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3414"试验中氮素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施纯氮量达到130.56 kg/hm2时,马铃薯产量达到最大值,产出马铃薯36 499.10 kg/hm2;当施纯氮为129.32 kg/hm2时,产出马铃薯36 497.21 kg/hm2,此时经济效益最高,即在施磷、钾达到2水平的情况下,施纯氮129.32 kg/hm2为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置在定西市李家堡镇的钾肥后效定位试验,对2007—2010年不同施钾水平基础上实施的马铃薯干物质和产量的后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钾水平对当季马铃薯干物质量有一定的后效应,钾肥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根、茎、叶干物质量开始下降,块茎干物质量则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不同施钾水平对当季马铃薯产量的影响非常明显,其中施钾105 kg/hm2时(K3)产量最高,施钾140 kg/hm2时(K4)产量最低,按产量大小依次为:施钾105 kg/hm2处理>施钾70 kg/hm2处理>施钾35 kg/hm2处理>不施钾处理>施钾140 kg/hm2处理(K3>K2>K1>K0>K4)。当施钾肥量为105 kg/hm2时产量最高,即为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氮、磷、钾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采用二次回归"3414"完全试验设计,研究马铃薯在不同氮、磷、钾水平配比时的产量效应,并建立氮、磷、钾施用量与马铃薯产量关系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以确定台州市马铃薯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马铃薯最高产量达25.59t/hm2,施肥量分别为N141.93kg/hm2,P2O578.48kg/hm2,K2O241.33kg/hm2,但从经济效益考虑,最佳施肥量为N131.83kg/hm2,P2O575.51kg/hm2,K2O202.57kg/hm2,三种肥料需要量的养分配比为N:P2O5:K2O=1:0.57:1.54,对应的块茎产量为24.34t/hm2。  相似文献   

4.
施氮水平与密度对马铃薯会-2产量影响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施氮水平与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二因素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的试验方法,建立产量数学模型,并对各因素进行主效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效应大于施氮水平,当施氮水平在212.25~384.90 kg/hm2,密度在36 698.70~84 040.80株/hm2范围时,理论产量可达27 555 kg/hm2左右。[结论]草原类草地的最佳施氮水平为212.25~384.90kg/hm2,栽培密度为36 698.70~84 040.80株/hm2。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858农场科技园区水稻"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探讨了水稻氮、磷、钾化肥施肥效应,获得了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水稻最佳施肥量、最大施肥量及对应的产量。最佳施氮量为195.6kg/hm2,对应的最佳产量为9595.5kg/hm2,最佳施磷量为75.15kg/hm2,对应的最佳产量为9849kg/hm2,最佳施钾量为82.05kg/hm2,对应的最佳产量为9606kg/hm2。最大施氮量为234.3kg/hm2,对应的最大产量为9663kg/hm2,最大施磷量为97.95kg/hm2,对应的最大产量为9912kg/hm2,最大施钾量为117.45kg/hm2,对应的最大产量为9690kg/hm2。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肥对鄂东南双季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量在早稻、晚稻之间的合理配比及对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增施钾肥、晚稻增施氮肥增产效应明显,早稻施K2O 112.5 kg/hm2和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可分别获得最高产量,分别为5 974 kg/hm2和8 627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0.9%和29.3%。早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早稻施纯N 165.0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13.8%和4.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和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9%和11.5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K2O 112.5 kg/hm2和37.5 kg/hm2时的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达到最高,为9.9%和7.9 kg/kg。晚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氮水平下,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最高,为22.7%,施纯N 165.0kg/hm2时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9.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6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最高,为7.1%,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1.7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钾75.0 kg/hm2时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9.9%和11.0 kg/kg。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3414”肥效试验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3414"试验探讨马铃薯、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下的肥效及最佳配比,结果表明:马铃薯最佳配方为施N 240kg/hm2、P2O560kg/hm2、K2O 300kg/hm2,其产量为22 818.2kg/hm2;肥料利用率为18.0%,比习惯区提高6.8%;产值为34 227.30元/hm2、肥料成本为3 168元/hm2,比习惯净增收3 492.15元/hm2。  相似文献   

8.
上林县超级稻“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上林县超级稻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方.2008年在上林县三里镇双吴村进行了超级稻田间“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氮、磷、钾配施,与对照(CK)相比,各处理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最大施肥量为N215.9kg/hm2,P2O5 99.3kg/hm2,K2O 235.1kg/hm2,超级稻最高产量为8 990.9kg/hm2.最佳产量施肥量为N176.4kg/hm2,P2O568.1kg/hm2,K2O 132.3kg/hm2.水稻最佳产量为8 715.2kg/hm2.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转基因棉在丰产栽培模式,应用农业系统原理和方法,采用四元二次旋转组合设计,以密度、施氮量、施钾量、缩节安为决策变量,转基因棉产量及构成因素为目标函数,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剖析了密度、施氮量、施钾量、缩节安四项综合农艺措施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分析表明,栽培因子对F1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是:密度>缩节安>施氮量>施钾量。对F2产量影响大小顺序是:施钾量>施氮量>密度>缩节安。并寻求了定量生产水平下F1、F2的最佳农艺措施,即F1当密度为21500株/hm2、施氮量为450kg/hm2、施钾量为450kg/hm2、缩节安量为75g/hm2,可能取得最佳产量1556kg/hm2,F2密度为15000株/hm2、施氮量为750kg/hm2、施钾量为300kg/hm2、缩节安量为135g/hm2可获得最高的皮棉产量1219.35kg/hm2。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磷肥和钾肥施用量稳定的条件下,当施氮量达到189.98 kg/hm2时,玉米产量达到最大值,为9 834.97 kg/hm2;当施氮量为173.91 kg/hm2时,玉米产量为9 811.92 kg/hm2,此时经济效益最高。但此结论仅适用于耕层土壤肥力为含有效氮71.00 mg/kg、速效磷38.49 mg/kg、速效钾168.12 mg/kg左右的淡黑钙地块。  相似文献   

