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细缝合法和免拆线包皮环切术刘波远,郝新光(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湛江524001)目前常用的包皮环切术由于止血、缝合不够精细,且术后拆线时致患者疼痛,为克服上述缺点,我们改进了手术方法,采用两次止血精细皮缘缝合与术后免拆线方法,获得满意的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病例的诊治情况及手术方法与效果;所有病例均采用间断缝合修复二尖瓣裂。结果:37例中除1例术后发生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外,无手术死亡;间断缝合效果确切并能防止二尖瓣瓣膜面积的缩小,用自体心包补片或涤纶片超越冠状静脉窦水平缝合修补原发孔房间隔缺损。结论:外科手术治疗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方法可靠,疗效满意。防止传导束损伤及恢复二尖瓣功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心脏传导解剖的正确认识和术者丰富的手术经验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诊治青春期卵巢良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47例青春期卵巢良性肿瘤施行腹腔镜手术,附件切除手术采用套扎法,保留附件手术采用剔除后缝合或电凝。结果: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切口小、愈合好、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结论:腹腔镜手术诊治青春期卵巢良性肿瘤易于为青春期女性所接受;与阑尾炎和盆腔炎等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国产吻合器在治疗低位直肠癌中的作用。方法;低位直肠癌97例,分为两组:吻合器组67例,采用GF—I管消化型吻合;手缝组30例采用人工手法缝合。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吻合器组均一次吻合成功,无吻合口瘘发生,平均手术时间为200min。手法缝合组发生吻合口瘘2例,发生率为6.7%,吻合口狭窄1例,发生率为3.3%,平均手术时间为245min。吻合器组局部复发7例,占10.4%;手法缝合组5例,占16.7%。吻合器组中50例随访5a,生存30例,死亡20例,5a生存率为60.0%,与同期手缝组切除5a生存率60.9%相似。结论: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运用吻合器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能使更多的患者得以保肛,吻合成功率高,吻合口瘘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缩短,能保证切除足够的原发灶及可能侵犯区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猪的可复性脐疝在我国是比较多见的一种外科疾病。一般采用将皮肤连同疝囊一起切开的方法进行治疗。近几年来,笔者根据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实践,采取切开皮肤保留疝囊的手术治疗方法,3年内共治疗病猪19头,手术成功率达100%。用此法治疗,缝合方便且可减少手术感染,手术创口牢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产妇共89例,其中行B-Lynch缝合的34例设为A组;未行B—Lynch缝合、用其他传统方法治疗者的55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二次手术和DIC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结果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是(729.7±306.7)mL和(43.6±7.7)min,明显低于B组的(1235.6±637.6)mL和(55.6±17.2)min(P〈0.01);两组二次手术、DIC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Lynch缝合可有效减少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对仔猪脐疝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切开并将疝轮环切缝合法、切开皮肤不切开腹膜,并将疝轮形切缝合法较好,治愈率达88.9%、90.0%。同时,总结仔猪脐疝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分析了仔猪脐疝手术失败的原因,以为仔猪脐疝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瘘道潜剥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的疗效。方法对58例肛瘘患者采用瘘道潜剥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结果总治愈率为94.8%,治愈者未出现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大便失禁及局部瘢痕形成和肛门狭窄等现象。结论瘘道潜剥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可取得满意疗效,并能有效减少手术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腕部尺神经损伤的早期手术治疗(附10例报告)温国贤,何萍,周景辉,郑衍开(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骨外科,湛江524002)作者自1991年2月至1993年10月,在显微镜下以外膜对端缝合和外膜加部分束膜缝合法修复尺神经损伤10例,疗效满意。前臂部尺神经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并比较妇科腹部手术切口改良皮内缝合与传统缝合的愈合效果.方法 先后对216例(对照组)下腹部手术切口以传统方法缝合和对256例(观察组)手术切口以改良皮内连续缝合,观察两组切口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随访切口瘢痕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切口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基本一致(P>0.05);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观察组明显延长(P<0.001);对照组切口满意度为44.44%,观察组达98.44%(P<0.001).结论 改良皮内缝合法腹壁不留针眼,缝线在皮内、切口愈合好,保留皮肤完美性,缩短住院时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手术植入超声波信标对鱼体的影响,以体长20 cm的鲫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为研究对象,使用手术缝合器进行信标植入缝合,试验设置对照组、虚假组(手术后不植入超声波信标)和信标组(手术后植入超声波信标),每组5尾鱼,在术后不同恢复时间(2 h、1 d、3 d和7 d)对试验鱼进行绝对临界游泳速度测量,同时记录试验鱼切口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手术植入超声波信标后2 h,信标组、虚假组和对照组鲫的绝对临界游泳速度分别为(70.53±2.32)、(73.38±2.16)、(82.09±2.90)cm/s,信标组较对照组降低了14.06%(P0.05);在手术植入信标1 d后,信标组鲫的绝对临界游泳速度恢复到(80.58±3.64)cm/s,虚假组为(79.59±1.94)cm/s,二者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7 d的试验和观察中,手术植入信标不会对鱼产生致死性影响,使用手术缝合器缝合能够保持切口闭合,缝合钉保留率为95%,切口未出现感染或坏死。研究表明,信标植入鱼体产生负面影响的关键时间为手术后2 h,而使用手术缝合器能够有效减少缝合时间,缝合效果良好,不会对植入信标的鱼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者采用横向梭形或椭圆形切口(母畜)和马蹄形切口(公畜),切开脐疝疝囊皮肤;以横形缝合腹膜和用重叠钮孔状缝合法,缝合腹直肌前、后筋膜片,关疝疝孔,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十四例脐疝手术治疗的病畜中,无一例复发。  相似文献   

