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全面地纳入会计、审计及统计体系,对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基于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的财务会计、森林生态管理会计、基于森林生态认证与生态绩效的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审计的完整研究框架,并将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森林统计与森林绿色GDP核算的协作与契合问题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为林业管理决策服务和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该文在对国内外绿色核算研究综述的基础上,论述了绿色核算的概念,探讨了森林绿色核算的政策应用. 文章通过对我国2000、2004年的森林绿色核算研究结果的认真分析指出:2000—2004年,我国森林eaGDP(经环境调整的GDP)增加了0.11%,反映出林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不断增加的; 在我国森林环境服务、社会效益中,土壤保育、森林防护效益最大,固碳供养、水源涵养效益次之,森林游憩效益最小. 因此,在森林间接效益利用中,受益最大的是农业、水利、电力等部门,受益最小的是林业部门本身. 该文还对我国的森林绿色核算结果进行了政策优化分析,提出了加强政府对森林资源保护的直接管制和补偿,提供资助,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地方标准、法律的制定,促进林业人力资本的发展,明确产权等建议,以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多种森林生态效益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人们直观地认识和了解森林所具有的全部价值,使我国的GDP尽快进入绿色GDN核算中,有必要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货币化计量.通过对森林多种生态效益的分析,确定了计量森林生态效益的因变量集和自变量集.自变量集又分为区域自变量和林分自变量.按照这样的计量体系,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的多元线性模型.通过该多元线性模型对我国森林的生态效益进行计量,得到我国森林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为7 238.16亿元,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量的合理确定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张婧  朱国伟  姚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96-10899
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没有对自然资源、环境进行核算,从而导致了GDP偏高。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江苏省为例,建立了江苏省2000~2005年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结果表明,2000~2005年江苏省资源与环境总损失大约为257.01亿~616.82亿元,占当年GDP的1.29%~4.11%。表明以GDP为主要衡量指标的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过高地估计了江苏经济增长水平。所以应以绿色GDP取代传统GDP,构建可持续发展衡量指标与核算体系。由于目前我国核算方法不太完善,所以应以实物量核算为重点。  相似文献   

