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产乳热又称产后瘫痪,是围产期奶牛常见的营养代谢疾病,其直接原因是由于泌乳的开始,肠道吸收和骨钙动员不能及时补充血钙的损失,大量血钙被分泌到乳中,导致血钙水平降低,引起奶牛产后瘫痪。产乳热多发于高产的经产奶牛,临床上以低血钙症、肌无力、精神沉郁和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随着血钙水平的降低会伴发胎衣不下、子宫炎、真胃移位、乳房炎、酮病等疾病,增加了奶牛的死淘率。因此,预防奶牛产乳热是提高奶牛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奶牛血钙来源包括肠道吸收、骨钙动员和肾脏重吸收,通过这3个途径的有效营养调控措施提高奶牛产犊时血钙水平,是预防奶牛产乳热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奶牛产乳热的发病机理和营养调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奶牛产乳热的预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产乳热是奶牛产犊后泌乳造成血钙水平下降而引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其发生病率非常高,对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影响较大。产乳热增加了奶牛生育性炎症、生殖障碍和内分泌、消化等方面疾病发生的几率,对养殖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影响奶牛产乳热的因素有很多,不仅包括奶牛品种、年龄、体况评分、产乳热史等牛自身因子,也包括饲养管理层面的因素,如泌乳天数、干奶期、产犊间隔的控制及奶牛饲料营养水平的调控,还与气候、环境等外界因素相关,这些影响因子往往相互交织,增加了奶牛产乳热的预防和治疗难度。作者综述了奶牛产乳热的发病机理,分析研究了各种因子对奶牛产乳热的影响机制,并介绍了几种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对奶牛饲养环境的管理、产犊间隔和泌乳情况的控制和奶牛不同阶段饲料营养水平的调控,以期为降低奶牛产乳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奶牛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奶产量的增加,围产期奶牛低钙血症和产乳热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已成为围产期高产奶牛最高发疾病之一,尤其是生产瘫痪病牛淘汰率极高,如不及时治疗,并能继发其他产科疾病。因此,防治围产期奶牛低钙血症和产乳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该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将对奶牛低钙血症发病机制(图1)加以综述,旨在对临床实践中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1 围产期奶牛低钙血症/产乳热症的发  相似文献   

4.
产乳热是5-9岁奶牛群中最常见的一种急性低钙性代谢病,常在产前、产中、产后发生,它的发病与奶牛的胎次有关,而且受干奶期饲养水平的影响极大,患过产乳热的奶牛以后产犊时容易复发。 症状:发病奶牛食欲差,消化和生殖系统机能减弱,四肢无力,行走时后躯左右摇晃,大部分情况下可见患牛头向侧弯曲至胸部不能抬起。这种姿势常引起瘤胃膨胀,反应迟钝,目光呆滞,耳根冰凉,鼻镜干燥。 病因:产乳热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奶牛分娩后开始大量泌乳,尤其是初乳,钙的需求量突然增加,在很短的时间内钙的需求量会增加2-3倍,此时,奶牛不能…  相似文献   

5.
产乳热是高产奶牛的一种疾病,亦称为分娩低血钙症或分娩麻痹。此病常发生于健壮、自由取食和少运动的奶牛。早期曾患过此病的奶牛第二次产犊时亦容易再感染。此病多发生于5至10年龄的奶牛。血液中钙的含量突然减少是发生此病的主要原因。奶牛产犊48小时后,感染产乳热的奶牛血液中的钙,可  相似文献   

