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室内筛选试验,评估了小菜蛾对多杀菌素的抗性风险,并对抗性遗传和交互抗性进行初步研究.以采自广东深圳小菜蛾为起始种群(SZ),在室内筛选26代, 获得1个中等抗性水平的品系(SZ-Spin).该品系与SZ品系相比,抗性提高到22.4倍,与PHI-S敏感品系相比抗性达到60.7倍.在筛选过程中,小菜蛾对多杀菌素平均抗性现实遗传力较低(0.09),表明小菜蛾对多杀菌素产生抗性的速度较慢.SZ-Spin抗性品系与PHI-S敏感品系正、反交试验结果表明,小菜蛾对多杀菌素的抗性为不完全隐性、常染色体遗传.SZ-Spin抗性品系对阿维菌素、氟虫腈、杀虫单没有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2.
以敏感品系为对照,利用室内筛选获得的虫酰肼和阿维菌素高抗品系Teb-R和Aba-R,测定了小菜蛾对几种新型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结果发现:小菜蛾对虫酰肼产生高水平抗性后(抗性倍数185.5倍),对阿维菌素表现出中等水平交互抗性(41.0倍),对茚虫威(11.4倍)和溴虫腈(5.3倍)仅表现出低水平交互抗性,对多杀菌素(1.7倍)和氯虫苯甲酰胺(1.4倍)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交互抗性。用阿维菌素筛选Teb-R品系39代后获得阿维菌素高抗品系Aba-R(593.8倍),该品系对茚虫威(12.3倍)表现出中等水平交互抗性,对多杀菌素(7.9倍)表现出低水平交互抗性,对溴虫腈(2.7倍)和氯虫苯甲酰胺(0.9倍)的交互抗性不明显;同时该品系对虫酰肼的抗性也由阿维菌素筛选前的185.5倍下降到筛选后的28.0倍,也没有交互抗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认为,使用虫酰肼防治小菜蛾出现抗性后,可以使用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进行替代防治,但不宜用阿维菌素、茚虫威和溴虫腈进行替代防治;利用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产生抗性后,可以用溴虫腈、氯虫苯甲酰胺和虫酰肼进行替代防治,但不宜用多杀菌素和茚虫威。  相似文献   

3.
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风险评估及交互抗性的室内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用阿维菌素对小菜蛾进行抗性选育,结果表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发展先慢后快,经过20代14次选育,与敏感种群相比,抗性指数为20.92倍。应用域性状分析法,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303,在致死率为50%~99%的选择压力下,预计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增长10倍,需要2.4~15.9代。这表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风险很大。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抗性小菜蛾种群对甲维盐具有明显的交互抗性,抗性指数为8.85倍;对多杀菌素、茚虫威、氟虫腈和溴虫腈类药剂无交互抗性或交互抗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小菜蛾对印楝素的抗性选育及生长适合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印楝素(Azadirachtin)对敏感品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在室内进行抗性种群选育,经过12代次药剂汰选,获得抗性种群(R),与敏感品系(S)比较,抗性指数(RI)为8.29倍,小菜蛾对印楝素的抗性发展呈曲折上升。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相对于敏感品系,抗性品系的幼虫期和蛹期延长,产卵量下降,抗性品系对敏感品系的相对适合度仅为0.543。  相似文献   

