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 仔猪腹泻是由各种原因(传染性或非传染性)引起的哺乳期和断乳期仔猪以腹泻症状为主的肠道疾病统称,发病率高,防治困难,是造成仔猪死亡和体重损失的主要原因。1 病因与病原仔猪腹泻是多种不同的感染因子与宿主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或因病原毒力和数量超过了仔猪的抵抗力;或因营养和免疫状态不佳降低了仔  相似文献   

2.
正免疫就是应用疫苗或菌苗采取一定手段接种于鸡体内,使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这种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是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应用预防某种特定疾病。免疫应答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开展免疫是获得性免疫应答,调动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细胞和体液抗体,清除病原微生物和外来抗原物质。所以搞好鸡场的免疫工作防治疾病的发  相似文献   

3.
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典型猪瘟病毒(CSFV)的临床暴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毒株毒力、宿主特征以及体内外环境是影响疾病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通过检测不同病毒滴度的CSFV毒株,推测毒株自身对疾病的影响,评价宿主和环境的对疾病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养鸡生产中鸡群处在一个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并存的环境中,舍养鸡疾病的发生与否和所处环境状况有非常大的关系。为增强鸡群抵抗力,预防疾病,降低或消除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保持鸡体与各种致病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现将舍养鸡疾病预防与环境控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获得种鸡最理想的生产性能,必须把疾病控制在最低水平。大部分疾病的发生是管理因素和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疾病预防需要通过管理使鸡群获得健全的免疫系统,对特定病进行免疫接种,尽可能减少接触外来病原的机会。1鸡群整体抵抗力健康鸡群具有天然的屏障,如皮肤、黏膜和肠壁可抵抗许多疾病的侵袭,环境因素如潮湿的垫料或通风不良等会破坏这些天然屏障。因此保持良好的环境非常关键。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在第一星期尽  相似文献   

6.
产后败血症是由于母牛产后受到病菌感染,或因饲养管理存在严重缺陷或某种应激以致抵抗力降低而发生的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本病是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后产生大量毒素和组织分解产物所引起的全身性病理过程,常以神经系统、实质器官和组织发生一系列的机能和形态方面的变化。奶牛产后败血症,是由多种杆菌和客观原因引起的急性、  相似文献   

7.
昆虫防御体系是昆虫抵抗病原物及原虫入侵的关键。不相容的宿主通常以包裹吞噬的方式消灭病原,这个过程血细胞在入侵原虫的周围形成多层囊胞,包裹颗粒的形成涉及一种或几种血细胞的协作,媒体是细胞分裂素和分子吸附,相关地,原虫则采取不同策略跨越宿主的免疫反应。有些原虫用避免与宿主血细胞接触的方式或以原虫表面特征使免疫反应失效而逃脱被宿主消灭。其它种类原虫甚至在宿主卵期通过注入特异性物质很活跃地打断宿主的防御体系,更有甚者有些原虫可杀灭血细胞或改变其表面吸附能力而阻遏胞囊形成。这些特性在其宿主范围和原虫——宿主共存关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海鱼与异尖线虫病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罗朝科 《畜牧与兽医》2003,35(12):40-43
简要综述了异尖线虫病病原的宿主、分布、危害 ,病原形态与结构特征、生活史、抵抗力及引起疾病的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方法。为异尖线虫病的诊断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9.
肠道稳态与宿主的健康息息相关,而宿主-菌群之间的动态平衡依赖于宿主与菌群间、菌群与菌群间的交流和互作。本文对肠道菌群的建立和发育,影响肠道菌群结构的因素,宿主-菌群、菌群-菌群之间是如何进行交流互作来维持肠道稳态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信号交流方式和作用机制等方面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宿主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调控关系,这将有助于新技术和新手段的研发,并用于某些代谢疾病的治疗和改善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0.
牛布鲁氏菌(Brucella Bru-A)和牛疱疹病毒都是可引起牛流产,睾丸炎等疾病的病原。牛布鲁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内寄生,其感染的宿主范围极广。患病母畜在患病期间以及在流产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可以通过乳汁排菌。布鲁氏菌对外界的理化环境有一定的抵抗力,感染布鲁氏菌的奶制品是主要的公共卫生危害。牛疱疹病毒(Bovine herpesvirus,BHV)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1972年,该病毒在整个西欧国家引起了严重的牛呼  相似文献   

