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黄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华南型黄瓜早熟品种百福6号、福贝特和当地主栽华南型黄瓜品种鄂黄3号、燕白进行比较试验,充分鉴定其早熟性、丰产性、抗病性、商品性和利用价值,为其在长江流域的推广利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百福6号和福贝特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特别是百福6号,早熟性、丰产性、抗病性、商品性都明显优于当前主栽品种鄂黄3号和燕白,适合春季保护地早熟栽培,在长江流域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前衡阳地区春甘蓝主栽品种为熟性晚、叶球大的京丰一号等扁球型甘蓝,缺少早熟优质的圆球型结球甘蓝品种。为筛选出适合衡阳地区种植的早熟优质圆球型春甘蓝新品种,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育种团队引进了6个春甘蓝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甘21、中甘628、中甘D22和YR中甘21平均产量达3 000 kg/667 m2以上,且植株生长整齐,纯度高达100%,叶球绿色坚实,较耐裂球,叶质脆嫩,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宜在衡阳地区春季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扁豆新品种——通研红扁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湖南引进了极早熟扁豆大面积栽培,在生产中发现,这些品种与地方品种相比极早熟,但肉薄,商品性1996年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湖南引进了极早熟扁豆大面积栽培,在生产中发现,这些品种与地方品种相比极早熟,但肉薄,商品性差、抗病性差。从1997年起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以从湖南引进的早熟春扁豆为母本,以南通地方品种红扁豆(鸡血扁)为父本杂交后,经6年6个世代系谱选择法选育成扁豆新品种——通研红扁豆。通研红扁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布点试验过程中,表现为荚色红艳、早熟、肉厚、商品性好、抗病、高产,有效地综合了…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应当前生产需要的双季茭白品种,进行了2a3点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浙茭7号夏秋两季双早熟,采收期早于对照品种浙茭9115d,产量提高8%以上,农艺性状优良,商品性好,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中抗胡麻斑病和锈病,综合表现为产量高、早熟性好、抗性好、品质佳,可作主栽品种在浙江中北部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山药品种插穗在不同浓度、不同类型生根剂处理下的生根情况,特开展山药枝条扦插快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山药插穗的生根率随NAA和IBA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升高,其中十堰田薯(SY)用50 mg/L IBA处理时插穗生根率最高,为83.33%;广州田薯(GZ)用50 mg/L NAA处理时插穗生根率最高,为70.00%;生根剂处理下不同山药品种的生根率为51.67%~71.67%,而对照组不同山药品种的生根率为46.60%~58.33%.因此,认为不同山药品种插穗生根率与生根剂浓度和种类有关,实际生产中建议根据品种采用不同的生根剂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6.
米兰诺(M·MERANO)是我所1982年由荷兰皇家斯路易斯(Royal Sluis)种子公司引进的一个早熟春花椰菜品种,于1984年开始,在中国农科院蔬菜所试验农场连续进行三年小面积引种鉴定,经1987、1988两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和1988年北京市品种区域性试验,明确该品种具有早熟,品质优良等特性,可作为一个早熟春花椰菜品种进一步示范推广。 一、品种概况 1、早熟性: 该品种历年早熟性表现见表1。 上表中四年比较,米兰诺比耶尔福早显球6~13天,花球始收早7~13天。 2.产量:米兰诺历年小面积试种结果产量都略低于耶尔福(减产3~15乃),常年产量为亩产1600~2…  相似文献   

7.
特早熟豇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特早熟豇豆99-1和本地主栽品种长豆角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99-1豇豆具有早熟、丰产、优质、商品性好等特点,其丰产性尤为突出;667 m<'2>前期产量707.11 kg,占总产量的36.68%,总产量1 927.63 kg,可作为早熟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8.
以4个苦瓜品种为试材,进行春季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绿玉苦瓜早熟性好,颜色浓绿,产量高,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对照品种比玉,比较适合武汉及周边地区早熟栽培种植,可作为武汉地区春季早熟栽培推荐品种。  相似文献   

9.
洋葱是一种耐运输、耐贮藏的常用蔬菜,食用部分是肥大的肉质鳞茎,有特殊的香辣味,能增进食欲,可治疗多种疾病.洋葱按鳞茎皮色可分为紫皮、红皮、黄皮和白皮4种;不同品种的洋葱鳞茎形状有长椭圆形、球形和扁圆形.球形越扁,熟性越早.熟性早的扁平品种,一般667 m2产量在5 000 kg左右;中晚熟品种产量高于早熟品种,667 m2产量可达7 000 kg,经济效益为2 000~3 000元/667m2之间.  相似文献   

10.
丝瓜是深受大众欢迎的蔬菜品种之一,在湖南省蔬菜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试验对我省新选育的丝瓜品种的早熟性、丰产性、抗逆性和产品品质等进行比较,旨在对各品种的性状作出综合评价,为我省丝瓜品种的更新换代及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塑料大棚山药珠芽快繁种薯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平凉山药的繁殖效率,研究了塑料大棚条件下山药珠芽不同栽培密度对当年形成的种薯的茎鲜质量、珠芽质量、种薯横径、单薯质量、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棚栽培珠芽较露地栽培能提早出苗12 d;珠芽栽培密度对山药种薯生育期无明显影响;珠芽栽培密度越大,种薯的单质量下降越明显(f=0.631**);合理的栽培密度为...  相似文献   

