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系统评价了昆明雪兰牛奶有限公司的 6个机械挤奶规模化奶牛场、6个机械挤奶奶牛合作社和 6个手工挤奶奶站的原料奶的微生物指标。研究结果表明 :机械挤奶规模化奶牛场、机械挤奶奶牛合作社和农户手工挤奶站原料奶细菌总数分别为 346 875 ,15 5 2 0 6和 2 385 16 7cfu/mL ;芽孢总数分别为 4 2 4 ,10 2和 76 2cfu/mL。农户手工挤奶站原料奶细菌总数显著高于机械挤奶规模化奶牛场和合作社 (P <0 .0 5 ) ,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合作社原料奶芽孢总数显著低于规模化奶牛场和农户手工挤奶站的原料奶 (P <0 .0 5 ) ,后两者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2.
<正>不同类型的挤奶设备适合不同的饲养方式和牛群大小。一般可分为提桶式挤奶设备、管道式挤奶设备、厅式挤奶设备和移动式挤奶设备,近几年还出现了机器人全自动挤奶设备。1提桶式挤奶设备牛舍内安装固定的真空管路,每个槽位附近留有真空接头,挤奶器和挤奶桶组装在一起,脉动器安装在奶桶盖上。作业时,挤奶员要先把挤奶器和奶桶移至待挤奶牛的位置,再把奶桶上的软管与预留的真空接头连接,将真空导入奶桶。然后,将乳头杯套  相似文献   

3.
很多奶户认为冬天不能刷牛,使奶牛后部结了一层厚厚的粪痂,挤奶时常有粪痂和灰尘掉进奶桶,污染鲜奶。也有很多奶户没有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不能做到三揉三挤,甚至不揉不擦乳房就挤奶,奶挤不净,出现了乳房存奶,既影响产奶量,又易发生乳房炎。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头表面很容易被弄脏 ,使得乳头表面附着大量细菌及芽孢。而在挤奶前对乳房不正确的清洗 ,会使原料奶中微生物数量增加。研究通过制定挤奶控制措施并实施 ,使原料奶中细菌总数和芽孢总数都有所降低 ,措施前后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5.
控制原料奶微生物数量的一些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料奶的质量好坏,特别是原料奶中微物生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成品乳的风味,本文总结控制原料奶质量一些关键技术,供同行参考。1牧场挤奶工序管理一定要采用挤奶机挤奶、直冷式奶缸贮藏方法。1.1挤奶前及挤奶后一定要用乳头消毒液对每个乳头进行套杯消毒。每头牛一定要使用一条毛巾擦拭乳房,以防止有乳房炎的牛出现交叉感染。挤奶前每个乳头先用人工挤出头把奶,这是因为乳牛在上次挤奶结束,到本次挤奶中间的10个小时时间,乳头内自然沉积下来的乳汁,通过乳头分泌孔与空气接触,易被空气中的细菌感染。这一部分奶不但细菌数多…  相似文献   

6.
挤奶机械是奶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保障奶源品质的重要畜牧机具.农机部门一直致力于推广机械化挤奶和鲜奶有效储运的机械产品的广泛应用,并在2008开展了"挤奶机械和贮奶(冷藏)罐的选型鉴定工作".通过对挤奶机械的选型鉴定,推出了一批质量优良、安全可靠的挤奶机械.  相似文献   

7.
1挤奶 奶的分泌是一个连续过程,良好的挤奶习惯,会提高乳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延长奶山羊的利用年限。在大型奶山羊场,为了节省劳力,提高工作效率,主要采用机械化挤奶。机器挤奶是促进奶山羊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机器挤奶的要求为有宽敞、清洁、干燥的羊舍和铺有干净褥草的羊床,以保护乳房而获得优质的羊奶;有专门的挤奶间(内设挤奶台、真空系统和挤奶器等)、贮奶间(内装冷却罐)及清洁无菌的挤奶用具;按适当的挤奶程序定时挤奶,羊只进入清洁而宁静的挤奶台,冲洗并擦干乳房,乳汁检查,戴好挤奶杯并开始挤奶,按摩乳房并给集乳器上施加一些张力,促使乳房萎缩,奶流停止时轻巧而迅速地取掉乳杯,用消毒液浸泡乳头,放出挤完奶的羊只,清洗用具及挤奶间。经常保持挤乳系统的卫生,坚持挤乳系统的检查与维修。  相似文献   

8.
(上接 2 0 0 3年第 11期 77页 )1.8 患有乳腺炎的牛应排在最后用手工挤 ,所挤原料奶不混入正常奶中 ,应废弃。1.9 异常乳 (包括初乳、末期乳 )以及有抗生素残留的牛乳不得混入正常奶中。1.10 一桶奶挤满后 ,倒入备有双层纱布过滤的洁净的存奶容器中。1.11 挤奶完毕 ,用 1∶3稀释的碘伏药液 ,药浴乳头 ,阻止细菌侵入乳头。1.12 挤奶结束后 ,原料奶应立即过冷或送往奶站。2 规范的机器挤奶操作程序2 .1 保持牛床、垫草清洁 ,挤奶前清除牛床上的污染垫草及牛粪 ,排除牛粪沟内的积水 ,挤奶时及时扫粪。2 .2 挤奶前用刨刷或刷子清除牛身…  相似文献   

