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引言植物病毒的血清学诊断和毒株鉴定常受到病毒非专化性反应和习惯方法从甚至用高度纯化的病毒免疫的温血动物获得的抗血清的质量差别的干扰。用这种方法获得的抗血清主要有三个缺点:(1)抗体和病毒的决定族反应参差不齐。(2)抗血清不能够无限制的生产。(3)由于各个动物甚至近交系同胎生的各动物对抗原反应不同,所以,就不可能生产统一标准化的抗血清。为了改进血清学检测及特征的专化性和敏感性,选用了人们已经充分研究过的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收集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0个芜菁花叶病毒株系或分离物(TuMV)。应用直接ELISA和间接ELISA对其各株系间血清学关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直接ELISA双抗体夹心法专化性较强。由病毒抗血清所制备的结合体只与同宗抗原起反应,不与TuMV其它株系异宗抗原起反应。应用病毒抗血清所制备的F (ab')2包被处理的间接ELISA技术,鉴定病毒不同株系血清学亲缘关系时,只要用1个病毒株系抗血清即可对不同株系进行鉴定。由6个TuMV株系分别制备的抗血清对10个毒株进行鉴定表明,各株系均能交互反应,说明株系间具有共同的抗原性,仅OM株系与其它株系较少一致性,表明血清学关系较疏远。因此认为,间接ELISA适用于广泛的病毒诊断及株系鉴定之用,比直接ELISA优越。  相似文献   

3.
胡吉成 《植物保护》1963,1(3):139-141
血清学方法,在植物病毒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由于植物病毒抗血清具有高度的专化性,并且容易控制,所以,可用来研究病毒的株系亲缘关系、病毒在植物体内转移及带毒量的分析等方面。在生产上,对无性繁殖的材料,可用血清反应法淘汰带病毒的植株,亦可诊断没有症状的带病毒植株。  相似文献   

4.
对植物组织中低浓度或极不稳定或很难提取的病毒检测和鉴定,已成为植物病毒学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免疫电镜(ISEM)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灵敏的现代血清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虽然缓和了这个问题,但由于容易忽视较弱的交叉反应或不能从病毒一抗体之间真正的特异性反应中区分寄主蛋白和其相应抗体之间的非特异性反应,因此,上述问题总不能令人满意地解决。最近,O'Donnell等(1982)介绍了一种简便、有效、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技术——电印迹免疫分析  相似文献   

5.
单克隆抗体及其在植物病毒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在植物病毒血清学诊断鉴定方面,目前所应用的技术几乎全部依赖于抗源—抗体反应这一基本原理。从常规的试管沉淀、免疫双扩散、乳胶凝集,反向间接血球凝集试验到较快速、灵敏的荧光抗体技术、免疫电镜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等都是如此。由于传统方法制备的抗病毒抗体,都是含有  相似文献   

6.
具有很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清学技术如乳胶凝集试验(Bercks 1967,Bercks and Querfurth 1969)或ELISA试验(Clark and Adams 1977,Vollet et al.1976),在植物病毒常规诊断中的重要性日益增长。但是做了十年的工作,发现抗血清滴度低或含有抑制物质不适于做乳胶实验。这样的抗血清必须做特殊处理之后才能  相似文献   

7.
Chir.  SN 相宁 《植物检疫》1991,5(3):181-184
血清学方法目前正广泛的应用于对病毒侵染植物的诊断。本文要描述一种用于植物病毒检测的新方法,叫做菌体凝集实验。它是基于病毒粒体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细胞(该细胞事先已被用抗体与其表面的 A 蛋白结合而致敏)的共凝集。S.aureus 的 A 蛋白同免疫球蛋白的Fc 端结合,尤其是与 IgG 的 Fc 端。一段时间以来这个特点被用于植物病理学和免疫学方法中(Goding,1978)。例如,最  相似文献   

