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使用化肥带来的污染和危害(一)化肥对土壤的污染与危害1、氮肥对土壤的污染按全国实验数据统计,氮肥利用率仅为30%左右,其挥发损失20%左右,淋溶损失10%左右,反硝化脱氮损失15%左右,地表经流、冲刷和随水流失15%左右,总损失为60%以上,这些氮素离开土壤污染环境,也污染土壤本身。就化肥对土壤污染来说,主要表现在增加土壤放射性元素,促进土壤酸  相似文献   

2.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是农业生产中稳产增产、减少化肥施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生产模式。为探索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合理比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6个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比例梯度(0%、10%、20%、30%、40%和50%),分析了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比例差异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和氮流失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化肥处理比较,20%的替代比对早稻的有效穗数显著增加了5.8%,对晚稻的产量构成因素(穗长增加16.1%、有效穗数增加7.4%、实粒数增加11.8%、千粒重增加11.1%、结实率增加4.5%)均有显著的增加效果,且早、晚稻分别显著增产13.9%和18.6%,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显著增加4.7%和4.9%。替代比例与早、晚稻产量的拟合方程得出产量最佳的替代比均为21%。有机肥氮配施比例越大,田面水氮浓度越低,减少了氮素径流损失风险。因此,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比例20%时,既可以提高水稻增产潜力,又能降低稻田氮素流失风险和适当减少稻田化学氮肥施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替代氮肥对菌草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探索有机肥对化肥的实际替代效果,以期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菌草产量的同时减少化肥过量施用对土壤造成的危害,科学确定菌草有机肥应用主推技术模式和关键技术环节,形成适合区域特点的有机肥集成技术体系,为当地测土配方施肥与化肥减量增效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70%氮肥+亩施有机肥300 kg处理菌草的分蘖数、株高、产量均最高,表明亩用商品有机肥300 kg替代30%化学氮肥,能有效促进菌草生长,同时也可起到改土培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是农业生产中稳产增产、减少化肥施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生产模式。为探索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合理比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6个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比例梯度(0%、10%、20%、30%、40%和50%),分析了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比例差异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和氮流失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化肥处理比较,20%的替代比对早稻的有效穗数显著增加了5.8%,对晚稻的产量构成因素(穗长增加16.1%、有效穗数增加7.4%、实粒数增加11.8%、千粒重增加11.1%、结实率增加4.5%)均有显著的增加效果,且早、晚稻分别显著增产13.9%和18.6%,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显著增加4.7%和4.9%。替代比例与早、晚稻产量的拟合方程得出产量最佳的替代比均为21%。有机肥氮配施比例越大,田面水氮浓度越低,减少了氮素径流损失风险。因此,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比例20%时,既可以提高水稻增产潜力,又能降低稻田氮素流失风险和适当减少稻田化学氮肥施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在江淮流域5 年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下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矿质氮的变化,为该地区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和水稻施肥结构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施化肥比较,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0~20 cm 土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显著影响,显著减少了水稻施蘖、穗肥后土壤铵态氮含量,但提高了水稻生育期土壤氮素的表观盈余量。在本试验条件下,连续5 年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中,水稻产量随逐年增加。等氮量下,不同施肥处理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但从第4 年开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水稻产量高于HY,HECF和HEDM分别比HY增加氮肥利用率14.7%和8.6%。等氮用量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提高了水稻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减少了土壤矿质氮损失,增加了土壤氮素表观盈余量,提高了氮肥利用率。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是实现水稻增产稳产、氮肥增效的合理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6.