5.
灰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风险评估、抗性遗传及交互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群体筛选法对2001年采自云南楚雄对毒死蜱敏感的灰飞虱(SS)进行连续筛选,筛选13代后,获得抗性为107.86倍的抗性(RR)品系.估计其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33,在室内同等选择条件下,致死率为50%~90%时,抗性上升10.00倍需4~9代.利用RR品系与敏感品系SS进行遗传杂交分析灰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正、反交后代对毒死蜱的抗性分别为12.96倍和12.78倍,显性度D值分别为0.095和0.089,说明灰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为常染色体遗传,主效基因为不完全显性.通过分析杂交F1代和敏感品系SS回交后代对毒死蜱的LD-P线,表明灰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为单基因性状.交互抗性谱测定结果表明,RR品系对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有5.82倍的交互抗性,对烟碱类噻虫嗪、苯基吡唑类氟虫腈和大环内酯类阿维菌素没有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室内选育的棉铃虫对辛硫磷抗性品系(Phoxim-R)和室内长期饲养的敏感品系(BK77)进行遗传杂交,研究了棉铃虫对辛硫磷的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Phoxim-R品系与BK77品系相比对辛硫磷具有129倍抗性,正反交后代对辛硫磷的抗性分别为22.6和25.3倍,表明棉铃虫对辛硫磷的抗性为常染色体遗传, 主效基因为不完全显性.通过分析杂交F1代和敏感亲本回交后代的辛硫磷LD-P线,表明棉铃虫对辛硫磷的抗性为单基因性状.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对辛硫磷的抗性遗传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室内选育的棉铃虫对辛硫磷抗性品系(Phoxim-R)和室内长期饲养的敏感品系(BK77)进行遗传杂交,研究了棉铃虫对辛硫磷的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Phoxim-R品系与BK77品系相比对辛硫磷具有129倍抗性,正反交后代对辛硫磷的抗性分别为22.6和25.3倍,表明棉铃虫对辛硫磷的抗性为常染色体遗传, 主效基因为不完全显性.通过分析杂交F1代和敏感亲本回交后代的辛硫磷LD-P线,表明棉铃虫对辛硫磷的抗性为单基因性状.  相似文献   

8.
广东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东省供港菜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有逐年上升趋势,1992年抗性为2倍,1994年为12倍,1996年达20倍,广州内陆菜区与供港菜场1992和1999年小菜蛾对几种蔬菜常用药剂的抗性对比表明,2个菜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Bt制剂及昆虫生长调节剂定虫隆的抗性均有较大幅度地提高,而供港菜场小菜蛾的抗性更强,对敌敌畏,灭多威,氰戊菊酯及杀螟丹等有机化学农药的抗性,1992年1999年则差别不大,象氰戊菊酯这样近年较少使用的药剂,抗性有减弱的迹象,抗Bt品系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无交互抗性,对阿维菌敏感的小菜蛾在阿维菌素的选择压力下亦会产生抗性,连续选育20代,抗性倍达11.55倍,用阿维菌素选育的抗性品系对定虫隆产生了明显的抗性,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9.
氰戊菊酯抗性小菜蛾雌成虫对15种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小菜蛾对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与抗性水平之间的关系,采用昆虫Y形嗅觉仪,测定氰戊菊酯抗性和敏感品系小菜蛾雌成虫对15种植物挥发性物质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抗性品系小菜蛾和敏感品系小菜蛾均对5种绿叶气味(反-2-己烯醛、顺-3-己烯醇、顺-3-己烯乙酸酯、正己醇和正己醛)以及苯甲醛、桉树脑的趋向反应率显著高于石蜡油(P0.05,χ2检验),表明这7种物质对小菜蛾雌蛾均有一定的诱集作用。在8种萜烯类物质中,敏感小菜蛾雌蛾分别对2种物质(牻牛儿醇、D-柠檬烯)的趋向反应率与石蜡油间无显著差异(P0.05,χ2检验);而抗性小菜蛾雌蛾分别对4种物质(牻牛儿醇、(R)-(-)-香芹酮、里那醇、(1R)-(+)-α-蒎烯)的趋向反应率与石蜡油均无显著差异。抗性品系小菜蛾停留在Y形管主臂上的比例均少于敏感品系,与敏感品系相比,在较低的氰戊菊酯抗性种群水平下(6.52倍),并没有显著改变小菜蛾雌蛾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趋势,但是抗性水平下却加剧小菜蛾趋向反应的比率。  相似文献   