8.
中国甘薯病毒的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作者用4种甘薯病毒抗体(IgG),3种血清学方法(DAS-ELISA、Dot-blot-ELISA和ISEM)对北京,江苏、四川、山东四省(市)的253份甘薯病毒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上述地区甘薯中普遍存在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和甘薯潜隐病毒(SPLV),尚难确定是否存在甘薯轻斑驳病毒(SPMMV)和甘薯花叶菜花叶状病毒(Sweet Potato Caulimo-like Virus,SPCLV)。21%的显症样品同上述4种病毒的抗血清不产生反应,显示我国甘薯上尚存在其它病毒。用Dot blot-ELISA和ISEM检测甘薯病毒比用DAS-ELISA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9.
青霉素/青霉素酶系统是适用于植物病毒检测的又一种 ELISA 酶系统,本文通过对几种进口兰花样品的病毒检测,对青霉素酶及辣根过氧化物酶 ELISA 方法进行了比较,说明青霉素酶系统 ELISA 具有价格便宜、可靠、简便等优点,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建兰花叶及齿兰环斑两种病毒。  相似文献   

10.
用间接ELISA法,以109份人血清作为抗原及抗体,与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其抗血清进行检测,以确定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人群的安全性,结果均呈阴性反应。试验说明,茶园应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对人群无害。  相似文献   

11.
吴新华  胡伟贞 《植物检疫》1993,7(6):428-430
根据鉴别寄主反应,粒体形态及血清学等试验从美国进口悬钩子上的病毒分离物鉴定为烟草花叶病毒。摩擦接种普通烟表现为花叶,在心叶烟,昆诺阿黎,苋色黎接种叶上表现为局部枯斑,电镜粒体为杆状,约300nm,免疫电镜中用TMV抗血清诱捕修饰法制片铜网能捕获大量病毒粒体,并在粒体表面有一层抗体外套,PAS-ELISA中与TMV抗血清也呈阳性反应。悬钩子中病毒浓度很低,只有经浓缩后才能对病毒进行鉴定。文中还讨论了  相似文献   

12.
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 AMV)是一种世界性分布、宿主范围广、具有严重危害性的植物病毒,能引起大豆的严重病害。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的AMV CP蛋白制备的抗血清,建立了高效、准确的AMV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应用于病害调查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制备的3份抗血清对重组蛋白和AMV感染的大豆植物粗提液的效价均达到256 000倍,血清特异性分析结果显示3份抗血清仅识别感染AMV的大豆叶片,不识别感染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 SMV)的大豆叶片。通过建立的AMV间接ELISA与常规RT-PCR同时对采集的50份疑似感染AMV的大豆样品进行检测,有46份样品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达92%。利用建立的AMV ELISA方法和课题组已建立的SMV ELISA方法对吉林省大豆主产区的大豆样品进行病毒检测的结果表明,病毒检出率为38.30%,SMV的检出率达30.85%,AMV的检出率达17.06%,复合侵染率为9.61%。对接种AMV的40个大豆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显示40份大豆全部感染AMV,但是病毒载量存在差异,部分品种表现出AM...  相似文献   

