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北京农业》2011,(3):239
<正>《旅游纵览》杂志创刊于1989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总署批准,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女摄影家协会、河北省旅游协会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旅游纵览》是以"发展旅游文化、传播旅游知识、推介旅游经济、引导旅游开发、服务旅游大众"为办刊宗旨,以旅游经济理论、旅游城市管理、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改革创新、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农业旅游研究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的农业旅游研究现状,阐述了国外农业旅游研究的热点,即气候和环境变化与农业旅游、农业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旅游以及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以及国内农业旅游研究的热点,即农业旅游概念界定、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生态农业旅游技术、农业旅游市场、农业旅游园区建设等方面,最后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农业旅游研究的主要侧重点。  相似文献   

3.
运用昂普(RMP)分析理论,对临沂市乡村旅游资源、市场及产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临沂市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的五大策略:田园型旅游、复古型旅游、生态型旅游、休闲度假型旅游、民俗节庆型旅游。旨在有效整合旅游资源,促进临沂市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张家界市旅游市场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位理论角度出发,提出旅游生态位概念,发现旅游生态位是包括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的多维度概念.以张家界市为例,通过研究其旅游生态位,从旅游市场角度提出旅游生态位扩充、旅游生态位分离和旅游生态位创新等张家界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何跃  凌飞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2):164-167,175
对三峡库区实地调研表明,由于三峡库区旅游管理不完善,特别是危机管理不健全,导致旅游景观减少、旅游生态恶化、旅游开发管理混乱等旅游危机现象发生。并提出加强对库区旅游管理的统筹规划、推进库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实施进攻型旅游危机处理战略和逐步建立旅游危机应对机制的4项应对三峡库区旅游危机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如何合理利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发展旅游,达成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共赢的目的,是当前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比较系统地回顾了近些年来国外古村落、乡村、文化遗产地旅游等研究与国内传统村落、古村落、民族村寨、乡村旅游等研究,从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旅游目的地形象与营销、旅游对古村落的影响、旅游市场、旅游商业化、旅游感知与态度、旅游社区参与等方面,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教训,以期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绵阳市安县双泉村为例,在分析低碳乡村旅游的内涵与双泉村低碳乡村旅游开发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双泉村低碳乡村旅游开发途径。笔者认为低碳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内容包括营造碳汇乡村旅游环境、建设低碳乡村设施、倡导低碳乡村旅游消费、开发低碳乡村旅游产品,通过树立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加大低碳乡村旅游宣传、建设乡村旅游低碳设施、营逢低碳乡村旅游环境、开发低碳乡村旅游产品、形成低碳产业链来实现双泉村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燕  韦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72-14375,14482
通过对旅游资源、区位、交通、政策和其他发展条件等的分析,对比荔波县和独山县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并从合作意识、政府主导、旅游设施、旅游市场,旅游品牌、旅游人才、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荔波县和独山县区域旅游合作,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岑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71-12973
总结国内外旅游安全研究现状之后发现,有关山地旅游安全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旅游风险高的高山和极高山旅游安全及其保障体系的研究缺乏。笔者以高山和极高山旅游地为例,总结了山地旅游安全事故的隐患及其来源,研究高风险山地旅游安全的保障体系,提出了由旅游安全政策法规、旅游安全预警、旅游安全控制、旅游安全救援和旅游保险5要素构成的高山和极高山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并指出各要素的组成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分析城市森林公园旅游解说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构建一个基于旅游规划与管理过程的旅游解说系统,并指出其中旅游解说使命、旅游解说愿景、旅游解说内容与旅游解说支持保障等4要素构建目标。分析了南京紫金山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现存的主要问题,建议从加强公园森林生态资源解说、建立森林公园环境解说、全面解说森林生态文化、丰富森林旅游设施解说、优化生态旅游管理解说、完善旅游解说支持保障等6方面构建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旅游解说。  相似文献   

11.
得益于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惠州旅游迅速发展,惠州也因此被纳入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行列。惠州学院后山及其周围区域拥有水域风光旅游资源、野生植物旅游资源、休闲-研学旅游资源和校园文化旅游资源,可以进行旅游规划开发,为惠州全域旅游添砖加瓦。分析了惠州学院后山旅游市场、旅游功能分区,最后进行了旅游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2.
全域旅游是指将一个区域整体当作旅游景区,是旅游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根本性变革。黄山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良好,乡村旅游已经形成特色,但仍存在总体规划控制不够、社区参与度不高、旅游特色不够鲜明、旅游产业规模不大等问题,需要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对黄山市乡村旅游进行整合,从管理体制、旅游业态、旅游服务、文化特色、产业支撑、主题定位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信阳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条件,提出以战略联盟思想整合信阳旅游支撑系统,从旅游空间布局、旅游形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产品开发以及区域旅游合作等角度对信阳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4.
广西边境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发展乡村旅游,但是仍然面临着乡村产业单一、农民参与旅游意识不强、乡村治理效率低、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缺乏、乡村生态环境屡遭破坏等诸多困境.基于旅游产业效应理论及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五大目标要求,分析发现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包含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政府大力扶植等方面,并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结合乡村振兴五大目标理清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实施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创新乡村旅游增效体系、完善乡村旅游服务、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建立乡村旅游生态体系等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使文化旅游获得了发展的良好机遇。博罗县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博罗县可以利用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机遇,努力发展文化旅游。分析了博罗县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从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创新旅游的现在及存在的问题融资模式、打造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综合体和加强区域合作五个方面提出博罗县文化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学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282-10284
通过对自然旅游资源赋存状况的分析可知,凉山州拥有除宇宙旅游资源外的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4个组别的自然旅游资源,有10个自然旅游资源类型、24种旅游景观、约115个自然旅游资源旅游景点。其岩石圈旅游资源稀有、神奇,具有观光和科考价值;风景水旅游资源引人入胜,富有休闲和体验价值;而生物旅游资源凸显旅游生态教育与农业生态观光功能;气候旅游资源则得天独厚,极赋休闲、度假之功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休闲度假旅游在全国各地兴起,成为了一种广受欢迎的时尚旅游方式,我国休闲度假旅游业有其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旅游资源丰富筑就巢湖市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现实基础;知名度不高、景区管理散漫、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产业化水平低、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是制约巢湖市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必须从人气、景区管理、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基础配套等各方面打造巢湖市休闲度假旅游业,真正将巢湖从旅游资源大市转变为旅游经济大市。  相似文献   

18.
旅游廊道作为一种线型空间,也是一种特殊的线性旅游吸引物,是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是国家进行旅游扶贫的重要依托,扶贫通道游域内旅游资源禀赋较好。研究认为,应该在借鉴国内外典型旅游廊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大别山旅游扶贫通道游域内旅游资源特点,以大别山文化为魂,以生物多样性为基因,建设完善旅游廊道目的地体系;从廊道设计、产品开发、区域协作等方面,将旅游、交通、扶贫、景观、生态等多重功能聚合,形成廊道型旅游综合体。  相似文献   

19.
李如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207-4208
以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国家地质公园实例,提出以地质遗迹为基础,融合其他自然和人文景观,设计由基础性旅游产品、核心旅游产品、特色旅游产品、辅助性旅游产品构成的地质公园旅游产品系列,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完善旅游解说系统等保障措施的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20.
赵建昌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134-6135
旅游空间结构是区域旅游发展状态重要的指示器,合理组织和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内蒙古旅游空间结构现状是旅游资源、客源市场、支持系统和旅游交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线路优化是该空间结构优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