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湖北荆州太湖港水域家鸭毛毕吸虫病流行现状,用血清学诊断法、顶管毛蚴孵化法、饱和食盐水漂浮虫卵法等检测了家鸭毛毕吸虫感染情况。结果显示,血清学检查阳性率为5.26%,饱和食盐水漂浮虫卵法检查阳性率为5.48%,粪便毛蚴孵化法检查阳性率为6.84%。结果提示,该地区存在家鸭毛毕吸虫病。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湖北荆州太湖港水域家鸭毛毕吸虫病流行现状,用血清学诊断法、顶管毛蚴孵化法和饱和食盐水漂浮虫卵法等检测了家鸭毛毕吸虫感染情况。结果显示,血清学检查阳性率为5.26%,饱和食盐水漂浮虫卵法检查阳性率为5.48%,粪便毛蚴孵化法检查阳性率为6.84%。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存在家鸭毛毕吸虫病。  相似文献   

3.
毛毕吸虫病(Trichobilharzia)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鸭、鹅及野生水禽是终末宿主,由于其尾蚴常侵袭人体而引发变态反应性皮炎,给人畜健康带来危害。江西是水禽饲养大省,每年的饲养量约为1亿羽,长期以来,农民下田耕作常发生皮疹,奇痒。放养的鸭群患病而影响生长发育,导致死亡现象的发生。为此,于2004年4月份—2005年12月份对南昌、新建、高安、石城和于都15个县(市)农户散养麻鸭、番鸭、鹅、绿头野鸭和樱桃谷鸭等水禽开展了毛毕吸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终末宿主来自高安、南昌、石城、新建、于都…  相似文献   

4.
毛毕吸虫为家鸭与野鸭常见的血吸虫,是人体尾蚴性皮炎的病原体。在国内分布甚广,其中间宿主通常有萝卜螺属(Radix)及土蜗属(Galba)螺类。近十年来,我们在浙江各地调查并殖吸虫的同时,曾多次发现山区川卷螺(melania)自然感染毛毕吸虫。现将尾蚴与子孢蚴检出情况,及人工感染家鸭的结果报告于后,供防治尾蚴性皮炎或水禽寄生虫病时参考。材料与方法1.川卷螺的剖查:取浙东与浙南六个县并殖吸虫疫区的川卷螺,经鉴定为放逸短沟蜷(M.libertina)。将活螺捣碎去壳,在  相似文献   

5.
以饱和食盐水漂浮虫卵法、顶管毛蚴孵化法检测鸭、鹅包氏毛毕吸虫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饱和食盐水漂浮虫卵法检查阳性率为7.82%;粪便毛蚴孵化法检查阳性率为6.80%;含5~9个毛蚴杯子数占总杯数的17.35%。结果提示:湖北省江陵县水禽中轻度感染包氏毛毕吸虫。  相似文献   

6.
1.福建省家禽通过一年来的检查,家鸭200只,家鸽120只,家鸡60只和鹅50只的结果,检得线虫18种,分隶于8科12属,其中寄生于家鸡和家鸭的各有8种、家鸽3种、家鹅2种。2.福建省已知的家禽寄生线虫18种中、鸡蛔虫、鸡异刺线虫、异刺线虫、鹅裂口虫、钩唇饰带线虫、螺旋咽饰带线虫和膨尾毛细线虫等七种,是国内各地常见的家禽寄生虫。鸭裂口虫、鸟四辐射线虫、鸭瓣口虫、四棱线虫、钩状棘结线虫、厚尾束首线虫、孟氏眼虫、鹅毛细线虫和鸽毛细线虫等9种是我国首次的记录。3.福建省家禽寄生线虫,感染率较高而危害性严重的,有鸡蛔虫、家鸡感染率占36.6%,感染度为2—196个;鸡异刺线虫、家鸡感染率占76.6%,感染度为5—72个;鹅裂口虫、家鹅感染率占80%,感染度为12—94个;鸟四辐射线虫、家鸽感染率占75%、感染度为5—360个:台湾束首线虫、家鸭感染率占60%,感染度为2—26个。  相似文献   