12.
以铁棍山药为试材,研究冷藏与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后常温贮藏期间山药的发芽及重量损失情况,并分析了不同处理样品的感官指标和可溶性总糖、粗蛋白、水分及灰分含量。结果表明:冷藏和70~100 Gy剂量辐照均可有效地抑制山药的发芽、减少重量损失率,100 Gy处理贮藏期间的重量损失比70 Gy显著减小,且贮藏期越长,冷藏和辐射处理减少山药重量损失的效果越显著;冷藏和辐照保鲜90 d的山药品质优良,冷藏的保鲜效果优于辐照。  相似文献   

13.
以块茎膨大期的河北安平白山药的块茎为试材,通过施加不同浓度的外源钙,测定在施不同浓度外源钙下山药块茎形态指标的变化,淀粉、淀粉酶和淀粉合成酶含量及内源钙离子、钙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探讨钙离子与钙调素对山药块茎膨大影响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施入恰当浓度的外源钙(74 kg·hm-2)能促进山药块茎内源钙离子和钙调素含量的增加,能提高淀粉合成酶的含量,促进淀粉的合成与积累,有助于促进山药块茎的膨大,为山药块茎膨大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膨大素对淮山药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山品种"桂淮2号"和"铁棍山药"为试材,采用定向结薯栽培方式,在结薯初期以200 mg/L(A)4、00 mg/L(B)6、00 mg/L(C)3个浓度的去豆膨大素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对照喷清水,研究去豆膨大素处理后对淮山薯块养分、余零子产量、薯块产量及品质产生的效应。结果表明:去豆膨大素处理后"桂淮2号"和"铁棍山药"的氮含量差异不明显,全磷和钾含量都是B处理得到显著提高;去豆膨大素处理后2个品种的薯粗得到显著提高,而薯长没有明显差异,但以B处理的效果最好;去豆膨大素处理后2个品种的粗蛋白、水分、鲜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差异均不明显。由此可说明,去豆膨大素主要促进淮山薯块膨大,通过增加薯粗来提高产量,而且以400 mg/L浓度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山药品种资源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山药的品种资源、分布、化学成分以及品种、栽培条件等因素对山药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山药(Dioscorea opposite Thunb.)为药食兼用的常见蔬菜,而其染色体的研究相对滞后。以根尖为试验材料,分别考察不同的取材方式、预处理试剂、预处理方法以及解离方式对山药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筛选优化制片的关键技术,以期为今后细胞学研究打下基础。结果表明:室内基质培养块茎(或零余子)的方式获取的根尖中中期分裂相个数最多,且染色体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占的比例最高;适合于山药核型分析的预处理试剂为8-羟基喹啉同秋水仙素的混合液、8-羟基喹啉溶液,其中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后染色体缢痕更清晰,为最好的预处理试剂;预处理方法以低温4℃下2 mmol/L的8-羟基喹啉预处理2 h最好;采用酸解加酶解的方式解离效果明显好于单用酸解的方式,并且得到的制片中染色体形态清晰,96.3%的中期细胞的染色体分布于同一个水平面上。  相似文献   

17.
山药糖蛋白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宇婧  韩涛  李丽萍  杨蕊 《园艺学报》2010,37(6):1009-1014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山药糖蛋白,经DEAE-52和SephadexG-75柱层析纯化,得到两种山药糖蛋白纯品,分析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包括还原能力以及对H2O2、、·OH、DPPH的清除作用、对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能力,并分别与抗坏血酸效果作比较。结果表明,山药糖蛋白具有较高的还原能力,对H2O2、、·OH、DPPH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脂质体过氧化具有抑制作用。山药糖蛋白的抗氧化活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 ~ 20 mg · mL-1)存在量效关系,随着山药糖蛋白浓度的增加,其还原能力和对H2O2、、· OH、DPPH清除能力增加,但对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是先增加后降低。在相同浓度下,山药糖蛋白CYG-1的抗氧化能力稍弱于山药糖蛋白CYG-2。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灵芝(Ganoderma lucidum)AM21菌株菌丝产灵芝三萜的能力,采用响应面法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 Burman设计法对影响菌丝体三萜含量的9个相关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主要影响因子为豆粕粉和山药,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2个主要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并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1.84%豆粕粉,1%玉米粉,1%葡萄糖,0.92%山药,0.5%酵母粉,0.1%麸皮,0.1% KH2 PO4,0.1% MgSO4·7H2O,0.01% VB1.使用该培养基生产的灵芝菌丝体中三萜含量较使用基础发酵培养基生产的高29.13%.  相似文献   

19.
栽培方式对平凉山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平凉山药为试材,研究了3种不同栽培方式下山药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平作栽培,套管和打洞栽培产量、成品产量、块茎全长和块茎单质量显著增加.块茎全长与龙头、横径与块茎单质量成显著正相关,块茎单质量与产量,成品产量成极显著正相关.打洞栽培是适于平凉山药的一种简单易行、节本增效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20.
种茎大小对山药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山药种茎大小对产量的影响,按大小把山药种茎分成9个等级种植,分别编号为A:10~25 g/个、B:25~50 g/个、C:50~100 g/个、D:150~200 g/个、E:250~300 g/个、F:350~400 g/个、G:450~500 g/个、H:550~600 g/个、I:650~700 g/个。结果表明:种茎越大,总产量越高。当种茎重量达到一定值后,总产量增加趋缓,可供出售的商品产量则下降。通过比较,认为种茎重量在350~600 g/个范围内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