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贵州农业科学》的研究、发展及编辑组稿提供参考依据,运用文献计量学和引文分析法,对《贵州农业科学》1980-2011年刊载论文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32年中《贵州农业科学》共计刊发论文7 526篇,其中被引用论文4 325篇,被引率为57.5%;总下载频次为277 974次,总被引频次17 929次,总被引频次率为4.145;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主要为农业科学研究及试验、农作物等9个方面,共计占88.53%;被引论文的频次以1~20次为主,占总被引论文的98.27%;被引论文的机构主要为高校和研究所;被引用的项目论文达2 170篇,占被引总论文的50.17%;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最高的前10篇被引论文大多是当时的研究热点综述论文.结论:经过40年的发展,《贵州农业科学》已产生一批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论文,同时形成了一定的作者群,为期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总库为统计源,调查了《天津农业科学》2001-2010年10年间刊登的1250篇论文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了解《天津农业科学》总体被引用和阅读情况,及高被引频次论文、高下载频次论文的学科特点。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天津农业科学》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率为46.32%,被下载论文为100%;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下载频次在100次以上的论文多集中在植物生理和生物技术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综合表征学术期刊传播、影响、知识与信息量的指标缺乏,本文提出下载因子指标以弥补这个问题。[方法/过程]首先根据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的历年变化,基于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SSCI期刊中国知网引文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建立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预测模型,确定设计下载因子的最佳滞后期,提出下载因子指标,即期刊论文发表2年后平均每篇论文的下载次数除以100。继续采用岭回归分析下载因子与影响因子、h指数、载文量的关系。[结果/结论]滞后1年和2年下载频次决定了被引频次的80%;下载因子可以较好测度期刊的知识信息量、传播水平、影响力和学术质量;下载因子指标有待更多学科和数据的检验。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计量学和数理统计方法,对1985~2008年<江苏农业学报>所载百期科技论文进行分类统计,获得引文量、被引文量、被引频次分布、基金论文被引分布、被引论文作者及单位分布等指标,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农业学报>被引文量与影响因子自创刊以来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其上升幅度特别显著;该刊发文被引率为62.49%;基金论文被引频次占总被引频次的66.86%;被引期刊为568种,其中65种被引期刊的被引频次占期刊类被引频次的84.17%;总发文量的78.0%来自于15个科研单位,其被引频次占总被引频次的88.3%;高被引频次论文作者大多来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相似文献   

5.
以2014~2018年《江西农业学报》所刊载论文为研究对象,从期刊载文量、复合影响因子、关键词词频,以及栏目载文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基金论文比、高发文作者被引情况出发,分析了期刊栏目的学术影响力,并提出了策划精品栏目、加强栏目设置与组稿、保证栏目的稳定性和创新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2014~2018年《江西农业学报》所刊载论文为研究对象,从期刊载文量、复合影响因子、关键词词频,以及栏目载文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基金论文比、高发文作者被引情况出发,分析了期刊栏目的学术影响力,并提出了策划精品栏目、加强栏目设置与组稿、保证栏目的稳定性和创新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弘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820-1821
对《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植物学报》5种生物类学术期刊被引频次和下载次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生物类期刊被引频次和下载次数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前者呈持续升高趋势,后者先升高后降低;5种期刊的被引频次与下载次数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园艺学中文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入选2017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10种园艺期刊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选择期刊发文被引频次前50位遴选法确定了500篇园艺学高被引论文。2009—2018年10种园艺期刊高被引论文中,发表年限主要集中在2009—2013年;高被引论文绝大部分都有基金资助,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级、部级和省级;高被引论文发文作者主要分布于北京、辽宁等9个省区,2~8位作者合著论文占比92.8%,其中以合作者5人居多,合作机构以2~3个机构合作为主;作者以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的科研工作者为主。被引频次超过100次的22篇文献主要刊载于《园艺学报》《中国蔬菜》《果树学报》《北方园艺》4种期刊上,主要源于高校(20篇),近半数(10篇)为综述类论文。编辑在选题策划时若有意识地组织业内有影响力的作者撰写综述,对提升刊物影响力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给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编辑选题、组稿提供科学依据。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教据库》对《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创刊以来的所有论文在近5年(2005~2009)的被引频次选行统计.并对高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发现,高被引论文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和创新性。由权威专家或其带领的团队撰写的具有导向性和前瞻性的综述和专题评述具有较高的被引频次,对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高被引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土壤肥力”、“施肥与环境”、“施肥与品质”和“肥料利用率提高途径”等的研究上。因此,今后植物营乔与肥料学科期刊编辑应紧抓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更有针对性地制订纽稿、约稿策略及稿件取舍标准,进一步提升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以《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核心版)收录的50种生物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为统计对象,调查了这些期刊的网站及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现状.结果表明:有38种期刊可以访问网站,占76%;有30种为OA期刊,占60%.OA期刊中,有19种开放论文追溯到创刊年,有26种网上开放全文与印刷版同步,所有OA期刊均可采用PDF格式进行下载.OA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平均值均大于非OA期刊.可见,生物学类OA期刊的影响力总体高于非OA期刊.  相似文献   

11.
《山西农业科学》2006—2011年期刊主要评价指标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006—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数据以及万方数据库期刊统计与评价数据,从期刊来源指标、被引指标及高被引指标3个方面,对《山西农业科学》6 a的期刊主要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载文量、平均引文数、海外论文比和基金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引用刊数、学科扩散指标、5 a被引频次、5 a影响因子、被引50%文章累积指数等指标均呈现增长趋势,说明期刊的影响力在逐年提高,科学工作者对科学的继承程度在提高,学科自身的引用和学科间的交叉引用更加频繁。  相似文献   

