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施肥和未施肥两种条件下12年生的5株I-69杨(Populus deltoides Bartr.cv."Lux" ex I-69/55)为研究对象,对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和壁腔比等纤维形态指标及1%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纤维素、木素和聚戊糖含量等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I-69杨施肥处理后纤维宽度和壁腔比有所提高,但施肥处理降低了纤维长度和长宽比;施肥处理提高了I-69杨边材和心材的纤维素含量,降低了其木素含量和边材1%NaOH抽提物含量,而对苯醇抽提物影响轻微;施肥处理的有无对I-69杨边材各项化学成分影响不显著;对心材化学成分除水分含量之外,其余各项影响也都不显著;不同部位对施肥I-69杨化学成分的影响除聚戊糖外,其余各项成分都不显著;对未施肥I-69杨除1%NaOH抽提物和聚戊糖含量差异外,其余各项成分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长培育条件下人工林杨树木材性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长在3种长江滩地类型(江滩、洲滩、湖滩),3种栽植密度(3 m×4 m、4 m×5 m、5 m×6 m)下的3个品系速生人工林杨树木材[欧美杨无性系72杨(Populus×euramerica cv.I-72/58)、美洲黑杨无性系63杨(P.deltoides cv.I-63/51)和69杨(P.deltoides cv.I-69/55),以下简称72杨、63杨和69杨]为对象,在分析不同培育措施条件下人工林杨树木材材性的基础上,根据最终用途对杨树材性的要求进行评价,从而提出适宜于不同最终用途的最佳培育措施.结果表明,长江滩地杨树用于作建筑类材时,63杨和69杨为相对适用于作建筑类材的品系,3 m×4 m是培育建筑类材的最佳栽植密度;对于纸浆材来讲,洲滩上宜选择63杨,江滩和湖滩上宜选择69杨在4 m×5 m栽植密度下培育;对于单板类人造板材来讲,宜选择72杨和69杨以3 m×4 m栽植密度来培育.  相似文献   

3.
探究2种常见杨树三脉青杨(Populus trinervis)、康定杨(Populus kangdingensis)的心材、边材的化学成分,观察心边材主要化学成分差异,分析杨树湿心材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不同化学成分之间的影响,并为杨树湿心材的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2种杨树心材与边材主要化学成分有明显差异,湿心材现象明显,心材颜色较深,边材颜色浅;综纤维素含量心材低于边材;木质素含量心材高于边材;苯醇抽出物含量心材低于边材;1%NaOH抽出物的含量心材小于边材;冷水抽出物和热水抽出物含量心材均小于边材;灰分含量心材高于边材。  相似文献   

4.
根据2020年调查的尚志市林业局18块迎春5号杨树(Populus nigra×P.simonii)人工林样地的90株解析木数据,采用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对迎春5号杨树心材、边材、树皮的方位变异、横向变异、纵向变异、林分间变异、株间变异进行研究,并采用回归分析建立心材年轮数、心材半径、边材宽度与形成层年龄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迎春5号杨树心材、边材、树皮的方位变异不显著。心材半径、树皮厚度随着树干高度增加而减小,而边材宽度在树干基部较大,在树干中间大部分区域随高度变化浮动较小,在接近树梢位置的附近区域随高度增加明显减小。心材、边材、树皮的生长与去皮半径、胸径之间皆存在极显著的关系(P<0.01)。不同林分间的心边材比存在显著差异,各个林分内的心边材比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株间差异。心边材年轮数随形成层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迎春5号杨树心材形成年龄最早为2 a,且心材与边材的生长速率在12~14 a达到最高,在17 a之后趋于平缓。杨树在生长初期的生长速度过快从而提前达到成熟年龄。  相似文献   

5.
杨小舟蛾对4个杨树品种叶片取食的选择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杨小舟蛾对4个杨树品种(35杨、I-69杨、107杨和I-72杨)的取食选择性发现:杨小舟蛾对供试杨树品种叶片的取食选择指数为107杨>I-69杨>I-72杨>35杨,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07杨>I-72杨>I-69杨>35杨,叶片含水率为35杨>I-69杨>107杨>I-72杨。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杨小舟蛾对不同杨树叶片的取食选择指数与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0.870),与叶片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0.775);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叶片含水率存在显著负相关(-0.682)。  相似文献   

