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贺兰山共有野生可食大型真菌137种,其中味道鲜美的有52种,它们中能形成产量的有19种。对其营养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在13.25%~51.52%之间,平均含量为30%,比栽培种高10%;粗脂肪的含量在0.68%~6.22%,平均含量为4.30%,与栽培种接近;淀粉含量在1.06%~13.79%之间,平均含量为5.09%;可溶性糖含量在1.18%~15.32%之间,平均含量为5.66%;还原糖含量在1.02%~14.89%之间,平均含量为4.90%;灰分含量在8.46%~19.02%之间,平均含量为13.95%,比栽培种平均高出5.81%。  相似文献   

2.
李应金  秦西云 《植物保护》2007,33(1):131-133
用土壤消毒剂98%溴甲烷、32.7%维博亩水剂、32.7%威百亩水剂、98%棉隆颗粒剂、35%威百亩水剂对烤烟苗床土壤进行处理,播种后20 d,6种药剂对单子叶杂草的防效分别为56.78%、80.42%、75.36%、63.64%、81.78%,对双子叶杂草的防效分别为79.28%、86.21%、89.02%、81.52%、88.69%。播种后40 d 6种药剂对单子叶杂草的鲜重防效分别为75.39%、81.67%、80.27%、72.64%、82.38%,对双子叶杂草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5.25%、92.46%、90.58%、82.69%、91.47%;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5%威百亩水剂、32.7%维博亩水剂和32.7%威百亩水剂防效相当,但与溴甲烷、棉隆的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苯醚甲环唑·多菌灵20%悬浮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的配方筛选,得到苯醚甲环唑.多菌灵20%悬浮剂的最佳制剂配方为:苯醚甲环唑10.0%,多菌灵10.0%,分散剂MF 2.0%,分散剂NNO 0.5%,HY-21.5%,农乳500#1.0%,黄原胶0.15%,乙二醇4.0%,消泡剂0.5%,水70.35%,该悬浮剂悬浮率≥90%,分散性良好,热贮稳定性合格。  相似文献   

4.
防治甜菜夜蛾有效药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豇豆和苋菜上甜菜夜蛾进行了药剂筛选 ,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 ,对甜菜夜蛾药效最好的为除尽。室内试验24、48、72h后 ,除尽50mg/L校正死亡率为91.1%、100%和100% ,青虫绝300mg/L48、72h后校正死亡率为85.1%和93.8%。其次为米满200mg/L 72h后校正死亡率为100% ,氟铃脲50mg/L 48、72h后校正死亡率为82.9%和94.5%。田间施药 1、3、7d后 ,除尽10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98.3%、99.7%和95.9% ,米满为51.7%、93.0%和 96.3% ,青虫绝为65.4%、88.2%和93.1% ,氟铃脲为31.8%、89.3%和100% ,CP1为70.5%、91.8%和96.5% ,CP2为38.8%、85.7%和100.0% ,CP3为78.6%、100.0%和91.6%。但甜菜夜蛾对好年冬、灭多威、辛硫磷和氯氰菊酯具有较高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分别使用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健达)、42%肟菌.戊唑醇SC(拿稳敌)、22.5%啶氧菌酯SC(阿砣)、35%氟菌·戊唑醇SC(露娜润)、25%吡唑醚菌酯EC(凯润)、50%咪鲜胺锰盐WP(施保功)、45%咪鲜胺EC(施保克)等7种药剂在百色市和南宁市对杧果炭疽病进行试验。第三次施药后7 d调查结果,百色试验区上述药剂对杧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为别为70.67%、50.85%、49.66%、51.82%、47.43%、70.21%和69.85%,南宁实验区的防治效果别为73.19%、53.78%、51.40%、51.84%、48.91%、70.86%和70.21%。第三次施药15 d后,百色试验区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9.89%、44.60%、35.44%、42.70%、41.14%、68.70%和68.61%,南宁试验区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37%、44.47%、36.81%、41.57%、41.22%、70.79%和70.37%。生产上使用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健达)3 000倍液、50%咪鲜胺锰盐WP(施保功)1 500倍液和45%咪鲜胺EC(施保克)1 000倍液喷施果实3次,间隔10 d一次,均能较好的防治杧果炭疽病。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醋糟、粉煤灰处理下高粱苗期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特性的变化特征及对高粱生长的影响,以探讨醋糟、粉煤灰的施用效果及最佳配比,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是处理1(醋糟100%)、处理2(醋糟∶粉煤灰=1∶1)、处理3(醋糟∶粉煤灰=2∶1)、处理4(醋糟∶粉煤灰=3∶1)和化肥对照。结果表明:施用醋糟、粉煤灰可以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提高土壤酶活性,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和高粱产量。处理1~处理4细菌数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9.66%、31.34%、15.69%、12.54%,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0.99%、32.37%、17.56%、10.43%,真菌数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2.78%、34.26%、13.54%、9.56%;土壤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7.11%、20.85%、12.29%和19.78%;土壤蔗糖酶活性比对照提高了23. 