11.
1病原微生物侵害宿主的结果 微生物杀死宿主,同时也使本身陷入生存危机,病原微生物需要以活体细胞或物质为食。自身可能被宿主的免疫系统消灭和完全驱除体外。病原微生物与宿主达成寄生关系。病原微生物寄生在动物身体上,从动物那里索取少量食物,同时不致引起动物强烈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2.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又称弓形体病,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温血动物中广泛存在,猫科动物为其终宿主和重要的传染源。中间宿主包括多种哺乳类动物、禽类和人等。在人体多为隐性感染。发病者临床表现复杂,其症状和体征又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主要侵犯眼脑、心、肝、淋巴结等。孕妇受染后,病原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直接影响胎儿发育,致畸严重,其危险性较未感染孕妇大10倍,影响优生,成为人类先天性感染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已引起广泛重视。本病与艾滋病(AIDS)的关系亦密切。  相似文献   

13.
<正>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发病率高达60%~80%,死亡率20%~50%,患病雏鸡生长发育过程缓慢,经济效益差。该病的病原为艾美耳属球虫,根据其在宿主体内寄生部位不同、卵囊形态差异和卵囊孢子化时间,可进行分类,目前研究证明全球有13种可致鸡群发病。病原寄生于宿主细胞内,引起肠道炎症和损伤、降低宿主抵抗力,可影响采食和消化,导致病鸡消瘦。致病力低或轻度感染时,肠道表现为卡他性炎症,严重感染时可引起肠道黏膜出血或坏死性肠炎。  相似文献   

14.
动物对寄生虫的抵抗力,一般来说,不是先天性的(自然的)就是后天获得性的。寄生干各种动物的原虫有99%以上对人并无致病性,这说明了自然(先天性)抵抗力的重要性。但近年医学的发展也强调获得性免疫在寄生虫感染中的重要作用。免疫应答是宿主抗寄生虫的一种生物学的(生理学的)适应机能,它可使宿主产生不同水平的免疫力。不利的是,它同时也可诱发不良反应,使宿主遭受损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16,(6)
正进入秋冬季节,温度降低、日照减少,加之多变的天气,容易使猪只抵抗力下降,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所以秋冬季是猪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其中属猪的消化道疾病最为高发,尤其对仔猪危害严重。能够引发猪消化道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传染性因素中,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腹泻危害最为严重,细菌性腹泻包括仔猪黄白痢、仔猪红痢、仔猪副伤寒和猪痢疾;病毒性腹泻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感染。此外,寄生虫感染以及一些非传染性因素如  相似文献   

16.
蛋鸡支原体是引起鸡的慢性呼吸道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单独感染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常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和大肠杆菌等病原混合感染,导致患鸡呼吸道症状加剧,死亡率增高。控制蛋鸡支原体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减少病原微生物与宿主接触的机会,降低诱发因素,提高宿主对病原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7.
<正>犬胃肠道寄生虫种类多种多样,常引起犬消瘦、贫血、腹泻以及生长发育受阻和免疫力下降,感染严重时甚至引起动物死亡。尤其是幼犬,肠道寄生虫不仅使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而且还会使其对其他疾病的抵抗力减弱,从而继发感染多种疾病,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犬是多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如弓首蛔虫病等。笔者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云南省对曲靖市靓仔动物医院就诊、注  相似文献   

18.
畜禽患病的实质是环境与畜禽之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因此,改变以免疫、消毒、药物治疗为主线的传统预防疾病模式,运用生态学的方法,控制、改造和破坏病原、宿主、病媒的生存环境,达到从根本上消除疫病的目的,使用生态学防治的新手段、新方法,其中也包括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规律,对畜禽疾病的发生、发展、消亡过程进行准确及时地预报和预测,使畜禽疾病得到早期控制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畜禽疾病的发生与环境控制的好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鸡群处在一个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并存的环境中。鸡群机体的抵抗力较高,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较弱时,鸡群表现为健康;如果鸡群所处的环境条件较差,满足了细菌病毒的致病条件,而鸡群机体抵抗力较低时,就打破了鸡群机体和各种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则鸡群就会感染病原而发病。  相似文献   

20.
正呼吸道疾病目前是对猪场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不仅给猪场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其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也令猪场苦不堪言。本文通过分析猪呼吸道三道防线的结构以及对其危害的主要病原从而揭示了猪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本质原因。呼吸道疾病一直是猪场的顽疾,以前春秋季节天气变化时多发并且伴随个体差异,但是随着近年来猪群的整体抵抗力下降,疾病发生已经淡化了这两方面的因素,常常表现一年四季,全群常发。猪场呼吸道疾病给猪场带来的损失包括:用药量的增多,料肉比的增加,抵抗力降低以及为其他病原微生物提供入侵的风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