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粮食生产2008年,我国粮食全面丰收,粮食播种面积1.0670亿hm2,比2007年增加106万hm2;总产量达到5.2850亿t,比2007年增产2 690万t,增幅5.4%,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比2003年4.3070亿t、2004年4.6947亿t、2005年4.8402亿t、2006年4.9750万t、2007年5.0150亿t,分别增产9 780万t、5 903万t、4 448万t、3 100万t、2690万t.粮食连续5年丰收,5年累加增产粮食2.5921亿t,相当于全年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在我国粮食生产历史上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玉米的增产贡献我国玉米生产对国家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增产主要来自面积增长,而单产增长较缓慢,今后增长压力和潜力并存。最近23年(1990~2012年),我国玉米生产发展比较快,为全国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从1990年到2012年,玉米总产量从9880万吨增加到  相似文献   

3.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4年累计增产700亿kg,但产需仍存在缺口,保持粮食供给总量平衡的压力依然严重。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主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当前形势下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黑龙江省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潜力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粮食生产的具体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早期的粮食总产量并不高,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滑坡。但2004-2014年,综合这11 a的粮食总产量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一直处于不断增产的状况。基于此,就粮食增产工程实施的状况和粮食稳产增产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我国未来的粮食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1粮食生产形势分析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又获丰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亿t,比2011年增加1836万t,增长3.2%。我国粮食生产实现"9连增",9年累计增产粮食1.5905亿t,相当于2003年粮食总产量4.3070亿t的36.93%,平均每年增产1767万t。其中2007~2012年连续6年超过5亿t,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5亿t以上,开始接近6亿t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是粮食生产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557.05亿kg,其中商品量约占78%,首次实现了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全国双第一。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粮食价格也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粮食生产的效益和农民收入。该文主要通过对2011年农村固定观察点黑龙江省统计数据关于主要粮食作物价  相似文献   

7.
正大量的新品种,促使我国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80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为32055.5万吨,2011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为57121.0万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杂交玉米、优质小麦、转基因抗虫棉、高产大豆等突破性优良新品种,使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0%。一、种子质量逐渐提高要想占领市场,必须有高质量的种子。种子公司为达到扩大宣传新品种的目的,更重视种子生产的各  相似文献   

8.
<正>就像迎接万众瞩目的天皇巨星一样,在人们心中默念"十、九、八、七……"的倒计时中,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粮食生产"十连增"登场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比上年增长2.1%。这个成绩不仅是连续十年增产,而且创造了另一项纪录——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首次跃上6亿吨新台阶。人们之所以在心中默念,是因为今年的粮食生产形势实在是有些扣人心弦,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战略储备基地,粮食商品率达到70%,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享有“北大仓”美誉的黑龙江省同时也是农业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建国以来严重的干旱、洪涝、低温和病虫害等灾害时有发生,近年来黑龙江省特大农业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农业自然灾害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粮食稳产增产面临的重要问题。建立完备的农业自然灾害预警体系是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前提,农业自然灾害预警机制的不断完善是有效降低农业损失、保证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支持和保障,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农业自然灾害预警机制是黑龙江省现阶段农业生产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黑龙江省是粮食生产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557.05亿kg,其中商品量约占78%,首次实现了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全国双第一。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粮食价格也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粮食生产的效益和农民收入。该文主要通过对2011年农村固定观察点黑龙江省统计数据关于主要粮食作物价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素有"天下粮仓"的美誉,龙江粮食生产能力的目标定位,为我国粮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粮食的安全压力。黑龙江省是中国耕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达1586.6万公顷。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位,人均耕地面积达0.4公顷。2017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达到1203.76亿斤,实现"十四连丰",连续七年居全国首位。这么一个粮食大省,土地利用面积不如南方主销省份,粮食的产量、质量问题依然存在。黑龙江省对全国粮食增产发挥起着主导作用,要想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储备基地,稳定和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是粮食生产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557.05亿kg,其中商品量约占78%,首次实现了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全国双第一。  相似文献   

13.
1 粮食生产形势分析 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又获丰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亿t,比2011年增加1 836万t,增长3.2%.我国粮食生产实现"9连增",9年累计增产粮食1.5905亿t,相当于2003年粮食总产量4.3070亿t的36.93%,平均每年增产1 767万t.其中2007~2012年连续6年超过5亿t,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5亿t以上,开始接近6亿t生产水平(表1).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5~2013年黑龙江省统计资料,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影响粮食生产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并运用GM(1,1)模型预测未来几年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8个主要影响因素与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显著相关,其中农村用电量、农药施用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几年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将会持续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农村用电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将会成为影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3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为今后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耕地生产潜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黑龙江省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资料,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占我国总耕地面积的10.33%,常年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9.97%。但是,掠夺式经营导致黑土不断退化。在黑土区开展耕地生产潜力评价,将为黑土区耕地退化治理和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增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影响粮食增产的因素众多,选取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投入、粮食播种成灾率、粮食灌溉面积以及农业机械投入为变量,运用经典的Cobb-Douglass函数测算了各影响因素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结果表明,化肥投入增加、成灾面积减少、农业机械投入增加对粮食增产起到了重要的贡献作用;此外,国家宏观政策也对粮食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退耕还林政策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粮食补贴政策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并提高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是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集约化的基础,是社会化的前提。黑龙江省以发展农机合作社为着力点,加强新型农业生产组织的建设,目前有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现代农机合作社817个,有投资100万元的农机合作社1700多个,农机合作社的大力发展促进了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为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每年增产100亿斤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1.1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 200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225亿kg,比上年增加52.5亿kg,增幅居全国第二位,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粮食增产超50亿kg的年份。同时,油料增产5亿kg、棉花增产5.5万t以上,蔬菜增产228万t,肉类增产5万t,蛋禽、淡水水产品均增长3万t以上。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省是粮食生产大省之一,近年来玉米螟在该省为中等偏重发生。着重介绍了玉米螟在黑龙江省的发生状况、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技术。以期对粮食生产的保产、增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为切实提高云南粮食自给率,确保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稳定,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和《二千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规划(2009-2020年)》,对未来十年全省的粮食生产进行了总体部署。为确保2009年全省粮食增产50万吨、总产量达到1620万吨以上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我省将从两个层面狠抓粮食生产工作:一是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继续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