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出现许多ZPW-2 000 A轨道电路在故障处理过程中由于前后轨道电路区段的故障范围容易出现混淆、分析不清、判断不准等,造成故障延时或故障影响范围扩大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主、小轨电压判断ZPW-2 000 A轨道电路故障范围快速判断出故障处所,以便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施肥水平对独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方法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对独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独活在种植密度120 000株/hm~2时产量最好,在施足基肥(农家肥30 00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条件下,不同的氮肥量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直观选出最佳处理组合为A2B2,即种植密度为A2(120 000株/hm~2,行株距为40 cm×20.6 cm)、农家肥30 00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B2尿素300 kg/hm~2时,独活产量较优。  相似文献   

3.
张雁萍  杨志刚  陈显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773-5774,5777
[目的]解决连钱草生产基肥的施用量问题。[方法]试验设4个基肥施用量处理:A.12 000 kg/hm2(CK)、B.19 500 kg/hm2、C.施肥效用递减。[结论]连钱草较好的基肥施用量为19 500、27 000 kg/hm2。  相似文献   

4.
针对ZPW-2000A的运行稳定性与投入的维修成本,并构建以ZPW-2000A系统维护费及平均可靠性作为综合优化目标的优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系统平均可靠性提高后,维修费也随着上升,并在超过某一临界值后,如果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将会引起维修费的快速上升。各维修次数产生的作用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在较小的维修次数下,如果要获得高可靠度,将会提高维修费。采用A维修策略得到的维修耗费成本比采用传统维修策略更低,获得比传统维修策略更高的可靠性,表明本文方法是完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以甜玉米桂星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金正大控释肥(20-10-11)用量(A)为主处理、设4个水平,种植密度(B)为副处理、设4个水平,探讨不同缓控释肥用量和种植密度对秋稻田免耕鲜食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产量达到12 000 kg以上的处理有6个,分别为A4B3、A4B4、A3B3、A3B4、A4B2、A3B2,结合产量、农艺性状及肥料投入多方面考虑,建议在生产上以A3B3处理(肥料600 kg/hm2,密度57 000株/hm2)为最佳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6.
施肥及密度对甜玉米果穗商品性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适宜山西晋中地区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优化组合,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施肥水平(A1单施化肥、A2化肥农家肥混施)和种植密度(B154 000株/hm~2、B257 000株/hm~2、B360 000株/hm~2、B463 000株/hm~2)对迪甜6号产量、果穗商品性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鲜穗产量A2B3A2B2A1B2A2B1A1B3A1B1A2B4A1B4。穗长随着密度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化肥农家肥混施在高密度条件下可显著降低秃尖长度,增加穗粗和鲜穗质量。A2比A1籽粒含糖量高3.2%,缩短籽粒糖分积累的时间0.69d。A1在57 000株/hm~2时商品果穗数最高,为53 445穗/hm~2;A2在60 000株/hm~2时商品果穗数最高,为55 405穗/hm~2。A2土壤容重显著低于A1,土壤孔隙度极显著高于A1。土壤容重与穗长、商品果穗数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穗粗、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土壤孔隙度与商品果穗数、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单施化肥(A1)最适种植密度为57 616株/hm~2;化肥农家肥混施(A2)最适种植密度为61 892株/hm~2。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商品代海兰褐蛋鸡为试验对象,研究铁和维生素A及其互作对鸡蛋物理品质的影响。选用26周龄健康育成母鸡432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采用3×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日粮铁的添加量为0、30、60mg·kg-1,维生素A的添加量为4 000、8 000 U·kg-1。从27周龄开始进行正试期8周的饲养,分别于第30和34周龄,从每重复选取1枚蛋用于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虽然铁(30 mg·kg-1)组蛋壳厚度和蛋壳比例降低,但总体来看铁(30、60 mg·kg-1)组能获得物理品质好的鸡蛋。当维生素A水平为8 000 U·kg-1时,全期鸡蛋的物理品质好。铁(30mg·kg-1)组和维生素A(8 000 U·kg-1)组二者互相作用时,鸡蛋物理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8.
在田间进行 60% 井冈霉素A可溶粉剂对白术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60% 井冈霉素A可溶粉剂 495~540 g·hm-2处理,第3次药后14 d,防效 76.9% 以上,与对照药剂 20% 叶枯唑可湿性粉剂270 g·hm-2的防效 76.7% 相当,可作为防治白术立枯病的理想药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意大利蜜蜂春繁阶段群势和幼虫虫体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春繁开始时选用本地意大利蜜蜂25群(群内无花粉贮备),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添加了不同水平维生素A的试验日粮,维生素A水平分别为0、5 000、10 000、15 000、20 000 IU•kg-1,并测定各组蜂群群势及幼虫抗氧化活性。【结果】春繁阶段饲粮中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意大利蜜蜂群势及取食量有显著影响。在试验期末,维生素A水平为10 000 IU•kg-1组群势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试验组(P<0.05);饲喂维生素A水平为10 000和15 000 IU•kg-1饲料时5日龄幼虫虫体抗氧化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试验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它试验组(P<0.05);除维生素A水平为15 000 IU•kg-1组外,10 000 IU•kg-1组工蜂初生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试验组(P<0.05)。【结论】意大利蜜蜂春繁阶段适宜的维生素A添加水平(10 000—15 000 IU•kg-1)有利于蜂群群势的增长和抗氧化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商品代海兰褐蛋鸡为试验对象,研究铁和维生素A及其互作对鸡蛋物理品质的影响。选用26周龄健康育成母鸡432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采用3×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日粮铁的添加量为0、30、60mg·kg-1,维生素A的添加量为4 000、8 000 U·kg-1。从27周龄开始进行正试期8周的饲养,分别于第30和34周龄,从每重复选取1枚蛋用于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虽然铁(30 mg·kg-1)组蛋壳厚度和蛋壳比例降低,但总体来看铁(30、60 mg·kg-1)组能获得物理品质好的鸡蛋。当维生素A水平为8 000 U·kg-1时,全期鸡蛋的物理品质好。铁(30mg·kg-1)组和维生素A(8 000 U·kg-1)组二者互相作用时,鸡蛋物理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11.
以油松人工林样地数据为基础,分别建立油松人工林胸径—冠幅模型、胸径生长模型,对黄龙山林区油松人工林进行模拟抚育与预测。结果表明:(1)模拟抚育后,林分平均胸径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种群密度大于4 000株/hm2的样地和2 000~4 000株/hm2的样地抚育后平均胸径相似。(2)种群密度在2 000株/hm2以下的林分在抚育后第6 a可再次进行抚育。(3)种群密度在2 000株/hm2以上的林分在抚育后第9 a可再次进行抚育。  相似文献   

