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鲟鱼是地球上现存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起源于2亿年前,是淡水鱼类中体型最大,并有“活化石”之称的现存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其在分类上属幅鳍亚纲、硬鳞总目、鲟形目、鲟科。我国的鲟鱼人工养殖起步较晚,尚未达到规模化养殖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鲟鱼生物学及营养需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鲟鱼是目前地球上最古老的辐鳍鱼类,被誉为活化石。鲟鱼肉质鲜美,鳍作鱼翅,鳔作鱼肚等,是餐桌上的佳肴,尤其是鱼卵制作的鱼子酱营养价值极高,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鲟鱼是当今最具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之一,在我国人工养殖尚处起步阶段,现将其生物学及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3.
鲟鱼是鲟形目、鲟科鱼类中几种鱼类的总称。分布在我国的主要鲟鱼类有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skii和达氏鲟Acipenserdabryanus等。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鱼肚、鱼鼻、鱼筋、鱼骨等都能做出独具风格的名菜,尤其是鲟鱼籽酱被誉为“黑色珍珠”,被视为珍  相似文献   

4.
鲟鱼类是地球上现存的最古老和最原始的辐鳍鱼类。近20年来,各江河修建水利工程及筑坝阻断了鲟鱼的洄游通道,加上渔业水域污染,使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有的种类濒临灭绝(例如中华鲟)。  相似文献   

5.
鲟鱼为大中型经济鱼类,它源于2亿年前的古硬骨鱼类,是现存的最古老的鱼类之一,共有26种,我国有8种。鲟鱼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鲟鱼肉和卵味道鲜美,尤其是鱼籽酱素有“黑金子”之称。据中记载,鲟鱼肉和内脏有药用价值,其软骨具有抗癌因子,并有美容和延缓衰老的作用。鲟鱼皮是制作高档皮革的原料。鲟鱼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养殖品种主要有: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小体鲟、史氏鲟和杂交鲟等。鲟鱼为底层鱼类,有避强光趋弱光性。自然条件下,主食底栖软体动物,也摄食虾、蟹等甲壳类及鱼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食配合饵料。其生存的适宜水温为15~25℃,最适宜的水温为21℃,最适宜的pH值为7~8。鲟鱼需氧较高,在6mg/L以上时,食欲旺盛,生长快;4mg/L时,摄食明显减少,长势慢;3mg/L以下浮头。目前鲟鱼的饲养方法有池塘、网箱和流水养殖。一、池塘养殖1.池塘条件面积3300~6600m2为宜,水深1.5~2m。2.清塘鱼种下塘前必须清塘。一般可用生石灰,每667m2用量150kg,清塘后10~15天用pH试纸测试,如pH小于8即可放鱼种。3.鱼种放养鲟鱼一般为单养,为调节池塘水质可放入少量花白鲢来控制浮游生物。池塘放养鲟鱼种,尾重最好大...  相似文献   

6.
<正>鲟科鱼类(Acipenseridae)属鲟形目,有"活化石"之称,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鲟鱼籽酱被比作"黑色黄金",经济价值极高,价格高达600-2000美元/kg。  相似文献   

7.
贵州鲟鱼养殖状况与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鲟鱼是一种大中型软骨鱼类,全世界共有26种,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北的水域,是亚冷水性鱼类,属中高档经济鱼类。鲟鱼属硬骨鱼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鲟鱼的商业养殖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欧  相似文献   

