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8年10月8日,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在北京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致信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出席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2.
吴锋 《中国林业》2008,(20):1-1
2008年10月8日,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致信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在成立大会上为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揭牌。  相似文献   

3.
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于2008年10月8日在京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致信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出席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4.
10月8日,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致信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  相似文献   

5.
7月14日,"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万里行"活动组织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布赫和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怀西出席了大会,并为组委会主要负责人颁发了聘书。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江泽慧,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局纪检组长陈述贤在会上讲话。  相似文献   

6.
全国林业产业大会暨中国林业产业协会成立大会8月20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为大会致信.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7.
全国林业产业大会暨中国林业产业协会成立大会8月20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为大会致信。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12月23日,第四届"关注森林奖"颁奖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三龙出席颁奖大会,并荣获"关注森林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等领导亲切会见与会代表并合影留恋。  相似文献   

9.
《国土绿化》2008,(12):5-8
11月19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30年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绿化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出席大会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出席大会并为三北工程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奖。  相似文献   

10.
<正>罗富和出席万钢致贺信5月6日上午,中国林学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50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庆中国林学会百年华诞。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出席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向大会发来贺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生态恢复的理论出发,着重探讨了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的辩证关系和重要性,以及生态建设的实施规则.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生态旅游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产生了许多有损生态的现象,与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文章通过对生态保护教育与生态旅游关系的论述,提出重视生态保护教育是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生态良好与森林生态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年来,随着对林业与环境关系认识的日趋深入,我国政府对生态良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资金投入,在森林生态建设方面实现了森林资源面积与蓄积的双增长。但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投入和建设所需资金的差距仍然较大,并已成为我国森林生态环境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为此,文中通过生态良好对生态税制建设要求的分析,对森林生态税制进行了设计,并具体探讨了森林生态税对生态良好的作用,最后还对森林生态税与国内外现行诸种主要生态经济政策的利弊进行了比较。以期通过税收手段,有效地将资金返流于生态环境建设,变生态建设的经济外在性为生态建设单位内在的经济推动力,从而奠定生态良好的经济可持续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婺源县依托资源开发旅游,以及在开发的过程中注重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与成效,说明婺源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管理和技术创新,可以实现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现代化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起源和代表“生态现代化”,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荷兰、英国等)反思并应对传统现代化(也叫“一次现代化”)带来的环境和生态危机而兴起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或环境政治学说,是直接针对早期环境社会学发展状况提出的。随后被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作为环境政治实践新策略所采用,其经验研究逐渐拓展到芬兰、丹麦乃至整个欧洲、美国、加拿大以及东南亚等地。  相似文献   

16.
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从此我国林业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有林业用地42.42亿亩、森林26.24亿亩,其中集体所有的林业用地25.48亿亩、森林  相似文献   

17.
摘要:通过对国家宏观政策的分析,结合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实际,对于如何依托生态优势,谋划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新人     
<正>概括地说,生态新人就是指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与目标愿景相契合的"绿色公民"、"生态新人"或"社会主义新人"。就像文明的根本性体现是人的素质一样,生态文明的根本性体现也是人的素质。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的素质的培育与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培育和造就成千上万的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生态新人"(郇庆治等,  相似文献   

19.
生态需要     
需要理论概述马克思、马斯洛、马克斯·尼夫和赫尔曼·戴利等人都提出了需要理论,它们之间有联系有区别。马克思是第一个为“需要”下定义的哲学家,他认为“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