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蚯蚓粪除鸡舍臭气效果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畜牧业的集约化饲养越来越普遍,畜禽臭气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影响了养殖业本身的发展,同时又危害人类健康.目前,除臭的方法主要有阻止臭气化合物的产生和降低臭气化合物的挥发两种.本文使用了蚯蚓粪作为鸡舍的垫料降低臭气化合物中主要污染气体氨气和硫化氢的挥发.对鸡的饲养环境有了重大改善.  相似文献   

2.
养猪业面对粪便处理和臭气味道控制等问题。在田间施用粪肥,是动物和植物之间营养物再循环过程中天然、可持续的方法。田间粪肥的施用营超过农作物营养需要量就会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以及土壤中矿物元素的积聚。此外,粪便也含有大量产生臭气的化合物,因而臭气会在粪便储藏期间,以后施用于田地期间会散发到空气中。当前生猪生产持续的集约化和密集饲养的趋势加重了自身对环境冲击。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日粮调控和饲养管理而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蛋鸡舍臭气浓度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多种除臭药物对比试验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蛋鸡舍臭气浓度影响因素的关联序列。结果表明,影响蛋鸡舍臭气浓度的主要因素是排粪量、气流速度、排磷量、舍温、日龄等;几种药物对蛋鸡生产性能都有显著影响。本文的分析结果为制定蛋鸡舍无臭饲养综合技术方案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EM”菌料饲喂生长育肥猪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禽用“EM”菌属现代科技生物产品。本试验结果表明在肥育猪饲料中添加EM有明显促进猪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和抗病力、消除粪尿臭气、净化饲养环境的效果,同时对增加母猪产仔率、防治仔猪腹泻、提高猪肉品质、降低饲养成本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是生产安全健康的无公害优质绿色食品的有效途径和发展方向,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除臭剂在现代养猪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 《中国猪业》2005,(5):41-43
随着现代养猪生产的工厂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养猪场废弃物所产生的臭气日趋增多,不但影响了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危害到动物的健康,生产性能降低,严重制约了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积极研究开发和使用除臭剂成为动物营养学家和环保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养猪生产中臭气的产生和除臭剂的类型、作用机理及应用予以论述,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部分奶牛养殖场推广阶段饲养模式,并取得了许多实践经验,笔者经过两年来的实践,对阶段饲养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它不仅比传统饲养模式增产明显,而且能改进牛奶质量,改善奶牛繁殖状况,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现将奶牛阶段饲养要点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加强鸡的饲养管理和粪便干燥处理赵晓梅陈志刚(山西省农业科学院030006)畜牧业生产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同时畜牧业生产而产生的粪便释放的臭气对人们生存的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并危害人类健康。因此,人们在研究提高肉蛋生产水平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对畜禽粪尿加...  相似文献   