8.
《广东饲料》2021,30(8)
鲟鱼是我国主要的特水养殖鱼类之一,年产10万吨以上,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及华中地区,其中湖南、河北、贵州、云南、湖北等省份是我国鲟鱼养殖大省,产量均维持在6000吨以上。优质的商业配合饲料是鲟鱼养殖产业化的基础,并决定行业发展前景。早期鲟鱼商业饲料配方营养组成主要借鉴其它特水鱼类,基本能够满足鲟鱼生理所需,但仍然存有不足。本文将系统介绍和总结鲟鱼的营养研究进展,为商业配合饲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作为肉食性鱼类,鲟鱼蛋白质需求量较高(40%左右),但对各种主要蛋白源均有较好的利用。另一方面,关于鲟鱼对其它的营养需求研究仍然十分匮乏,且结果不统一,未来需要大量研究进行扩充,从而为鲟鱼营养精细化和饲料配方升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鲟人工流水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鱼属世界珍稀名贵鱼类,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古老淡水生物类群,有“活化石”之称。目前世界上鲟鱼仅存28种,被国际贸易公约组织全部列为珍稀保护动物。由于我国鲟鱼类天然资源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人工养殖鲟鱼逐渐兴起,俄罗斯鲟成为主要的养殖对象。俄罗斯鲟适应性和抗病力强,生长速度较快,肉厚质实,无硬刺,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皮可制革,鱼卵可制作鱼子酱,经济价值高,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养殖鱼类。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养殖技术》2001,(5):28-29
近年来,鲟鱼养殖热不断升温,目前,这一品种的养殖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中的一个“热点”。 一、我国鲟鱼养殖的现状 1.养殖品种不断增多,养殖数量迅速增加。我国鲟鱼人工繁殖研究起始于1956年,1988年开始鲟鱼人工养殖研究,真正较大规模发展只是在近二、三年内,其中以史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匙吻鲟为最多。迄今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西北地区鲟鱼养殖过程中发眼卵的成活率,本研究于2018年从北京水产研究所引进鲟鱼卵,在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所属甘肃省鱼类良种试验站用地下盐碱水进行鲟鱼发眼卵的孵化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地下盐碱水的碱度和盐度对鲟鱼发眼卵的孵化影响较大,鲟鱼发眼卵在碱度为1.5~3.5 mmol/L、盐度为6‰~8‰、最适温度为20.5℃的水质条件下孵化率可达80.25%。地下盐碱水的碱度具有较高的生产力,盐度降低了鲟鱼发眼卵孵化过程中水霉的繁殖速率,减少了水霉对鲟鱼发眼卵孵化的水质破坏,从而增加了鲟鱼发眼卵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12.
正鲟鱼是珍稀淡水鱼类,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鱼子酱即由鲟鱼的卵制成,其被列为世界三大珍味之一。1池塘要求鲟鱼是高溶氧鱼类,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8~25℃,溶解氧的含量要求在6 mg/L以上,低于1.5 mg/L鲟鱼会出现死亡。养殖鲟鱼,池塘面积以0.2~0.33×104m2为宜,其水深应在2 m左右,要求池塘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考虑到鲟鱼对水质的特殊要求,池塘以有地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俄罗斯鲟 (Acipensergueldenstaedtii)在越冬期间的实际营养需求和生长规律。该试验选用常用的鲟鱼饲料对流水养殖的俄罗斯鲟进行精确投喂 ,根据实际摄食情况和测量结果来分析研究俄罗斯鲟鱼的日饵率变化和鱼体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不同规格的俄罗斯鲟鱼在越冬期的日饵率差异较大 ,其营养需求和生长速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鲟类是一群古老的鱼类,全世界现有种类不足30种,其中我国有8种,主要分布在黑龙江、长江和珠江水系.鲟类是大型鱼类,具有个体大、生长快、性成熟迟、病害少、经济和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国际市场上鲟鱼售价约60美元/kg,鲟卵约300美元/kg,由鲟卵制成鱼子酱可达500~700美元/kg,是俄罗斯、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重要养殖对象.  相似文献   

15.
中华鲟消化系统内消化酶活性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鲟鱼类是大中型的经济鱼类 ,广泛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北的水域中。我国是世界上鲟鱼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 ,长江除了中华鲟外还有白鲟、达氏鲟 ,其中白鲟只见于我国。而达氏鲟和中华鲟则是我国极有开发前途的一项自然资源 ,是科学研究的宝贵材料。中华鲟仔鱼期一般吃浮游动物 ;幼鱼期多以底栖的水生寡毛类、水生昆虫、小型鱼虾及软体动物为主要食物 ;成鱼期吃底栖动物或动植物渣滓。对于幼鲟的培育工作 ,国外多采用人工饲料培育幼鲟 ,既可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 ,又避免了单一使用水蚯蚓所带来的弊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邓昕等人尝试采…  相似文献   

16.
鲟鱼属大型名优鱼类,性成熟一般在10年以上,不会出现一哄而上的局面。因此,鲟鱼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但近来受地震加金融危机,鲟鱼市场价格遭受影响。目前卖价仅为30元/千克左右。对于鲟鱼价格下跌,专家分析:一是鲟鱼价有一个季节性降价过程,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温度下降后有利于鱼长途运输,两湖两广的名优鱼均入市会影响  相似文献   

17.
鲟鱼是冷水性鱼类之一,对水质、温度和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相关指标控制不佳极易造成疾病风险,严重影响鲟鱼养殖的经济效益。笔者结合鲟鱼疾病种类调查,总结了鲟鱼养殖常见病害,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诊治鲟鱼病害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鲟鱼是冷水性鱼类之一,对水质、温度和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相关指标控制不佳极易造成疾病风险,严重影响鲟鱼养殖的经济效益。笔者结合鲟鱼疾病种类调查,总结了鲟鱼养殖常见病害,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诊治鲟鱼病害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鲟鱼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我国鲟鱼相关文献及国内外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我国鲟鱼产业的发展规律及发展现状。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我国鲟鱼子酱的国际竞争优势,同时,运用SWOT分析法定位我国鲟鱼产业。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证明现阶段我国国内市场鲟鱼价格低迷的问题并不在资源本身,而是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资源优势的发挥。从供给侧改革方面发力对优化产业结构的实现路径提出建议:主张宣传鲟鱼食用价值,助推品牌建设,导入HACCP认证制度,构建供给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市场流通体制,通过地方合作社将鲟鱼生产单元规模化规模化;通过差别化生产,对应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开拓国内市场,向国内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鱼肉蛋白。  相似文献   

20.
史氏鲟的生态养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氏鲟又名黑龙江鲟,是淡水大型鱼类之一,隶属于鲟形目,鲟科,鲟亚科,鲟属。史氏鲟全身是宝,营养价值高,有水中“黑色珍珠”之美誉。近年来,由于史氏鲟自然资源日益减少,我国各地兴起了鲟鱼养殖的热潮,但大多数是小规模集约化养殖模式,利用土池进行生态健康养殖的很少。我所自1996年以来,开展了中华鲟、史氏鲟、俄罗斯鲟的人工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2000年在福建仙游度尾进行史氏鲟土池生态健康养殖试验,经过7个月的养殖,取得了每公顷产量10875kg,成活率98.6%,商品率94.3%,经济效益1728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