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宁分布的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supera)、赤松毛虫(D.Supectabilis)和油松毛虫(D.tabuleformis)是松属和落叶松属树种的毁灭性害虫。近年来,在我省发生面积均在300万亩以上,是森林害虫防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1972年以来,我们在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研究过程中,对松毛虫的分布、危害树种及有关生物学特性和自然杂种,进行了一些调查、观察工作。对辽宁松毛虫的种类、分布和被害树种等方面,蔡邦华教授等曾作过调查,我们仅作如下补充,以便为进一步做好测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松毛虫是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昆虫的统称,又名毛虫、火毛虫,共有30余种,我国分布有27种,是松毛虫种类最丰富的国家,食害松属、柏属、杉属等针叶树种,是我国森林害虫中发生量大、危害面广的主要森林害虫。其中以马尾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为典型代表,给林业生产、生态安全、居民生活等造成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云南松针叶害虫,过去大面积成灾的,不外乎就是枯叶蛾科松毛虫属的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latipennis walk)、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双波松毛虫(Dendrolimus biundulala Gaede)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  相似文献   

4.
一、用中肠细胞质多角体病毒防治油松毛虫油松毛虫分布于日本的本州、四国和九州;中国的东北、华北,朝鲜及西伯利亚东部也有。日本的受害面积每年约5万公顷。油松毛虫的寄主树种主要是赤松和日本黑松。松树的针叶全被吃光,由于不能像阔叶树种那样萌芽而枯死。火炬松和斑克松等国外引入树种有时同样受害。(一)油松毛虫的疾病油松毛虫可检出病原体16种(见附表),其中在自然发生地上呈现流行病景象的有黄僵病和软化病(病毒性?)。黄僵病菌不拘虫态,从幼龄幼虫到成虫都可发病,而软化病只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是四川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盆地边缘地带。历年各地马尾松林均在不同程度上遭到松毛虫的危害,大发生的年份,其受灾面积可达100万亩左右,松毛虫是我省林业上的大害虫。过去,主要根据松毛虫种类与寄主的相关性〔2〕、〔4〕,认为马尾松林区的松毛虫种类是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但近年在四川却发现油松毛虫(D.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主要危害马尾松〔13〕。〔14〕,因而,对四川马尾忪林区松毛虫的种类及其分布,在1979—1980年开展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一种有一定利用价值的害虫新天敌——黑褐举尾蚁Gremastogaste rogenhoferi Mayr属蚁科(Formicidae)切叶蚁亚科(Myrmecinae)举尾属(Gremastogaste)。该蚁是马尾松毛虫天敌之一。它以公蚁取食松毛虫蛹,在足够蚁量的情况下,对抑制松毛虫成灾具有一定作用。现将近年来调查研究的部份内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又称西伯利亚松毛虫,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国内分布于北京、东北、内蒙古、新疆北部,是我国东北林区的重要害虫,除危害落叶松(Larix spp.)外,也危害红松(Pinus koraiensis)、油松(P.tabulaeformis)、樟子松(P.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云杉(Picea spp.)、冷杉(Abies spp.)等主要北方针叶树种.目前,有关落叶松毛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对挥发物质的行为反应及药效防治试验等方面的研究,而有关杀虫剂对落叶松毛虫的毒理机制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雪松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松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 ,在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近年来 ,在江西省上饶县雪松上相继出现了一些病虫危害 ,故笔者作了初步的调查研究和防治探索。1 病虫种类、发生特点和原因1 1 松毛虫松毛虫危害雪松 ,在江苏有马尾松毛虫 (Dendrolimuspunc tatusWalker)、在山东日照有赤松毛虫 (D .spectabilisButler)危害的报道 ,对思茅松毛虫 (D .kikuchiiMatsumura) ,尚未见报道。 2 0 0 0年来 ,在上饶县平原低丘雪松上 ,2种松毛虫混杂发生 ,在深山区雪松上 ,只有思茅松毛虫危害。 …  相似文献   

9.
一、大力营造混交林 松毛虫猖獗成灾多起源于大面积的松树纯林。松毛虫是寡食性害虫,实行多树种混交,重视保护林内植被,种植蜜源植物,对过稀的纯林或松毛虫发生的虫源地以及没有培育前途的残次林,补栽阔叶树,逐步改纯林为多树种、多层次的混交林,形成不利于松毛虫生存和繁殖的生态环境,可有效地控制松毛虫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于2019年9月—2020年4月,对日本南九州大学都城校区的木本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校区木本植物共有60科136属236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4属25种,被子植物53科122属211种;常绿树种135种,落叶树种101种,观花树种102种,观果树种68种,观形树种192种,观叶色树种44种,绿篱树种44种;应用较多的是蔷薇科(Rosaceae, 11属29种)、木兰科(Magnoliaceae, 2属10种)、芸香科(Rutaceae, 1属10种)、槭树科(Aceraceae, 1属9种)、壳斗科(Fagaceae, 5属9种)、杜鹃花科(Eriaceae, 4属8种)、樟科(Lauraceae, 4属8种)。说明该校区木本植物资源物种多样,色彩丰富,可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毛虫(Denerolimussuperans(Butler)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系我国北方主要危害落叶松属最严重的历史性的大害虫。但也为害樟子松、云杉和冷杉。因此根据它下树越冬的特点,翌年春天上树继续为害的习性,掌握越冬幼虫出蛰上树的时机进行应用毒环防治,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采用溴氰菊酯具有用量少、效果好、成本低、使用方便,对人畜安全等优点。近几年,经过多次运用溴氰菊酯防治松毛虫,没有发生人畜中毒现象。  相似文献   

