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97年在平安镇白浓沟进行了沙棘秋季造林和春季造林对比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秋季造林成活率为835,而春季造林成活率仅为72%,秋季造林的苗木生长量也优于春季造林。  相似文献   

2.
飞机播种造林是一种模拟天然更新的造林方式,通过飞播造林试验与实践,现将不同立地条件对飞播造林的影响总结如后。  相似文献   

3.
个体造林提高了造林成活率有保存率,增加了融资渠道,壮大了集体经济的实力。但个体造林的面积偏小、过于分散,个体造林者缺乏必要的技术管理知识,在品种发展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各级政府部门应在树木采伐上为个体造林者提供优惠政策,并加大技术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沙地造林一直是在造林的成活上难以攻克.本文对沙地水瓶扦插造林和一般人工造林的对比,筛选出水瓶扦插造林的优势,为沙地造林,尤其是地理条件恶劣,水源短缺的地区,水瓶扦插造林是首选。  相似文献   

5.
充分利用东部干旱地区有限的水资源,采取有效的节水造林方式,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促进林木生长,成材。  相似文献   

6.
从造林各种方法来看,播种造林具有省工易行、幼苗工序简便、幼苗出土后即可适应周边造林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等特点。并且采用这种播种方法,萌发树苗有着较为完整的根系,生长更为良好。本文围绕着人工播种造林技术展开论述,为这项造林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意杨生长快、易繁殖,经济价值高,平均一株意杨每年可增值15~20元。意杨的造林方法有多种,通常采用的“三大一深”植苗造林技术,不仅成活率高,而且树木生长很好。但是由于大苗、大穴造林投资成本较高,特别是大面积造林,用工、用苗量均较大,而插条造林可避免这些缺点。试验证明,插条造林与常规造林相比,无论是高生长还是粗生长,都不低于植苗造林,甚至超过植苗造林。  相似文献   

8.
杨树扦插造林是近几年推广的一项造林新技术,以其特有的工效高,成本低,容易操作等技术和经济优势,已经成为平原区造林、半山区造林、私有造林机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侧柏容器苗造林按说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由于荒山立地条件差,干旱缺水,土壤瘠薄,严重影响成活率。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和摸索总结,侧柏在荒山造林中,保证苗木质量和苗龄,选择最佳造林时期,掌握栽植技术要领,就能提高侧柏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日前,《吉林省林业厅关于大力推行重点生态工程承包造林的安排意见》出台。今后,国家和省投资建设的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包括“三北”四期工程造林、退耕还林工程中的荒山荒地造林、防沙治沙工程造林以及更新造林等,都要逐步纳入承包造林范围。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不同覆盖技术,进行综合试验,努力提高干旱山区造林成活率,为我县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造林技术,确定在大通县青山乡龙卧尕庄阳坡建立抗旱造林科技示范点48hm^2。本文通过不同覆盖技术对不同树种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技术探讨,旨在为我县天然林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立地条件与飞播造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播种造林是模拟天然更新的造林方法,它播前不整地,播后不覆土,依靠自然因素萌发生长。由于自然界多种因素的作用,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立地条件,立地条件的各种因子,都直接影响着飞播造林的成苗效果。为了掌握飞播造林的自然规律,我们对不同立地条件与飞播造林的成苗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分析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造林成活率低,造林质量差,始终是困扰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发展的主要矛盾。如何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和质量,创新造林技术已成为植树造林工作的重中之重的环节。根据天津及周边地区近8年的严重干旱和树种具有的特性,探索出速生杨扦插造林实用技术。采用此项技术造林成本低、质量好、成活率高、节水高效,可较快推进林业的发展,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开展好雨季造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的有效途径,是保障完成年度造林计划任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影响元谋植被恢复与造林成败的主要气象条件及其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元谋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高温,少雨,干旱是影响其植被恢复及造林困难的主要气候原因,因在制宜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和最佳造林时间,用容器苗造林,坚持预整地等是抵御不良环境条件提高造林成效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抗旱保水剂在干旱山区造林中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唐山博亚科技工业开发公司生产的抗旱保水剂,在干旱荒漠地带进行造林试验,以高干苗木株施20~30g,低千苗木株施10~15g效果最好,当年造林成活率可提高55个百分点,造林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板栗不同造林方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3种不同造林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实生苗造林当年嫁接、种子直播造林翌年嫁接和实生苗造林翌年嫁接,首次成苗率都在77.00%以上,经过第2次少量接可达到全苗,苗木生长良好,生产上可根据情况分别采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DJS造林法植苗造林,每公顷造林面积节水19576—37330kg,产生的经济效益为783—896元,节省造林成本1756.9—1977.7元,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加快了退耕还林的速度,保证了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青杨实生苗和青杨截杆扦插,在同等条件下造林,对其成活率、保存率和造林成本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高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高于植苗造林,造林成本低于植苗造林。  相似文献   

20.
青杨截杆造林较植苗造林好,成活率提高31.5个百分点,保存率提高38.0个百分点,生长量也优于植苗造林,植苗造林成本费用是截杆造林的3.5倍。在西部大开发的退耕还林还草中,青海东部干旱山区利用当地优势,大力提倡青杨截杆造林,减少境外和远距离大量调苗,可大大降低成本,减少损失,对加速生态环境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