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温(16、26℃)和不同药物剂量[15、45 mg/kg(鱼体质量)]下,氟苯尼考(FF)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FFa)在德国镜鲤Cyprinus carpio mirror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试验采用混饲口灌给药,在16、26℃水温条件下,以15 mg/kg(鱼体质量)剂量给药;在26℃水温条件下,以15、45 mg/kg(鱼体质量)剂量给药,于给药后0.5、1、2、4、6、8、12、24、72、120、168、216、264 h分别取鱼体肌肉、肝胰脏和肾脏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鱼体各组织中FF和FFa的含量.结果表明:鱼体各组织中的FF和FFa,高温组较低温组消除快,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消除慢;高水温(26℃)下,用药后168 h时鱼体肌肉中的FF检测不出,而FFa浓度为36.3 μg/kg,低水温(16℃)下,用药后264 h时鱼体肌肉中的FF浓度为23 μg/kg,而FFa浓度为49μg/kg;低剂量组在用药后168 h时,鱼体肌肉中的FF和FFa的浓度之和为36μg/kg,而高剂量组在用药后264 h时,鱼体肌肉中的FF和FFa的浓度之和为59μg/kg;药物在德国镜鲤各组织中的消除顺序依次为肌肉>肝胰脏>肾脏.  相似文献   

2.
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较高的温度会增强药剂的渗透力,加快毒杀速度,有利于提高药效.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后,药效反而会降低.温度在20~30℃时,用药的效果比在20℃以下的天气效果要好.温度超过35℃时,高温会促进药物分解,降低药效的持久性,同时作物接受雾滴后水分也易挥发,导致药液浓度加大引起药害发生,还易引起人身中毒事故.因此,施药最好选择在晴天上午11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避免在中午高温条件下施药.  相似文献   

3.
果树在休眠期,幼树在-20℃条件下可出现冻害,成年树在-26℃时,枝条、雄花芽及叶芽均易受冻害。展叶后温度降至-2--4℃时,新梢受冻,花期和幼果期,气温降至-1℃时则受冻减产。  相似文献   

4.
低温胁迫对马蹄金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低温胁迫下,马蹄金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发生明显变化。低温处理过程中,随温度降低脯氨酸含量先增后减,在5℃和0℃时,脯氨酸含量处理48h比处理24h有所增加,在-5℃时,2种处理结果差异不明显,随温度降低SOD活性也呈先增后减趋势,在0℃和5℃时,SOD活性处理48h比处理24h高,而-5℃时结果相反,丙二醛含量随温度降低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5.
唐文  唐天德 《农家致富》2005,(16):42-42
1.水中缺氧、鱼浮头时不宜用药。2.下暴雨或天气阴闷时不用药。有条件的地方可同时开启增氧机施药。3.晴天中午前后用药,特殊情况下。可用增氧剂散洒后2个小时用药。4.对症下药:明确病因.药病符合。不乱用药、不重复用药、不用不明标识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4):386-386
1、注意施用时期 杂草种子发芽和刚刚出芽时,对药剂敏感,此时用药效果最佳。早地一般用药两次即可。播种地第一次用药为播后苗前,栽培地在杂草种子开始萌芽或嫩草刚出土时施药最为适宜。第二次施药期应根据药剂有效期长短和田地杂草情况而定。一般在7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7.
周大胜 《农技服务》2006,(12):32-32
1、漂白粉药液按100公斤水用1克漂白粉的用药最配制。在10~15℃水温时,浸洗鱼体15~30分钟,可杀北鱼体上的病菌。邓预防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有较好的作用用。  相似文献   

8.
在考察了温度和过氧化氢浓度对显色的影响后,利用匈曼反应光度法研究了马拉硫磷,敌敌畏和甲胺磷分别于22℃和33℃在蒸馏水、溪水和湖水中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降解速率均以蒸馏水,溪水和湖水的次序递增,33℃时均高于22℃时。  相似文献   

9.
当土壤温度在1℃~2℃时,草莓根系即开始生长。生产中,一般在气温5℃左右时,就要及时去掉越冬防寒物,并将树叶等杂物除净,采用薄膜覆盖的草莓,揭膜后须做好炼苗工作,防止早春受冻。  相似文献   

10.
粉锈宁对小麦条锈病最佳防治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小麦条锈病潜育期与温度关系的研究,得出了直线方程y=48.9-2.3x,即日平均气温在5-17℃,日平均气温每升高1℃,潜育期缩短2.3d。用接种喷药法对粉锈宁药理进行研究,结果,粉锈宁防治小麦条锈病显效期为10-15d,有效期为5-7d;温度偏低则显效期和有效期偏长,温度偏高则显效期和有效期偏短,最佳防治期的起始防治标准以有中心病团出现为准,第2次用药与第1次用药相隔40d左右,第3次用药与第2次用药相隔30-35d。  相似文献   

