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语文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一些高校中仍处于边缘化地位,教学方法落后。结合自身实践,对大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主要包括专题教学、提高审美能力、改善表达能力、改革考核方式4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也有着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积淀。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继承,应成为每个大学生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大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品位、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主要手段,也是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运用大学语文教学的手段,完成审美情操的培养与文化的传播。本文主要探讨大学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功能,对大学生爱国情感、人格精神、审美情趣的培养,应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有其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我们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为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一是发掘教学内容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之中。二是适当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和精神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之中。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践和调研,提出了相关实现路径:做好教师培训;挖掘课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拓展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人国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论述,以期为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存在不足,而拓展大学语文“第二课堂“能对大学语文教学起到重要辅助作用.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本文就当前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必修课,但其目前的教学现状是过多注重知识传授,且教学方法落后,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结合自身实践,对大学语文的三级教学目标和实现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专题教学法与知识目标、任务教学法与能力目标、情境拓展教学法与境界目标3个方面,这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7.
高等院校的学生即将面临着就业,此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坚持创新发展教育理念,这样才能够取得理想的语文教学效果。本文第一部分先对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了重新的定位,第三部分提出了创新发展背景下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期望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状况令人忧虑,呈现了边缘化倾向。作为高校素质教育主渠道的大学语文课的开设状况也不容乐观。要改变现状,适应人文教育对大学语文的要求,进行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以大学语文为例,分析了农业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状况,并从明确《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读图时代,"大学语文"教学迎来新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遭遇"读图"时,教学质量遭受极大影响。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成为教育趋势。独立学院"大学语文"的教学面临转型问题,基于"互联网+教育"和班级授课的优势,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倡导应用型教学。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科的"应用"性。以经典课文为基础,以写作技巧为桥梁,以学生练习为纽带,艺术讲授"运用性"知识。同时注重师生间的平等互动,倡导运用型学习。旨在对独立学院"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实践进行探讨,最终欲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等3个方面进行阐述了如何加强地方农业院校工科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