7.
肝片形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实质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牛羊大批死亡,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很大损失.毛毕吸虫病是由分体科的毛毕属的包氏毛毕吸虫寄生于鸭、鹅及野生水禽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寄生并产卵引起肠黏膜发炎,影响肠道吸收功能,严重感染时呈现消瘦、发育受阻等症状.肝片形吸虫病及包氏毛毕吸虫病均属人畜共患病,肝片形吸虫、包氏毛毕吸虫的中间宿主同属椎实螺,椎实螺有小土蜗、静水椎实螺、斯氏萝卜螺、耳萝卜螺4种,在我国分布甚广,它们生活并大量繁殖于田园、沟渠、池塘、沼泽等地.当病畜病禽排出的虫卵随粪便于水中,孵出毛蚴游于水中并钻入椎实螺体内生长发育,椎实螺受肝片形吸虫及毛毕吸虫幼虫感染,其受感染率可以反映出当地患肝片形吸虫病和毛毕吸虫病的严重程度.为此,笔者对高安市郊农村椎实螺感染肝片形吸虫、毛毕吸虫幼虫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旨为防治牛羊患肝片形吸虫病和鸭鹅患毛毕吸虫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1流行病学 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发生于鸭,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鸭都有易感性。以番鸭、麻鸭易感性较高,北京鸭次之,自然感染潜伏期通常为2~4天,30日龄以内雏鸭较少发病。在人工感染时小鸭较大鸭易感,自然感染则多见于大鸭,  相似文献   

9.
<正>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1流行病学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发生于鸭,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鸭都有易感性。以番鸭、麻鸭易感性较高,北京鸭次之,自然感染潜伏期通常为2~4天,30日龄以内雏鸭较少发病。在人工感染时小鸭较大鸭易感,自然感染则多见于大鸭,尤其是  相似文献   

10.
1 发病流行情况江苏省宝应县每年越冬饲养的水禽在 60万只以上 (其中鹅 2 8万只 ,鸭 3 2万只 )。近年来 ,冬春季寄生虫病对水禽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尤其是矛形剑带绦虫的感染占很高的比例 ,约 90 %。经过各乡镇兽医站对饲养现场粪便的检测调查和县动物门诊的统计资料表明 ,水禽寄生虫的群体感染率在 60 %~ 80 %以上。其中出现生产性能下降和有明显病状的约占 15 %~ 2 0 % ,特别是种鹅群 ,严重时常表现出产量下降 ,畸型蛋增多 ,受精力低下。暴发感染的禽群还会出现很高的死亡率 ,给饲养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粗略估计 ,寄生虫病仅仅对该县…  相似文献   

11.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雁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发生于鸭,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鸭都有易感性。以番鸭、麻鸭易感性较高,北京鸭  相似文献   

12.
<正>福州地区地处亚热带,江河水系发达,是家鸭养殖的理想地区。近年来,随着水禽养殖方式和养殖规模的改变,活禽流通交易的日益频繁,养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禽寄生虫的感染谱和感染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寄生虫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家鸭的生长和生产性能。其中某些寄生虫(如鸭球虫)可  相似文献   

13.
鸭病毒性肠炎的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原及流行特点鸭病毒性肠炎俗称鸭瘟,病原为鸭肠炎病毒,该病主要发生于鸭,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鸭都易感。以番鸭、麻鸭易感性较高,北京鸭次之,30日龄以内雏鸭较少发病。自然感染潜伏期通常为2~4天,在人工感染时小鸭较大鸭易感,自然感染则多见于大鸭,尤其是产蛋的母鸭,这可能由于大鸭常放养,有较多机会接触病原而被感染。某些野生水禽感染病  相似文献   

14.
鸡蛔虫分布于世界各地,对鸡的危害十分严重,这是众所周知的。家鹅也可以感染玛蛔虫,一般属偶见,1985年孙洛东等曾报告鹅的感染率为0.67%,强度为1~4条;浙江省1985年进行家禽蠕虫区系调查时,共检鹅199只,仅发现4只鹅有鸡蛔虫,感染率为2%,强度1条,1990年5月我们调查了10只鹅,5只鹅找到了鸡蛔虫,感染率高达50%,强度为1~12条,这在国内尚属初次见  相似文献   

