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增长前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与欧盟互为彼此重要农产品贸易伙伴。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中2000-2013年数据,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修正的出口相似性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对中欧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增长前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欧各自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类别及其出口比较优势均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农产品出口与欧盟农产品进口存在较强互补性且还在进一步增强,欧盟农产品出口与中国农产品进口的互补性则较弱;中欧对世界市场出口农产品结构的相似程度不高且还在进一步下降;中欧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双方在相同出口市场上的出口农产品结构却存在较大差异;中欧在大多数类别农产品上均存在着紧密的贸易联系。最后,提出促进中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持续平稳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贸易强度指数来分析东盟贸易结构的变化和发展,经研究发现双方农产品的互补性较强,贸易强度在稳步提高,而中国农产品的相对贸易优势却在不断下降,优势较弱,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作为云南省对东盟贸易往来的大类重要商品,在云南省对东盟贸易出口总额中一直占有较大比重,且呈不断上升趋势。据昆明海关统计,2005年云南省出口东盟各类农产品29万吨,创汇1.63亿美元,占对东盟出口贸易额的15%,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但今年以来,云南省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态势不容乐观,整体出口较上年同期明显下滑,多个主要品种出口同比大幅下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云南省对东盟出口各类农产品12.4万吨,出口总值6489万美元,比2005年同期下降12.5%,占对东盟出口贸易额的比重也下降为9.1%。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两大经济体,其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使两国间的贸易发展很快。2001年中国对日本的进出口总额达到877.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449.6亿美元,进口额428.0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5.5%、7.9%和3.1%。就农产品贸易而言,根据日本财务省的统计,2000年日本农产品进口额369亿美元,比1990年的289亿美元增长了27.7%,其中美国和中国为其两大贸易伙伴。特别是中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但是近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日渐加剧。本文将从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入手,…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格局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年至今,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只在1999年有小幅下降,之后又开始逐年增加(图1)。2004年的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58.32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11.4 %,东盟成为美国、日本和欧盟之后的中国第四大农产品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6.
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同年1~4月中国自东盟进口加快,逆差持续扩大;对东盟的优势出口产品出口量减少;与东盟接壤的南方省(自治区)对东盟出口普遍下降;自东盟进口高度集中;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相比,中国对东盟贸易表现平平。贸易中存在的信息共享不对称、技术和标准不统一、管理成本和效率问题等严重制约着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必将对双方农产品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双方互补性贸易发展空间巨大,重合性贸易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相对显性优势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分别从比较优势、相对比较优势、结构竞争角度对闽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进行剖析。结果表明:相对世界平均水平,福建农产品出口具有较强比较优势,而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不具有比较优势,福建相对台湾具有比较优势;闽台农产品存在结构性贸易互补,但互补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气候和农业生产条件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农业生产资源禀赋的不同决定着双方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着较为广阔的空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关税水平的全面下降,双方间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本文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来实证分析双方间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共存,但互补性更为明显。中国与东盟各国应继续降低农产品关税,切实减少非关税壁垒,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良性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9.