13.
翟洪民 《农家致富》2004,(24):45-45
肠吻合手术,即将部分肠管切除后,使两个断端再连接起来,多见于大牲畜的肠便秘、肠扭转、疝气、肠膨涨及引起某段肠管坏死,难以治愈所采取的治疗中。小家畜如猪肠管较薄嫩,缝合十分困难,常规用肠钳夹住两端肠管并拢进行缝合,往往达不到良好效果,笔者曾多次采取黄瓜套入肠道,进行肠管吻合,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两层缝合法对4头延边黄牛进行了瘤胃瘘管安装术。试验牛均成功安装瘤胃瘘管,创口愈合良好,试验术式简单,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有利于后续试验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92年10月至1995年10月3年内对32例急诊十二指肠球部溃汤并出血,溃疡病灶位置相对较低的病例,对其十二指肠残端作如下改进处理,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操作方法采用一层缝合,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灶远端0.5~0.8cm处离断十二指肠,断面处疤痕尽量予剪除、修整,以到正常组织为度。用中圆针4号丝线横行水平褥式间断全层缝合,两结针间距约0.5cm,两针间重叠交锁1/4至1/3约缝合4~6针,全部缝合妥当后,结扎诸线。注意缝合时要包括两角,缝毕注意剪除残留外翻的十二指肠粘膜,并以胰包膜缝合包盖残端前壁的浆肌层。仔细检查无渗…  相似文献   

16.
正猫猪外科小手术通常需要麻醉、皮肤切开和缝合,现就其操作要点做以简要叙述。1局部麻醉猪的局部麻醉用于辅助小手术的进行,包括:皮肤和肌肉缝合、大猪阉割、脱垂复位和插入防卫缝合。1.1所需的材料2 mL和10 m L注射器; 21、 20、 18 g针头, 0.8~1.1 mm、25~38 mm长;局部麻醉剂;药棉;水和防腐剂;1位操作人员。1.2操作步骤取决于打算执行哪一种手术,可能需要兽医的帮助或  相似文献   

17.
直肠脱出是直肠末端黏膜或直肠后段全层肠壁脱出肛门外,且不能自动回缩,多发生于仔猪和架子猪,一般病情较轻可用消毒药液冲洗后送回即可。较严重症状如淤血肿胀、脱出时间过久、咬破撕烂等,很难复位原位,通常采用手术疗法加以纠正。肠管若脱出时间很短,可以通过整复后,采用荷包缝合法可以防止直肠再次脱出;但脱出时间过长,肠管溃烂严重或发生坏死,就必须进行直肠全切术,采用结节缝合法缝合断端,从而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家畜外科手术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缝合皮肤层。传统的缝合方法是用持针钳钳住缝合针进行皮肤缝合。但若碰到厚而韧的皮肤层,尤其是大家畜的皮肤,该方法的缝合速度就显得很慢,甚至不能缝合。笔者经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新的持针方法,可加快皮肤的缝合速度。  相似文献   

19.
会阴切开缝合法近年文献已有几起研究报道,但各自的方法与结果也有不同之处[1~3]。本文是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法与教科书传统式的皮肤间断缝合法作比较研究。1材料与方法1.1对象与分组本文84例均为我院产科住院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者,术前无明显潜在感染、产...  相似文献   

20.
“人工种黄”就是人为地将细菌注入胆囊内的过程。细菌能产生大量β—葡萄糖醛酸酶,能使原来结合状态的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脂分解成为葡萄糖醛酸和游离的胆红素,因为原来胆汁的理化状态被破坏。大量的游离胆红素与钙结合生成胆红素钙,即为胆结石。“人工种黄”的手术一般采用针麻,取闭血穴和腰旁穴。手术部位以通过肩关节作背线平行线与第十肋间隙相交,在交点的上、下切开5~8厘米为最佳,这样多数胆囊能自行暴露,又不会伤及膈肌而引起气胸。切开腹壁后,找出胆囊及切开胆囊壁,植入网架,并将细菌注入网架内。胆囊作两次缝合,第一次为全层连续缝合,第二次作浆膜肌层内翻缝合,其他以一般外科手术处理。取黄手术与植核手术同。取出的牛黄要防止与空气接触而氧化,最好在低温真空干燥箱内干燥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