10.
对桃蚜进行室内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筛选,选育至10代后抗性倍数增长到49.9倍.生化分析表明,抗性品系酸性磷酸酯酶(ACP)、碱性磷酸酯酶(ALP)及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均显著高于敏感品系.磷酸酯酶酶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与敏感品系相比,抗性桃蚜酸性磷酸酯酶对底物的Km,Vmax差异都不显著;碱性磷酸酯酶Km差异不显著而Vmax则显著大于敏感品系.  相似文献   

11.
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筛选获得了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品系(25.22倍),并利用增效试验和解毒酶活力测定,对其抗性机理进行了研究.增效试验结果表明:顺丁烯二酸二乙酯在抗、感品系中对吡虫啉都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但氧化胡椒基丁醚和磷酸三苯酯在2个品系均有增效作用,而且在抗性品系中的增效比(3.49和2.62)显著大于敏感品系(1.59和1.29).解毒酶活力测定发现,抗、感品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没有显著差异,但抗性品系中羧酸酯酶的比活力是敏感品系的1.53倍(P<0.05).综合分析认为,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活力增强在该麦长管蚜品系对吡虫啉的抗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浙江省苍南县稻田第一代二化螟的抗药性进行了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二化螟对三唑磷、灭多威和阿维菌素的抗药性上升迅速,尤其是对三唑磷的抗性达到极高抗水平(2 367.3);对水胺硫磷与甲胺磷抗性变化不大;而对氟虫腈的抗性则有所下降.在室内用三唑磷对采自浙江省苍南县的二化螟进行连续14代筛选,结果抗性由203.3倍上升到3 272.6倍,室内三唑磷筛选抗性的现实遗传力(h2)为0.310 5,表现出较大的抗性风险.生物适合度的实验表明,抗性品系、田间抗性种群的生物适合度均低于敏感品系.在抗性筛选过程中,当抗性达到1 523.7倍(第9代)时,停止筛选,5代后抗性水平下降到327.1倍并保持相对稳定;恢复筛选后,抗性水平又上升.表明二化螟对三唑磷的抗性应采取早期治理.  相似文献   

13.
甜菜夜蛾抗茚虫威品系的生物适合度及抗性遗传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高明  邓兆荣  李秀环  慕卫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8):3741-3749
 【目的】测定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抗茚虫威品系对8种常用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生物适合度及抗性遗传方式。【方法】生测方法确定交互抗性程度,组建种群生命表评价抗性品系的生物适合度,LD-P线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研究抗性遗传方式。【结果】对茚虫威产生134倍抗性的甜菜夜蛾品系(RR-indox)除对甲维盐表现中等水平的交互抗性(12.59倍)外,对其它7种药剂均没有明显交互抗性。抗性品系相对敏感品系的生物适合度为0.44,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上的不利性。杂交后代(F1,R♀×S♂;F′1,S♀×R♂)的显性度分别为0.54和0.74,甜菜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为常染色体多基因,不完全显性遗传。【结论】茚虫威防治甜菜夜蛾应注意与无交互抗性药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用功夫对美洲斑潜蝇3龄幼虫进行抗性品系(Cy-R)筛选,经50代选育,抗性指数提高到49.14倍,筛选前的LC50值为0.0152g/L,筛选后的LC50值为0.2506g/L。敏感品系选育试验表明,经10代筛选,抗性指数由筛选前的5.00倍降低至1.00倍。对功夫产生抗性的品系对灭扫利和速灭杀丁有交互抗性,而对杀虫单,毒死蜱,害极灭无交互抗性,其抗性倍数分别为6.30倍,4.07倍,1.41倍,1.35倍和1.05倍。  相似文献   

15.
桃蚜抗性品系选育及其3种解毒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桃蚜进行室内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筛选,选育至10代后抗性倍数增长到49.9倍。生化分析表明,抗性品系酸性磷酸酯酶(ACP)、碱性磷酸酯酶(ALP)及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均显著高于敏感品系。磷酸酯酶酶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与敏感品系相比,抗性桃蚜酸性磷酸酯酶对底物的km,kmax差异都不显著;碱性磷酸酯酶Km差异不显著而Vmax则显著大于敏感品系。  相似文献   

