林业建设存在问题,提出了搞好项目区林业建设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海县通过最近10年的努力,全县的森林面积已达30 000hm2,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80年代的18.2%增加到44.5%。分析了林业发展目前存在着缺乏项目支持、幼林抚育严重滞后、低质低效林比重较大、林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提出继续搞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提高林分质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据雨林联盟报道,墨西哥2006年通过FSC认证的森林面积增加了23.6%,达79.2275万hm^2。在全部认证的森林中,热带林面积占14%,其余为温带林。这使得墨西哥森林认证的面积居拉美第3位,仅次于巴西(510万hm^2)和玻利维亚(200万hm^2)。全世界2006年森林认证面积增加了12%。[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自贡市2004年森林覆盖率为21.9%,其中四旁林网覆盖率达7.03%。由于人多地少,今后可能增加的森林覆盖率只有3.2%,而四旁林可增加8.0%的森林覆盖率,因此,大力发展四旁植树是提高自贡市森林覆盖率的主要途径。文章提出了发展四旁植树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桓仁县八里甸子乡大南沟村,是一个以林为主的多林村,全村有森林面积2673ha,占总面积86%,森林总蓄积量为24.5万m~3。农民主要经济来源靠林业收入。过去由于森林得不到合理经营,乱砍滥伐成风,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农民的收入很低,1973年人均净收入29.00元,平均劳动日值0.20元。为了合理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从1974年起,我们与大南沟林场协作,开展了天然次生林综合经营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