12.
松鸦(Garrulus giandarius)属雀形目(Passeritormes)鸦科(Coruidae)鸟类,是松毛虫的主要天敌之一。在豫南大别山区300米以上的山地针叶、阔叶和针阔混交林分中,是常见的益鸟。在松毛虫发生期,它常成群活动于松林中,觅食大量的松毛虫卵、幼虫、蛹、蛾子及鞘翅目金龟子等害虫。我们从1975年冬到1978年8月,在不同的季节,先后解剖了19个  相似文献   

13.
正马尾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是我国主要森林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各省,在湖南省主要为害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等主要松类树种。马尾松毛虫以幼虫啃食针叶为害,严重时可造成松树枯死,同时易引起次生性害虫的侵入,常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其对森林资源、生态资源威胁较大,需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及时防治。本文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马尾松毛虫无公害防治为例,供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14.
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引进和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日本引进赤松毛虫CPV对我国松毛虫属(Dendrolimus)的七种松毛虫以及棉龄虫有较高的致死效果。根据 RNA 电泳图谱的研究,赤松毛虫 CPV 与在中国松毛虫属上的各复制株是不同的。目前,我国已发现有三种 RNA 类型,日本赤松毛虫CPV 属第一型。JADP-CPV、JYDPW-CPV、CYDPW-CPV 等属于第二型,CGDP-CPV 离心所得的上带多角体属于第三型。类型Ⅱ、Ⅲ属首次报道。和其他CPV一样,JDS-CPV 只侵染中肠上皮细胞。对第一代3龄和5龄虫的 LC_(50) 分别为1.6×10~5CPB/ml 和3.3×10~5CPB/ml,对同代3龄虫的 LD_(60)为2.1×10~3CPB/虫。JDS-CPV 不仅对幼虫防效好,而且也影响幼虫取食、体重以及下代幼虫存活率。此病毒与BT混用可以减少针叶被害72—80%。在油乳剂中于4℃下保存197天,在水悬液中保存 5年,对此病毒活性无明显影响。以林间松毛虫作宿主可进行大量增殖。一头6—7龄幼虫平均可产多角体2亿个。  相似文献   

15.
一、大力营造混交林松毛虫猖獗成灾多起源于大面积的松树纯林,同时松毛虫是寡食性害虫。实行多树种混交,重视保护林内植被,种植蜜源植物, 对过稀的纯林或松毛虫发生的虫源地以及没有培育前途的残次林,进行补栽阔叶树,逐步改纯林为多树种、多层次的混交林,形成不利于松毛虫生存和繁殖的生态环境,为有效地控制松毛虫的发生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替代作用。二、加强封山育林、及时合理抚育通过封山育林,林分高度增加、密度增大、植被增厚,使得林分内昼夜温差变  相似文献   

16.
石再华 《湖南林业》2006,(10):24-24
一、大力营造混交林。松毛虫猖獗成灾多起源于大面积的松树纯林,同时松毛虫是寡食性害虫,实行多树种混交,重视保护林内植被,种植蜜源植物,对过稀的纯林或松毛虫发生的虫源地以及没有培育前途的残次林,进行补栽阔叶树,逐步改纯林为多树种、多层次的混交林,形成不利于松茗虫生存和繁殖的生态环境,能有效地控制松毛虫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湖南森林蚂蚁种类及其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近几年在湖南省调查森林蚂蚁种类中,初步鉴定出63种,其中9种为国内新纪录。在松毛虫发生区,能捕食马尾松毛虫的蚂蚁有13种,黑刺蚁、扁平虹(目犬)蚁、凹大头蚁和举尾蚁属中的一些种类对控制松毛虫的为害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我区的主要寄主树我国紫胶虫寄主植物已达284种,分属43科,128属。而西昌地区据现知的寄主植物有74种,分属31科,53属,资源丰富,但栽植普遍、利用广泛的寄主树不多,主要有秧青(思茅黄檀)、牛肋巴(钝叶黄檀)、木豆、黄杞(胖婆娘)和滇黔黄檀等。(一)秧青。别名思茅黄檀。为小至中型乔木。属蝶形花科黄檀属。原分布在云南澜沧江和怒江河谷山坡中,在海拔1400米以下最多,分布高可达海拔1700米。自引入西昌  相似文献   

19.
王龙  王志杰 《中国林业》2012,(12):51-51
落叶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国内分布于北京、东北、内蒙古、新疆北部,是我国东北林区的重要害虫,除危害落叶松外,也危害红松、油松、樟子松、云杉、冷杉等针叶树种。暴发时吃光针叶,使枝干毕露,形同火烧,严重时使松树成片枯死。对华北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以安全、有效、经济、简易为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东至县金寺山林场,有马尾松幼林三万六千多亩,树种单纯,集中成片,松毛虫危害严重。为了找出松毛虫的发生规律,更有效地消灭松毛虫,金寺山林场广大干部,职工深入林区,调查研究,认真进行科学实验.总结出松毛虫发生基地的规律性。发现松毛虫危害,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