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林区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构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钰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2):168-170,194
本文从循环经济理论出发,探讨了黑龙江省林区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同时对黑龙江省林区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重点构建了黑龙江省林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指明了黑龙江省林区产业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发展重点;提出了黑龙江省林区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低碳循环发展模式构建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钰  姜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50-17351,17384
按森林资源的类型,从木质资源、非木质资源和林区特殊功能三方面,构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低碳循环发展模式,按照国有林区三大产业构建产业间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并从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低碳循环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当前国有森工林区发展的首要任务。在国有森工林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开辟林业碳汇市场,建立生态型林业循环经济模式,既能从根本上解决林区可采资源结构性短缺的弊病,也能够实现林区产业经济与林区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林区道路建设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是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有效途径。介绍了龙游县林区道路建设的现状,阐述其林区道路建设的主要做法,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改善林区生产条件,加快林区道路建设,促进林区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吉林是个林业大省,森林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平衡,林区木材资源匮乏,平原森林植被不足,城镇植物覆被率低下,整体生态功能退化。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加快林权制度改革步伐和提高城乡绿化水平,是吉林省高效发挥森林多重功能、建设现代林业的需要。现代林业的建设首先要有现代的环境,冲破阻滞林业健康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保护环境发展经济模式,也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林区道路建设的研究和应用,处于一个新的阶段,根据林业建设发展的需要,结合小陇山林区的实际,从林区道路档案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和维护管理以及应用、建议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韬  林鹏  赵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734-3736
以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建设新农村的相互关系,表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是相互促进的;实现农业循环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指出了秦皇岛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薄弱;政府政策指导不足;技术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树立全民的循环经济意识;构建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模式创新;加快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化步伐。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941-4943
分析了吉林省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并根据地区特点,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的策略: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指导,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循环经济认识水平;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型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化节能降耗,发展清洁能源;加强循环型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国有林区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阐述林区道路类型的基础上,就国有林区道路建设意义进行阐述,通过分析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改善林区生产条件,加快林区道路建设,促进林区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山西国有林区是山西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推进林区建设,既是改善全省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又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客观要求.为此,山西国有林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以建设循环型农牧业产业为核心,依靠科学技术、政策手段,开展并加强农牧业循环经济技术、政策、市场体系建设。总结和借鉴区内外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实践,归纳出农牧业循环经济研究方向及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科委农村科技服务港为林区农民提供的“林地食用菌栽培技术”,让木耳、平菇、香菇、白灵菇、杏鲍菇等食用菌回归自然,装满了市民的菜篮子、塞鼓了农民的腰包,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了地方循环经济进程。  相似文献   

13.
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环境噪声和环境空气4个维度构建道路建设对林区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型,评价云南澜沧江上游沿江公路“白济汛-岩瓦”段道路建设对林区环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道路建设对该林区环境产生中等程度影响,与该区域所处环境基本一致,针对敏感因子,提出林区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利用林间空隙地和加工剩余物栽培竹荪,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林农增收的可靠途径。林间袋料栽培竹荪具有应用范围广、成本低、管理方便等优点,是广大农村在林区栽培竹荪行之有效的方法。林间袋料栽培竹荪要注重菌棒制作技术、出菇管理和采收等环节。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科委农村科技服务港为林区农民提供的"林地食用菌栽培技术",让木耳、平菇、香菇、白灵菇、杏鲍菇等食用菌回归自然,装满了市民的菜篮子、塞鼓了农民的腰包,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了地方循环经济进程.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伴随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林区绿地面积在逐步增加,绿化档次也在不断提高,由于园林绿化树木是林区园林绿地建设的主要建园材料,在林区园林绿化中处于主导地位,起骨干作用。为此,在林区园林绿地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除应依据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本着适地适树原则,因地制宜地进行栽植外,还应考虑经济实用,四季美观,叶、花、果兼赏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将不同树种进行合理搭配,构成稳定持久的人造植物群体,以期更好地发挥吸收有害气体和噪音、美化香化林区人居环境、改善林区生态条件、增进人们身心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安全是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当前,我国林区安全总体趋于好转,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要从林区安全实际出发,制定出保障林区安全和稳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该文阐述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的不同点,论述了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并从鼓励制度创新、完善政策措施体系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逐年加快,林区建设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而在林区建设工作中,林业苗木的培育和管理工作更是其中最主要的两项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林业苗木培育和管理技术水平,进而推动林区建设朝着更科学、更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不断前进,本文拟分析林业苗木的培育和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农业循环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说明了农业循环经济原则是指导新农村建设的理念,然后论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阐明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