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鳖的学名是中华鳖,俗称甲鱼、团鱼,它是名特优水产品中的主要养殖对象。近年来,国内养鳖生产发展很快。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措施不力等原因,鳖病时有发生,个别地区、个别养鳖场鳖病严重流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根据本人多年从事鳖病防治研究的结果并结合群众养鳖的经验将鳖在放养前的挑选和药物防病介绍如下。1 稚鳖1.1稚鳖的挑选:孵出后到体重50克以内的小鳖均称为稚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1995-1996年对福建省主要养鳖基地进行养殖鳖病害现场调研和样品分析的结果,现场调查的情况表明,我省主要养鳖地区病害情况较为严重。福建沿海地区养殖中华弊病害较闽北及闽西养鳖地区严重,1995年成活率分别为75%和60%,沿海养鳖地区最具威胁的病害是病毒性出血病的白底板病,而闽北养鳖地区养殖鳖的主要病害为真菌性白斑病。鳖病对我省养鳖业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是我省养鳖业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议有关部门加大鳖病研究力度,对引进鳖苗加强检疫。在养殖管理上进行调整以便适应新形势下养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鳖在放养前的挑选和药物防病伍惠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鳖的学名是中华鳖,俗称甲鱼、团鱼,它是名特优水产品中的主要养殖对象。近年来,国内养鳖生产发展很快。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措施不力等原因,鳖病时有发生,个别地区、个别养鳖场鳖病...  相似文献   

4.
刘文斌 《科学养鱼》1997,(11):24-24
近几年来,温室养鳖在我国,无论从规模上或范围上,都在不断扩展。但由于温室养鳖开展时间不长,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管理经验不足,尤其是鳖病防治,更缺乏系统研究,所以鳖病成为温室养殖的突出问题,直接造成鳖的成活率下降,影响温室养鳖的经济效益,成为温室养鳖的主要制约因素。现将温室养鳖发病主要原因及防洽措施介绍如下:一、鳖人池时带人的致病因子在温室养鳖过程中,经常遇到鳖的移池和分池,鳖进人新池时,不能把病鳖或不健康的鳖放人池中,以免把病菌带人池中,尤其从外地购进的苗种。人池前应逐个检查,发现病鳖立即检出,每…  相似文献   

5.
工厂化养鳖水质与鳖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工健 《内陆水产》1995,(11):21-22
工厂化养鳖水质与鳖病防治随着工厂化养鳖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往往注重于饲料和养殖方法的提高,忽视了水质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至鳖病频发,给养鳖业带来本可避免的重大损失。本文谨就工厂化高密度养鳖的水质环境与鳖疾病的发生关系作点探讨.一、不良水质所引起的鳖病...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目前广东养鳖业发展现状。根据国内外市场鳖的供不应求,指出养鳖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前景。本文指出今后发展养鳖业,要着重解决好几个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种苗供应。缩短养殖周期和鳖病防治等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广东养鳖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鳖细菌性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较高经济效益的驱动,养鳖业呈现强劲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态势。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当鳖的养殖达到一定水平后,对鳖病的防治就显得紧迫而0突出了。养鳖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鳖病。高密度的养殖方式,欠妥当的饲养管理方法,不断诱发鳖的传染病。据调查,鳖病种类多且复杂,主要表现有腹甲充血(红底板)、体表或裙边腐烂出山(腐皮病)、脖子红肿(红脖子)、口鼻充血或流血(出血病)和背甲、四肢点状白斑甚至穿孔(疖疮病)等症状。一旦疫情蔓延,治愈率低,死亡率高。为弄清楚病因,我们对此开展了研究,对发病鳖进行了致病…  相似文献   

8.
工厂化养鳖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养殖是一种新兴的特定的养鳖方法,这种新兴特定的养鳖方法形成了特定的生态环境,而特定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特定的鳖病。因此使用常用的水产药物很难见效。笔者根据鳖致病机制,致病症状、致病菌的生长规律及其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筛选出有关的鳖病防治药物,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黄武联 《内陆水产》1996,23(1):24-25
近年来,随着甲鱼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人工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以及恒温集约化养殖的推广,鳖病日趋增多,生产上损失日益严重。为此,笔者于1995年8月对益阳市部分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进行了一次鳖的病害调查,发现生产上鳖病的防治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养殖生产者对综合预防工作的不够重视是造成鳖病流行的首要原因。资阳区养殖户谢某在6月份的防洪操作中,造成鳖体严重受伤,后因入池前没有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导致鳖死亡近400公斤,死亡率近90%。另外,目前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鳖病综合症以及某些鳖病的鉴别诊断都给鳖病的控制和治疗带来了一些困难。基于此,下面就以上几个问题分别作一些探讨,以供养鳖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鳖“腐皮”“疖疮”并发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广海  仲俊等 《鱼类病害研究》1992,14(3):32-34,F003
养鳖业迅速发展,鳖病日趋蔓延,作者指导了应用药物、养殖、生态、免疫等技术方法防治鳖“腐皮”“疖疮”并发病效果,提出土霉素、四环素为并发病早、中期治疗用药、药效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1.
吴晟  孙表 《内陆水产》1999,24(5):27-28
近年来,我国养鳖生产发展迅速,但由于技术滞后于生产,尤其是鳖病防治更缺乏系统研究,所以鳖病防治已成为当前养殖生产中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到养鳖的经济效益。在鳖病危害中,亲鳖的冬春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越来越高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亲鳖人工养殖成活率3年平均不...  相似文献   