9.
挤奶设备采用那一种清洗与消毒方法,与挤奶设备的类型有关。即使采用人工挤奶,也有个奶桶、贮运奶罐、奶泵、输奶管等设备的清洗消毒问题,尽管设备简单,但那一环清洗、消毒不彻底,都有可能导致牛奶生产的污染,造成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相对而言,对机械挤奶设备的清...  相似文献   

10.
牛奶挤出后,应立即进行冷却。一些使用机器挤奶的场家,通常把挤得的牛奶在贮奶容器里存放一两天后送走。如果鲜奶在贮奶容器里冷却保存不当,会降低牛奶质量,严重的可导致牛奶变质。一、为什么牛奶要立即冷却刚挤出的牛奶温度约为37℃。在挤奶厅挤出的牛奶通往贮奶容器的管道较短,到贮奶容器时奶温仍有34℃,甚至更高,而管道式挤奶机有较长的输奶管道,当奶输到贮奶容器时,其温度约29℃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奶牛》2012,(8):3-5
2008~2011年国家对挤奶机械、贮奶(冷藏)罐、全混合日粮(TMR)饲料制备机、清粪机等奶业机械进行了四年的选型鉴定工作,2012年这部分产品被纳入部级推广鉴定范围,为做好这部分产品的推广鉴定工作,交流养殖工程与机械行业先进技术,促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3月28~29日,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和中国奶业协会在风景秀丽的蓉城召开了"2012年奶  相似文献   

12.
控制原料奶质量不仅要从奶牛的育种、营养方面着手,还要从环境卫生、挤奶操作、挤奶器具的清洗及原料奶的贮存几方面着手,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出优质的原料奶。下面仅就管道式挤奶器在使用过程中如何控制原料奶质量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大部分养殖户仍采用人工挤奶的方法。人工挤奶的技术性要求较高,挤奶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才能提高乳牛的产乳能力,得到量多、质优、卫生的牛奶。 (一)准备工作 挤奶前先清除牛体沾污的粪草,清扫牛床;备齐挤奶用具如:奶桶、盛奶罐、过滤纱布、洗乳房水盆及温水、毛巾、小凳、秤、记录本等物品;挤奶员穿好工作服,洗净双手。  相似文献   

14.
控制原料奶质量不仅要从奶牛的育种、营养方面着手,还要从环境卫生、挤奶操作、挤奶器具的清洗及原料奶的贮存几方面着手。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出优质的原料奶。下面仅就管道式挤奶器在使用过程中如何控制原料奶质量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乳业的规范给奶农带来了福音,同时也使设备厂家之间的竞争加剧。挤奶设备市场不规范,国家目前没有明令的标准,奶农只选择价格低的产品,这是不太恰当的,因为挤奶设备的使用寿命大约在10~15年左右。让设备长期保持稳定才是至关重要的。这里为想要选择挤奶设备的奶农提几点建议:一、它必须是按照奶牛生理特性设计的。它的整个工作原理是仿照小牛吸母乳的状态;二、它对提高奶产量有帮助;三、它能有效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四、它的核心部件必须是同一厂家生产,而不是东拼西凑的。  相似文献   

16.
原料奶的卫生指标一直是乳品厂和奶牛场关注的焦点.影响原料奶卫生指标的污染源主要是挤奶过程、牛乳房及牛舍环境.规范挤奶程序、改进牛舍环境、保证挤奶设备正常与清洁是奶牛场提高原料奶卫生指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挤奶设备直接与奶牛的乳头接触,直接影响乳房健康状况,从而影响原料奶质量。挤奶设备对原料乳质量的影响很大,这一点已经得到认可。挤奶设备如何能够做到尽可能少地降低原料乳的质量呢?笔者认为挤奶设备对原料乳质量的影响的关键点是:挤奶杯奶衬口、内衬、挤奶机工作时的真空压水平、挤奶后挤奶机的清洗情况和滤膜的更换及脉动管和脉动器等。对这些关键点能够及时的检查就能保证原料乳的质量。挤奶机器设备检测要点见表1:  相似文献   

18.
随着畜牧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手工挤奶已经逐渐被机器挤奶所取代。机器挤奶是根据犊牛吸奶的原理设计的,它具有降低挤奶员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挤奶效果不会受挤奶员的劳累程度与情绪的影响;减少挤奶时间;增加产奶量及提高牛奶卫生水平等优点。已逐渐被养牛户所接受。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不注意挤奶的操作程序以及挤奶机的日常维护,致使在现场应用时遇到很多问题和麻烦,比如奶牛乳房炎增多.挤奶机容易出现故障等,导致养牛户对挤奶机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停止使用,造成很大的损失。在使用机器挤奶的过程中,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9.
挤奶设备的清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牛奶或牛奶制品的消费者来说,他们最关切的是牛奶或牛奶制品,是否是在良好的符合卫生要求的环境条件下生产的。这里所说的良好的符合卫生要求的环境和条件包括:消除牛棚中、挤奶间、牛身上污染牛奶的灰尘;使用能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的干净的挤奶设备和贮奶容器(制...  相似文献   

20.
挤奶厅对原料奶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挤奶厅对原料奶质量的影响主要是挤奶机、储奶罐和挤奶厅的卫生3个方面。通过对这3个部分的检测,可以保证原料奶的质量。挤奶机和储奶罐是挤奶厅内的主要机器设备。对挤奶机和储奶罐的检测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