16.
胡瓜新小绥螨是多种害虫(螨)的有效天敌.为了确定室内自主选育出的胡瓜新小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对其他农药的抗性,用玻片浸渍法对已选育出的胡瓜新小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进行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胡瓜新小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对吡虫啉和毒死蜱都有交互抗性,吡虫啉对胡瓜新小绥螨敏感品系的致死中浓度为132.515 1 mg/L,对胡瓜新小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的致死中浓度为2 497.816 7 mg/L,胡瓜新小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对吡虫啉的抗性提高了17.85倍;毒死蜱对胡瓜新小绥螨敏感品系的致死中浓度为7.411 6 mg/L,而对胡瓜新小绥螨抗阿维菌品系的致死中浓度为205.639 2 mg/L,胡瓜新小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对毒死蜱的抗性提高了26.75倍.该抗性品系在田间应用可降低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根据FAO推荐方法,采用滤纸药膜法比较测定多杀菌素时磷化氢抗性系数分别为343,128,56,1倍的谷蠡4个品系成虫(R343,R128,R56,R1)的毒力.结果表明,在24 h药膜接触处理后R343,R128,R56,R1的LD50值分别为25.269 7,8.163 2,7.590 4,9.564 5 μg·cn-2;经过48 h药膜接触处理后,R343,R128,R56,R1的LD50值分剐为0.274 0,0.204 3,0.250 8,0.371 6 μg·cm-2.试验剂量下,分别经24 h和48 h药膜处理后存活的试虫,在适宜培养条件均在脱离接触后5 d时全部死亡.对磷化氢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的谷蠡品系时多杀菌素的敏感性差异不明显.说明对磷化氢有明显抗性的谷蠹对多杀菌素没有表现出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8.
小菜蛾对溴氰菊酯的抗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选育的小菜蛾敏感品系(S)和抗溴氰菊脂品系(R)为亲本,采用LD-P线法,分析了小菜蛾对溴氰菊酯的抗性遗传方式。结果表明,抗性为常染色体多基因遗传:正、反杂交F1的显性度D值分别为-0.5084和-0.4556,其主效基因为不完全隐性遗传效应。抗性现实遗传力h^2=0.135,说明抗性产生速率较快,出现高抗生的风险较大。亲本和杂交后代幼虫多功能氧化酶(MFO)环氧化活性与溴氰菊酯抗性水平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测定小菜蛾Cry1Ac抗性品系(Cry1Ac–R)、Cry1Ac敏感品系(Cry1Ac–S)3种解毒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小菜蛾抗性品系的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高于敏感品系;敏感品系的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高于抗性品系,但2品系的解毒酶活性无显著差异。测定小菜蛾Cry1Ac抗性品系、敏感品系及Bt抗性品系(Bt–T2)消化酶活性,结果小菜蛾敏感品系海藻糖酶、蔗糖酶活性均最高,Bt抗性品系最低,但各品系的2种消化酶活性之间差异不显著;小菜蛾敏感品系蛋白酶活性最高,抗性品系最低,各品系的蛋白酶活性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20.
灰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抗性品系筛选、现实遗传力分析、离体酶活力测定,对灰飞虱对氟虫腈抗性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 发现:灰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发展较慢,利用田间低抗种群(RR 6.9倍)进行室内筛选,24代后抗性仅增加到21.2倍,其抗性现实遗传力较小,仅为0.041.利用室内筛选的氟虫腈抗性和敏感性品系进行解毒酶活力的对比研究发现:抗性灰飞虱体内的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力与敏感品系没有显著差异,但P450单加氧酶活力是敏感品系的1.58倍.增效试验表明:在敏感品系中3种增效剂对氟虫腈均没有明显增效,但在抗性品系中,PBO对氟虫腈的增效比达到13.68,TPP和DEM的增效比仅分别为1.39和1.35.表明:灰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主要是由多功能氧化酶活力升高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