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久闻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院长徐建明教授是个“拼命三郎”、“工作狂”,矢志兴学,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一见面觉并不虚传。他除了谈学院远景规划就是谈如何创新工作,几乎不谈他自己,在他那儒雅院长胸襟下洋溢着教授的睿智和深刻的思想力量。他的办公室不像院长的办公室,倒像总工程师的办公室:整齐而又凌乱。说整齐,是那一排排书籍和长条案子上的计划书、图纸;说零乱,是厅局级领导办公室少有的实验炉、仪器仪表,甚至水泵。当记者询问是做何种实验时,徐院长淡淡一笑:“他在实验利用太阳能的节能设备。”这就是徐建明,一个实干家,一个心里时刻装着师生并深受师生拥戴的好院长。  相似文献   

2.
提名焦点人物小档案徐建明,1955年生,中共党员,社会学研究生毕业,教授,现任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院长。二十多年来,他身先士卒,锐意进取,带领全院师生跨越式发展,学院资产从不足600万元发展到4亿余元,培养科技职业人才3万余人,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他成绩突出,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奖、感动山东十大新闻人物等诸多荣誉,经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评委会评议,徐建明获2008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提名。  相似文献   

3.
电脑办公室     
用电脑代替堆积如山的文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要“取消”办公室,对有些人来说恐怕暂时还难以接受。哈佛商学院经济管理教授理查·诺兰说,“这不是异想天开,我认为三年之内这个概念将脱离实验阶段而成为主流。”他说,传统的办公室将一直存在,但“电脑办公室”对那些极为昂贵的办公租金及其他开销所困挠的公司来讲,是一个很  相似文献   

4.
公安干警办案熬夜是家常便饭,然而这天晚上却是一个很不寻常的难眠之夜。时钟已指向凌晨2点,被林业部公安局授予“全国林业公安廉政爱民先进集体”称号的桃源县公安局林业公安股的干警们仍聚集在办公室热烈谈论,个个全无睡意。小张说:“是我最先看到的。”小李说:“是我挨得最近。”还有的说,我一连两个晚上都睡不着觉,接受任务的当天晚上没睡好,今天完成了任务又睡不着。这时,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中年汉子披着衣服走了进来,他问小伙子们怎么还不睡,小伙子们齐声反问;“张教导员,您怎么也没睡?”张教导员说:“哪里睡得着,我…  相似文献   

5.
林雾深深     
梦春在白岩坳林场一呆就是五年。他清心欲地捱过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至今还是庙门中的旗杆,光杆一条。有人说他灵气不足,呆气有余。也许就是这一点,林场的头头们才独具慧眼看上了他。也正因为这一点,才招至姑娘们戳他的脊梁骨:“木脑壳,不开窍!”走马灯似的讲了一长串姑娘,但一个个欢悦而来,败兴而走。姑娘们都有同感:“这家伙可敬而不可爱!”可不,在这暮色苍茫的黄昏,仄仄细细的山道上,闪动着一个窈窕身影,他的未婚妻梅香来了。雾好浓好稠,如乳浆般涌动。“哟──是你!”梅香来到面前,两人差点撞了个满怀。梅香趁势…  相似文献   

6.
笑林     
《林业与生态》2013,(3):46-46
排队买票 一朋友去买火车票,买了很久才回来,我就问他:“是不是有很多人在排队买票啊!”他说:“其实排队的人不多”。我问他:“那你怎么去了这么久才回来”。他说:“因为不排队的人太多了”!  相似文献   

7.
他,个头不高,身材偏瘦,戴着眼镜。现年50岁,两鬓已微微染霜,但精神饱满,始终给人一种干练、豁达的印象。他就是资兴市林业局办公室主任黄常彬同志。甘当“老黄牛”躬耕天怨尤老黄1980年开始到林业局办公室,迄今为止,已在办公室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了整整17个春秋,为当好资兴林业的“吹鼓手”,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和心血。办公室工作辛苦而又清贫,要求秘书人员除了一定的业务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勇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老黄像“老黄牛”一样无怨无悔,默默耕耘,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林业是资兴的~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技术与市场》2001,(10):32
有一个经营者,他有3个朋友,一个是医生,一个是电话员,还有一个是教师,这三个朋友均拟下海,另谋生计。 有一天,他去与他的蜜友切嗟,问他们当中哪一个更适合与他一道合作经营,他的蜜友脱口即说:“当然是教师!” “为什么?”“这还不清楚吗?因为医生老是这么说:轮到下一个了。” 电话员,则常常说: “请讲得简短一些。”而教师却和他们不同,总是那么和气地说:“我们再来一遍,不要灰心,坚持到底,最后肯定是会成功的。”最后肯定会成功  相似文献   

9.
“俊哥”有3个名字,一个名字叫刘俊,官职是原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职称是研究员;一个名字叫刘“忽悠”,是他自己给自己取的,并且在街头地摊上买了一本“货真价实”的“正版”“忽悠”证;一个名字叫“俊哥”,是河北省一些县、区的林农、果农给他取的,并且叫的非常亲切。  相似文献   

10.
圈里人     
刘伟是我的大学同学,爱好写作,因为诗写得好,大伙都管他叫刘诗。叫他刘诗他很高兴,往后走在大街上有人问他你是谁,他就会笑着说:“圈里人管我叫刘诗。”毕业后,大家都各忙各的。3年后的一天,我在大街上遇到了刘伟,刘伟一副老板的派头。我问:“刘伟在哪里发财?”刘伟听了先是一愣,然后笑了笑说:“搞了家公司。”我说:“不写诗了?”“不写了。往后老兄也不叫我刘诗了,哪味儿太穷,现在圈里人管我叫刘董。”我一时改不过口来,有时见了面还是叫他刘诗。后来我好不容易改过来,可他又不办公司了。这天我又见到了刘伟,我说:“…  相似文献   