翁鸣 《农业展望》2014,(1):61-65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渠道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2003-2012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从403.6亿美元增至1739.4亿美元,增长330.97%,农产品贸易由顺差25亿美元变为逆差489.4亿美元,逆差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的是进出口金额与数量的变化方向不一致。2011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增长对世界农产品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3%和6.6%,表明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产品生产大国和贸易大国。预计201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为4.9%,中国进口、出口增长率将分别控制在10%和7%以内,中国农产品贸易大进大出的局面将有所改变,呈现稳步发展、适度增长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中国和伊朗两国农业资源配置,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两国经贸发展,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对2003-2006年中、伊农产品的贸易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两国农产品的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与伊朗两国间具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较多,但有强比较优势的不多,两国农产品总体上存在贸易互补性,建议贸易中还应...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产品贸易平衡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瑜 《农业展望》2013,9(5):60-64
21世纪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2012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由2001年的277.8亿美元增长到1740.5亿美元,年均增速18.2%。耕地和水资源不足、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农产品贸易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自2004年开始出现逆差且呈扩大之势,2012年逆差额达到489.2亿美元,是2004年的10倍。其中,既有国内供需矛盾、结构性调剂、主动开放市场和利用国外市场资源的原因,也有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和国际贸易壁垒的因素。展望未来,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将不断扩大,逆差将成为常态但增速有望放缓,农产品贸易政策调控也将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持续增长和巴西农产品市场亟需拓展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和巴西两国的双边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并对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深入了解中国和巴西两国的双边农产品贸易状况,利用贸易强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就中国和巴西两国的双边农产品贸易模式和动态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中国与巴西的双边农产品贸易是基于各自的农业资源禀赋而开展的,两国的农产品比较优势差异较大,这是导致二者双边贸易市场地位极不对等的重要原因;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具有较高的贸易强度,但更多体现为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程度则明显偏低;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所以两国贸易的提升空间仍然较大,但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扩大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逆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对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广西与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产品品种相似、出口产品单一、附加值低和缺乏品牌意识等问题。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采取多元化的出口措施,提升产品附加值;培养外向型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等策略促进广西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美农产品贸易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双方农产品贸易流通强度不断增加,贸易依赖性也越来越强。通过比较中美双方优势出口农产品的贸易状况,使用显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指数、贸易竞争优势(trade competitive,TC)指数等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结果表明:美国的出口优势农产品主要是以大豆、猪肉和玉米等为主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和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美国最典型农产品大豆的RCA指数长期保持在5.0以上,TC指数长期保持在0.9以上;中国的出口优势农产品主要是以水产品类和蔬菜水果类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2017年中国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类产品的RCA指数分别为3.67和2.48,TC指数分别为0.94和0.75。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推广体系和扶持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的贸易比较优势,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广泛寻求贸易合作伙伴以降低进口依存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农业机械产品贸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的农业机械产品贸易现状和贸易关系,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农业机械产品贸易提供对策建议.[方法]在利用统计描述法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的农业机械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RCA与出口相似度指数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的农业机械产品贸易关系进行测算.[结果]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都是农业机械产品的进口国,并且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的农业机械产品贸易中呈现出以出口贸易为主的特征.在显性比较优势方面,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在农业机械产品贸易中互补性较强.[结论]在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贸易时,中国应充分利用双边在农业机械产品贸易上的互补性,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农业机械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2012年中国蔬菜进出口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中国进口蔬菜约21.14万t,合计2.84亿美元,进口量、值同比分别增长32.56%和35.87%;加工蔬菜和干蔬菜进口明显增长,其中加工蔬菜进口16.19万t,同比增33.36%,干蔬菜进口2.32万t,同比增100.86%;美国、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是主要的蔬菜进口来源地,非洲来源蔬菜大幅增长;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是中国蔬菜主要出口地;受多种因素影响,全年蔬菜出口约934.28万t,合计98.21亿美元,出口量、值同比分别减少3.97%和15.52%,其中干蔬菜出口量、值大幅减少,同比分别减少25.86%和36.79%;月度进出口量波动增长,不同大类间有所差异。整体看,2012年中国蔬菜在国际市场上继续保持比较优势,进出口继续呈贸易顺差态势,预计这种趋势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中国蔬菜进出口贸易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吉尔吉斯斯坦与我国毗邻,具有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呈扩大趋势.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的加强以及我国向西开放战略、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分析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充分发挥贸易互补性,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统计分析法与贸易指数分析法相结合.[结果]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间的主要进出口农产品呈现互补关系.中国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的农产品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主要进口商品,如蔬菜、水果、鸡、羊等活动物、天然蜂蜜、动植物油脂和食品、饮料、酒和醋、烟草及烟草替代品制品;而吉尔吉斯斯坦出口到中国农产品也是中国主要的进口农产品,如棉花、动物皮毛等.[结论]在发展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双边贸易时,应充分发挥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促进双方的农产品贸易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庞玉良 《农业展望》2013,9(2):65-70
近20年来,美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总额由1991年的817.4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2756.1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出口国。美国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特征突出,出口以谷物、食用油籽和棉花等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而进口则以饮品、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美国农产品贸易的市场架构具有非常强的地缘性,出口市场靠“北关自由贸易区”和中、日、韩东亚三国两个轮子驱动,而进口来源地则较为牢固。总之,近20年来,美国在主要农产品进出口方面仍占主导地位,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和统治力均有所下降。预计2013年和2014年美国农产品出口额将会继续保持20%左右的增速,进口额增速将保持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