70%、37. 08%、11. 54%和3. 08%,土壤脲酶活性比对照提高了25. 28%、34.77%、19.82%和13.79%;处理2苗期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处理1、处理3和处理4提高13.8%、6.67%、9.98%和13.30%,拔节期提高3.45%、3.22%、3. 21%和4. 05%,抽穗期提高14. 52%、3. 75%、1. 86%和12. 66%,灌浆期提高了13.08%、4.26%、4.08%和9.36%,成熟期提高了3.8%、1.05%、2.12%和2.20%。醋糟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可为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养料,进而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红火蚁化学防控提供新药剂,本文测定了氟啶虫胺腈对红火蚁中、小型工蚁的毒杀活性及行为能力的影响作用。制备了不同浓度的氟啶虫胺腈饵剂,分别测定其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活性以及对抓附能力、攀爬能力和行走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0.01%、0.02%、0.03%的氟啶虫胺腈饵剂处理5 d后,小型工蚁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5.18%、66.66%、100.00%,抓附率分别为65.00%、31.67%、0.00%,攀爬率分别为55.00%、31.67%、0.00%,行走率分别为61.67%、30.00%、0.00%;中型工蚁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2.47%、55.06%、100.00%,抓附率分别为68.33%、33.33%、1.67%,攀爬率分别为63.33%、33.33%、0.00%,行走率分别为61.67%、30.00%、0.00%。在设计剂量下,氟啶虫胺腈饵剂对红火蚁工蚁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且对其行为能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干旱地区有利于春小麦生长和提高产量的大田滴灌灌水模式,以春小麦永良4号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生育期(苗期~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设置5个土壤水分下限W1(55%、60%、55%、50%),W2(60%、65%、60%、55%),W3(65%、70%、65%、60%),W4(70%、75%、70%、65%)和充分灌溉(CK)(75%、80%、75%、70%),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调控对河西地区滴灌春小麦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施肥水平下,随着土壤水分下限的提高,各处理株高、叶面积指数均不断增大,在成熟期充分灌溉(CK)处理分别比W4处理高2.19%和7.93%;不同水分下限处理条件下,春小麦干物质的总积累量和成熟期干物质向籽粒的分配量均为W4处理最大,比CK分别显著高5.63%和17.14%;各处理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土壤水分下限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中W4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比W3处理降低2.82%,但其产量分别比W3、CK处理增加7.53%和4.07%。从节水增产的角度考虑,W4处理可作为基于本试验条件下较适宜的水分处理。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深层还田技术对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试验,利用玉米秸秆深层还田技术对0~40 cm土层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深层还田不仅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土壤,还能增加玉米产量。秸秆深层还田3年后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8%~8.38%,速效氮含量提高了5.47%~14.66%,速效磷含量提高1.33%~1.42%,速效钾含量提高了1.77%~5.31%,容重降低了0.75%~4.51%;20~4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1.94%~46.27%,速效氮含量提高了6.15%~30.82%,速效磷含量提高1.74%~2.98%,速效钾含量提高了4.3%~13.98%,容重降低了5.52%~13.79%;深层秸秆还田后玉米增产量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增产量在4.7%~8.5%之间。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利用入侵植物资源的化感作用开发植物源除草剂,以刺果瓜的根、茎为试验材料,研究其甲醇提取物(提取率分别是1.85%、1.73%)对苹果芥菜、白菜、谷子、亚麻的芽前、芽后抑制率。芽前试验结果表明:在10 mg/m L浓度下,得到发芽抑制率,苹果芥菜是24.01%、22.22%;白菜是30.80%、19.26%;谷子是20.68%、13.86%;亚麻均为10.00%。可以看出其甲醇提取物对种子萌发有一定影响。芽后试验结果表明:在10 000μg/m L浓度下,得到根长、茎长抑制率,苹果芥菜是38.01%、35.47%,52.69%、74.71%;亚麻是37.65%、35.90%,68.81%、20.14%;白菜是32.61%、36.85%,4.36%、53.34%;谷子是8.23%、10.96%,35.62%、32.12%。可以看出其甲醇提取物对幼苗生长有明显影响。芽前和芽后试验结果表明,刺果瓜根、茎甲醇提取物对苹果芥菜、亚麻、白菜和谷子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1.
