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南通棉花纤维品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通纤维检验所2008年棉花检测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8年南通棉花纤维的品级、长度、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和马克隆值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南通棉花纤维品级主要以3级为主,长度主要分布在29~30mm,断裂比强度主要分布在29.0~30.9cN/tex,长度整齐度主要分布在83.0%~85.9%,马克隆值主要分布在4.3~4.9之间,可以满足纺中档棉纱及部分高档棉纱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2013年第四季度对我国9个主产棉省纤维品质抽查,抽取到131个棉花主栽品种棉样,并对样品的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等8项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推广的陆地棉主栽品种长度分布在25.4mm~33.5mm,其中多数品种纤维长度在27mm~29mm档,所占比例为52.2%,28mm档的品种占32.2%,没有抽取到25mm以下的品种,在31mm~33mm的品种所占比例为3.3%。可见,我国棉花品种纤维长度范围相对集中,类型单一现象仍很突出。纤维的断裂比强度分布范围在24.0c N~37.2c N·tex-1,但主要集中在27c N~29c N·tex-1,这部分所占比例为46.8%。马克隆值分布在2.9~6.0,其中4.3~4.9(B 2档)所占比例最大,为45.5%,其次是5.0~5.5(C2档),所占比例为33.3%;马克隆值偏高现象比较严重,应引起足够重视。2013年我国主推品种棉花纤维综合品质整体质量指标好于2012年,可以满足纺织工业纺中、低档棉纱的要求,可纺高支纱的优质棉比例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3.
2005年对我国10个主产棉省的211份棉花样品的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马克隆值等9项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棉花纤维长度主要分布在28mm档,整齐度指数主要分布在83%左右,断裂比强度主要分布在29cN/tex,马克隆值多数分布在4.3-4.9。棉花纤维整体品质可以满足纺织工业纺中、低档棉纱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埃及棉花产业发展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埃及具有得天独厚的生产长绒棉的自然优势,近年棉花面积达35万hm2左右,棉农约100万户,总产皮棉约25万t,常年出口皮棉10万t以上,总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的50%以上,是世界上优质长绒棉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一、坚持不懈培育优质高产的突破性品种1郾育种目标坚持以优质为主,兼顾高产。育种过程中主要注重棉纤维长度、纤维平滑度、纱支强度、纤维整齐度、纤维成熟度、白色度以及纤维无卷曲度等7项指标。目前,埃及棉花可以纺到200支纱,甚至280支纱,几乎跟丝线一样,主要用于纺府绸等高档面料(而我国棉花一般只…  相似文献   