5.
绿色GDP核算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绿色GDP理论探索与发展的过程,论述绿色GDP核算对资源与环境合理利用与管理的重要作用,讨论绿色GDP核算的基本方法,指出绿色GDP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并能与国际接轨的绿色GDP核算方法体系,以确保在我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6.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类总结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国内外进展,并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实施区域绿色GDP核算、生态效益补偿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应着手修正传统的GDP核算体系,将环境因素和资源因素考虑在内来创建绿色GDP核算体系。绿色GDP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绿色GDP与传统GDP相比,扣除了环境成本和资源代价,反映了投资带来的最终价值。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必须对原来的GDP核算方法进行调整,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应着手修正传统的GDP核算体系,将环境因素和资源因素考虑在内来创建绿色GDP核算体系。绿色GDP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绿色GDP与传统GDP相比,扣除了环境成本和资源代价,反映了投资带来的最终价值。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必须对原来的GDP核算方法进行调整,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问题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功能不可替代性的认识愈来愈深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是研究的一个热点.该文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进展、意义、评价方法做扼要论述,并对生态功能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以期为森林资源资产核算提供科学依据,最终为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而最终为实现绿色GDP提供基础,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把森林生态状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进行评价,需要一整套连续观测与清查技术体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全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清查技术(简称森林生态连清技术)包括野外观测连清体系和分布式测算评估2个分体系,在野外观测连清体系中,规定了观测体系布局原则,形成了全球范围内国家尺度台站规模最大的森林生态站网,并对此进行了设施及仪器设备的统一建设,将野外观测指标体系全部形成可测度、可计量、可描述的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同时用行业标准规范了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在分布式测算评估体系构建中,创建了分布式测算方法,研建了测算评估指标体系,将国家森林资源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进行集成与耦合,提出了森林生态功能修正系数,集成了一整套评估公式与模型包,构建了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可以与全国森林资源连清体系相耦合,成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等森林生态状况观测与清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12.
北京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燃烧性及防火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该文根据北京市怀柔县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条件和森林分布状况 ,对森林和林区植被的易燃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选取了植物 (树种 )组成、郁闭度、林分年龄、森林类型、坡向、坡度、海拔高度等 7个林分因子作为燃烧性分量 .通过对各小班的燃烧性综合指标的计算、排序 ,划分了 5个森林燃烧性等级 .并在此基础上 ,对喇叭沟门乡进行了防火区划分 ,为制定自然保护区规划和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甘肃白龙江林区沙滩林场次生林群落的生存现状,预测群落发展趋势,为次生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杉人工林退化形成的次生林群落为对象,设置50 m×50 m的标准样地6块,测量样地内胸径(D)≥3 cm的全部乔木的胸径、树高、冠幅,并记录林木生长状况;对胸径(D)<3 cm的乔木幼苗、幼树,测量并记录其地径、高度、冠幅和林木生长状况;并在每个样地设置3个10 m×10 m的灌木样方,调查灌木物种组成、数量等。基于以上调查数据,以径级代替龄级分析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运用数量化方法研究优势种群的数量化动态,并以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的计测指标,计算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分析种间总体联结性。【结果】次生林群落为岷江冷杉 桦木林群落,乔木层共有树种13种,云杉已大量死亡。现存群落中,岷江冷杉种群结构完整,幼龄个体比例大,存活率高,为增长型种群;桦木(红桦和糙皮桦)幼龄个体比例低,存活率不高,已呈现出衰退趋势;槭树、花楸等小规模种群结构多不完整。种群数量化分析表明,各种群生存状态不稳定,易受随机干扰,受随机干扰时岷江冷杉种群最稳定,红桦种群次之,槭树、花楸等种群结构均不稳定。岷江冷杉种群在乔木层和灌木层均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桦木在乔木层的生态位宽度仅次于岷江冷杉,优势明显,但其更新不良,在灌木层不具优势。乔木层、灌木层物种间总体均表现为不显著正关联。【结论】研究区次生林群落为正向演替,种群优势度与生态位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各种群结构与功能处于相互适应的变化阶段,群落结构尚不稳定。桦木种群在乔木层优势尚存,但在灌木层更新受到限制,不具备发展成优势种群的条件;云杉人工林则必被淘汰;岷江冷杉在乔、灌木层均有较大优势和生态位宽度,表现出进一步扩散的可能。因此本研究区次生林的经营应以培养冷杉林为主,为冷杉林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天津农林科技》2001,(5):39-39
在我国莽莽针阔混交林丛林中,珍藏着世界上一种很珍贵的药食兼优的食用菌--羊肚菌. 羊肚菌俗称羊肚蘑、羊肚菜、狼肚菌、狼肚菜,它以其菌盖表面生有许多小凹坑,外观极似羊肚而得名.它是一种野生珍贵食用菌,也是一种高级营养滋补品.它多生长在潮湿的针阔叶混交林中,其主要品种有尖顶羊肚菌,粗柄羊肚菌、短柄羊肚菌等7、8种.  相似文献   

15.
北京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价   总被引:45,自引:5,他引:40  
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与北京市民生活密切相关 ,保护好该区生物多样性尤为重要 .通过对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计算 ,其直接使用价值为 845 6 7万元 ,间接使用价值为 2 491 8万元 ,生物多样性所产生的生态功能价值远远超出其产生的实物价值 ;林区森林植被系统每年可吸收CO2 38万t,释放O2 2 8 4万t,减少土壤侵蚀 48 4万t,可吸收SO2 1 6 34 5t.  相似文献   

16.
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文章分析了林权制度改革后,天津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白龙江林区森林资源的特点是:植物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复杂;林分为冷、云杉纯林为本;成、过熟林面积占绝对优势;林分生长率低,自然枯损量高;林分分布不均匀,且以中等密度的林分为主、天然更新不良。针对这种情况,应制定科学的经营措施,加强更新造林、幼林抚育及病虫害防治工作,适地适树,加大管护森林资源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推进。森林资源保护 和森林防火管理对我国生态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人促米槠林、米槠天然林、米槠人工林以及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在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不同干扰程度对米槠林的影响,为米槠天然林的多代作业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保护和发展甘肃省现有森林,改善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的局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甘肃林区1971~2003年气象要素、1988~2003年森林火灾及1990~2001年植被指数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甘肃11个主要林区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林区气象条件与火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甘肃林区气温自东南向西北、由盆地向高山逐渐递减,各林区气温在1971~2003年总体呈上升趋势;林区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且逐年呈下降的趋势。各林区相对湿度的年变化有春低秋高和冬低秋高2种类型,蒸发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在3~10月植物生长期,干旱现象明显,近十几年来干旱状况较严重。气象要素及干旱指数与森林火险密切相关。【结论】在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量多、干旱指数高的季节,火灾发生率较低,而在天气寒冷、空气干燥、降水量稀少、干旱指数低的季节,火灾发生率较高。相对湿度、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及干旱指数,可用于甘肃森林火险的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