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建芳 《云南农业》2011,(11):23-24
核桃圃地苗木嫁接技术,是核桃良种化的关键,为提出切实可行的嫁接技术,适应当前核桃产业发展的需要,怒江民族中专农林教研组于2008年2-010年,对核桃圃地嫁接时期、方法、接穗质量,克服伤流及愈合过程进行了试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在春季钻木离皮后,采用子苗嫁接,3年平均成活率达92%以上,舌接法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丰木不离皮期可应用贴接和劈接法,成活率可达85%。核桃圃地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新鲜、质量好、芽饱满、接穗直径在0.5-1.5cm、钻木无伤流或伤流少。  相似文献   

2.
核桃幼苗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核桃嫁接苗大田快速繁育技术研究提供关键技术,缩短育苗周期。[方法]通过室外芽嫁和幼苗嫁接在相同的时间进行嫁接对比试验,室外芽嫁采用目前最先进最普遍使用的方块芽接,幼苗嫁接采用独创的对芽贴皮接。[结果]幼苗嫁接最高成活率达98.1%,室外芽接最高成活率达75.3%,幼苗嫁接高于室外芽接成活率22.8%;幼苗嫁接综合平均成活率为80.3%,室外芽接综合平均成活率为65.4%,幼苗嫁接高于室外芽接成活率14.9%;幼苗嫁接的接穗抽稍平均最高为81.8cm,室外芽接嫁接的接穗抽稍平均最高为75.1cm,幼苗嫁接的接穗抽稍高于室外芽嫁接6.7cm;幼苗嫁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为60.3cm,室外芽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为54.9cm,幼苗嫁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高于室外芽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5.4cm。[结论]幼苗嫁接成活率高,苗木质量好,操作简便,繁殖速度快、省工、省料、成本低,育苗周期短,群众容易接受,其技术领先于目前国内外所报道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甘肃省核桃种植中种苗质量差、产量低的现象,进行了核桃高接换优试验,对接穗采取装土保湿皮下舌接、蜡封接穗皮下舌接、恒温冷藏皮下舌接等措施。结果表明:接穗恒温冷藏皮下舌接接穗成活率和株成活率均高于装土保湿皮下舌接、蜡封接穗皮下舌接方式。  相似文献   

4.
不同处理对核桃枝接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砧木接穗不同削法的插皮接、不同接穗采集与贮藏方法、不同放水情况、接穗髓心大小、接穗包膜对核桃高接成活的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皮下枝接结合地膜包扎,可显著提高核桃高接成活率,达到93%;接穗发芽前采集并经冷库沙藏成活率最高,达到84%;接穗髓心〈1mm时,成活率为84%,当年新梢长度可达161c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核桃春季高接换头,只要避过春季伤流期,不需要作放水处理。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了3种浓度NAA水溶液浸泡接穗后在加有5%助剂A的封蜡中密封接穗顶端对核桃苗圃枝接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0ppmNAA水溶液浸泡1h后封蜡,嫁接后用塑膜筒装湿壤土保护,效果最好,其接口愈合率95%,接穗萌芽率35%,成活率25%。  相似文献   

6.
核桃快速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日光温室繁育核桃嫩苗,选用冬季修剪时采集的直径1.3~1.6 cm的1年生枝条中部枝段作接穗,在(陕西关中)3月16日前嫁接移栽,成活率达70~80,采用常规管理技术,当年成苗率(苗高50 cm以上)达到50,1年可育成嫁接核桃苗.  相似文献   

7.
薄皮核桃微枝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影响优质核桃规模化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培养优良的核桃苗木.以新疆薄皮核桃为材料进行微枝嫁接研究,结果表明微枝接穗不同品种及生长情况、砧木生长情况、培养温度、生长调节物质等因素对微枝嫁接成活率均有影响.实验筛选出较为理想的各因素组合条件,微枝嫁接的最高成活率达70;,为建立新疆薄皮核桃快繁体系、苗木工厂化生产、扩大优质核桃种植规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核桃“嫩枝连环嫁接”可提高成活率,使接穗成活率达到95%以上。 何谓“连环嫁接”呢?就是首次嫁接7~10天可检查成活率,如接穗和刀口青绿即是成活,如发黑就在接穗下两厘米处剪除再接,7天后再检查成活率,如还是没成活,就在半月后采取“贴皮芽接“技术进行补接,如此三次如不是砧木亲和力太差应有百分之九十八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不同接穗处理方式对核桃高接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核桃进行不同接穗保湿方法、接穗储藏时间试验。结果表明:插皮舌接涂抹聚乙烯醇的保湿方法比传统装土保湿方法在平均枝成活率和穗成活率上分别提高16.9、38.9个百分点。当年采集接穗比上年采集接穗枝成活率和穗成活率分别提高24.3、25.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以2年生鄂西红豆树容器苗作砧木,选择优质种源枝条作接穗,研究嫁接方法、嫁接季节、接穗类型、砧木地径和接穗保留期等5个因素对鄂西红豆树嫁接育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嫁接育苗成活率的影响均达显著差异水平。嫁接方法以切接法成活率最高,达60.6%;嫁接季节以春季成活率最高,达60.6%,其次是秋季,成活率达55.0%;在接穗类型中,半木质化接穗休眠芽嫁接成活率最高,达61.7%;砧木地径以1.6-2.0 cm处理效果最好,成活率达55.0%;接穗保留1 d以内嫁接成活率最高,达61.1%。  相似文献   

