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正> 某鹿场1只梅花鹿,7月龄,体重120千克,雄性,4天未进食,口角流出白沫,呼吸稍快,胸壁两体侧各有一脓肿,已经破溃,1个月来破口未愈合,并且不断流出黄色、黏稠的脓汁,稍有恶臭气味。病鹿反应迟缓,体温低。畜主开始疑为由异物所致,遂到农大兽医门诊治疗。1.化脓创的检查与处理病鹿精神沉郁,可视黏膜发绀。处理化脓灶前需要将鹿进行全身麻醉,采用肌肉注射鹿眠福1毫升,两侧化脓灶周围常规清洗、除毛、消毒、隔离。化脓创创口较小,但创腔大,为彻底清除创内坏死组织及脓汁,在化脓创的最上端和最下端各作一切口,下端各作一切口,先用3%双氧水冲洗创腔,后用0.1%新洁尔灭自上端小口用注射器冲洗,冲洗完毕后,创腔内涂抹红霉素软膏。冲洗出大量坏死组织及脓汁,对创口进行部分缝合,在缝合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麝沙门氏菌性化脓病的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 1.1病料来源从四川养麝研究所白沙养麝场和金凤山养麝场采集142份病料,其中有病麝和死亡麝的化脓灶及脓汁、死亡麝的实质器官。病麝以呼吸困难、口鼻腔和体表组织化脓等临床症状为主,死亡后以全身败血症、各器官组织化脓为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笔者在门诊外科病治疗中,应用“乳没蜜膏”治疗家畜化脓创6例,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一、适应症因水烫、火烧和其他外伤引起的局部或较大面积的创伤。病畜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略高,局部组织肿胀,皮肤破溃化脓,流灰黄色粘性脓汁,气味恶臭,创面周围污染脓汁并附有脓痂,创缘向外扩展,浅层肌肉坏死,创底似蜂窝状.混有粘稠脓汁。二、方剂配制烫伤和烧伤所致的化脓创,选用乳香、没药、大黄各等份研细,与适量优质蜂蜜(依创面大小定  相似文献   

4.
2002年2月,四川某一动物园白唇鹿出现食欲降低、腹泻、进行性消瘦,症状持续一个多月后,有4只鹿先后死亡。尸体剖检表现为下颌淋巴结、肩前淋巴结肿胀,硬固,中心化脓,脓汁黏稠呈乳白色,淋巴管增粗、充盈,淋巴液乳白色黏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表面和切面有淡黄色或灰白色点状坏死灶,部分淋巴结中心化脓,脓汁为乳白色;脾脏肿大,  相似文献   

5.
兔中耳炎病只有在化脓或有脓汁流出才能发现。用中草药物局部治疗该病,5-7天即可康复。  相似文献   

6.
兔中耳炎病只有在化脓或有脓汁流出才能发现。用中草药物局部治疗该病,5~7天即可康复。  相似文献   

7.
放线菌病是牛、羊和其他家畜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局部组织增生、化脓、形成硬肿。笔者2003年3月诊治过一起羊放线菌病,报告如下:1病况及症状本县古北乡苏某饲养绵羊46只,2003年2月中旬开始陆续有8只羊发病,初期病羊下颌肿大,继之乳房、腹部皮肤形成直径约为5厘米左右大小、单个或多个肿块,表面呈蓝紫色,挤压有淡黄色的液体渗出,其中2个孕羊腹部皮肤化脓、溃烂、流出脓汁,已形成瘘管;另有几只羊乳房已形成局限性或结节弥漫性肿胀,触之热而坚硬,部分乳头已坏死,挤压未坏死的乳头时流出混浊的液体。乳房畸形,病羊采食逐渐减少,消瘦,体温3…  相似文献   