6.
对施肥处理和未施肥处理两种条件下的12年生I-69杨(Populus deltoides Bartr cv."Lux" ex I-69/55)的年轮宽度、纤维长度、宽度、壁厚、腔径、长宽比、壁腔比、微纤丝角及基本密度等材性指标进行了系统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可促进杨树生长;对年轮宽度、纤维宽度、腔径、壁厚、微纤丝角等有增大作用,但降低了纤维长度、长宽比等指标.经方差分析,施肥处理对I-69杨木材解剖学特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施肥处理和未施肥处理两种条件下的12年生I-69杨(Populus deltoides Bartr cv."Lux" ex I-69/55)的年轮宽度、纤维长度、宽度、壁厚、腔径、长宽比、壁腔比、微纤丝角及基本密度等材性指标进行了系统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可促进杨树生长;对年轮宽度、纤维宽度、腔径、壁厚、微纤丝角等有增大作用,但降低了纤维长度、长宽比等指标.经方差分析,施肥处理对I-69杨木材解剖学特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杨树根材的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杨树根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2年采自合肥大圩的12年生意杨无性系I-69杨(Populus deltoids Bartr cv."Lux")的根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方法制作根材切片,观测其纤维宽度、纤维壁厚及细胞腔径,采用冰醋酸与双氧水混合溶液离析法测定根材纤维长度,参照GB/T 2677.(2-10)-1993规定的造纸原料成分测定系列方法分析根材的化学成分。【结果】I-69杨根材纤维平均长度为1 068.37μm,平均长宽比为37.56,平均壁腔比为0.73;I-69杨根材综纤维素平均含量为83.96%,酸不溶木质素平均含量为22.34%,戊聚糖平均含量为20.43%,苯醇抽提物平均含量为3.84%。【结论】与相关文献资料提供的杨树同一品系干材相比,根材纤维长度较短,长宽比较小,壁腔比较大,综纤维素含量较高,酸不溶木质素含量相近,戊聚糖含量偏低,苯醇抽提物含量高出近1倍。  相似文献   

