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临沂市依托国家、省、市沼气项目,先后建成200个生态家园村。结合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农居建设,将沼气建设与清洁水源、田园、家园和养殖园建设等相结合,优化了农村生态环境。以农户庭院为载体,以沼气为纽带,大力发展庭院养殖、种植和户用沼气“一池五改”项目,沼渣、沼液统一供到农业园区内。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藤花峪村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近几年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加强生态家园建设,逐步发展以户用沼气为手段,以樱桃种植和肉猪养殖为主体的生态庭院经济模式,挖掘庭院小空间,巧做致富大文章.……  相似文献   

3.
"现在用沼气做饭,既干净环保,又安全节省,用起来很方便."提起用沼气的好处,河南省禹州市梁北镇董村店村村民付风娥高兴地告诉记者. 付风娥说的沼气入户,得益于禹州市中鑫奶牛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鑫奶牛公司)"养殖一沼气一肥料一粮经作物一养殖"的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模式,中鑫奶牛公司将养殖场、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和果蔬及粮食种植四者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以畜牧养殖为龙头、以沼气工程为中心、以有机肥生产为纽带、以粮食和果蔬种植为支撑的生态循环农业,促使农业与畜牧业协调发展,实现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的多赢,为中鑫奶牛公司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沼气技术的日趋成熟,经济效益的不断增加,沼气建设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燃料范畴,以沼气为纽带与改圈、改厕、改厨相结合的庭院型生态农业模式和以沼气为纽带与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田园型生态农业模式等一些使用生态模式的推广应用,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而且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公共卫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冀北地区农村科技小院建设背景和农村科技小院的作用,总结了冀北地区农村科技小院建设途径,具体包括种养与沼气相结合、庭院花卉立体种植、以蔬菜为主的庭院立体种植、建立农村科技小院"互联网+"加工坊、发展生态观光农村科技庭院等方面内容,并提出农村科技小院发展前景与意义,以期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闫伟刚 《甘肃农业》2012,(11):60-62
作者介绍了静宁县发展沼气的思路背景、成效意义,实践探索开展"畜沼果"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为当地果品产业提质增效,促进畜牧养殖发展,拓展农村沼气利用途径,走出了"肥气并举,服务产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农村沼气建设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平阴县立足清洁能源开发,加大沼气、秸秆、太阳能综合利用,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一是沼气综合利用。大力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构建"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有机肥-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生态循环链,全县沼气池用户达到2万户,建成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基地4处,建起高标准大棚(每个1000平方米)18个,将沼气池建在大棚里面,池容积达60立方米,每个  相似文献   

8.
湖区庭院生态经济模式(下)农业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任元才,任虹二、由庭院生态经济户向庭园生态工程发展从生态农业宏观分析,庭院对调节小气候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都很有限。故从1988年开始,我们着限于建设生态农业县的大目标,着手于更深层次的发展庭园生态工...  相似文献   

9.
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是农村能源环境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涉及农业生产、生活、环境、卫生、精神文明等诸多领域,与农业、农村、农民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沼气技术的日趋成熟,经济效益的不断增加,沼气建设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燃料范畴,以沼气为纽带与改圈、改厕、改厨相结合的庭院型生态农业模式和以沼气为纽带与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田园型生态农业模式等一些使用生态模式的推广应用,不仅促进了农民征收和农业增效,而且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公共卫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莘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中国小肉食鸡之乡",也是"中国蔬菜第一县"。为了促进两大产业协调发展,莘县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以"立足于养殖企业、服务于果菜产业"为原则,建设了大型沼气工程,创新改进了加热增温设施,沼气产业与养殖企业促补效应明显,实现了沼气产业与果菜产业双赢发展,完成"三沼"服务设施同步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经济效益分析可知,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需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扶持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养猪–沼气-种菜"生态循环农业是指以沼气生产工程为中心,以蔬菜种植为前提,以养猪为源头的养殖、沼气、种植、水产等多业结合不同循环类型的生态循环系统,探索并建立"养猪–沼气-种菜"三位一体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包括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通过分析"养猪–沼气-种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为解决"养猪–沼气-种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我家在庭院中兴建了小型沼气池,形成养猪、沼气、蔬菜种植相结合的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全年出栏生猪12头,出产无公害蔬菜4000多千克,家里做饭取暖全部用上了沼气,年增收2300余元。"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中柴厂村郭大喜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13.
新疆农民庭院基本配备牲畜圈、果园、菜地与"厕所",为发展沼气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在农户庭院建设沼气池,既可为农户提供生活用能源,节约开支;又可提供大量高效、灭菌的有机肥,沼液、沼渣直接入园,促进家庭园艺与养殖的发展.旋流布料沼气池是一种适合新疆农家使用的新池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聊城市强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健康饲养方式转变,大力扶持发展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 一是大力推广生态养殖。因地制宜推行适宜的工程技术模式。以沼气工程建设为纽带,推广“畜禽-沼气-牧草”、“畜禽-沼气-林果”等生态养殖业,推行操作程序化、管理制度化,逐步实现标准化。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村沼气事业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它可以作为农村炊事、照明等生活用能,是农村实现燃气化的一条有效途径。沼气与养殖、种植相结合进行综合利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发展沼气可以减少废物排放,净化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庭院卫生状况,减少疾病的发生。沼气技术是依据生态系统的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生态农业能源循环利用技术,具体地说就是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将畜牧业、种植业科学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有机系统,通过物质多层次的合理利用,达到能源、经济、生态等效益的统一。沼气系统作为一种高效和人工生态系统,不仅包括生物循环,受环境条件制约,还包括…  相似文献   

16.
“沼气 养猪”富民工程项目是交城县2000年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和2003年实施国债资金项目逐步摸索出的一项开发庭院经济的较好模式。适用于庭院窄小,以养殖生产为主,每户年养猪存栏数10头以上的农户。地址一般选择在庭院的西南角,地下建池,地上建猪舍和厕所。一、建池技术  相似文献   

17.
“沼气 养猪”富民工程项目是交城县2000年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和2003年实施国债资金项目逐步摸索出的一项开发庭院经济的较好模式。适用于庭院窄小,以养殖生产为主,每户年养猪存栏数10头以上的农户。地址一般选择在庭院的西南角,地下建池,地上建猪舍和厕所。  相似文献   

18.
正"猪—沼—鱼"生态养殖是综合利用生态循环原理进行循环养殖的一种新模式,可实现养猪、养鱼增收及利用沼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设施建设一是建好沼气池。沼气池、猪圈、鱼池及厕所等选址时要根据住宅和周围农田及就近鱼池进行布局,同时要相互兼顾,便于人员、车辆进出和饲料、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有利于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沼气池容积以8~10立方米为宜,池型及建设规范要  相似文献   

19.
<正>早在2001年,文登市就重视生态农业发展,在宋村镇金西村开始建设以沼气综合利用技术为纽带的"四位一体"生态大棚建设。当时的"四位一体"技术是太阳能大棚、沼气利用、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的模式,棚内建沼气池,沼气池上建畜禽合进行养殖,畜禽粪便作为沼气池的运行原料,沼气用于点灯以增加光照和补充二氧化碳气肥,沼渣沼液用于农业生产,每个生态大棚都是一个小型循环农业系统,效果比较显著。宋村镇也因此受益,发展成为胶东半岛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和威海市的菜篮子。  相似文献   

20.
“猪-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2012年第9期16页)"猪-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是果农利用山地开发一片果园、建设一个猪场、建设一个沼气池,猪场的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用作燃料或照明,沼气废液用作果园的有机肥,使种植养殖产业有机结合的一种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