11.
中午在饭厅门口终于“逮到”了我国著名的野生动物专家。有“熊猫之父”称号的潘文石教授。69岁的他与其说是一位老者,不如说是一名学者。因为他谈吐总是充满着热情和洋溢着激情。一进房间,他就脱去外套穿上台湾朋友送他的T-shirt,文化衫上印着野生动物在台湾的分布图,他笑笑说:“一切尽在不言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在绿树环抱、景色秀丽的广西林校,有一位经常与白蚁、松毛虫等森林病虫害打交道的人,他就是被师生誉为特殊“护林员”的高级讲师蒋家文。当年届花甲,精神矍铄的蒋老师明白我们的来意后,竟有些腼腆起来,不愿谈自己。他说:“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教师应做的义务。”蒋老师的爱人唐老师在旁为他保驾:“算了吧,他的工作实在太平常了,千万别在报刊上张扬他。”  相似文献   

13.
名人与植树     
名人与植树张昌功植树造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宰相管仲就十分重视植树造林。他曾对齐王说:“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殖草菜,不可以为天下王。”他还说:“一种小获者,树也。”他主张:“一年之计在于树谷,十年之计在于树木。”他曾讲:“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不是“地大物博”?有一天我与同事谈起这个话题,他说“这种观念应当改变”。我不同意。他便引经据典、振振有词地给我上了一课:中国耕地只有多少,缺水城市有几十个,人均水资源何等之少,某种资源只够用多少年,等等,甚至还说:小学课本中讲“中国地大物博”是误导,应当改掉。  相似文献   

15.
捕杀食人鱼     
2001年6月,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研究中心的诺顿教授在网上“冲浪”时,发现了一则令他极感兴趣的消息,在哥伦比亚境内亚马逊河的支流库巴扎河流域,一种被称之为“塞西利亚”的本地水蛇突然出人意料地销声匿迹了,当地居民则惶恐地解释说是因为那一片水城出现了凶残的“水鬼”……作为一名资源生态学家,诺顿教授显然认为这是一例典型的物种整体迁徙现象,而不是什么“水鬼”在作祟。同时,教授也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他进行生态研究的一次绝好考察机会,他决定前往库巴扎河流域追踪“塞西利亚水蛇”的迁徙路径。“水鬼”竟是食人鱼两个…  相似文献   

16.
《河南林业》2000,(2):33-33
厉以宁是名的经济学家,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民盟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教授。其经济理论自成体系,他演讲中常穿插一些生动贴切的比喻,由于时常被人提及,便成了他的“典故”。  相似文献   

17.
老护林员     
他和每裸树都能攀谈,每棵树在他心中都有档案。小树苗在他眼里是a小丫”、“小小儿,大一点的也被看成男女青年。树叶响了,他说.这是树孩子在说话,树叉多了,他说:这些青年实在‘贪玩,。于是他举起手中的利剪,咀里还说帮“孩子”“克服缺点”。是谁不小心碰伤了一棵树,他痛借的心里发颇。赶快给这裸树包扎了伤口,还把水肥重施了一遍。他咀里还不住叨念着.孩子别哭,病了更得多吃饭!嘿嘿,这老护林员的小屋呀,就是这些小树的“幼儿园”。老护林员@郝桂林~~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刻     
灯万各得其所舞厅。对对男女翩翩起舞。某男对某女说:“今晚你是一个人来的吗?”某女说:“不,我是和丈夫一起来的。”某男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说:“跳完这曲,我只好把你送回丈夫身边了。”“那倒不必,”某女说,“我的丈夫现在被那个长发女人缠得正紧,一小时内那个女的不会放过他。为了爱,我不想打搅他们。”相提并论明天就是休息日。丈夫提出要到丈母娘家去,妻子提出要到婆家去。双方意见不统一,便各自陈述理由。丈夫说:“上个星期我们已经去过我母亲家了,两天的吃吃喝喝少说也花了一百多元。”妻子说:“我说你傻就是傻,你兄弟姐妹五六个,…  相似文献   

19.
1993年12月的一天,桂林地委领导找李开生同志谈话,说组织上打算调他到地区林业局任局长,叫他考虑一下。谈话结束,当时任杜林地委组织部副部长的李开生思绪万千:自己是学哲学的,多年来从事党务组织工作,对林学从没研究过,要去林业局当第一把手,自己能挑得起吗?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党和人民培养教育自己多年,应一切服从组织安排。回了家,他把这事告诉爱人秦春英,春英笑着对他说:“在组织部工作不是很好吗?为什么突然想去林业局?”一些好友也劝他说:林业局有什么搞法,离开办公室就去爬山。李开生认真回答说:“我虽在农村长…  相似文献   

20.
善意的谎言     
谎言,就是谎话,假话,即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谎言的危害不言而喻,但并非所有的谎言都可憎可恨。生活中,善意的谎言腑拾皆是,而且,善意的谎言可亲可爱。小孙子得病要打针,又哭又闹,我骗他说打针不痛,好歹哄着他去门诊打针。“打针不痛”是一句谎话,但我并不觉得欺骗了孙子。我的一个朋友老母身患癌症,他一直隐瞒着,告诉他母亲没有什么病,直到母亲去世。他对此一点也不感到愧疚,也不觉得后悔。他说,让老人平静地走过人生最后旅程。免去了因为患癌症带来的恐惧,出于一片孝心,他心里很坦然。英国人阿谢姆说:“在适当的地方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