12.
种植密度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黔北山地烤烟优质高产栽培,采用以种植密度为主区,有机无机肥配施为副区的双因素裂区试验,结合经济效果指数(ECI)法和偏(Eta)2值分析法,研究烤烟种植密度与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互作效应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烤烟产量增加,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降低,产值呈先升后降趋势,ECI为A2(18 000株/hm~2)A3(21 000株/hm~2)A1(15 000株/hm~2);随着基肥用量降低和有机肥用量增加,烤烟的产量、产值及均价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上中等烟比例稍有上升,ECI为B2(基肥825kg/hm~2+追肥225kg/hm~2+有机肥750kg/hm~2)B3(基肥750kg/hm~2+追肥225kg/hm~2+有机肥1 500kg/hm~2)B1(基肥900kg/hm~2+追肥225kg/hm~2+有机肥0kg/hm~2)。种植密度与有机无机肥配施互作9个处理的产量、产值、均价及上中等烟比例表现各异,其ECI为A2B2A3B3A2B3A1B2A2B1A3B2A3B1A1B3A1B1。各偏(Eta)2值分析种植密度对烤烟产量形成的影响效应较高,对其产值和均价的影响效应中等,对烟叶质量等级比例的影响效应较低;种植密度与有机无机肥配施的互作效应对烤烟各项经济指标的影响均较低。黔北山地烤烟最适种植密度为18 000株/hm~2,有机无机肥的最佳配施量为基肥825kg/hm~2+追肥225kg/hm~2+有机肥750kg/hm~2。  相似文献   

13.
对于含有两类个体A和B的有限种群,研究群体在中性漂变作用下达到吸收态的平均到达时间问题。借助随机模拟的数学方法和Matlab软件,选取大小为N=20,40,60,80,100的五类有限种群,在初始A类个体的数量依次为i=1,2,…,N-1情况下,分别进行两组重复10 000次的随机模拟试验。试验平均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当种群中A类个体的数量很大或者很小时,会较快地到达吸收态;当种群中A类个体的数量与B类个体的数量相当时,到达吸收态的过程较慢。所得结果对于种群数量不大的群体来说均适用,当群体大小足够大时,群体接近无限群体,会趋于一种平衡状态,而不会到达吸收态,上述模拟结果不成立。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平均到达时间与种群初始时A类个体数量呈现出明显的二次曲线关系,借助于拟合曲线可以给出到达吸收态所需平均到达时间的一般形式。  相似文献   