12.
列述了珠三角池塘养鳖产区主要疾病的病原体、流行、发病率、死亡率等现状。指出白斑病和白点病是稚幼鳖的主要疾病.红底板症、出血性败血症和白底板症是幼、成、亲鳖的主要疾病;出血性败血症、白底板症迄今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对池塘无公害养鳖病害防治技术进行探讨1、调空好养鳖池的水环境生态,稳定水质、水色和透明度,减少养殖鳖的环境应激和免疫力下降,引致疾病的发生。2、按国家、农业部、广东省规定的无公害养鳖技术操作规程,严格监控投入养鳖池的种苗、饲料和药物以及相应投入方法,防止外界病原的进入及饲料、渔药使用不当引致的病变和终产品质量。3、详述了养鳖池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包括鱼鳖混养、种养漂浮性维管束植物大藻,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等的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控制养殖容量,减少胁迫反应,提出稚幼、成鳖的池塘最佳养殖容量:使用多种免疫激活剂和促长剂,统称免疫增强剂,提高养殖鳖的抗应激能力.在国家、行业、地方规定的允许范围内,科学使用渔用药物,以中草药治疗为主,化学药物相结合,通过药敏试验等,对症、准确定量用药,积极治疗。只有采用上述综合防治措施,才能使养殖鳖最终达到无公害的产品要求,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鳖病现状及防病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1995-1996年对禄处主要养鳖基地进行养殖鳖病害现场调研和样品分析的结果。现场调查结果表明,我省主要养鳖地区病害情况较严重其中沿海地区养殖中华鳖病害较闽北及闽西养鳖地区严重,1995年成活率分别为75%和60%,沿海养鳖地区最具威胁的病害是病毒性出血病和白底板病,而闽北养鳖地区养殖鳖的主要病害为真菌性白斑病。  相似文献   

14.
鳖,俗称水鱼、甲鱼,是一种名贵、经济价值很高的水产品。它肉质细嫩味美,营养丰富,又是传统的药物,具有滋阴清热,平肝益肾等功能。因此深受群众的喜爱。在养殖范围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病害问题明显突出,现介绍几种常见的鳖病及其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第六讲鳖的健康养殖和病害预防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致使鳖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暴发型疾病也日益增多。在养殖较密集地区发病率可达40%~50%,死亡率高达20%~30%,对养鳖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一、鳖病的诱发因素鳖病的发生是环境条件、养殖对象(宿主...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集约化温室养鳖 ,科学的管理显得特别重要。尤其在当前温室鳖市场价格接近保本点时。如何降低管理成本 ,发挥规模效益 ,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关键 ,也将是温室养鳖业能否继续生存的关键。本文以浙江一些养鳖企业的情况为基础 ,就如何走出当前养鳖业困境 ,从科学管理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看法。1 规模化温室养鳖企业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1 1 与野外养殖 ,或小规模个体养殖不同 ,大型养鳖场更象一个工厂 ,生产在一幢幢温室中进行 ,环境中的温度得到有效控制。各项生产都较有规律 ,主要表现为 :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规模扩大 ,管理和技术显…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细菌性鳖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性鳖病传染快,流行广。随着养鳖业的发展和养殖密度的提高,这类鳖病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本文阐述近十年来我国常见的细菌性鳖病及其诊治技术。1种类及症状细菌性鳖病是指病原菌侵入并导致鳖的生理机能异常的一类传染病。迄今我国危害严重的细菌性鳖病有8种(表1...  相似文献   

18.
鳖病防治中的科学用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的鳖养殖生产中,用药方面还存在着某些问题。本文根据国内外对鳖用药物的研究、使用状况和我国目前鳖病用药的现状,提出了科学用药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鳖的人工养殖在全国各地迅猛发展,但由于许多养鳖户缺乏必要的防治鳖病技术,致使养殖鳖大量死亡,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鳖常见病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养鳖业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目前广东养鳖业发展现状,根据国内外市场鳖的供不应求,指出养鳖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前景。本文着重指出今后发展养鳖业,要着重解决好几个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种苗供应、缩短养殖周期和鳖病防治等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广东养鳖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