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土地确权是对农村土地限制性所有权的确定,这不仅能促进农民有效利用其土地,同时有利于在发生纠纷时促进问题的解决。该文以农村土地确权为视角,结合平邑县具体情况做出综合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意见,以期为完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3.
《今日农村》2002,(10):26-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已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2年8月29日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73号主席令,公布了这部法律。农村土地承包法全文约7000字,共有5章、65条,分为总则、家庭承包、其他方式的承包、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附则。这部法律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4.
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下称土地流转)给农村、农业、农民带来的诸多变化有目共睹,但部分干部和群众由于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浙江省金华市土地流转实践为例,对涉及土地流转的几个关系进行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浅析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理论和我国的实际出发,探讨了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指出二者互为条件又相互制约,并基于对二者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宝贵而有限的自然资源。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对土地的利用是否科学合理,关系我国整个国计民生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因此,国家对土地的占有和使用坚持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促进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坚持土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整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现阶段最重要的两大项目。为有效促进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该文结合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理论,运用对比分析与综合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间的关系,即两者在目标上具有统一性、在特点上具有相似性、在内容上具有交叉性、在作用上具有互动性、在资金上具有互补性,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必须密切结合,协调共进,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为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土地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资料,其配置体制也随着改革的浪潮而发生着变化: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土地划拨,无期限无偿的土地配置制度,由于日渐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城市经济与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其不适应性日渐显现,因此,研究、了解国家土地储备的功能与作用,对于形成完备有序的土地市场,控制房产市场过快过热上涨,遏制通货膨胀,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明乐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8):190-193
近些年来,土地整治在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促进耕地生产能力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对土地整治工作的进一步推进,相关学者对土地整治与耕地质量之间的研究日益增多。笔者通过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梳理,指出现有研究成果不足并提出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为我国耕地质量提升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撑。研究采用文献综合法和总结归纳法,结果表明目前研究重点集中在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评价方面,应加强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土地整治与耕地质量变化规律研究,并进一步量化土地整治与耕地质量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并逐步从沿海地区向内地扩展。土地流转的总体状况在于它的形式多样化与主体多元化,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诸多方面的.以下本文对农村土地流转形式与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从伊拉克略王朝到马其顿王朝历经四百余年的土地关系变革对拜占廷帝国的历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是观察拜占廷国家兴衰的"晴雨表"。这一变革包含四方面内容,分别是"土地关系和农业经营形式的变革"、"士兵授田制度的改革"、"向将领们颁赐田地和笼络将领的改革"和"土地兼并和反兼并的斗争",通过这四个方面的阐述,以便了解拜占廷帝国中期土地关系的纷繁变迁。  相似文献   

13.
杨光明  高晶文 《吉林农业》2011,(12):54+53-54,53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大致可分为耕地开发型,节水节能型,和产能提高型。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是贯彻落实《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的重要内容。"以扩能力、增收入、强基础、保安全、建制度、重民生为总体要求,实施《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加快灌区改造、沃土培肥、区域治理、高标准良田的具体行为。吉林省柳河县正是在这样的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在近年来开展了包括农村土地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整理等在内的一系列属于土地整治方面的工程。  相似文献   

14.
徽州文书是20世纪继甲骨文、秦汉简帛、敦煌文书、明清大内档案之后中国历史文化的第五大发现,促成了徽学这一新学科的形成。在数量众多的徽州文书中,土地买卖契约文书所占比例最大,内容最为丰富,产生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该文回顾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相关的梳理、比较,以进一步了解徽州土地关系问题,关注徽州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倩 《农业考古》2012,(6):69-72
长期以来,史学界在关注土地私有化趋势的同时,尤为关注地权的集中,过分估计了土地兼并和农民失去土地的严重性。在研究中缺乏定量的统计与分析,大多以史家或当时的政治人士所说的"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之类的言论作为立论的基础。这种立论极易遮蔽中国历史上土地关系的实际情况。的确,在土地私有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粮关系,运用土地资源承载力(LCC)模型和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LCCI)模型,从全省、分市、分县3个空间尺度定量评价了2000—2015年贵州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从全省水平上看,贵州省土地资源承载力一直处于人口超载、粮食短缺的状态;分市格局上看,粮食盈余市(州)增加,人粮超载市(州)减少,人粮关系趋于改善,遵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最低,贵阳市最高;分县尺度上看,全省大部分县域的土地承载力状态有明显改善,北部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目前粮食盈余县主要分布在遵义市,贵阳—安顺—六盘水—黔西南一带的人口超载县最为集中。  相似文献   

17.
张吉清 《山东农业》2003,(12):36-36
如何破难“三农”题解,找准其突破口和切入点,已成为党和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曾极大地解放和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面对入世后国外农业的挑战和我国农民致富的要求,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的内在缺陷和深层矛盾已日渐显现出来,成为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源。从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认为“土地股份制”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最佳选择和较好的制度安排。(一) 实施“土地股份制”的具体做法1.实施所有权主体与经营权主体的换位。我国农…  相似文献   

18.
杨杰 《甘肃农业》2004,4(7):87-88
一、引言自人类步入农耕社会 ,定居于土地之上 ,土地之出产与果实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物质之所需 ,至此 ,人告别了颠沛流离的游牧生活。农耕社会产品的剩余为人类上层建筑的建立成为可能 ,人类文明自此更枝繁叶茂。从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的转变 ,使人类从大自然的依附下解放出来 ,“人类的整个生活范围 ,从生物学方面 (包括食物、人口统计、疾病 ,等等 )到文化方面(社会组织、政治、宗教、美学 ,等等 ) ,已呈现完全新的面貌。”土地成为了重要的财富 ,有言曰“土地为财富之母 ,劳动为财富之父”即为真实写照。至今日 ,土地早已进入法律的视…  相似文献   

19.
定量评价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以及时空差异对于区域粮食安全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 意义.论文以人口和粮食关系,建立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和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模型,从分区县尺度对重庆市的土 地资源承载力水平时空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 2004-2010年间,重庆市内部各区县土地资源承载力水 平的高低差距越来越大,土地资源超载现象越来越严重.② 7年间,重庆市40个区县在不同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 上的数量分布大致呈“M”型,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属于临界超载和平衡有余的区县数量处于“M”型两顶端,属于严 重超载的区县数量处于“M”型中间,而属于超载和盈余的区县数量处于“M”型两低端.③2004-2010年间,重庆市 属于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区县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于其所对应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的区县数量不断减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超前于其所对应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水 平的区县数量已由2004年的13个增加到2010年的15个.该研究可为重庆市的粮食生产布局与优化、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之一就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规模经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证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又相互排斥的辩证关系,提出解决二者之间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