13.
 对大豆花叶病毒(SMA),花生斑驳病毒(PMV)和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AMV)3种Potyvirus病毒进行了免疫电镜(ISEM)的测定。ISEM法同样证实了这3种病毒在血清学关系上的不同。3种病毒抗血清对同源抗原都具有"捕获"大量病毒粒体的能力,"捕获"数量是异源关系或正常血清的20~50倍.ISEM方法的灵敏度和专化性受到包被抗血清的稀释度和在抗原上处理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捕获"病毒粒体最适的抗血清稀释度是10-3或10-4;抗原处理时间,在一定范围内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捕获"病毒粒体的数量,处理时间超过10-20小时即不再增加"捕获"粒体数量.同源抗体抗-抗原反应对病毒粒体上有"装饰"作用,而异源关系没有"装饰"作用。"装饰"的免疫电镜法是鉴别同源病毒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4.
1 引言植物病毒学中病毒现在主要作为有用的分子生物学的工具以探索生命的奥密。然而,病毒首先是作为病因被检测和研究的。其引起的病害危害作物,成了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现在还没有实用的方法治疗受病毒感染的田间作物,所以,我们必须了解病毒在作物中如何传播以及怎样阻止侵染。由于气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X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马铃薯X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的兔多克隆抗体。用微定量喷头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喷好病毒检测线和羊抗兔抗体质控线,制成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马铃薯X病毒试纸条检测烟草病汁液可稀释10000倍(重量/体积)马铃薯Y病毒试纸条检测烟草病汁液可稀释1000倍。10min内即可出检测结果。两种试纸条相互测试,未出现交叉反应。用健康和缓冲液对照测试,两种试纸条结果都为阴性。田间采集的马铃薯叶片用试纸条检测的结果和酶联结果相吻合。在密封、干燥、低温的条件下保存,有利于维持试纸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p8蛋白由其基因组片段S8编码,根据RBSDV浙江分离物S8序列(AJ297431)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编码p8蛋白N端部分的片段,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然后以大肠杆菌BL21plysS为宿主菌进行高水平地表达,利用纯化的p8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p8蛋白的特异性抗血清。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8蛋白在水稻病株中含量较为丰富,易于检测,而且p8蛋白参与病毒粒子的组成,表明p8是一个病毒结构蛋白。ELISA检测显示p8蛋白的抗血清可与不同来源的水稻、小麦、玉米病汁液发生强烈的血清学反应,表明该抗血清适用于RBSDV田间病株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7.
 以A蛋白-金颗粒复合物(Protein A-Gold complexes)标记植物病毒粒体。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和A蛋白与抗体中免疫球蛋白IgG结合的特性,在电镜下观察到同源关系中的金颗粒吸附于病毒粒体周围;而异源关系中,金颗粒则被冲洗掉或随机分布。该法专化性受抗血清稀释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影响。对杆状、线状病毒粒体来说,抗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102-103倍,对球形病毒粒体来说,抗血清稀释度以1.2×103倍为佳。抗血清吸附时间以3-10分钟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甘蔗花叶病广泛存在于我国甘蔗种植区,严重影响甘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甘蔗线条花叶病毒在蔗区肆虐,尽管针对其的血清学检测技术已经建立,但是快速、准确、高通量的检测方法亟待发掘。本研究制备了SCSMVCP的抗血清,特异性高,与引起甘蔗花叶病的另两种病原 (高粱花叶病毒和甘蔗花叶病毒) 间没有血清学交叉反应。基于该多克隆抗体,建立了直接抗原包被的ELISA、斑点杂交、Western blot和基于多抗的免疫试纸条检测技术。开发的免疫试纸条检测技术能快速、准确、高通量应用于田间病毒鉴定。本文提供了基于血清学的快速、准确、高通量,且便捷的甘蔗线条花叶病毒检测技术,有助于我国蔗区甘蔗花叶病的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19.
 利用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的简并引物, 通过RT-PCR技术获得了云南烟草病毒分离物YND的3'端约1.7 kb片段, 序列分析证明该分离物为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obacco vein banding mosaic virus, TVBMV)。将TVBMVcp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2b (+)上, 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出分子量为35.0 kD的融合蛋白。利用该融合蛋白制备了TVBMV的多克隆抗体, ELISA测定抗血清效价为1/4 096。Western blotting和DIBA分析结果表明, 获得的抗血清和原核表达的病毒蛋白及植物病汁液中的病毒均有特异性反应, 可用于TVBMV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0.
甘蔗花叶病广泛存在于我国甘蔗种植区,严重影响甘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甘蔗线条花叶病毒在蔗区肆虐,尽管针对其的血清学检测技术已经建立,但是快速、准确、高通量的检测方法亟待发掘。本研究制备了S CSMV CP的抗血清,特异性高,与引起甘蔗花叶病的另两种病原(高粱花叶病毒和甘蔗花叶病毒)间没有血清学交叉反应。基于该多克隆抗体,建立了直接抗原包被的ELISA、斑点杂交、Western blot和基于多抗的免疫试纸条检测技术。开发的免疫试纸条检测技术能快速、准确、高通量应用于田间病毒鉴定。本文提供了基于血清学的快速、准确、高通量,且便捷的甘蔗线条花叶病毒检测技术,有助于我国蔗区甘蔗花叶病的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