8.
在规模化养猪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大量臭气,影响周围居民生活环境,危害人畜健康。目前,规模化猪场臭气治理技术主要集中在饲养管理技术、营养技术与集中收集处理技术。作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联系实际生产,分析了臭气的主要成分、生成途径及臭气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着重描述了氨气、硫化氢和粪臭素的危害;介绍了低蛋白质饲粮、低硫饲粮、低可发酵碳水化合物饲粮和不同类型的饲料添加剂对猪场臭气产生的影响,并将其对猪肠道臭气产生的控制机制进行了简要归纳;提出了改进饲养管理方法和智能收集处理系统对猪舍内臭气扩散过程的控制;概述了猪舍末端气体、固体和液体污染物的臭气集中管控处理技术,并对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综合除臭技术的应用及臭气减排智能化管控技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规模化猪场臭气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规模化养猪业产生的臭气污染日趋严重,营养技术和饲养技术是控制臭气排放的重要途径。论文在综合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臭气的成分、产生的原因,介绍了猪场臭气产生与发酵类型,提出了减排肠道臭气的饲料添加剂以及减少舍内及猪场臭气的饲养管理方法,并对营养技术与饲养方法配合除臭技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规模化猪场臭气减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疫病是影响生猪饲养效益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生猪饲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一些疫病的发生仍然给饲养主体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也引起了区域范围内猪肉价格的波动。对饲养主体来说,需要在平时的生猪养殖中注意规范饲养行为,降低疫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使生猪养殖整体上保持稳定和安全。文章结合当前生猪饲养的情况,在概括介绍生猪饲养中可能发生的主要疫病,以及生猪饲养管理与疫病发生率与致死率关系的基础上,就饲养管理中需要采取的疫病防控措施进行了总结梳理,为饲养主体通过规范化的生猪饲养管理来降低疫病发生率及致死率提供相关内容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往奶牛粗放式饲养,大多都是半放牧、半舍饲饲养方式,不需要单独增加运动量。近年来,随着草原禁牧工作逐步推进到位,奶牛科学化、标准化饲养技术将贯彻到奶牛饲养管理全过程中。奶牛实行全舍饲饲养方式后,运动场空间相对较小,奶牛每天的运动量不足,会给奶牛生产带来诸多问题,造成奶牛生产力水平降低,相对效益下降。逍遥运动的主要作用加强血液循环,提高产奶量因此,预防蹄病的发生,强健四肢维持正常的繁殖能力,预防难产、胎衣不下,加强消化功能,降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舍饲奶牛进行逍遥运动是日常饲养管理中的一项必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1.降低成本 自繁自养猪场繁殖和饲养成绩的好坏,肉猪饲养成本差异很大。出栏1头肉猪(包括种猪和育仔)的平均成本大约是737.5元/头,但是成绩好的可降低至665元/头,成本高者则高达810元/头。主要原因在于每头母猪年供出栏肉猪头数及仔猪和肉猪的饲养成绩。每头母猪年提供20头肉猪与年提供13头肉猪,二者的成本差距大约是145元/头。因此,要真正有效的降低成本,改善饲养管理并提升饲养成绩才是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尹跃 《饲料与畜牧》2013,(12):21-23
功能性低聚糖添加在鸡日粮中到达后肠作为微生物发酵的底物,通过改变鸡肠道和粪便中的微生物及其发酵过程,改变粪尿的理化特性,来减少氨的挥发以及臭气的产生。文章综述了在鸡日粮中添加功能性低聚糖来控制鸡场臭气的机理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如今蛋鸡日粮营养和饲喂的安全量降低了,生产性应激和高密度饲养可能会造成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创  谢航 《江西饲料》2013,(6):45-45
圈养鹅循环出栏饲养技术适合春夏秋肉鹅的快速育肥饲养。循环饲养可缩短养殖周期。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圈养鹅循环出栏饲养的关键技术措施主要有: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养殖不同于以前的饲养方式,它具有饲养密度大、节省土地,又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效率,并降低用药和提高成活率,节省能源,提高饲料报酬,降低料肉比,能协助技术员及早发现疾病等优点,根据本公司饲养16批肉鸡看,从饲养管理角度上不同于以往的饲养模式,应从光照、通风、温度三个方面改变以往的观念,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4年来的观察研究,对人工饲养海狸鼠疾病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海狸鼠疾病中普通病占有相当比例,传染病及侵袭性寄生虫病较少,仔鼠和幼鼠发病率、死亡率较高,防制该病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对海狸鼠的饲养管理,对异地引种应尽量创造条件模拟原来的生态环境,降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与畜牧》2005,(4):35-35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科技人员研究出了饲养小尾寒羊的新方法——洗胃和适肥,该法不仅经济实用,而且可以加快小尾寒羊的生长,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9.
通过日粮调控减少猪排泄物中臭气物质的产生和散发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排泄物产生的臭气对环境的污染已受普遍重视。猪舍粪尿的臭气主要是未完全消化的营养物质在堆放的过程中被无氧降解所产生的。所以通过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通过改变日粮本身的理化性质来改变粪尿的理化性质从而减少粪尿臭气产生是较为有效和较为经济的手段。本文主要综述了猪粪尿臭气产生的来源,影响因素和通过日粮调控减少排泄物气体污染的措施,这其中包括:①通过改变饲喂方式来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从而减少粪尿中营养物质的含量;②添加合成的氨基酸,以取代部分蛋白质来降低排泄物中氮元素的量;③提高日粮中可发酵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以降低粪尿的pH值,低pH值可以束缚粪尿中的氨气:④改变消化道微生物来减少粪尿中易臭味气体物质的量;⑤通过向日粮中添加非营养性添加剂改变日粮的特性,从而改变粪尿理化特性,由此减少臭气的挥发。  相似文献   

20.
目前肉鸡普遍采用的是自由采食,昼夜给光的饲养方法,这种饲养方法虽然在饲料供给上有所划分,但不限制饲喂,不重视肉鸡体质的培育,从而造成肉鸡生长后期易发生各种代谢性疾病,如腹水症、猝死病、腿病等。如果把肉鸡的生长期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区别饲养和管理,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疾病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饲养效益,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