探讨稻田系统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土壤肥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对促进水稻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100%F)、有机肥分别替代20%、40%、60%、80%和100%的化学氮肥7个处理,对水稻产量、土壤肥力以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稻田系统有机肥合理施用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有机无机配施可以显著提高早、晚稻产量,其中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同时也获得了最高经济效益。相对于不施肥处理,水稻增产48.79%,增加经济收入1296元/hm2;相对于单施化肥处理,水稻增产3.97%,增加经济收入71元/hm2。在本试验条件下,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有机肥替代80%化学氮肥处理不仅减少了化学肥料的投入,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增加了2.53%、1.67%、3.85%和6.24%。综上所述,本研究条件下,有机肥替代80%化学氮肥处理是增加中稻产量、提高土壤肥力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有机肥料与化肥配施在黄瓜上减氮增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水平下有机肥替代不同比例的化学肥对黄瓜的产量、养分吸收及效率、营养和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显著增加黄瓜的产量,以施用75%化肥氮配施25%有机肥氮处理最佳,其氮素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以及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品质指标(维生素C、氨基酸含量)明显提高,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因此,适量有机肥与化学肥配施既能减少化肥用量、节约生产成本,又能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还可以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牛场粪水施用对作物产量、氮素利用率和氮素损失的影响,本研究以小麦和玉米为研究对象,在华北地区进行了田间试验,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遵循等氮量原则,设置4个氮肥处理:常规化肥(撒施,CF)、粪水化肥配施(化肥撒施,粪水浇灌,CSF)、粪水浇灌(CS)和粪水深施(CSD)。结果表明:施氮肥处理相比不施氮肥显著增加了作物产量和氮素损失。相比常规化肥处理,施用粪水处理不会降低小麦籽粒和青贮玉米产量,且施用粪水能提高作物氮素利用率,CSD处理的效果最好。相比CF处理,CSF和CS处理不管在小麦季还是在玉米季都会增加氨挥发量,在小麦季分别增加了5.6%和27.1%,在玉米季分别增加了7.8%和14.7%。CSD处理相比CF处理则会降低氨挥发量,小麦季和玉米季分别减少了15.3%和12.6%。不管在小麦季还是在玉米季,相比化肥处理,施用粪水都能显著降低氮淋失量;与CF处理相比,CSF、CS和CSD处理的小麦季的氮淋失量分别减少了38.5%、66.7%和35.8%,玉米季的氮淋失量分别减少了22.6%、39.2%和57.8%。研究表明,粪水深施是华北地区在保证作物产量的情况下,提高氮素利用率和降低氮素损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水稻生产上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量。[方法]以常规化肥施用为对照,研究有机肥替代不同比例氮肥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有机肥替代100%化学氮肥处理水稻产量最低,较其他施肥处理减产2.3%~8.6%,常规施肥处理和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处理产量相当,通过提高水稻产量构成中的有效穗数和穗实粒数来提高水稻产量,且随着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量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产值和纯收入以常规施肥最高,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处理与其相当。[结论]综合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以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处理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人们往往很重视农药残毒的危害,而忽视化肥残留的危害,这是很不科学的.事实上,如果在蔬菜上大量地施用化学氮肥,一是会造成肥害,导致作物烧根和土壤板结,影响产量.二是容易造成土壤溶液浓度过高,使蔬菜吸收能力受阻,细胞渗透阻力增大,根系吸收困难.三是会造成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11.
太湖地区稻田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氨挥发特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以减少氨挥发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为目的,通过调整氮肥管理模式, 设置农户常规施肥处理、化肥减量施肥处理、缓控释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按需施肥处理以及无氮处理6个管理模式试验,研究太湖地区施氮量与氮肥品种对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挥发损失受施氮量的显著影响,施氮量减少22%~44%可降低氨挥发损失20.2%~35.3%。常规化肥处理下,基肥期与分蘖肥期氨挥发损失较为严重。同一施氮水平下,有机肥化肥配施可显著降低氨挥发;缓控释肥可明显减少基肥期氨挥发量,但后期效果不明显。氮肥用量由当前农户施氮水平减少22%时,不会对作物氮累积量与产量造成影响,可见适当降低施氮水平并搭配有机肥,是具产量可持续性及环境友好性的氮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研究在稻田系统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减少不同化学氮肥用量对水稻的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此明确在水稻生产上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化学氮肥适宜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氮肥处理水稻的产量为7515 kg/hm2,与对照(不施氮)处理相比,水稻增产45.9%。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减少化学氮肥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其中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减少20%化学的氮肥处理后,水稻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高于其他处理,从而提高水稻产量。通过对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可知,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减少20%化学的氮肥处理产值和纯收入最大,与单施化肥处理差异不显著。综合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收益结果,紫云英替代一定量化学氮肥较单施化肥处理水稻不减产,其中以替代20%的化学氮肥处理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化肥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上的作用很重要,但在很多地区化肥施用量已经接近或者超过适宜用量,甚至达到极限.尤其是氮肥的施用过量问题更为严重。过量施用氮肥不仅会影响粮食、果蔬的产量和品质,还会对土壤、水资源、大气等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省15个水稻甬优1540化肥定额制试验示范数据为基础,在高(9.0~12.0 t·hm-2)、中(7.5~<9.0 t·hm-2)、低(<7.5 t·hm-2)3个产量水平下比较分析化肥定额制和常规施肥的水稻产量、化肥和氮肥用量的差异。结果显示,高产水平下,化肥定额制水稻产量、氮肥用量与常规施肥无差异,但化肥定额制化肥用量显著低于常规施肥;中低产水平下,化肥定额制水稻产量、化肥用量和氮肥用量均与常规施肥无差异。不同产量水平下,化肥定额制氮肥用量均低于常规施肥,氮肥的减少量占化肥减少总量的58.4%~89.1%。水稻甬优1540实施化肥定额制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实现化肥减量,高产水平下水稻化肥定额制的化肥减量效应较为显著,化肥定额制的化肥减量效应可能是由于氮肥用量的降低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目前化学氮肥的利用率很低,国外报道为50%左右,而我国试验结果,作物对不同氮肥的利用率只有25—45%。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损失已成为当前肥料工作中的重要课题。除注意改进氮肥的施用方法外,世界各国正积极研究采用化学的方法(在氮肥中添加硝化抑制剂)以减少氮素损失。近年来我国各地也开始研究氮肥增效剂问题。我省从1972年开始,在省的化肥试验网中进行了此项工作,着重研究了专用氮肥增效  相似文献   

16.
