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小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成鱼试验在万安水库蜜溪坑库湾内进行,使用3个体积均为6m3的网箱。采用美国大豆协会小体积网箱养殖技术模式和使用豆粕型膨化浮性饲料,整个养殖过程不使用鱼药。经过1年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鮰无公害健康养殖模式,提高鮰鱼养殖技术,促进峡江县鮰鱼产业化发展,我们于2004年在江西省峡江县鱼种场利用美国大豆协会80:20池塘养殖模式和全植物性蛋白豆粕型膨化浮性饲料进行了斑点叉尾鮰夏花养至鱼种的示范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三口试验池塘中斑点叉尾鮰经过109d饲养后平均体重从1.07g长到38.81g。鱼的总产量为1615.4kg,平均成活率为86.8%。三口池塘饲料的平均系数为0.96,净收入为1646.05元/亩,投资回报率平均为62.3%。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合理的养殖模式,采用优质饲料,是实现健康养殖,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与安徽省太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合作开展了本网箱养殖试验,以展示利用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的豆粕型饲料及其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模式在4m3网箱中养殖斑点叉尾鮰的生产隋况.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斑点叉尾(鮰)鱼苗池塘强化培育、网箱养成鱼种、鱼种网箱越冬和商品鱼网箱养殖试验.(鮰)鱼苗网箱培育当年个体重达22.98 g,网箱越冬成活率94.2%.网箱养商品(鮰)净产51.3 kg/m3,个体均重341.9 g,饲料系数1.70.  相似文献   

5.
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与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合作开展的养殖示范试验,以示范利用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的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模式和豆粕型饲料在4m3网箱中养殖斑点叉尾蛔的养殖业绩.该示范试验在江西省万安县水库的网箱养殖场进行.万安县水产局同时比较了用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的豆粕型饲料和当地饲料在4m3小体积高密度丹箱中养殖斑点叉尾(蛔)的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6.
为了示范斑点叉尾(鱼回)从鱼种至成鱼阶段生长性能,本试验在江西省吉安市通过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80:20池塘养殖模式和豆粕型成鱼饲料进行了养殖试验。试验在3口2.0亩的鱼池中进行,每亩放养斑点叉尾(鱼回)600尾和白鲢100尾。经187天饲养,斑点叉尾(鱼回)从52克/尾长至平均710克/尾。斑点叉尾(鱼回)和白鲢的平均毛产量分别为415千克/亩和72千克/亩,它们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7.6%和100%。斑点叉尾(鱼回)对该豆粕型全植物性蛋白饲料的平均饲料系数为1.31:1。养殖试验的平均净利润为人民币1154元/亩,平均投资回报率为41.2%。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80:20池塘养殖技术和豆粕型饲料进行的本试验,展现了斑点叉尾(鱼回)生长快、主动摄食和饲料系数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江西省吉安市进行了斑点叉尾(鱼回)的示范养殖试验,旨在示范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80:20池塘养殖模式和豆粕型鱼苗和鱼种饲料养殖斑点叉尾(鱼回)鱼种的生产情况。试验在3口2亩大小的池塘内进行,放养密度为斑点叉尾(鱼回)鱼苗8000尾/亩(即120000尾/公顷),并搭配放养白鲢鱼苗1000尾/亩(或15000尾/公顷)。经109天饲养,斑点叉尾(鱼回)苗从平均1克/尾长至39克/尾。养殖的平均毛产量为斑点叉尾(鱼回)269千克/亩(4038千克/公顷)和白鲢50千克/亩(750千克/公顷)。斑点叉尾(鱼回)和鲢鱼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6.8%和6.4%。投喂豆粕型鱼苗和鱼种饲料,斑点叉尾(鱼回)的平均饲料转化率为0.96:1。养殖的平均净收入为人民币1646元/亩,平均经济回报率为62.3%。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豆粕型饲料和80:20池塘养殖技术,斑点叉尾(鱼回)展示了良好的生长、摄食和饲料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和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及万安县水产局合作开展了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试验,以比较在小体积高密度网箱中用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的豆粕型饲料和当地生产的一种盆花浮性饲料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在1997年从美国引进的德克萨斯州选育品系斑点叉尾鮰卵黄苗,经过几年的培育后,于2000年在江苏省泰兴水产良种场首次繁殖。3龄首次产卵的斑点叉尾鮰产卵率较低,卵块较小。泰兴水产良种场对斑点叉尾鮰的繁殖评估结果表明,产卵筒数量少和设置太深造成了上述较差的产卵结果。产卵筒的数量应从原来的1∶10增加到1∶2或1∶3(产卵筒与雌亲鱼之比)。产卵筒设置的深度应不得超过60cm,除非在水温激剧升高的情况下,则将产卵筒设置在水下≥1m。3龄斑点叉尾鮰繁殖的子代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换率高和成活率高的特点。在81天的投饲期间,五口重复试验地中斑点叉尾鮰从0.08g长到45.9g,平均饲料系数1.31,成活率为85.1%。这些均高于1997年斑点叉尾鮰亲本饲养的结果,在149天的试验期间,斑点叉尾鮰亲本只长到72g,饲料系数为1.47。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大规模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成鱼所需的大规格鱼种,提高放养鱼种的成活率。笔者于2007年6月至8月在水库进行网箱高密度培育斑点又尾鮰大规格鱼种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4~6cm的夏花鱼种,经过55d培育,规格达到了88尾/kg,平均成活率87.9%,饲料系数1.30。  相似文献   