12.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6):477-477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2003年5584种统计刊源140万篇中文论文引用参考文献及“中国期刊网”中心网站2003年全文下载记录的统计,《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年引文计量指标及Web下载统计指标报告如下:总被引频次457,影响园子0.7419,引文即年指标0.0948,他引占总引比019519,被引半衰期3.9,2003年载文量116,Web即年下载率27.6303。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总库为统计源,调查了农业科技栏目中582种农业科技期刊2003-2007年间刊登的641 587篇论文的被引频次,了解中国农业科技类期刊发表论文总体学术水平.结果表明:2003——2007年间被引用频次超过50次的文章共229篇,占0.038%,而未被引用的期刊占68.93%.刊登高被引频次(被引频次在30次及以上)论文较多的期刊多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农业部主管,中国行业协会主办的期刊.生态学方面论文引用频次较高.被引频次较高论文作者集中在高校,地方科研单位较少,数量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影响因子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指某刊物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总数。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以来所登载的全文论文在统计当年的统计当年的统计刊源中被引用的总次数。前者可以反映刊物的学术影响力大小,后者能够反映某种期刊在学术交流中总体被使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江苏省农业类期刊文献计量学评价指标以及学术影响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2006年—2010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中连续5年收录的14种江苏省农业类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他引率、来源文献量、海外论文比和基金论文比共7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且运用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价模型得出各期刊学术影响力分值。结果显示,14种期刊中有11种期刊的学术影响力逐年提高,其中《土壤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最大。农业类期刊2006年—2010年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呈总体上升、稳步发展趋势。平均总被引频次5年间增长了59.78%,平均影响因子5年间增长了0.98%,学术影响力增长了93.69%。各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增长速度不一,农业类期刊发展呈现出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和评价我国茶学类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状况,依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CJCR)的数据,统计分析了20072012年10种茶学类期刊的来源文献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即年指标等6项评价指标。结果显示:20072012年10种茶学类期刊的来源文献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即年指标等6项评价指标。结果显示:20072012年10种期刊的载文量增加37%,总被引频次增加67%,基金论文比增长51%,平均引文数增加26%,影响因子时高时低、变化不大,即年指标呈现倒U型变化。《茶叶科学》的5项评价指标均遥遥领先于其他期刊,学术影响力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茶叶科学技术》的学术影响力和学科地位提升最快;《茶业通报》、《广东茶业》、《蚕桑茶叶通讯》3种期刊学术影响力较弱。  相似文献   

17.
对《福建农业学报》创刊25年以来(1986~2010)刊载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载文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2009年起改为双月刊,年均刊载论文142.5篇;(2)总引文量16 189篇,篇均引文10.7篇。2007~2010年篇均引文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为13.0~16.2篇,显示期刊作者吸收文献信息能力不断提高;(3)总被引频次、被引半衰期不断上升,影响因子也稳步上升,说明《学报》总体的学术影响力在不断提高;(4)基金论文比大幅度提高,2010年达到87.0%,且主要以省级及国家级项目资助为主;(5)刊载论文的作者共有6 191人次,合作度为4.11。论文合作度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从1986年的3.04上升到2010年的4.54;(6)第一作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1~50岁,作者以中高级职称人员及硕、博士为主,2010年作者增量为0.66(与最佳值0.64接近),显示《学报》作者群体构成相对较合理。  相似文献   

18.
为稳步提高《土壤》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为办刊人选题组稿、决定办刊方向提供依据和参考,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对《土壤》2003年-2012年的栽文情况进行了整理,并对该时间段内被引频次≥20的高被引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被引论文主要发表在2003年-2006年.占85.5%;发表≥4篇的高被引论文作者几乎来自同一单位,即期刊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且大多以通讯作者身份出现;发表I〉2篇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机构24个,覆盖全国;前20篇高被引论文以专论与综述类文章为主,共17篇,研究内容和方向主要包括土壤污染、土壤微生物、设施土壤障碍等热点领域。因此,认为编辑部在约稿组稿中应注意一方面保护现有的核心作者群,一方面应打破地域限制.向热点领域知名专家及其团队组稿,特别是原创性、前瞻性综述与专论类文章。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期刊评价指标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统计学方法,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数据为依据,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9.0对各类期刊的4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载文量与总被引频次为正相关,载文量与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总分在物理类呈正相关,但在农业综合类和农业工程类、临床医学综合类、化学工程综合类、电子技术类、计算机科学技术类显示不相关;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总分三者之间呈正相关,尤其是影响因子与综合评价总分之间高度相关。说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总分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在期刊评价中起着主要作用。此外,适当的载文量有利于提高被引用率。研究结果为期刊提高影响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为数据源,分析了《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6—2016年的载文及其被引特征.结果表明,1996—2016年《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发文量逐年稳步上升,存在核心作者和核心论文来源机构;主办单位发文量最多,占总发文量的26.26%.此次检索到的2060篇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为8132次,篇均被引3.95次;被引频次前20位的论文,平均被引39次;高被引频次论文相对集中,高质量的综述及方法类论文被引频次较高,但近年来高被引频次论文匮乏.前20种施引期刊中,施引文献占总数的47.75%,关注的期刊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