6.
奶牛泌乳期是指母牛分娩15天后开始产乳到产乳结束,一般指产后15~100天。这期间要搞好饲养管理工作,使奶牛不但产奶量升得快,而且泌乳高峰期长而稳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奶牛的泌乳潜力。由于涉及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和牛体健康,因此这段时间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乳房疾病是奶牛常见病。乳房疾病轻者,造成奶牛泌乳减产,重者造成奶牛淘汰。如果对患有乳房疾病的奶牛治疗不得当,常给奶牛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现将笔者在实践中对乳房疾病的治疗体会介绍如下,供广大同仁验证。1急性乳房炎急性乳房炎多发于产乳高峰期的泌乳牛,中医称之为"乳痈",与泌乳有关,故有"外吹"之称。1.1病因肝郁气滞和阳明胃热是该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泌乳期是指母牛分娩15天后开始产乳到产乳结束,一般指产后15~100天。这期间要搞好饲养管理工作,使奶牛不但产奶量升得快,而且泌乳高峰期长而稳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奶牛的泌乳潜力。由于涉及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和牛体健康,因此这段时间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炎热的夏季,当气温超过30℃时,奶牛即呈现热应激反应,采食量和泌乳量下降,尤其产乳高峰期热应激反应更明显。产乳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时以蒸发为主要散热方式增加了维持需要的能量,例如体重635kg日产乳27kg的奶牛在35℃时维持需要的能量比在20℃时约高20%;二是奶牛的采食量下降,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产乳的需要。为预防奶牛热应激反应,维持高水平的产乳量,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金睿 《中国乳业》2010,(6):34-36
奶牛围产期,各种感染性和代谢性疾病,如产乳热、酮中篱、胎衣滞留、子宫炎和真胃移位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在围产期的奶牛日粮中添加阴离子盐,使阴离子曰粮(DCAB)达到100~150mg当量,同时每天为奶牛提供120~150g钙,定期监测尿液pH值和采食量,能够避免低血钙症的出现,减少产乳热等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11.
魏建生 《广东奶业》2009,(4):13-14,35
1试验目的 通过在不同泌乳时期奶牛精料配方中添加益生素,以探讨产乳益生素对挤奶牛产奶量和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乳热发病率较高,在产乳热基础上还会引起其他疾病产生,导致奶牛高淘汰率,为牧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通过营养角度预防产乳热发病成为当前畜牧业研究热点之一。阴离子型饲粮通过影响奶牛机体酸碱平衡来调控奶牛体内钙离子代谢,能有效预防产乳热发生,同时也对奶牛生产性能及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将对奶牛钙离子稳态调节机制及近几年阴离子型饲粮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挖掘阴离子型饲粮的潜在价值,为后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产乳热又称产后瘫痪,是奶牛围产期极易发生的疾病。主要症状为四肢肌肉震颤无力、卧地不起、昏迷,严重者在几小时内死亡。据1996年美国国家动物健康监察署(USDA)的资料介绍,美国每年大约有6%~7%的奶牛遭受产乳热的危害,66%的围产期奶牛患亚急性低血钙症。患产乳热的奶牛平均寿命缩短3.4岁,每例治疗费高达334美元,患产乳热的奶牛感染其他代谢性疾病的比例高出正常奶牛的3~9倍。  相似文献   

14.
奶牛围产期几种常见代谢病的营养调控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由妊娠后期(产前2~3周)转变为泌乳初期(产后2~3周)这一阶段称之为过渡期,亦称围产期。此时期代谢性疾病发病率很高,期间最高的当属产乳热、酮病和脂肪肝。据调查在美国大约7.2%的高产成年奶牛患有产乳热,患此病的奶牛平均寿命缩短3~4岁。且易感染率比未得此病的牛高2~5倍。如酮病和脂肪肝也是常见群发性多发病。有资料报道,我国奶牛酮病的发病率占泌乳牛的15%~30%。  相似文献   

15.
碳酸氢钠:在奶牛泌乳日粮中,每头每日添加碳酸氢钠150克,可有效地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使产乳高峰提前,并能保持8个月,使产乳提高30%,乳脂率提高0.48%。  相似文献   

16.
围产期奶牛蛋白质、能量和矿物质代谢旺盛,易造成钙流失增加和钙动态平衡失调,多发低钙血症包括亚临床低钙血症和乳热,而且与其他矿物质代谢紊乱和疾病相互作用和影响。低钙血症也可以进一步诱发围产期奶牛其他生理变化、临床后果和疾病,包括产乳热、酮病、胎衣不下、真胃移位、瘫痪、免疫功能抑制以及相关的传染性疾病和炎症等,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水平与健康状况。深入研究低钙血症及与其他疾病的关联可进一步揭示低血钙发生和发展潜在的分子机制以及对其他疾病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低钙血症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综合检测和观察、低钙血症的监测和诊断、生物标记物筛选以及与其他疾病关联的研究进展,为优化产前营养策略减少低钙血症发生率,以及产后钙的补充及治疗的综合选择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奶牛围产期是指分娩前后各21 d内的时期,奶牛在分娩前后,其生理机能和代谢反应也发生巨大改变,围产期管理水平不仅影响母牛体况,还影响犊牛健康.当饲养管理水平较低时,奶牛产前容易发生内分泌紊乱,而分娩中的过度体能消耗也会加剧奶牛的应激反应和疼痛感,造成生殖器官恢复不佳,泌乳量下降,还会继发酮病、产乳热或乳房炎等疾病,进而...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用24头围产前期的荷斯坦奶牛,分为3组,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阴离子盐和钙,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阴离子盐对奶牛产后生产性能和疾病的影响,及其配合高钙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阴离子盐可有效改善奶牛的生产性能,显著提高产奶量(P<0.05),但对乳脂、乳蛋白的含量没有影响(P>0.05);而且显著提高分娩当天的血钙浓度,降低血清中PTH水平,有效预防了奶牛产后产乳热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影响奶牛产乳性能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品种、个体、年龄(胎次)、泌乳量、挤乳技术以及饲养与营养、季节、疾病等。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7,(11):133-136
奶牛产乳热是奶牛围产期的多发病,在养殖生产中造成了重大危害。研究发现,产乳热的发生与分娩前后血钙浓度降低有关。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和1α,25-(OH)_2D_3可直接或间接地调控破骨细胞(OC)的形成、活化和骨吸收功能,从而调控骨钙动员和血钙浓度,很可能与产乳热的发生息息相关。本文就PTH、CT和1α,25-(OH)_2D_3在产乳热中调控OC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