苯甲酸和肉桂酸促进蚕豆枯萎病发生的生理生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苯甲酸和肉桂酸胁迫促进蚕豆枯萎病发生的生理生化机制,在接种蚕豆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fabae的条件下,研究了苯甲酸和肉桂酸4个浓度处理对蚕豆枯萎病发生、植株抗氧化酶活性、膜质过氧化程度及病程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苯甲酸处理下蚕豆枯萎病的病情指数提高了25.0%~362.5%;蚕豆根系和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降低了15.7%~31.4%和21.3%~38.7%,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降低了37.7%~42.8%和28.4%~44.8%,丙二醛(MDA)含量分别提高了28.9%~42.6%和16.4%~45.0%,根系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降低了23.6%~39.4%和17.4%~38.7%。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肉桂酸处理下蚕豆枯萎病的病情指数提高了37.5%~350.6%,蚕豆根系和叶片中POD活性分别降低了17.1%~48.6%和13.4%~36.0%,CAT活性分别降低了15.6%~61.0%和18.5%~57.9%,MDA含量分别提高了24.5%~51.8%和42.0%~94.1%,根系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分别降低了29.1%~48.9%和21.3%~40.2%。苯甲酸和肉桂酸浓度高于50 mg/L时显著降低蚕豆抗氧化酶性能,加剧细胞破损程度,抑制病程相关蛋白表达,降低自身生理生化抗性,有利于病原菌入侵,促进枯萎病发生,其中肉桂酸的促进效应大于苯甲酸。  相似文献   

12.
钟昭全  叶枫 《广西植保》2007,20(Z1):34-35
试验结果表明,2%阿维菌素EC对防治稻纵卷叶螟,每亩用量10ml,15ml,20ml,25ml,3d防效分别达到74%、87.06%、92.4%和95.7%;7d防效达到70.8%、85.7%、91.9%和93.8%,保叶效果达到78.1%、88.2%、93.5%和96.8%,建议每亩阿维菌素用量20~25ml对水45kg防治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究了2.15%吡虫啉、0.05%茚虫威、0.3%氟虫腈和0.45%胺菊酯+0.05%氯氰菊酯等4种不同有效成分的杀蚁饵剂对红火蚁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4种饵剂处理两次施药后均可有效灭除红火蚁蚁巢及工蚁,第一次施药后7 d,以0.45%胺菊酯+0.05%氯氰菊酯的防治效果最高,达82.06%,2.15%吡虫啉防治效果最低,为56.4%;第二次施药后28 d, 0.05%茚虫威、0.3%氟虫腈和0.45%胺菊酯+0.05%氯氰菊酯的防治效果均达92%以上。综上,0.05%茚虫威、0.3%氟虫腈、0.45%胺菊酯+0.05%氯氰菊酯可有效防治红火蚁,建议在生产中轮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外源ABA及Ca~(2+)处理对低温条件下酿酒葡萄蔗糖代谢的影响,以赤霞珠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不同浓度ABA和Ca~(2+)条件下,5℃低温及5℃低温后25℃恢复(5℃和5℃/25℃)两种条件下碳水化合物积累及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条件下,随着外源ABA和Ca~(2+)浓度的逐渐升高,植株内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淀粉含量不断增加,并且在5 mg·L~(-1)ABA或15 mmol·L~(-1)CaCl_2浓度处理下植株内碳水化合物含量积累至最高,依次较对照增加了67.88%,21.8%,213.77%,7.04%,51.38%,2.35%,8.84%,31.81%或72.81%,35.37%,123.57%,36.44%,25.90%,28.67%,210.56%,210.90%。