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豫豆 2 5号 (原名郑 1 0 0 )是河南省农科院以豫豆 1 3号 (蛋白质含量 45 .1 % )为母本 ,郑 85 5 5 8- 0 - 3(蛋白质含量 5 2 .0 %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连续南繁加代选育而成的高蛋白优质夏大豆新品种。系谱号郑 871 0 0 - 0 - 4- 0 - 5 - 0 ,1 998年 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豫豆 2 5号 ,为“优质高蛋白大豆豫豆 2 5号和郑 92 1 1 6生产技术”项目的核心品种。该品种遗传基础丰富 ,适应性广。其 3年省区试 5 3点平均产量 2 4 0 1 .5kg/hm2 ,比高产对照豫豆 8号增产 7.2 % ,蛋白质含量 46.3% ,是一个丰产、优质…  相似文献   

2.
豫豆 2 8号 (原郑 880 91 )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原经济作物研究所 )选育的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裂荚大豆新品种 ,2 0 0 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 5年 76点次省区域试验及省生产试验中 ,经历了旱、涝、病、虫等不同气候年份的考验 ,豫豆 2 8号在全省各地均表现良好 ,增产显著。1 选育经过1 988年以郑 842 4 0为母本、郑 842 8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根据高蛋白、高产、广适的育种目标 ,经系谱法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裂荚品系 ,代号为郑 880 91。于 1 993年进行品系…  相似文献   

3.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旱 946,原品系HP94- 6,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栽培研究所育成的旱稻新品种。该品种是1 989年以优质、高产、抗病的 89S60 91为母本 ,早熟、抗旱性强的陆南旱谷为父本 ,经人工杂交 ,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1 989年在沈阳组配杂交 ,1 990年所内种植F1 代 ,编号为 1 0 98,1 991年所内种植F2 代 ,编号2 0 2 3,1 991年冬海南种植F3代 ,编号 30 4 2 ,1 992年种植F4代 ,共 6个株系 ,选择编号 40 2 8株系 ,1 992年冬在海南种植 ,编号S1 0 8,各性状表现整齐一致 ;1 993年在旱田进行产量鉴定 ,区号HJ -39 ,1 994年旱田产比试…  相似文献   

4.
谷子新品种豫谷9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豫谷 9号是安阳市农科所辐射诱变豫谷 1号 ,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夏谷新品种。该品种经国家和省区域试验、生产示范 ,表现高产、优质、多抗、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 ,于 2 0 0 0年 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为培育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谷子新品种 ,1988年用60 Coγ射线诱变豫谷 1号 ,当年种植观察 ,收获混脱保存 ;同年冬 ,海南种植M1代 ,选择结实性好、绿叶黄穗、生长正常的优良单株 17个。 1989年按穗行种植M2 代 ,入选抗病、结实性好的优异单株 6个 ;同年冬 ,海南种植M3 ,选择具有不同变异性状单株。 1990年种…  相似文献   

5.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皖豆24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皖豆 2 4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以 (山东 85 0 2×南 88-2 17)× (蒙 84-2 0×阜 812 8-1)通过有性复合杂交选育的高产、大粒、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 2 0 0 1~ 2 0 0 2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 ,2年平均产量 3 0 44 .1kg/hm2 ,比中豆 2 0 (CK)增产 7.17%。2 0 0 2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 2 992 .2 0kg/hm2 ,比中豆 2 0 (CK)增产 9.5 5 %。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均表现抗病、抗倒伏、高产稳产 ,蛋白质含量 46.2 0 % ,脂肪含量 2 1.2 2 % ,生育期 10 3d ,籽粒大 ,商品性好。 2 0 0 3年 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豆 2 4号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种豫豆2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豫豆 2 9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原经济作物研究所 )以郑872 60作母本、郑 85 2 1 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裂荚大豆新品种。原名郑 890 1 3,2 0 0 0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豆2 9号。1 选育经过豫豆 2 9号是 1 989年以郑 872 60作母本、郑85 2 1 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以选择高蛋白、高产、广适应型为主攻方向 ,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裂荚大豆新品种。该品种 1 989年配制组合 ,经 5年南繁北育 ,于1 99…  相似文献   

7.
开麦 13号 (原系谱号 92 12 - 0 - 1- 3- 3)是开封市农科所根据市场需要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 ,其母本是豫麦 2 5号 (温 2 5 40 ) ,父本豫麦 13号。 1992年开封市农科所用上述两亲本进行杂交 ,组合号 92 12 ;1993年种植F1,F5代趋于稳定 ,晋升为品系 (代号 92 12 - 0 -1)。 1997~ 1999年参加所内品系比较试验 ,分别比对照豫麦 2 1号增产 17.8%和 19.8%,达极显著水平 ,所内定名开麦 13号。 1999~ 2 0 0 1年参加河南省高肥冬水组区域试验 ,2 0 0 1~ 2 0 0 2年度参加河南省高肥组生产试验 ,2 0 0 2年 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  相似文献   

8.
驻豆12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室以驻豆5021为母本,豫豆8号为父本选育的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2011—201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311.85kg/hm~2,比对照豫豆22增产8.77%;2013年河南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661.75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5.63%,居参试品种第1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5.24%,商品性好,适应性强,稳产性好。2014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14001。  相似文献   

9.
1品种来源 豫豆23号原代号郑交8739-47,是河南农科院经作所于1987年以鹿851作母本,郑86506(豫豆13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1997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豫豆23号.  相似文献   