有机肥和化学氮肥混合施用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氮肥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肥料,一般植物特别是以叶和果实为产品器官的植物对氮肥的需要量很大,氮肥不足会限制植物的生长,影响植物的产量;但氮肥过多不但会影响植物贪青生长,影响植物的产量和产品的品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增加生产成本。试验采用对番茄进行化学氮肥和不同比例的有机肥混合施用的方法,以产量为指标,以确定在番茄生产上最好的氮肥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内蒙古自治区河套灌区春小麦氮肥最佳施用量和施用方式,设置0、100、200、300 kg/hm24个施氮水平,同时设置一次性施肥和分次施肥两种方式,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春小麦株高、叶绿素含量(SPAD值)、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和不施氮肥会严重影响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株高、穗长、结实穗数、穗粒数、穗粒质量等指标数值较低;相同化肥用量下,采用一次性化肥施用方式时,春小麦长势较差,减产显著,同时春小麦氮肥农学利用效率降低13.7%,偏生产力降低8.7%。在此次设置的肥料用量区间,小麦产量与氮肥用量呈正相关,但当氮肥用量达到一定水平时产量增加幅度减小;春小麦株高、SPAD值与氮肥的用量呈正相关,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氮肥用量超过200 kg/hm2时,株高和SPAD值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有机肥和化肥对盆栽番茄氮素利用以及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研究有机肥以及化肥对氮素利用以及损失的影响,针对当前蔬菜生产中面积较大和产量较高的番茄进行盆栽控制性试验,设置等氮条件下3个肥料处理,即有机肥(M)、化肥(U)、有机肥和化肥各半(MU),以及对照CK(不施氮肥、种植作物)和CKN(不施氮肥、不种作物),对番茄产量、氨挥发、N_2O排放等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MU、U、M 3个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与U、MU相比,M能够降低氨挥发损失62%和57%,降低N_2O排放量53%和69%。土壤中残留的肥料氮量为M(64.9%)MU(36.7%)U(23.7%),且3个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结合氮素损失和作物产量,说明施用有机肥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番茄高产、降低氮素损失以及保证较高的氮素后茬利用率。考虑到气候条件、作物品种、肥料类型等的复杂性,还需要对有机肥和化肥配施的环境影响进行更多比较研究,从而进一步优化当前集约化蔬菜生产中的肥料管理。  相似文献   

19.
猪粪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氮素含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化肥有机肥在农田的配施对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养分利用率具有较好的效果,还提升了有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效率。为此,为明确猪粪化肥配施对南方典型双季稻田土壤氮素含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双季稻田系统进行田间定位试验。试验共设置了4个处理,即不施氮肥处理(N0)、50%化学氮肥处理(1/2N)、100%化学氮肥处理(N)和猪粪替代50%氮肥处理(1/2N+M)。测定了稻田土壤全氮、有效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微生物生物量氮、水稻氮含量并计算氮吸收量。结果表明:在定位试验开展后第5~6年,猪粪替代50%氮肥处理土壤全氮含量较100%化学氮肥处理显著提高15%;而不施氮肥导致土壤全氮含量显著下降达20%。猪粪化肥配施显著增加晚稻季土壤铵态氮含量。水稻氮肥吸收主要与氮肥用量、土壤全氮含量、铵态氮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氮成正相关。2年内猪粪化肥配施较全量氮肥显著提高了晚稻季水稻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提升幅度分别为9.2%~18.0%和19.6%~43.0%,且水稻产量略有提升。早稻季猪粪化肥配施较全量氮肥水稻籽粒产量、水稻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无显著差异或出现显著下降。研究表明,双季稻体系猪粪替代50%氮肥可提高晚稻季稻田土壤氮素有效性,减少化肥施用并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20%猪粪代替2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B)、施10%的猪粪型生物有机肥代替1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D)和施20%沼肥代替2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F)的水稻产量较高,分别较不施肥处理提高了103.49%、81.62%和74.64%,分别较纯化肥处理提高了38.67%、23.77%和19.02%.氮肥利用率以20%猪粪型生物有机肥代替2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C)最高,达32.64%,比纯化肥处理高了2.66%,且处理B与处理D均比纯化肥处理高,分别提高了1.12%和1.04%.有机肥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10%的稻草代替10%的化学氮肥处理(处理A)、处理B、处理D、30%猪粪型生物有机肥代替30%化学氮肥处理(处理E)和处理F与纯化肥处理比较可降低稻米的垩白度,处理B、处理C、处理D、处理E和处理F与纯化肥处理比较可提高稻米的胶稠度,处理A能降低直链淀粉的含量,表明有机肥能提高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