11.
怎样培育西葫芦壮苗¥河北曲阳农广校@新章怎样培育西葫芦壮苗一、选种催芽把秕籽、坏籽挑出后,选出的好种籽用50℃~60℃温水浸种,搅拌到25℃~30℃时,浸泡24小时,捞出后用干净湿布包好催芽,温度以25℃~27℃为宜,当芽长0.3厘米~0.4厘米时即可播种...  相似文献   

12.
气温对冬玉米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授粉及自然授粉试验,玉米结实的临界温度为11.0℃,玉米结实率与授粉温度成非线性关系,Y=-1318.66/X+141.00。玉米结实率与授粉温度,授娄后2-6天平均温度等因素有关,温度〉19℃时,玉米散粉正常;12℃≤温度≤19℃时,玉米散粉不正常,温度≤12℃时,玉米散粉极少或不散粉。  相似文献   

13.
尿素是一种酰胺态氮肥,施到田里后,必须经脲酶水解为碳酸铵或碳酸氢胺,才能被作物大量吸收利用。然而,尿素的这种转化过程受到温度影响。当土温为 30℃左右时, 2~ 3天就可转化为碳酸铵; 20℃时, 5~ 6天; 10℃时,需 8~ 10天;低于 10℃,这种转化过程就更为缓慢,  相似文献   

14.
王迪轩  李建国 《新农村》2010,(11):22-23
(1)温度管理保护地栽培,定植后缓苗期间温度应稍高,定植后闭棚4—5天促缓苗。缓苗至始花期,白天温度保持20℃,高于25℃时开始通风降温,夜间温度在10℃以上,开花结荚期温度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15.
张伟  宋莹一 《农家致富》2006,(18):36-36
一、温度管理 10月下旬,当室外平均气温下降到10℃时要覆膜保温。在覆盖薄膜到11月底时主要以通风降温为主。每天上午当室内气温超过18℃时,逐渐打开通风口。下午气温降到16℃时,逐渐关闭通风口。从12月初到翌年2月下旬,以保温为主,这期间草莓进入第一个结果盛期。当室外最低气温低于2℃时,每畦加设小棚;当室外最低气温低于-3℃时,加中棚,夜间温室外还要加盖草帘。进入3月份后,逐步拆除草帘、中棚和小棚,加强通风降温。  相似文献   

16.
诺氟沙星对中华鳖消化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口灌3种剂量的诺氟沙星(0.2mg/kg,2.0mg/kg,20.0mg/kg)后中华鳖消化道内好氧和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及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每千克鳖体重口灌剂量为0.20mg时,细菌数量的变化幅度不大,口灌2.0mg和20.0mg时,消化道中细菌数量明显减少,但灌服不同剂量时,细菌数量下降的幅度及恢复用药前水平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用药后,消化道中的优势菌群构成并没有改变,但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各优势菌群的比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肠杆菌(Enterobaoteriaceae)的比例升高,气单胞菌(Aeromonas)和弧菌(Vibrio)则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碱组分的碱矿渣水泥石在室温至1 000 ℃时强度的变化,运用DSC/TG, XRD和SEM分析了高温后碱矿渣水泥石物相及结构的变化. 结果表明:以钠水玻璃为碱组分的碱矿渣水泥石高温后的强度变化规律与以氢氧化钠为碱组分的矿渣水泥石相似. 受热温度在200 ℃时,碱矿渣水泥石可蒸发水的损失使得水泥石结构更加致密,抗压强度增加,抗折强度下降;400~1 000 ℃时,抗折、抗压强度均持续下降,其中,600~800 ℃时,碱矿渣水泥石发生固相反应,有钙黄长石生成,强度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8.
1做好补催青和收蚁工作 我县蚕桑站向各乡镇发放蚕种一般是己。胚子,这就要求农户要做好补催青工作,使之提高1日孵化率。温度掌握在25,5℃,干湿差在1~1.5℃条件下进行黑暗保护,第3天早晨5时进行感光,迅速适时收蚁。收蚁时,为防止蚕儿逸散和减少体力消耗,温度可适当降至25℃。收蚁时间,春季在7-8时,争取9时前结束,夏秋蚕在6-7时,争取8时前结束。收蚁结束后,升至标准温度27℃。  相似文献   

19.
西洋芹性喜冷凉湿润,发芽适温15~20℃,一般在播后10~15天才能发芽出土。植株生长适温为18~24℃,不耐高温干旱,25℃以上时,纤维易老化,品质差。不耐低温,处于0℃以下时易遭冻害。2叶以上的苗在温度10℃以下,经7~15天,可通过低温感应而分化花芽。对土壤的适应性广,喜湿润,忌干旱。  相似文献   

20.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靠5对发达的触须摄食,触须的尖端有能辨别饵料气味的味蕾。泥鳅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喜欢在傍晚或半夜间以及日间安静时觅食,人工训化后可改为白天摄食。摄食高峰期为上午7时~10时和下午4时~6时,夜间10时~12时是另一个摄食高峰期。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泥鳅摄食量也不同,水温在25℃~27℃之间时泥鳅的食欲旺盛,此时摄食量为体重的10%左右。当水温低于8℃或高于35℃时,泥鳅不食也不动,分别进入越冬和越夏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