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鲁北滨海芦苇草场补播牧草采用轻靶、重耙、浅耕等地面处理方法,发现重耙效果最好,浅耕效果最差。还研究了补播牧草种类,补播草木樨、紫花苜蓿均能提高草场产草量,增加盖度,补播木樨优于紫花苜蓿。  相似文献   

2.
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混播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1年利用从呼和浩特市选育的无芒雀麦和从牙克石市北方牧草研究所自繁的紫花苜蓿采用单播、混播2种栽培方式,进行产草量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混播较单播无论是出苗、长势、产草量,还是牧草营养价值抗逆性方面都占明显优势,是适合本地草场改良和人工种草的有效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3.
自2006年5月以来,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先后引入13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经试验后,初步筛选出5个适应性强、产草量高的苜蓿品种在红河州的个旧、弥勒、泸西、蒙自、建水、石屏、元阳等县(市)进行示范种植。为更好地指导田间生产,掌握不同播种时间对紫花苜蓿生长速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4.
在川西北高寒牧区通过对3个紫花苜蓿品种播种后连续7年(2003~2009年)的刈割利用,对其年度产草量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在该地区种植利用,播种当年产草量较低,次年可形成生产能力,第4~5年产量达到高峰,随之开始下降,第7年下降至播种后第2年的产量水平.因此,3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川西北建立人工刈割草地时,播...  相似文献   

5.
在贵州省兴仁县放马坪草场对9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田间品比试验.并测定了供试品种的株高、生长速率、物候期、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及营养物质含量,同时通过对这9个紫花苜蓿品种1个生育期的观测,综合分析了越冬率、株高、再生率、产草量、鲜干比等各项指标。结果得出:在贵州兴仁县表现较好的紫花苜蓿品种是9号多叶王、2号CW787、7号TG7,这些品种在该地区产量较高、适应性较强,适合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不同处理方式混播优良牧草对草地改良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建植人工牧草饲料基地,改良天然草场。结果表明:混播优良牧草产量高.草场品质好.牧草覆盖率大。杂草少。在生产特性方面.人工草场比改良草场产草量高.但投入成本较高。黑麦草耐旱性能差于紫花苜蓿,夏季易休眠甚至死亡。在本试验中。混播人工草场年产鲜草量可达3715.19kg/667m^2.豆科和禾本科混播比例为1:3。  相似文献   

7.
红豆草、紫花苜蓿根瘤菌接种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依据豆科植物与其相应的根瘤菌可以共生固氮的生物学特性,对红豆草、紫花苜蓿进行根瘤菌接种试验,在各生育期就结瘤量、地上部鲜重、株高、产草量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红豆草和紫花苜蓿接种根瘤菌后,可提高幼苗结瘤率,增加分枝期结瘤量和地上部鲜重,提高花期产草量,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  相似文献   

8.
紫花苜蓿是一种可以广泛种植的牧草,其栽培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可以改善当地牧草的种植结构。紫花苜蓿产草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介绍了紫花苜蓿的生物学和植物学特性,并对紫花苜蓿从选地、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天然草场还是人工草场,都会因过度放牧、土壤肥力减退、杂草侵占等原因导致草场退化,使产草量下降。利用绵羊野外集中宿营所产生的粪便进行草地改良,可提高产草量并延长草场使用时间,使草畜平衡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改良山区草场,筛选适宜鲁中山区自然条件的牧草品种,测定牧草的适应性,抗逆性,物候期,产草量,产籽量,再策略,选择草场改良的最佳草食畜禽生长的物质基础,为促进山区畜牧业发展,自1990年开始进行引种良种牧草,改良荒山,草坡,草场的试验研究,通过六年多的试验,了解和掌握了多种牧草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生长表现,抗逆性能,产草量,改良草场的效果及其影响,选择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优质牧草,为搞好人工种草  相似文献   

