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螟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同时还能危害高梁、谷子等作物。玉米是新民市的主栽作物之一,历年播种面积都在6.67万hm^2左右。轻发生率一般减产玉米8%-10%,重发生率可减产20%-30%以上。特别是2000年、2002年玉米螟在沈阳市属于大发生年,玉米平均受害株率高达900/0以上。仅此一项,沈阳市损失玉米5千万kg。由于玉米螟为害重,玉米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是双塔区的主栽作物之一,历年播种面积都在10万亩左右。玉米螟轻发生年一般造成玉米减产8%~10%,重发生年可减产20%~30%以上。特别是近几年玉米螟在双塔区发生逐年加重,玉米平均受害株率高达30%以上。2014年,在朝阳市植保站的大力支持下,双塔区实施了100%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两年来,我们采取应用赤眼蜂防控一代玉米螟、应用杀虫灯诱杀成虫防控等技术,取得的效果显著。今年在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是我市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70万亩左右。近年来,玉米螟、粘虫、甜菜夜蛾在我市的危害程度呈上升趋势,成为我市玉米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对玉米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一般会导致出现10%左右减产,严重者可造成减产幅度进一步增大,约为20%~40%。1发生现状玉米螟、粘虫、甜菜夜蛾在我市玉米田混合发生危害,常年发生面积在30万亩左右,占我市玉米种植面积的45%左右。危害严重地块,虫株率可达50%以上;一般发生地块,虫株率  相似文献   

4.
玉米螟俗名玉米钻心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常年玉米受害株高达30%以上,减产10~30%以上。严重发生时,被害株高达90%,减产30%左右。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每年播种面积都在200多万亩以上,今年播种面积280万亩,玉米亩产500-750公斤.由于玉米面积扩大,重迎茬面积的增加,玉米螟的发生危害也越来越重.今年我市玉米螟发生面积150万亩,秋季百杆活虫数量在140-268之间,加权平均205,产量损失在4.04-8.21%之间,加权平均5.8%.今年省植保站为我市防治玉米螟投入14.7万亩物资,取得了很好防治效果,玉米螟防治面积累计16万亩.  相似文献   

6.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又叫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也是世界性大害虫,玉米螟食性杂,危害寄主种类多,其中以玉米受害最重,在我市玉米产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生严重区域可使玉米减产10%左右,发生严重地块可使玉米减产20-30%,根据今年秋季调查,我市玉米螟属偏重发生,全市发生普遍,平均百杆虫量达146.2头,存活率达90%以上,单杆虫量最高达13头,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因此玉米螟防治工作是我市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螟是具有巨大危害潜力的世界性害虫,也是我国玉米生产的第一大害虫。因其发生范围大,面积广,危害重,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产量和质量上的损失,严重时可造成玉米减产15%~30%。玉米螟食性杂,可为害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等20多种作物。在寄主的种类上,玉米螟明显地偏向取食玉米。现将玉米螟的发生防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玉米螟俗名玉米钻心虫,是直接危害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害虫.目前已经成为全国性的普遍发生的害虫.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影响养分输送.致使玉米、谷子、高粱等籽粒灌浆不满而减产,特别是茎秆被蛀后,易遭风折,减产尤甚.常年春玉米受害株高达30-40%,,减产10%以上,严重发生时,被害株高达90%,减产30%以上.甜糯玉米受害更严重.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9.
玉米螟俗名玉米钻心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常年春玉米受害株高达30%左右,减产10%,夏玉米受害株较重,一般减产20%~30%,严重发生时,被害株高达90%,减产30%左右.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10.
农业部:2008年玉米螟防治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螟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最主要害虫,在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常年发生面积2亿多亩次,一般年份减产10%~30%,严重时减产超过50%,危害损失50多亿千克.主要危害区域为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华中和华南等玉米产区.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玉米螟安全越冬基数增高,导致玉米螟发生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1.
赤眼蜂防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一般发生年份可造成玉米减产3%~5%,大发生年份可造成玉米减产10%~15%,赤眼蜂防治玉米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箭杆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玉米生产的第一大害虫。在东北各省玉米生产中均有发生,一般年份可使玉米减产8%~10%,重发生年度或重发生区,可使玉米减产20%以上。玉米螟属钻蛀性害虫,在玉米、高粱外部表现不明显,在生长旺盛的植株地块上表现最重,又不易被人们发现和重视,通常造成哑巴灾。玉米是凌海市的重要粮食作物,历年玉米播种面积都稳定在100万亩左右,若以玉米单产550 kg的产量水平,按一般年份玉米螟危害以8%~10%的  相似文献   