其中ABA处理后的葡萄糖含量在5℃/25℃条件下较5℃显著增加。两种处理条件下,外源ABA及CaCl_2提高了赤霞珠幼苗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活性,其中在5 mg·L~(-1)ABA或15 mmol·L~(-1)CaCl_2处理下4种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显著增高,依次较对照提高了64.10%,125.00%,193.29%,756.31%,2 291.51%,1 569.31%,1 523.13%,1 336.77%或26.42%,20.38%,30.75%,58.30%,111.63%,14.14%,14.32%,66.39%。说明适宜浓度的ABA及Ca~(2+)处理可增强蔗糖代谢酶活性,促进蔗糖转化,提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从而增强幼苗的抗寒能力。研究结果为酿酒葡萄糖代谢物质及相关酶在外源ABA及Ca~(2+)处理下响应低温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生物质炭输入对盐胁迫下玉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以轻、中、重度盐渍化土壤为基础模拟不同程度的盐胁迫环境,设置0(CK),1%、2%、4%、8%生物质炭输入水平,进行室内玉米盆栽试验。检测播前及苗后盆栽土壤的理化指标,观测玉米种子萌发及其苗后的生物学性状。结果显示:1%、2%、4%生物质炭输入轻、中度盐渍化土壤可显著降低土壤总盐,但对pH影响不显著;8%生物质炭输入水平导致轻、中、重度盐渍化土壤pH和总盐含量显著升高,pH较CK增加2.93%、5.49%、8.16%,总盐含量较CK增加31.76%、9.17%、11.13%。生物质炭输入可以显著提高盐胁迫下玉米种子的活力,提高幅度与生物质炭输入量呈正相关。轻、中、重度盐胁迫下:8%生物质炭输入处理中玉米种子发芽率提高145.43%、174.57%、73.72%。2%、2%、4%生物质炭输入处理中玉米茎粗和株高较CK处理分别增加32.73%、15.19%、44.76%和61.78%、36.50%、63.96%;8%、2%、8%生物质炭输入水平对玉米干物质累积量的促进效应最强,地上干物质累积量较CK分别增加115.9%、151.2%、648%,地下干物质累积量较CK分别增加117.5%、91.7%、241%;生物质炭输入与玉米叶片MDA含量降低,CAT、SOD酶活性增强相关。轻、中、重度盐胁迫下酶活性表现:MDA含量均在8%生物质炭输入水平降至最低;SOD酶活性均在2%水平达最高;CAT活性分别在2%、1%、8%输入水平达到最高。因此生物质炭可作为盐渍化土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0.3%苦参碱AS、1.5%阿维菌素UL、2%印楝素WG、5%鱼藤酮ME、0.5%藜芦碱SL和10%烟碱AS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在田间喷施上述农药,施药后3 d、7 d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所设置的药剂浓度下,0.3%苦参碱AS 7d后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84.2%,其他制剂防效分别为68.6%、52.5%、81.3%、74.2%和82.6%。  相似文献   

17.