15.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由疱疹病毒科的鸭瘟病毒引起鸭或鹅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体温升高、两腿麻痹、拉绿色稀便、流泪和头颈部肿胀(故又有“大头瘟之称”),下面以鸭为例对鸭瘟防治作一下简单介绍. 1 流行特点 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鸭对该病均具有易感性,自然条件下成年鸭和产蛋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月龄内的雏鸭很少发病,从品种角度看番鸭、麻鸭的易感性高于北京鸭;鹅与鸭瘟病鸭密切接触也会感染发病,甚至还能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6.
刘洋  赵红梅 《中国家禽》2007,29(14):21-23
为明确了解鸭血吸虫病在湖北省荆州市太湖港地区的流行状况,对鸭血吸虫感染率和螺类毛蚴感染率进行统计,用粪便顶管毛蚴孵化法孵化病原以便鉴定.研究显示,本地区鸭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湖滩4.52%,湖泊河流2.25%,湖滩椎实螺类毛蚴感染率为5.88%.本地区鸭血吸虫病原为包氏毛毕吸虫,鸭和人均能被感染,应对鸭血吸虫病实施更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兰州地区羊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兰州地区羊寄生虫调查研究发现,羊线虫感染以食道口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细颈线虫、毛圆线虫为主,平均感染率分别为78.1%、50%、46.3%、46%,其中食道口线虫高达78.1%,已呈流行态势;羊仰口线虫感染率低于以上几种线虫,在榆中和皋兰两县没有发现,其危害较低;夏伯特线虫、类圆线虫感染率比较低,只在个别地区发现,不会对本地羊群构成威胁。没有发现吸虫及绦虫感染;羊球虫感染率比较高,达50.4%;棘球蚴感染率非常低;弓形虫感染率约为3%左右,低于全国5%的平均感染率,没有发现羊泰勒虫感染;硬蜱及虱子普遍存在,90%以上的羊感染虱子;没有发现螨虫感染情况。由此可知,目前兰州地区羊寄生虫的种类虽然不多,主要以消化道线虫感染为主,但是感染强度比较大,而且与以前调查相比较有上升的趋势,这对于养羊业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18.
对黑龙江省牛、羊东毕吸虫病的流行情况及地理分布特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认定我省有三种东毕吸虫,即程氏东毕吸虫(O.cheni)、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O.turkestanica)和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结节变种(O.turkestanica var.tuberculata)。中间宿主螺类有三种,即耳萝卜螺、卵萝卜螺和小土窝螺;东毕吸虫病在黑龙江省分布较广,在调查的34个县(市)中有27个县(市)的牛、羊感染东毕吸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43.97%和61.98%,齐齐哈尔地区最为严重,牛、羊、的平均感染率分别达到62.73%和76.36%,大庆,绥化,哈尔滨,北安地区感染率也较高,佳木斯,黑河,鸡西地区属零星发生,牡丹江地区未检出。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皖北地区散养家禽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寄生虫粪便检查法对2014年8—10月份皖北地区的淮北市、宿州市、亳州市、阜阳市、蚌埠市等地的散养鸡、鸭、鹅、鸽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家禽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鸡71.9%、鸭10.9%、鹅19.0%、鸽90.3%;其中鸡主要感染鸽毛细线虫、鸡蛔虫、鸡球虫;鸭主要感染球虫;鹅主要感染毛细线虫;鸽主要感染鸽毛细线虫和球虫。说明皖北地区家禽肠道寄生虫感染普遍,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仪征市铜山乡家鸭寄生蠕虫的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仪征市铜山乡60只家鸭进行剖检后,共计检出2门4纲11科12属13种蠕虫,所有被检鸭均100%感染蠕虫,且均为2种以上蠕虫混合感染。其中,感染率较高的是舟形嗜气管吸虫、鸭对体吸虫、卷棘口吸虫,其平均感染强度也较高,是优势虫种;其次为冠状膜壳绦虫、宫川棘口吸虫、纤细背孔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卵圆前殖吸虫;鹅裂口线虫、矛形剑带绦虫、优美异幻吸虫、分棘四棱线虫和鸭细颈棘头虫感染率相对较低。这是该地区鸭寄生蠕虫感染情况的首次报道,以期为该地区家鸭寄生虫病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