13.
<正>玉米螟俗称钻心虫是玉米等作物的主要蛀食性害虫。玉米螟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被害植株茎秆组织遭到破坏后,影响养分和水分的输送,造成穗部发育不全,籽粒灌浆不满或植株茎秆折断,造成减产。每年因玉米螟危害可减产10%左右,严重发生年减产20%-30%。因此防治好玉米螟对粮食生产有重要意义。一、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4.
正建昌县是辽西地区主要的玉米产区,玉米生产面积占全县土地播种面积的80%以上。但由于耕作制度及管理的粗放,虫害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特别是玉米螟的危害。一般年份玉米螟发生减产可达到6%-9%,严重发生年份减产可达15%以上,玉米种植广泛发生,给农民造成很大困扰。下面就玉米螟的发生及防治作以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是我省历史性的严重害虫,食性很杂,尤以玉米、高粱、谷子被害最重。在玉米上危害心叶、茎杆及穗部,前期危害重的抽不出穗来,有的雄穗抽出就被咬断,不能授粉;后期危害重的造成茎杆倒折,损失很大。到目前止,予东玉米仍因此虫危害常年减产10—20%,严重年份达30%以上;予西较轻,一般年减产5—10%,严重的约20以上。估计我省每年秋粮至少损失5亿斤。为了尽快把我省粮食搞上去,加强对玉米螟的防治工作,已成  相似文献   

16.
鲜食玉米在我省一般都采用扣膜栽培的方法,鲜食玉米和普通大田玉米相比植株长势较旺,玉米螟成虫对其具有趋向性,特别是甜玉米对玉米螟成虫更有诱致力,所以鲜食玉米的玉米螟危害相对较重.在吉林省玉米螟1年发生2代.成虫多在株高0.5米以上的玉米内产卵,孵化后到3龄前的幼虫,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处危害,4龄以后由心叶向下转移,钻入茎秆或穗轴咬食髓部,破坏植株体内水分、养分的运输,并造成倒折,使粒重降低,一般年份可减产5%~15%.  相似文献   

17.
阿鲁科尔沁旗是以玉米生产为主的产粮大县,每年玉米种植面积在666.67km2以上,约占全旗粮食播种面积的50%,占全旗粮食产量的80%以上,近几年由于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大,玉米螟危害造成的减产也在增长,一般年份减产10%左右,重发生年份可达15%~20%,玉米螟危害已经成为制约全旗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问题。玉米螟属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成虫:体型黄色,长12~15mm,前后翅均横贯2条明显的浅褐色波状纹,其间有大小2块暗斑。因此,为有效控制玉米螟为害,阿旗自2012年开始连续5a做了白僵菌封垛防治玉米螟绿色防控示范区。  相似文献   

18.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又叫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也是世界性大害虫,分布广泛,我国除西藏、青海未见报道外,其他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发生.玉米螟食性杂,可为害200多种寄主植物,其中玉米受害最重.在我市玉米产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生严重区域可使玉米减产10%左右,发生严重地块可使玉米减产20~30%,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是铁岭市清河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在16万亩左右,2015年全区玉米单产最高已达到900千克/亩以上,平均单产在500千克/亩左右。一、玉米螟的发生与危害玉米螟是玉米生产的大敌,一般为害可造成减产10%,严重发生年份减产20%以上,由于玉米螟为害隐蔽,不易被人们发现而忽视,常常形成哑巴灾。多年来,防治玉米螟,特别是二代玉米螟防控技术,一直是当地植保工作的攻关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玉米在生产过程中常受到各种病虫的危害,千万严重减产.如琰大斑病的流行年份,可因病减产15-30%,重病田减产50%以上;玉米螟的危害,通常使玉米减产10%左右,严重年份减产30%左右.危害玉米的病虫害种类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