分析莠去津(ATZ)及其代谢物脱乙基莠去津(DEA)、脱异丙基莠去津(DIA)、脱乙基脱异丙基莠去津(DDA)与2-羟基莠去津(HYA)在玉米中残留特性和安全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ATZ、DEA、DIA、DDA、HYA在玉米中残留量。样品用乙腈-甲酸溶液(体积比,9:1)提取,经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净化,用Agilent EC-C18色谱柱分离,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正离子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ATZ、DEA、DIA、DDA、HYA在0.005~0.5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 0.99;在鲜食玉米、玉米、玉米秸秆中的定量限均为0.01mg/kg;不同添加水平下,鲜食玉米、玉米、玉米秸秆中ATZ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102%、95%~103%、94%~104%,RSD分别为2%~5%、2%~4%、1%~4%; DEA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97%、93%~97%、94%~100%,RSD分别为4%~6%、3%~4%、3%~6%; DIA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106%、101%~107%、99%~106%,RSD为3%~7%、2%~10%、4%~8%; DDA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107%、88%~107%、99%~106%,RSD分别为2%~7%、2%~6%、2%~5%; HYA的回收率分别为88%~102%、90%~105%、91%~103%,RSD分别为3%~5%、3%~8%、3%~7%。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普通人群莠去津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是0.084μg/(kg·d),占日允许摄入量的0.4%。该方法操作简单,回收率和精密度均较高,可同时检测玉米中莠去津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能满足玉米中莠去津的监测及该药的登记试验需求。玉米中莠去津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8.
~(60)C_0对绿豆象的辐射遗传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r 射线辐照绿豆象幼虫、蛹和成虫。用1.1、3.4、4.6、5.7,6.9万拉德辐照绿豆粒内高龄幼虫和蛹后,各处理幼虫、蛹、成虫的总死亡率分别为39.58%、84.62%、93.85%、97.18%和100%。并且残留的活成虫与正常成虫交配后,产卵量及 F_1代成虫数量大大降低。用0.5、1、2、3、4、6万拉德辐照成虫,成虫均无直接死亡并能正常交配,但能造成成虫不同程度的不育。如辐照的雄成虫,它们同正常雌成虫交配后,产卵量分别比对照减少14.3%、19.3%、19.6%、20.9%、25%和28.9%;雄成虫不育率分别为34.2%、42.5%、47.4%、50.3%、51.7%和66.6%。辐照的雌成虫,它们与正常雄成虫交配后,产卵量分别比对照减少31.7%、36.8%、51.1%、70.5%、78.9%和79%;雌成虫不育率分别为89.1%、89.1%、92.1%、92.2%、93.5%和95.2%。试验看出,绿豆象幼虫和蛹对辐照的敏感性大于成虫,雌蛹或雌成虫对辐照的敏感性大于雄蛹或雄成虫。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含盐量(0.14%(CK)、0.60%、0.80%、0.90%、1.00%)条件下,青储玉米光合特性及土壤水盐运动规律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土壤盐分含量越高其平均含水率越高,由含盐量为0.14%处理的12.30%增加到含盐量为1.00%处理的15.82%;从7月初到10月初,各处理0~40 cm土层盐分变化量依次为-0.03%、-0.08%、-0.12%、-0.14%、-0.17%,盐分变化率依次为-11.52%、-13.34%、-13.88%、-14.81%、-17.41%,所有处理0~40 cm土层处于脱盐状态;土壤盐分抑制青储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因气孔限制因素,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等均下降,影响光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降低。  相似文献   

20.
 从苹果树体上分离得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Ehrenberg) Cohn]XM16颉颃菌株。室内测定其带菌培养液对Alternaria alternataTrichothecium roseumFusarium sp.3种苹果霉心病主要病原的抑制作用均为100%,而XM 16菌株50倍的灭菌制剂,对上述3种病菌的抑制效果分别为92.5%、86.5%和92.2%。其抑菌机理主要是使病菌孢子和菌丝畸变,细胞壁溶解,原生质泄漏。1997年和1998年连续两年对苹果霉心病进行小区防治试验,北斗和红星品种霉心病的病果率分别为6.8%、6.5%和6.0%、5.4%,而对照的发病率分别为48.0%、45.5%和50.6%、43.0%;XM16制剂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8%、85.7%和88.1%、87.4%,明显高于化学药剂处理的21.9%、30.1%和26.9%、20.9%的效果;两年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