9.
对施肥处理和未施肥处理两种条件下的 1 2年生 I-69杨 (Populusdeltoides Bartr cv.“Lux”ex I-69/ 5 5 )的年轮宽度、纤维长度、宽度、壁厚、腔径、长宽比、壁腔比、微纤丝角及基本密度等材性指标进行了系统测试 ,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施肥处理可促进杨树生长 ;对年轮宽度、纤维宽度、腔径、壁厚、微纤丝角等有增大作用 ,但降低了纤维长度、长宽比等指标。经方差分析 ,施肥处理对 I-69杨木材解剖学特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施肥处理对Ⅰ-69杨木材材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不同施肥处理对I-69杨(Populus deltoides cv.I-69/55)木材材性影响规律,作者对4种施肥处理下的12年生I-69杨的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腔径、壁腔比、微纤丝角及木材基本密度等材性指标进行了系统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I-69杨的双壁厚、腔径、壁腔比和微纤丝角影响显著,而对纤维长度、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影响不显著,其中双壁厚和壁腔比在各试验地之间差异达到0.1%显著水平,微纤丝角达到1%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人工林毛白杨木材材色测定及其株间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人工林毛白杨边心材的不同表色系统的色度学特征值,研究了毛白杨边材材色的株内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毛白杨边材和心材及其不同板条的材色在XYZ空间,L^*a^*b^8色空间和孟塞尔色空间中,均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且不同板条的材色色度学参数在3个色空间中不完全相同,毛白杨边材材色是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茎干离地22 cm的直径(D22)与单枝地上生物量的关系,估算林分地上生物量,并对三倍体毛白杨B301和欧美杨107在3种栽植密度下林分地上生物量及收获物质量进行早期测算。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B301林分各栽植密度的单枝地上生物量和单枝树皮地上生物量差异均不显著;欧美杨107在20 000株/hm2栽植密度下,单枝地上生物量和单枝树皮地上生物量均显著小于栽植密度为5 000株/hm2;2种杨树林分地上生物量和林分树皮地上生物量均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各栽植密度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杨树单宁对青杨天牛的抗虫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杨树单宁含量与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Linnaeus))产卵时寄主选择和幼虫发育的关系,测定了中黑防、3930杨、107杨、美×青、新疆杨、银中杨6个杨树品系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单宁含量.结果表明,供试的杨树品系在生长季节韧皮部单宁含量略高于木质部,但差异不显著.木质部和韧皮部单宁含量最低时期均在5月(美×青木质部和107杨韧皮部除外),最高时期普遍在7、8月份.各月份之间韧皮部单宁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美×青单宁含量无论在韧皮部还是在木质部中都明显高于其他品系,中黑防韧皮部和新疆杨木质部中的单宁含量都明显低于其它品系.采用实验林田间生物测定法研究了青杨天牛对6个供试杨树品系的寄主选择及生长发育情况,发现品系间幼虫发育率排列顺序为:中黑防>3930杨>107杨>美×青>新疆杨>银中杨,青杨天牛幼虫发育率与木质部单宁总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产卵痕密度的排列顺序为:美×青>107杨>中黑防>3930杨>银中杨>新疆杨.5月份韧皮部单宁含量与品系间产卵痕密度无显著相关关系,表明供试杨树枝条韧皮部中的单宁含量不是影响其选择寄主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和数学分析方法对新疆杨不同部位(叶、枝、干、根)8个可溶性盐离子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杨中无CO3^2-存在;(2)新疆杨各部位各个生长时期阳离子中K^ 含量最大,Na^ 含量最小;阴离子中HOQ3^-含量最大;(3)新疆杨树体内的主导离子是Ca^2 、HCO3^-、Cl^-;(4)新疆杨一年生枝、多年生枝、心材和边材的离子分布年内动态相似,叶和根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人工林杉木原木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水分和密度在径向和高度方向分布,以及原木气干周期,运用切片法和X射线法测试水分和密度。结果显示,在径向上,边材含水率为184.41 %,是心材与含髓心含水率的2.65倍和2.58倍;边材与含髓心材的绝干密度均为0.375 g·cm-3,与心材绝干密度0.361 g·cm-3存在显著性差异。X射线测试生材和绝干材密度,计算生材含水率,与切片法测试结果接近。在高度上,随树木高度增加,心材含水率逐渐下降,边材含水率有增加趋势;从根部至梢端心材绝干密度变化很小,然而,边材绝干密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径级18 cm原木初含水率126.92 %气干至25 %,气干时间约42 d,表裂严重;但气干可作为原木预干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房莉  余健  陈金林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1,12(2):224-227,252
[目的]研究连作对不同品种杨树人工林叶片养分及生长量的影响。[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室内试验对苏北杨树产区不同种植代次和不同品种的杨树人工林树高、胸径、材积和其叶片TN、TP、TK3种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2个品种不同林龄林分随着代次增加叶片TN、TP、TK含量变化不同,但是随着林龄的增大,叶片TN、TP、TK含量呈下降趋势;随代数增加,Ⅰ-69杨与Ⅰ-72杨树高变化的趋势相似,7与10年生林的树高受代次增加的影响较为稳定,呈逐代下降趋势,而4年生林的树高随代次增加,表现为先增后减;胸径随代次变化规律与树高随代次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栽植代次的增加,7和10年生林材积生长量下降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实现人工林合理施肥与管理、提高杨树人工林生产力、实现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树单宁含量与青杨天牛危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青杨天牛的发生规律,通过对不同杨树品系木质部和韧皮部在生长期与休眠期单宁含量的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了杨树中次生代谢物质单宁含量与青杨天牛危害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杨天牛对不同杨树品系的危害率有较大的差异;生长期的健康韧皮部和被害木质部的单宁含量与被害率有较强的负相关性;杨树各品系之间单宁含量差异显著;生长期内健康与被害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单宁含量差异显著;在休眠期只有被害木质部单宁含量与被害率有较强相关性;生长期和休眠期之间木质部单宁含量变化不显著,韧皮部单宁含量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