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食心虫是影响大豆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尤其为害高油大豆,一般年份虫食率在10%~20%,严重时达30%~40%,严重影响大豆外观品质和发芽率。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2.5%保得乳油是新一代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关其防治大豆食心虫效果未见报道,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于2002、2003年做了试验,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绥化市是大豆主产区,常年种植大豆面积近30万公顷。近年来,豆花叶病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大部分地块均有发生,田间发病株率一般在4.8%左右,严重的达20%以上,大豆籽粒的褐(黑)斑粒率在10%以上,致使大豆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我们采用精选种子、结合产趟及时拔除病株、使  相似文献   

3.
大豆根腐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克东县大豆种植面积为2.7万hm^2。大豆根腐病是克东县生产上的常发性病害,严重制约着大豆生产,不仅可导致大豆减产,常年可使克东县大豆减产13.5%左右,而且还造成大豆含油量下降,近两年发病特别严重。  相似文献   

4.
花荚脱落是大豆生产中的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一般每株大豆蕾、花、荚脱落数占总花数的45%-70%。脱落比例大致是:花朵占50%,幼荚占40%,花蕾占10%。花荚脱落在不同地区之间是有所不同的。北方春大豆较轻,花荚脱落率为40%~70%。南方夏大豆较重。可达50%-70%.秋大豆最重.可达70%~90%。  相似文献   

5.
大豆花叶病是世界性大豆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大豆主要的种传病毒。大豆花叶病的侵染区占大豆产区70%-95%以上。植株被病毒侵染后的常年产量损失为5%~7%,重病年损失10%-20%,河南严重年份可减产25%-60%。防传毒昆虫同时用2%菌克毒克水剂或20%毒A可湿性粉剂连续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6.
大豆病虫草害问题也比较严重,根腐病、孢囊线虫病、根潜蝇、灰斑病、食心虫、大豆蚜虫和多种杂草常年发生,对大豆生产有较大影响。其中孢囊线虫常年发生,危害严重,是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加上品种抗性差、土壤湿度大及连作时病害加重,一般年份减产10~30%,严重地块减产40~50%。灰斑病个别年份发生较重,其发生程度决定于田间菌源量和气候条件,如果7~8月份总降水量大、连绵阴雨,则发病重,  相似文献   

7.
1、发生面积大豆食心虫在安达市发生的面积较大,每年都有80%左右的大豆田受大豆食心虫不同程度的危害,严重的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8.
大豆胞囊线虫病,又称大豆根线虫病、黄萎病,群众称之为“火龙秧子”,是大豆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该病是我国目前大豆上危害最大、发生最普遍的一种病害.田间发病后植株矮小,瘦弱,成片发黄,一般减产10%~20%,重者可达30%~50%,有的甚至颗粒无收,对大豆生产威胁很大。  相似文献   

9.
一、病虫草害发生 大豆病虫草害问题也比较严重,根腐病、孢囊线虫病、根潜蝇、灰斑病、食心虫、大豆蚜虫和多种杂草常年发生,对大豆生产有较大影响。其中孢囊线虫常年发生,危害严重。是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加上品种抗性差、土壤湿度大及连作时病害加重,一般年份减产10~30%,严重地块减产40~50%。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发现为害大豆的害虫100多种,发生普遍、对生产影响很大.现将大豆生产上常见的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大豆蚜虫 大豆蚜虫以成虫和若虫聚集在嫩叶、嫩枝上吸取汁液为害,作物受害严重时叶片卷缩,生长停滞,植株矮小,结荚稀少,百粒重降低,是大豆生长期的重要害虫;如不及时防治,常导致植株死亡,一般减产20%~30%,甚至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黑龙江省的主要栽培作物,每年播种面积平均在300万hm^2左右,但由于大豆重茬面积大,平均在50%~60%,而抚远、同江等地区重茬大豆可达90%以上,特别是开荒地,重茬年份可达10多年以上。由于重茬使大豆田病虫害的发生加重,致使大豆产量大幅度减产,一般减产11%~60%,给大豆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给种植户增收带来不利因素,为了减少损失,在重茬地种植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质大豆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概况 1.大豆生产及进口状况 (1)大豆生产情况。大豆是植物蛋白和植物油的重要来源。大豆在我国虽然作为粮食作物来统计,但是榨油用大豆的比例逐步上升,目前油用大豆已占总产量的55%左右。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曾经是世界上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我国大豆生产于1993年达到1950万吨的历史最高点之后.产量一直在1300万~1600万吨之间徘徊,国产大豆在国内榨油原料总产量中的比重也由41%逐渐下降到35%。  相似文献   

13.
大豆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中的常发病害,严重制约着大豆生产。不仅导致大豆减产,并且还造成大豆含油量下降,近两年发生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14.
影响大豆品质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品质性状是大豆育种的主要目标。因此,有关大豆品质性状的研究对其育种和生产均有重要意义。影响大豆品质形成的因素很多.可归结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的影响占70%~80%,而环境的影响仅占20%~30%。  相似文献   

15.
大豆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它是一种分布厂、危害严重、病原菌种类繁多,而且防治较困难的世界性的土传病害,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和华北等地。近年来,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重迎茬比例增加,大豆根腐病普遍发生,一般减产5%-10%,严重的可达50%~90%,甚至绝产。近几年,大豆根腐病在我省的发生面积随着气候的变化有加重的危险,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对我省大豆根腐病的发病规律、致病菌种类、有效药剂筛选等问题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控制其为害。  相似文献   

16.
大豆食心虫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产区的重要害虫.以幼虫蛀入豆荚食害豆粒,常年虫食率约为10%~20%(减产约4%~9%)。严重时可达30%-40%(减产14%-18%),而且影响大豆的品质,降低等级。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是全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常年种植面积在400多万公顷,致使大豆重迎茬现象十分严重,如黑龙江北部地区大豆重迎茬面积达80%以上。重迎茬大豆减产严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30%以上,是妨碍大豆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大豆灰斑病是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大豆生产区的重要病害,尤其在东北三省危害严重。大豆灰斑病是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中常发生的间歇性流行病害。病害流行年份,造成大豆产量、品质严重损失,一般可减产5%~10%,严重时可减产30%~50%,百粒重下降2~3克,蛋白质和油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大豆起源于中国,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主产区,黑河市是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面积和产量占黑龙江的30%左右,占全国的11%左右。黑河市大豆生产的经济效益逐年降低。豆农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挫伤。为了提高黑河市大豆的市场竞争力,加快黑河市大豆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1黑河市大豆生产现状1.1种植面积近几年来,黑河市大豆面积比较稳定,2010年1118.9万亩;2011年1004.29万亩:2012年804.2万亩。  相似文献   

20.
伊犁地区为新疆大豆主产区之一,播种面积占全疆总播面积的1/4以上。近年来,因从外地大量引进新品种(或育种材料),导致新的病害如大豆霜霉病、大豆菌核病、大豆细菌斑疹病等不断发生,已严重制约了大豆种植业的发展。大豆霜霉病2002年在伊犁首次发现,并迅速成为伊犁地区大豆生产中的主要病害,造成6-15%减产,豆粒被害率达到10%左右。2003年大豆菌核病在伊犁普遍发生;大豆细菌斑疹病则在2004年度新源县71团发生,发病率85%,严重田块病株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