11.
紫花苜蓿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花苜蓿是一种可以广泛种植的牧草,其栽培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可以改善当地牧草的种植结构.紫花苜蓿产草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介绍了紫花苜蓿的生物学和植物学特性,并对紫花苜蓿从选地、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紫花苜蓿的最佳播种时间,设定了8个不同播种时期播种紫花苜蓿。结果表明,播种较晚可以提高种子的出苗率,但播种太晚则不利于提高越冬率。综合试验结果,发现以7月25日播种的出苗情况、生长情况和越冬情况最好,因此建议在该阶段播种紫花苜蓿。  相似文献   

13.
1991-1995年,我们就分属北亚热带、南亚热带及北热带3种气候类型小哨示范牧场、曼中田牧场及六六呼牧场的人工草场的产量动态及营养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带的人工草场,其产草量及营养状况(豆、禾比例,栽培草和野生草的比例)不同.同一气候带条件下人工草场不同年度和不同季节的产草量及营养状况也不同。从空间范围讲,年度产草量以曼中田牧场为最高,达每公顷8614千克干物质,依次为大六呼牧场和小哨示范牧场,分别为8343千克和4931千克。试营养状况而言,小哨示范牧场最好,其次为六六呼牧场和曼中田牧场。从时间范围讲,产草量与年度降水量呈正相关,1992年、1993年严重干旱,产草量较低。在年度范围内,以夏秋季的产草量及总营养水平为高,冬春季节则缺草严重。  相似文献   

14.
唐永昌 《当代畜牧》2013,(17):21-22
采用紫化苜蓿条播与撒播两种播种方法,通过在我县川塬、高寒阴湿,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条播比撒播对产草量影响有显著差异效果(0.01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良碱化草原,大力加强草原建设,提高草场生产力,2003年我们在永加乡光明牧业有限公司进行了草原碱化改良试验。主要观测牛马粪压碱后,对草原pH值、植被、产草量和质量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治理天然碱化草场,扩大草原面积,增加产草量提高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 我们于近年,在凉山州草甸草场中作了施氮肥的试验。其目的在于探索我州草场如何合理施用氮肥提高产草量的效果,为提高草场生产力提供措施。试验表明,施氮对提高产草量效果显著,现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17.
科尔沁草原沙地草场冷季产草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奈曼旗为典型区,对科尔沁草原沙地草场的冷季产草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地草场的冷季产草量具有时序上的衰减性和空间格局上的相对稳定性,主要受草场类型、生境、利用状况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沙地草场的过牧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改变传统的放牧制度和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是本区畜牧业健康发展所急需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石河子莫索湾垦区气候条件和滴灌技术,采取切根延长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留床时间方式,对苜蓿产量和经济效益及增产因素进行分析,以降低苜蓿生产成本,提高苜蓿生产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切根紫花苜蓿比未切根的返青期提前4d,且切根紫花苜蓿4茬的分枝密度和高度均比未切根的高;2)未切根与切根紫花苜蓿的产草量均在播种后的第3年和第4年达最大值,第3年紫花苜蓿切根处理后,其第4-6年的产草量分别比未切根高14.4%、29.5%和26.7%;3)未切根和切根处理紫花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第4年达高峰,分别为0.032和0.037kg·g-1,此后均迅速下降,与产量下降趋势一致。第4-6年,切根处理紫花苜蓿的经济效益比对照高15.29%(P0.05)。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在无芒雀麦与垂穗披碱草的基础上错期交叉播种紫花苜蓿,以豆禾交叉混播3年草地为研究对象,对第3年草地干草产量和牧草品质进行分析测定,探究不同播期下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交叉混播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交叉混播第3年,紫花苜蓿在无芒雀麦播后0 d,30 d,45 d与之交叉混播,年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垂穗披碱草播后15 d与之交叉混播,年干草产量最高。在无芒雀麦播后30 d内播种紫花苜蓿,与间隔75 d的处理相比,牧草品质得到显著改善。在垂穗披碱草播后0 d,30 d播紫花苜蓿,牧草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纤维含量较低、RFV与RFQ较高且与60~75 d处理间差异显著。综合产量与品质优势分析,冀西北地区在禾草播后30 d内播种紫花苜蓿进行交叉混播,可以获得较高的产草量及较好的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20.
对寺寨牧场1997-2000年3年牧草结构及产草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天然草场通过围栏封育比未封育草场牧草种类,高度,盖度,明显增加,产草量提高6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