14.
用中药复方防治鲫细菌性败血症及对鲫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药效检验和免疫系统检测试验,验证由黄芩、斑地锦等中药复方制成的中药药饵对防治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细菌性败血症的有效性及其对鲫免疫活力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处理因素按中药复方添加量(质量分数)设0.5%、2.0%、4.0%3个水平,区组因素菌液浓度按预试验结果(感染发病死亡率为50%~80%)设3 000、6 000万个/mL 2个水平。试验各组分别为菌液浓度为0(对照组),无药饲料(空白A1、A2组),菌液浓度为3 000万个/mL(B1、C1、D1组)和6 000万个/mL(B2、C2、D2组)。将鲫暂养几天后,分别投喂无药饲料和不同剂量的药饵,连续投喂7 d后,分组在鲫胸鳍处腹腔注射0.1 mL细菌浊液,给对照组鱼注射0.1 mL灭菌生理盐水。结果表明:该中药复方添加量为2.0%与4.0%时,对鲫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治率为85%,这两种剂量的药饵组与空白组(A1组)的差异显著(P<0.05),表明该中药复方能有效防治鲫细菌性败血症;在不同添加剂量的药饵中(3 000万个/mL),投喂剂量为2.0%药饵组鱼的外周血淋巴ANAE阳性率最高,为(25.08±7.42)%,与空白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随着药饵添加剂量的增加与投喂时间的延长,对鲫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影响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杜仲种子为材料,采用L9(34)正交设计,快速建立杜仲无菌苗繁育体系.3因素为种子浸泡时间(A)、0.1%HgCl2表面消毒时间(B)和赤霉素(C);各因素设3水平,A分别为24,36,48 h,B分别为6,10,12 min,C分别为0,0.4,1.0 mg/L.种子接种在MS培养基上,于(25±1) ℃、2 000 lx光照、12 h/d培养,40 d后统计萌发率.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水平组合为A2B2C3,C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C不同水平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临沂、聊城、莱芜试验站进行了防治辣椒病毒病的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1.5%植病灵水乳剂、20%丁香酚水乳剂、2%几丁聚糖水剂和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种药剂防治辣椒病毒病的效果分别为57.4%、49.6%、54.6%、53.8%和47.8%。在辣椒缓苗后,用6%寡糖·链蛋白或20%丁香酚或2%几丁聚糖连续喷药3次,对辣椒病毒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木聚糖酶对肉仔鸡饲料代谢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木聚糖酶对肉仔鸡不同类型日粮的代谢能值的影响,将细菌性内切木聚糖酶,酶A,活性5 000 IU/g和活性各为2 500 IU/g的真菌性外切糖酶和细菌性内切酶的复合木聚糖酶,酶B,分别添加到代谢能为12.13MJ/kg的6种类型日粮中,试验结果表明:在肉仔鸡1~3周龄,酶A显著提高玉米豆粕棉粕和玉米小麦豆粕菜粕型日粮的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酶B显著提高除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外其他类型日粮的AME与TME(P<0.05)。在肉仔鸡4~6周龄,2种木聚糖酶都提高了玉米小麦豆粕和玉米小麦豆粕棉粕型日粮的AME和TME(P<0.10)。前期,酶A在玉米豆粕棉粕和玉米小麦豆粕菜粕型日粮中效果显著,1 000 IU酶A代谢能0.62~0.68 MJ/kg,酶B在除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外的其他类型日粮中效果均显著,1 000 IU的代谢能为0.41~2.01 MJ/kg;后期,2种木聚糖酶在玉米小麦豆粕和玉米小麦豆粕棉粕型日粮中效果显著,1 000 IU酶A的代谢能为0.34~0.53 MJ/kg,1 000 IU酶B的代谢能为0.38~0.54 MJ/kg。  相似文献   

18.
蔗扁蛾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斯氏线虫属小卷蛾线虫A24品系的防效最佳,药后3 d防效即达100%;而药后4 d,0.1%苏维士可湿性粉剂1 500倍处理、10%除尽悬浮剂1 000倍处理的防效达到近80%,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处理、1.2%苦参碱烟碱乳油1 000倍处理的防效在60%左右,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25%灭幼脲悬浮剂2 000倍处理的防效分别为47.1%、40.5%.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湘西地区湘西黄牛养殖中饲草短缺的问题,试验通过不同密度饲料玉米与一年生黑麦草轮作将试验分为5个处理组,即试验组1:45 000株·hm-2饲料玉米与一年生黑麦草轮作;对照组1:直播45 000株·hm-2饲料玉米;试验组2:60 000株·hm-2饲料玉米与一年生黑麦草轮作;对照组2:直播60 000株·hm-2饲料玉米;试验组3:75 000·hm-2饲料玉米与一年生黑麦草轮作;对照组3:直播75 000株·hm-2饲料玉米。结果发现,试验组2,即60000株·hm-2饲料玉米与一年生黑麦草轮作的播种模式在湘西地区最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18年在沂南县进行了4个密度试验,分别为39 000、46 500、55 500、63 000株/hm~2。对龙薯9号在临沂丘陵山区的适宜种植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试验条件下63 000株/hm~2密度处理的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