11.
夏开来 《水产养殖》2006,27(6):16-16
滁州市水库众多,其中大中型水库达48座,占安徽省的50%,并且水质清新无污染,适宜开展大规模水库网箱斑点叉尾鮰养殖,滁州市渔业主管部门2004年首次引进斑点叉尾鮰进行养殖。为解决斑点叉尾鮰苗种本地化的问题,我站进行了斑点叉尾鮰池塘苗种培育示范养殖试验。1养殖方法1.1池塘条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水产品养殖结构和丰富斑点叉尾鮰养殖模式,2007年5月3日至2007年11月15日,作者在幸福水库进行了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池塘网条养殖斑点叉尾鮰的高产技术,探索出池塘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最佳放养模式。我们于2005年在沈高夹河进行了同规格网箱中放养不同规格同一密度与同一规格不同密度的斑点叉尾鮰养殖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4.
郭海山 《河北渔业》2012,(11):28-29,60
在燕山水库开展了使用较大规格的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试验,通过养殖水域的合理选择,饵料科学投喂,有效的鱼类疾病预防治疗和日常管理等方法,经过8个月的饲养,斑点叉尾鮰平均出箱规格为764g,成活率为90.1%,纯收入为293 464元,投资回报率为:61.02%。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美国大豆协会和南海科达·恒生水产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合作,于2006年7月在南海开展斑点叉尾鮰养殖试验.试验运用80:20池塘养殖模式和豆粕型膨化饲料,养殖斑点叉尾鮰从鱼苗到鱼种,观察其生长及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美国大豆协会和南海科达·恒生水产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合作,于2005年5月至11月在南海开展了斑点叉尾鮰养殖试验.试验运用80:20池塘养殖模式和豆粕型膨化饲料,养殖斑点叉尾鮰从鱼种到成鱼,皆在观察其生长及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河道网箱无公害饲养斑点叉尾鮰高产技术,2003年以来,我站开展建设标准化示范网箱,积极开展研究探索。结合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开展,建成了经农业部认定的广西梧州市西江船形网箱健康养殖示范区,主要产品斑点叉尾鮰、草鱼获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现正着力打造斑点叉尾鮰出口基地。目前,健康示范区养殖斑点叉尾鮰单产达到了203 kg/m~2,个别高产网箱单产达400多kg/m~2。现将主要养殖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和永安镇人民政府在永安镇一村共同实施了“斑点叉尾鮰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试验项目。4月3日放养鱼种,10月28日测产验收,13340m2池塘共计产鱼10117kg,其中斑点叉尾鮰7160kg、平均规格0.50kg/尾,鲢鱼2957kg,规格0.62kg/尾。每667m2产斑点叉尾鮰358kg  相似文献   

19.
用5口面积均为2亩的池塘进行德克萨斯选育品系斑点叉尾鮰夏花至鱼种的培育,放养密度每亩6000尾,饲养111~114d,斑点叉尾鮰平均尾重从0.08g长至43.55g,饲料系数1.31,成活率85.1%,平均亩净收入1721.64元,投资回报率53.9%,显示了良种斑点叉尾鮰苗种良好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20.
斑点叉尾鮰亦称沟鲶,属鮰科,为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产量占美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60%以上,且该品种亦适合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近年来,山东省博兴县沿黄平原水库库区开展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水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技术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一、网箱设置区域的自然条件水库库区水面3000多亩,平均水深4m左右,水源是黄河水,水质清新,水体透明度0.5m~1.0m。年平均气温12.5℃,≥12℃的日期在4月26日至10月28日,共计172天;≥22℃的时间在6月28日至8月24日,共计58天。年降水量528.8mm,年平均日照时数2595小时。水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