11.
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烤烟的最佳施氮水平为纯氮135kg/hm2左右,其产量和品质及经济效益最高,产量达2250kg/hm2、经济效益达5652.91元/hm2;烟叶品质在一定施氮水平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多呈上升趋势,但达到一定限度时则呈下降趋势;烟碱与施氮量呈正相关,还原糖含量则与施氮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石敏  周元福  李树林 《农技服务》2012,29(6):711-712
为优化马铃薯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提高产量和商品薯率,2010年在施肥总量确定的情况下,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方案,研究氮、磷、钾肥不同比例配合施用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和产量影响较是显著,优化氮、磷、钾肥配施,能有效改变经济性状和提高产量,采用氮150 kg/hm2、磷75 kg/hm2、钾180 kg/hm2配合施用,马铃薯综合经济性状和商品性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2001-2003年在基施有机肥45t/hm2、纯氮78.8kg/hm2、五氧化二磷78.8kg/hm2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种类钾肥在马铃薯上的施用效果对比试验和磷酸钾适宜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铃薯上增产效果显著的钾肥种类是磷酸钾和硅酸盐菌剂;基施磷酸钾的合理用量为105.0~131.2kg/hm2,以118.1kg/hm2施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玉米品种九单318的最适种植密度和最佳施肥量,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九单31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九单318最佳种植密度为7.75万株/hm2,施氮量为300 kg/hm2,施钾量为240 kg/hm2,施磷量为150 kg/hm2,在此条件下产量最高,产量为11 602.75 kg/hm2。  相似文献   

15.
南安市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6~2008年在福建省南安市进行了马铃薯田间施肥"3414"多点试验,结果表明:施用N、P、K肥仍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增加收益的重要途径。不同施肥处理的马铃薯增产增收效果表现为NPKNKP,单位肥料增产效果和收益表现为NPK,投产比表现为NPK。土壤肥力高低对马铃薯施肥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南安市马铃薯田间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低级的指标分别为100、19.6、36 mg/kg,中级的指标分别为65~120、14.8~52.6、36~133 mg/kg,高级的指标分别为120、52.6、133 mg/kg。马铃薯的推荐施肥量随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升高而降低,马铃薯获得最高产量的全市平均施N量为(195.33±22.67)kg/hm2,N∶P2O5∶K2O为1∶0.36∶1.19;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192.60±20.26)kg/hm2、P2O5(66.06±13.23)kg/hm2、K2O(210.13±57.28)kg/hm2。  相似文献   

16.
黄兴江  李发祥 《农技服务》2009,26(10):14-14,34
对杂交玉米新组合"安单4号"进行密度与施氮量的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密度、施氮量及密度与施氮量的互作均达极显著水平。并以密度为52500株/hm2,施氮量450kg/hm2时的产量最高,为11515kg/hm2。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旱地梯田不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高马铃薯产量;但当氮肥施用量超过一定范围时,马铃薯的产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施N 150 kg/hm~2处理的综合经济性状最佳,折合产量最高,为36 461.0 kg/hm~2。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在沙县夏茂镇Ⅱ优航1号示范片,设置不同氮钾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分蘖数和穗数增加,每穗粒数和干物质积累量以适中施氮量为最高,产量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型相关,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180 kg/hm2,每生产100 kg稻谷的施氮量为1.93 kg;随着施钾量的提高,穗数、每穗粒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随之提高,产量与施钾量呈抛物线型相关,最高产量施钾量为156 kg/hm2,每生产100 kg稻谷的施钾量为1.65 kg。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棉花"3414"配方施肥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以施尿素690kg/hm2,过磷酸钙300kg/hm2,氯化钾360kg/hm2的处理棉花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佳。在南陵县土壤条件下,棉花施肥的原则应是"控氮、保磷、增钾"。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单作玉米的适宜氮钾肥量及不同施氮量、施钾量对玉米产量与效益的影响,设置不同施肥处理进行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中,施尿素652.5 kg/hm2玉米产量最高、增效最大,分别为9 390 kg/hm2、1 374.0元/hm2;施氯化钾255 kg/hm2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增效最大,分别为11 115 kg/hm2、2 596.5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