8.
羊感染放线菌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初期表现为病羊下颌肿大.继之乳房和腹部皮肤形成直径约为5cm左右、单个或多个肿块.表面呈蓝紫色.挤压有淡黄色的液体渗出。其中孕羊腹部皮肤化脓、溃烂,流出脓汁,形成瘘管。病羊乳房形成局限性或结节弥漫性肿胀.触之热而坚硬,部分乳头已坏死.挤压未坏死的乳头时流出混浊的液体,乳房畸形。  相似文献   

9.
以往治疗马颚窦炎用圆锯术,将蓄积的病性产物清除。手术复杂,费用高,伤口需长时间才能康复,影响使役。近几年临床应用"长效抗菌剂"(主要成分是青霉素和增效剂)治疗一般化脓创,常取得满意的效果,特别是局部用药效果更好。故门诊遇到颚窦炎的病马,可用此药试验治疗。1发病情况2010年春,荒沟村某农户家的马左侧鼻孔流出黄白色的脓汁,有恶臭味,  相似文献   

10.
一、化脓性睾丸炎公猪阉割 1.临床表现:病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触诊睾丸体积增大较硬,有热痛,坚实,以后化脓,脓汁蓄积在总鞘腔内,触诊感觉柔软有波动,针头穿刺具有脓汁流出。全身症状在脓形成后缓解。 2.治疗:宜在脓成熟后手术治疗。卧横保定,阴囊消毒。切开阴囊皮肤(绝对不能切破总鞘膜),仔  相似文献   

11.
某农户饲养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左侧前乳区发生脓肿,破溃后经常有脓汁从创口流出,按化脓创治疗20余天,未能愈合,遂手术切除该患病乳区。手术后肌肉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7天切口愈合,奶牛饮食欲增强,膘情好转,另外3个乳区泌乳恢复正常。1手术方法①奶牛患侧乳区上位横卧保定。②麻醉  相似文献   

12.
2012年3月17日,我园草食动物展区1只雄性骆驼被发现右侧下颌部有一化脓性窦道创,经扩创,清创,引流,局部及全身用药等治疗,半个月后痊愈.报告如下. 1 症状 该骆驼发病前未出现异常表现,2012年3月17日,饲养员发现其右侧下颌部沾有白色脓样物质,因该处体毛较多,不能看清楚具体情况.经兽医麻醉检查后,确诊为一化脓创,因表皮已破溃,故脓汁流出创腔外.创腔直径为2 cm,未伤及骨质,形成一化脓性窦道与外界相通.窦道沿右侧下颌部由前上自后下延伸长约10 cm,直径为1 cm.创腔及窦道内有大量白色脓汁,无其他异物,窦道口处皮肤破损,周围布满脓汁.  相似文献   

13.
本地某鹿场鹿以蹄、口腔、咽喉及肝、肺等脏器发生化脓及坏死为特征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 ,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坏死杆菌病。临床症状患鹿精神沉郁 ,体温升高 ,食欲减退或拒食 ,跛行 ,或患蹄不敢着地呈三肢跳姿势 ,如双蹄或多蹄同时发病则不能站立。病蹄外观呈黑色 ,蹄冠肿胀、发热 ,触压敏感 ,重症病例侵及腕关节、飞节 ,发生化脓、坏死、肉芽肿 ,使关节变形或强直 ;部分病例口腔感染严重 ,口腔粘膜、舌粘膜溃疡 ,吞咽困难 ;少数病例咳嗽、气喘。病理变化蹄外侧肉缘与肉冠的间隙或蹄底缘、趾枕、悬蹄间溃烂、化脓、坏死 ,内有黄绿色恶臭脓汁…  相似文献   

14.
<正> 家畜的软组织放线菌病是由林氏放线杆菌引起的,一般呈慢性经过,病初主要表现为局部呈不能活动的不热不痛的硬肿胀块,最后肿胀部皮肤化脓破溃后流出脓汁,形成瘘管,经久难愈。有关杂志曾报道过对本病有疗效的一些方法,但一般都要用药2~3次(有的甚至6~7  相似文献   