11.
核桃硬枝嫁接技术及影响成活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核桃硬枝嫁接技术,并从接穗质量、砧木、操作技术和接后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因素,以期促进核桃的高产。  相似文献   

12.
影响金叶珊瑚朴嫁接成活率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叶珊瑚朴为接穗,普通珊瑚朴为砧木,进行了嫁接繁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接穗粗度、砧木苗龄、嫁接时间、嫁接方法、保湿措施对嫁接成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接穗粗度不同而引起的成活率差异最大,达到100%;因砧木苗龄不同而引起的成活率达到78.7%,不同嫁接时问的成活率差达到76.2%,不同嫁接方法的成活率差达列56.2%,不同保湿措施的成活率差达到56.2%,选用健壮的两年生珊瑚朴实生苗作砧木,以金叶珊瑚朴充实的休眠枝为接穗,在早春砧木刚萌动时进行枝接并用塑料袋保湿,成活率最高,达到100%。  相似文献   

13.
核桃高接换优是提高核桃产量、品质及改造低产林的主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影响河池市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的对策,包括合理选择嫁接时期和方法、科学选择砧木和接穗、改进高接换优技术、加强嫁接苗后期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有效提高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为河池市核桃低产低效林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胡桃楸嫁接核桃技术.[方法]以插皮舌接方法嫁接4个品种核桃当年生枝条接穗,研究不同品种核桃的嫁接成活率和电导率.[结果]辽核1号和麻核桃的成活率均高于香玲核桃和礼品1号,4个品种核桃嫁接成活率依次为麻核桃嫁接成活率>辽核1号嫁接成活率>香玲核桃嫁接成活率>礼品1号嫁接成活率.[结论]该研究为胡桃楸嫁接薄皮核桃提供技术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成龄核桃高接换优技术,于2010-2012年对13年生的核桃树进行高接换优试验,从嫁接时间、接穗的选择、嫁接方法、松绑时间、成活率、抽枝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和松绑时间是提高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和抽枝率的重要保证。该项研究为驻马店地区核桃优良品种高接换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核桃实生树、实生苗夏季嫁接方法、时期、温度、土壤湿度、接穗处理、影响成活的因素及接后苗木管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7月10日左右.温度25℃-29℃,土壤含水量16%左右,在核桃1~2年生枝条光滑处采用方块芽接,嫁接树的萌芽率、成活率均达80%以上.当年即可形成新的树冠或培育出成品核桃苗。  相似文献   

17.
核桃由于其接穗和砧木中含有单宁物质,嫁接时在切面的蛋白质被单宁沉淀,同时单宁本身形成不溶性聚合单宁氧化片,沉淀物形成一层黑色的"隔离层",阻碍了砧木与接穗之间细胞物质的交流而影响愈合,所以嫁接成活率很低.从2003年开始,我市与省农林科学院开展了市院合作项目,对核桃嫁接技术进行的探讨,经过3年的实践总结,摸索出"核桃大方块芽接技术",嫁接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比传统嫁接方法提高25%~45%,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核桃夏季嵌芽接具有方法简单、嫁接速度快、接穗利用率高、嫁接成活率高等优点,目前在阿克苏地区核桃生产中已普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核桃一般采用种子繁殖。因此其后代分离现象明显,其形状有大有小,壳有薄有厚,特别是混杂有不少的夹皮核桃,难以取仁,严重影响核桃的商品价值。因此,对于这样的核桃园,有必要进行高接换种。但核桃高接换种后的接穗成活率低,主要原因是伤流液的不良影响。由于伤口流出液体,引起接口不通气和霉烂,妨碍了伤口的愈合。因此,克服伤流的不利影响是提高核桃高接换种接穗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由于核桃含单宁物质较多,嫁接时易使接穗切面形成一层黑色的隔离层,阻碍树液流动,从而影响嫁接成活率。因此,我们于1999-2003年通过几年的实践,采用核桃夏季丁字芽接技术,芽接成活率在90%以上。1.嫁接时间核桃夏季芽接时间在室外温度不低于29℃,河北省北部为6月上旬至8月下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