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主要因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近些年来东北寒冷稻区旱育苗发生较重,轻者成撮成片发生,重者幼苗全部死亡。个别严重的苗床全床枯死,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的产量。所以必须采取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秧苗素质,达到育壮苗的目的,以促进水稻的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高产高效作物,也是宁安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育苗期是影响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索出水稻不同育苗期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水稻大棚旱育苗不同播种期试验,为今后指导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稻无纺布旱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水稻无纺布旱育苗与农膜覆盖育苗方式的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无纺布育苗提高了水稻秧苗素质,秧苗根系发达,苗期病害较轻,插秧后稻苗早生快发,有助于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旱育苗在水稻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对水稻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北方水稻旱育苗过程中的选地、做床、播种及苗床管理等各个育苗环节进行细致阐述,为北方水稻旱育苗规范化,育出壮秧和提高秧苗素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1.试验目的 水稻新基质无土育苗技术不同于水稻旱育苗技术,其最大特点是解决旱育苗取土难的问题,避免了苗期药害和病害的发生,能提高秧苗素质,培育出壮苗。  相似文献   

6.
《延边农业科技》2004,(1):17-17
本产品是根据北方寒冷稻区水稻旱育苗和简塑盘育苗移栽后的生育初期气温低的特点,研制生产的水稻育苗剂。该水稻育苗剂具有壮秧特点,有效提高水稻秧苗素质。  相似文献   

7.
应用岩棉和岩棉覆沙为基质、浇施营养液的水稻免疫育秧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秧苗素质,尤其是秧苗根系的发育和发根力,超过常规旱育苗近一倍。防止了盐碱土育苗的盐害。控制了苗期病害,防病效果达90%左右,适于水稻工厂化育苗和机械插秧,可在盐碱土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必须采取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秧苗素质,达到育壮苗的目的,以促进水稻单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一、水稻立枯病的类型及发生规律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由于低温寡照、苗床偏湿、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影响水稻的返青缓苗,使水稻生育延迟,影响水稻单产,严重时造成全床缺苗、毁苗,影响水稻插秧。因此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止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0.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主要因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近几年,我县水稻立枯病发生率逐渐提高,个别严重的苗床全床枯死,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单产的提高。采取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达到培育壮苗,提高产量,努力发展无公害水稻生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寒地水稻旱育苗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育苗在水稻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为水稻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水稻旱育苗过程中常常出现的现象、青枯病和立枯病的发病原因及各育苗环节细致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办法,为寒地水稻旱育苗规范化,育出壮秧和提高秧苗素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稻立枯病是寒地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对秧苗素质及后期生长和抗逆性影响较大。轻者造成成片发生,重者导致幼苗全部枯死。1发病病因1·1真菌性立枯病由真菌危害引起的侵染性病害,由于种子或床土消毒不彻底,使床土或种子带菌,加之幼苗的生长环境不良和管理不当,致使秧苗生长不  相似文献   

13.
施用调制剂对水稻秧苗体内某些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草甸土施用“亚大Ⅱ号”牌水稻旱育苗床土调制剂对水稻秧苗体内某些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调制剂用量的增加和床土pH值的降低,水稻秧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氮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提高,秧苗素质改善,抗病能力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强力水稻壮秧营养剂的特点及在南方稻区试验、示范的效果。通过试验、示范证明了施用强力水稻垃秧营养剂较当地常规旱育苗、半旱湿润育苗提高了秧苗素质,增强了秧苗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带蘖率平均提高24.57%,株高平均降低0.92cm,根数平均增加2.82个,产量平均增加10.51%。  相似文献   

15.
立枯病的发生与预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主要因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近几年,创业农场旱育苗发生较重,轻者成撮成片发生,重者幼苗全部死亡。个别严重的苗床全床枯死,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单产的提高。所以必须采取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秧苗素质,达到育壮苗的目的,因此,务必要重视苗床病害的调查监测和防治,确保水稻育好苗、育壮苗,为全年水稻的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水稻旱育苗中立枯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绍斌  郑长艳 《农业与技术》2001,21(1):45-45,47
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过程中最主要的病害,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危害十分严重,成为影响秋苗素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在旱育苗过程中防治立枯病对水稻生产有重要意义,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就立枯病的综合防治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主要因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近几年,我县水稻立枯病发生率逐渐提高,个别严重的苗床全床枯死,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单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采用钵型软盘旱育苗,用抛秧机或人工将秧苗抛向田间,靠秧苗自身重力的作用将秧苗植入田中。水稻抛秧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保证农时、增产增收等优点,近几年得到广泛应用。它改变了以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插秧方式,是水稻栽培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水稻机械化抛秧技术的应用,主要和抛秧机具的性能、秧苗的质量、田间管理水平、自然气候因素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水稻大、中棚旱育稀植育苗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秧苗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随之而来的苗床秧苗药害问题也呈现出来,并且呈逐年扩大和加重的趋势,轻者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降低秧苗素质导致减产;严重的受害秧苗失去栽插价值,重新育苗不仅影响了水稻正常栽培进程,而且给农民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从几个方面分析苗床秧苗药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的气候条件,提出水稻育苗栽培技术,明确了操作技术规程包括育苗地选择及处理、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床土准备、扣棚及整地做床、旱育苗播种技术,明显提高了水稻秧苗素质,为推广水稻"三推两早一达标"栽培技术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