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北方春播大豆杂交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育种是迄今大豆育种主要的、最通用的、最有成效的途径。在不同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再通过一系列试验,鉴定所筛选出品系的生产能力、适应性和品质等,使它成为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因而,杂交、选择和鉴定是杂交育种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为了达到杂交育种目的,发挥其创造性作用,在育种开始以前,必须拟定杂交育种计划,包括育种目标、亲本选配、杂交后代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2.
籼粳稻杂交理想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9,30(4):397-403
几十年来在籼粳稻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及超高产育种领域完成了大量开拓性应用基础研究,首次提出了籼粳稻杂交育种的关键技术,即通过生物学方法克服籼粳杂交产生的疯狂分离、结实率低和后代不易稳定三大困难以及有利综合籼粳优点的亲本和杂交后代选择技术,使之成为行之有效的常规育种方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籼粳稻杂交育种最成功的国家:在籼粳稻杂交育种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通过籼粳稻杂交创造株型变异、进行理想株型育种的理  相似文献   

3.
杨玉枫 《农技服务》2013,30(8):901-902
通过对短季棉杂交后可育成不同特点新品种(系)的论述,得出短季棉杂交育种可塑性很大,旨在为棉花育种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兰花远缘杂交育种的历史、取得的成就以及结合多倍体育种进行了综述,用杂交和多倍体育种结合组织培养法为培育出受市场欢迎的兰花新品种及今后兰花杂交育种的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稻综合育种技术及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花药培养是当今生物技术育种中较为成熟、实用、有效的育种新技术。用于杂交水稻恢复系和保持系的选育,效率高,成本低。然而由于籼稻的花药培养力极低,很难形成育种规模,到目前为止,采用花药培养育成的籼稻品种极少;核技术能诱导基因突变,杂交育种后代变异丰富,但...  相似文献   

6.
日前,安徽农垦龙亢农场小麦杂交育种工作全面结束,今年做小麦杂交组合3000个。近年来,为充分利用皖垦组织化、规模化优势,全面提高皖垦种业的小麦育种水平和档次,农场积极开展小麦规模化育种,把常规杂交育种技术与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在亲本选配、后代选择、抗性检测、产量品比、多点鉴定、布点推广、示范宣传等方面逐步完善,形成了完备的小麦育种体系,全面推进小麦育种。  相似文献   

7.
人工杂交育种是郁金香新品种选育的主要方法,人工杂交技术是杂交育种成功的关键。本文介绍了郁金香的人工杂交技术,包括母本种球露地定植、父本种球容器定植、花粉采集、花粉萌发率检测、人工去雄、人工授粉和授粉后管理等技术,以期为郁金香杂交授粉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豆杂交亲本选配的几点体会汪宝坤赵勇(铁岭市大豆科学研究所)大豆杂交亲本选配是关系到杂交后代是否易于定向培育,是否能较多的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后代个体。通过多年大豆杂交育种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由于大豆的多种性状都属于数量性状,杂交后代中不是按照简...  相似文献   

9.
杨树抗寒抗旱育种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杨树抗寒抗旱育种的成果和进展。可得出以下结论:(1)杨树抗寒抗旱性改良基本上有两个途径:即选择天然杂种和进行人工杂交育种,而且人工杂交的育种成果远远多于选择随机存在的天然抗寒抗旱杂种。(2)白杨派树种的研究和进展远远落后于青杨及黑杨派树种。主要表现在杂交方式简单,以单交方式为主;选用的亲本有银白杨、新疆杨和山杨;在青杨及黑杨派树种的改良中,小叶杨是一个很好的抗寒抗旱亲本;(3)在杂交方式上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交到多交(三交、四交),抗寒抗旱改良和综合改良的效果随着杂交方式的不断复杂而愈来愈好。同时认为:在遗传工程、生物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杂交育种这一古老的方法仍是杨树抗寒抗旱育种最有效和最基本的手段;在已有的抗寒抗旱种质资源基础上,采用杂种作亲本,进行更复杂的杂交方式是创造杨树抗寒抗旱品种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选择育种、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等。其中杂交育种是食用菌新品种选育中应用最广,成效最显著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是通过单倍体交配实现基因重组,通过双亲性状的优势互补或借助于某一亲本的优点去克服另一亲本的缺点,通过选择适当的亲本进行交配,从杂交后代中筛选出具有双亲优良性状或超亲性状的菌种。此方法适用于异宗结合的食用菌,即2个不同担孢子萌发成的单核菌丝进行配对,实现双核化,形成子实体。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单孢分离。该文总结了金顶侧耳子实体单孢分离的技术要点以及注意事项,旨在为食用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谷子新品种选育仍然依靠人工杂交方法,由于其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的特殊性,人工去雄杂交十分困难,假杂交率高,人工杂交效率低,利用Ch显核不育材料作杂交工具,人工杂交效率提高百倍,为谷子育种工作者提供新的途径,对促进作物育种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杂交育种是当前作物育种中最常用、最有效的育种方法。要育成集双亲优点于一体的新品种,制种单位为了配制出纯度高、质量好、数量多的杂交种子,除选配好适宜的亲本外,还需要掌握其主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前,小豆的杂交育种几乎是一片空白,到目前为止,利用杂交技术育成的小豆新品种也寥寥无几。针对小豆杂交育种难度大、成功率低的难题,经过多年不懈的研究,探索出应用套管杂交技术是行之有效的杂交方法,该技术杂交成功率可达50%~70%。  相似文献   

14.
青椒几个主要性状的相关和遗传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青椒数量性状的变异,相关和遗传力及其在育种上的综合应用,对于提高新品种的选育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青椒杂种后代几个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相关和遗传力的研究结果,讨论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杂交育种是创造蔬菜新品种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而杂交后代的选择是杂交育种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我们在青椒杂交育种工作中为了提高选择效果,加速育种进程,1974年开始配制若干青椒杂交组合,1979年和1980年获得杂种二代和三代材料,1981年对杂种后代一些主要性状的变异、相关和遗传力进行了研究,以供青椒育种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草鱼杂交育种及杂交后代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草鱼杂交育种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杂交后代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长期旱地春小麦育种的经验,从旱地春小麦育种的亲本选择和杂交组合配制、旱地春小麦杂交后代的田间选择两方面对甘肃旱地春小麦育种杂交组合配制及杂交后代选择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今后甘肃旱地春小麦育种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杂交育种是将两个不同遗传基因的品种进行杂交,并培育杂交后代,杂交育种对牡丹新品种选育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对牡丹开花授粉习性和遗传特点进行分析,将杂交育种应用在培育牡丹新品种,皆在完善培育牡丹新品种工作。  相似文献   

18.
影响大豆杂交成活率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杂交育种是目前大豆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经过多年的育种实践,通过对不同大豆杂交方法、杂交成活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比较,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杂交技术。该套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大豆杂交成活率,缩短杂交时间,减轻育种者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不同种质的特性进行人工杂交是作物创新育种的主要途径。用具有抗除草剂的谷子材料作父本与其它不抗除草剂的材料作母本通过简易杂交法和直接配对法进行人工杂交,其后代鉴定简便准确,既简化了杂交方法,又提高了真杂种率,是快速获得新种质(品系)的有效技术。通过其技术获得的抗除草剂新品种进行推广种植,拓宽了谷田使用除草剂的范围,提高了杀草种类,简化了栽培管理。因此,此技术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丁香形态艳丽、花香袭人,是我国北部广泛种植的观赏花木之一,价值较高.基于此,从花粉采集与储存、杂交、杂交后期管理等方面,全面介绍丁香杂交育种技术,为广大育种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