15.
牛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 bovis)为散发性的慢性传染病。牛放线菌和伊氏放线菌是引起牛病的主要病原,以形成特异性的菌芽肿和慢性化脓灶,其脓汁中含有特殊的菌块称“硫黄颗粒”为特征。近年来,在我场治疗病牛12头,疗效理想,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例犬棘球蚴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作者在我校动物医院见到一例犬棘球蚴病,就诊前按化脓创治疗,无明显效果。根据主诉、症状、病原学检查诊断出犬患棘球蚴病,我们采取外科手术及其它措施将病犬治愈。1病例情况1.1雌性德国牧羊犬,2周岁,体重32kg,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体温升高、前肢肩胛部有脓肿破溃已月余,来我院就诊前按化脓创处理,无明显效果。该破溃有针孔般大小,从中流出少量淡黄色液体,其中含有白色絮状物,按压患部周围坚实、肿胀,中央有波动感,病犬疼痛反应剧烈。穿刺后抽出澄清透明的液体,穿刺液中带有4~6粒粟粒大小的白色颗粒。1.2诊断:取白色颗粒于显微镜…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6,(1):145-146
正近期笔者收治了2头严重化脓创感染病犬,2例犬创口均超过10 cm,化脓创感染面积均在15 cm2以上,经过积极护理和抗感染治疗,2病犬均在1月内痊愈,现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病例1:马里努阿犬,公,2岁,25 kg,右后肢股内、外侧化脓创。就诊前1周因与其他犬打斗导致外伤,随后立即就诊,现已治疗1周,伤口未愈合,且从创部流出多量脓液,随转至本院,经检查,患犬内侧创口长约10 cm,外侧创面呈"T"形,创面长  相似文献   

18.
麝化脓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省都江堰市某养麝场自1999年以来,麝常发生化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动物开始发病时表现精精神萎靡,食谷下降,而后出现突出于皮肤表面的硬脓包,一周左右脓包变软,并伴随体温升高,出现脓包的病麝往往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死亡,,剖检死亡麝发现在肺部和肝脏等实质器官有大量大小不等的化脓灶。经采取死亡麝的的肺、肝等实质器官和脓汁进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分离了3 病原菌,分别化脓棒状杆菌(Corynebcterium)、淋巴管隐球菌(Cryptococcus farciminosus)和侵肺拟杆菌(Bacteroides pneumosintes),通过动物试验证它们均为化脓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3月 4日一位村民的 1头仔猪阉割手术后 ,伤口一直不能愈合 ,不吃不喝 ,伤口流脓。经检查 ,体温 4 1℃ ,精神沉郁 ,伤口有缝线 ,未愈合 ,创口周围有脓汁结痂 ,中央有脓汁流出。检查完后 ,消毒皮肤 ,拆除缝线时发现一段缝线把小肠及皮肤缝合在一起 ,扩创后发现在小肠缝合点两侧有约 15cm坏死 ,且有比较严重的粘连现象 ,碍于该处创口太小 ,不能有效实施手术 ,所以采用正中线切开术。方法 :将小猪背卧 ,四肢向外侧固定 ,清洗消毒后放置创巾 ,在手术部位施行局部普鲁卡因浸润麻醉后切开皮肤 ,钝性分离结缔组织 ,及时止血、扩创 ,切开腹…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表现 1. 1马蝇蛆病通过兔的鼻、口、肛门等天然孔和伤口侵入皮下组织,在兔的肩胛部、腋下、腹股沟和臀部形成中央有小洞或瘘管的肿胀。肿胀一向为直径1~2 cm大小,并常继发感染化脓,引起病兔虚弱,甚至死亡。 1.2螺旋蝇蛆病常侵袭兔的脸、颈和臀部,因细菌继发感染而形成脓肿,破溃后流出恶臭红棕色脓汁,使病兔迅速消瘦,以致死亡。 1.3肉蝇蛆病从伤口或从被毛稀少皮肤薄的地方穿透侵入,主要危害1周龄的幼兔,引起病兔瘦弱乃至死亡,且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