10.
郑 92 1 1 6是由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大豆新品种 ,其突出特点是将高产、高蛋白、高异黄酮集为一体 ,2 0 0 0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优质高蛋白大豆豫豆 2 5号和郑92 1 1 6生产技术”的核心技术品种 ,2 0 0 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过程根据优质高蛋白大豆的育种目标 ,1 991年用产量配合力好 ,蛋白质含量 45 .1 % ,综合性状较好的郑 5 0 6为母本 ,以蛋白质含量 46.3% ,抗倒伏性强 ,综合性状较好的郑 871 0 0 - 0 - 4- 5为父本 ,有性杂交 ,经 1 0年 1 1个世代定向选育而成。该品种 1 997年以…  相似文献   

11.
国审豫豆8号     
<正> GS豫豆8号系我所1980—1988年经8年12个世代选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大豆新品种。原名郑长叶豆,198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0年12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GS豫豆8号。同年被列入农业部“八五”期间重点推广项目。GS豫豆8号经1983—1990年152次省级和国家级区试、生产试验,均表现高产稳产,平均亩产162.4公斤,比对照种跃进5号增产21.2%,比豫豆2号增产13%,多居各  相似文献   

12.
大豆新品种濮豆1802是濮阳市农业科学院以郑97196为母本,汾豆53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系统选育而成。2011-2012年濮豆1802参加河南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355.2 kg/hm2,较对照豫豆22增产13.67%;2013年参加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31.4 kg/hm2,比对照豫豆22增产9.97%。2014年5月濮豆1802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抗逆。该品种适宜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通豆 3号 (原系号为“NT0 2”)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淮南夏大豆新品种 ,2 0 0 2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苏审豆 2 0 0 2 0 6)。 1 993年以通豆 1号为亲本选择变异株 ,1 994- 1 995年采用综合选育法选择优良单株 ,1 996年进入株行圃 ,并定名为NT0 2 ,1 997年进入鉴定圃 ,1 999年进行多点鉴定 ,2 0 0 0 - 2 0 0 1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 ,同时于 2 0 0 1年提前进入江苏省淮南夏大豆生产试验。1 产量表现 该品种 1 996年株行圃产量 30 90 0kg·hm- 2 ,较对照通矮 40 5增产 1 4 4% ;1 99…  相似文献   

14.
郑豆0689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以豫豆29为父本、自主选育品系QTL069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择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抗夏大豆新品种。郑豆0689在2012—2013年在河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264.15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豆22号增产5.47%;在2014年河南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3 277.50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豆22号增产15.96%,居8个参试品种第1位;其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2.16%,脂肪含量平均为20.08%,抗大豆花叶病毒病。该品种籽粒商品性好,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强等特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并于2015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15004。  相似文献   

15.
<正> 豫豆8号(原名郑长叶豆)系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高产、稳产尖叶型大豆新品种。1988年通过省品种审定,199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命名为“国审豫豆8号”(简称GS豫豆8号)。同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重点推广品种。GS豫豆8号先后经过河南省区试、国家级区试及生产试验152次,均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早熟、品质优等特点。一般亩产162.4公斤,比对照种跃进5号增产21.2%;比豫  相似文献   

16.
抗旱优质小麦新品种豫麦6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麦 67号 (原名郑农 8号 )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抗旱优质小麦新品种 ,2 0 0 0年 9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 选育过程1 .1 选育目标面向中肥和旱地。产量指标 40 0kg/亩 ,耐旱性强 (抗旱指数大于 0 .8) ,优质 (营养和加工品质好 )。1 .2 选配组合豫麦 67号母本为 775 - 1 (矮丰 3号 //孟2 0 1 /牛株特 ) ,父本为豫麦 2号 ,该组合遗传基础较丰富 ,异质性强 ,变异机率大。经 5年系谱选育于 1 988年性状稳定 ,系谱号为 84( 4 3) - 1 2 - 1 3- 5 - 8,取名郑农 8号。 1 984年在F2 中选出单株 31个 ,下年全部穗行…  相似文献   

17.
驻豆5号是驻马店市农科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生育期100~103d,比豫豆22号早熟2d,抗倒性好,抗花叶病毒病,高产、稳产,2003-2004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区试,增产显著,2005年参加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68.20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1.46%。2006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全省及与安徽、湖北交界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晋薯十二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五寨试验站采用“75 -3 0 -7”做母本 ,“燕子”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1 992年培育实生苗入选单株“92 -2 -7”,1 993年参加株系圃试验 ,1 994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 ,经各级试验结果表明比现用品种增产 1 7%以上。是具有高产、抗病、耐退化、品质优、经济性状好的更新换代新品种。适宜在山西 ,内蒙、甘肃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豫豆16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豆16号原名郑双交8607,系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1986年以豫豆10号作母本,豫豆8号作父本采用双列杂交选育而成。1994年4月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一、豫豆16号的特征特性 植物学特征:豫豆16号属有限结荚习性,植株直立,株高85cm上下,分枝2~3  相似文献   

20.
许豆 3号是许昌市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高产、中熟大豆新品种 ,2 0 0 3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许豆 3号是利用高产、稳产的豫豆 2 2号为母本与高产、早熟、抗逆性强的早丰 3号进行有性杂交 ,采用系谱法 ,以选择早熟、高产、抗裂荚、抗病、抗倒、广适性为主攻方向 ,经 11年 13个世代定向选择而育成的高产、稳产、抗病、抗裂荚、抗逆性强的大豆新品种。 1992年配制组合 ,经南繁北育 ,于 1997年进行品系鉴定 ,1998年进入河南省区试 ,2 0 0 0~ 2 0 0 1年完成省区试 ,2 0 0 2年完成河南省生产试验。2 产量表现2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