5.
[目的]各大棉区的公检数量增加迅速,全面覆盖了我国主要棉花主产区.分析自公证检验以来新疆棉区棉花纤维品质变化,了解我国主要棉区棉花纤维品质的整体状况及发展趋势,为育种及相关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2006 ~2013年我国棉花纤维公证检验检测的纤维品质为研究对象,划分不同区域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国储政策的深入实施,八年来,我国棉花纤维长度、比强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年均下降0.1 mm和0.16 cN/tex.新疆地方棉区纤维长度优于内地和新疆兵团棉区,年际间分别较二者高0.2~0.3 mm和0.3~0.6 mm,>28 mm长度级范围内新疆地方棉区棉花所占比显著高于内地及兵团;在纤维比强度方面,全国平均、新疆地方与兵团年均下降0.16、0.28、0.32 cN/tex.近三年来强度中上水平(>29 cN/tex)皮棉所占比例明显下降,表现为内地棉区占比较高,新疆地方棉区次之、兵团最低;在纤维整齐度方面,全国平均、新疆棉区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新疆地方棉花优于内地和兵团;在马克隆值方面,表现出A级所占比整体下滑、B级微升、C级逐年增加趋势.[结论]新疆棉区棉花主要纤维品质下降严重,应启动优质手采、机采棉新品种培育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以2001—2005年农业部对13个主产棉省主栽品种抽查样品的测试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十五”期间中国棉花纤维的长度、整齐度、比强度、马克隆值等8项品质指标的分布情况,并运用STATA统计分析系统分析了各品质指标之间的关系。“十五”期间,中国生产领域的棉花纤维长度主要分布在28~29mm,整齐度指数主要分布在82%~84%,断裂比强度主要分布在27~29cN.tex-1,马克隆值主要分布在4.0~5.0,可以满足纺织工业纺中、低档棉纱的要求。各纤维品质指标在年度间有波动。按生态区划分,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纤维在长度、整齐度、比强度等指标上优于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但马克隆值偏高,色泽特征差,品级较低。黄河流域棉区的棉花纤维在长度、整齐度、比强度、马克隆值、色泽特征等方面处于其它两个棉区之间。西北内陆棉区的马克隆值和色泽特征最好,品级较高。统计分析表明,长度与比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r=0.7156,呈高度正相关;整齐度指数与比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r=0.5300,呈中度正相关;纺纱均匀性指数与长度、整齐度、比强度均呈高度正相关。与国际乌斯特公报进行比较,中国“十五”期间棉花纤维综合品质达到国际中等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埃及有得天独厚的生产长绒棉的自然条件,近年棉花种植面积达35万公顷左右,有棉农约100万户,总产长绒棉皮棉约25万吨,年出口长绒棉皮棉10万吨以上,长绒棉总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的50%以上,是世界上优质长绒棉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其种棉特点是:一、坚持不懈培育优质高产的突破性品种1.育种目标坚持以优质为主,兼顾高产。育种过程中主要注重棉纤维长度、纤维平滑度、纱支强度、纤维整齐度、纤维成熟度、白色度以及纤维无卷曲度等7项指标。目前,埃及棉花可以纺到200支纱,甚至280支纱,几乎跟丝线一样,主要用于纺府绸等高档面料。2.坚持按区域…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棉花种质资源综合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2—2013年,对山西省棉花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棉花种质资源材料农艺性状表现为:生育期以中早熟材料(126~135 d)为主,占40.4%;单株结铃数主要分布在7.1~9.0个之间;铃质量以中等大小(4.1~6.0 g)为主,占71.42%;衣分相差50%,比较悬殊,大部分在31.0%~40.0%之间;子指主要分布在9.1~12.0 g之间,占总数的72%。纤维品质表现为: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在28.1~30.0 mm之间的材料占总数的33.5%,在30.1~32.0 mm之间的占10.5%;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在74.5%~87.8%之间,其中63%的材料在83.0%~87.8%高档范围内;有40.8%的材料马克隆值属于B级中的B2档,A级占30.6%;棉纤维断裂比强度有42.7%的材料超过31.0 c N/tex,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9.
据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介绍,病虫害和纤维品质低下是长期困扰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的两大顽疾。我国棉纤维的内在品质相对较差,使得适纺60支纱以上高支纱的优质原棉严重依赖进口,这已成为制约我国棉纺织品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0.
《农村科技》2006,(11):59-59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总产量占世界棉花产量的25%左右。与国外棉花生产相比,我国的棉花生产存在着棉花品种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合纺中高支纱和低支纱的原棉、品质一致性较差、"三丝"(异性、异形、异色纤维)合量高等问题。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棉纺工业的快速发展,原棉需求进一步增加,类型多元化、质量一致性和专用性的需求也更加强劲,新疆作为我国棉花生产上最具潜力和优势的区域,也将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更大的压力,以标准化支撑  相似文献   

11.
对2012-2013年不同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不同开花时间成铃的棉铃性状和纤维品质时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油后移栽棉8月15-25日开的花成铃率高、铃重重、衣分高,不孕子率低;平均绒长28 mm左右、比强度26 c N/tex左右,马克隆值5左右,纺纱均匀性指数130左右,纤维品质综合表现较优,适宜纺织中支纱。  相似文献   

12.
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模型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用棉纤维品质指标拟合能同时表达棉纤维综合品质和纺纱质量棉纤维综合指数模型。【方法】通过不同品质棉纤维的纺纱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品质原棉纺纱试验结果和棉纤维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⑴ 在成纱质量多个指标中,单纱强力是主要指标。⑵ 原棉纤维品质是决定单纱强力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纺纱工艺下,虽然同一原棉单纱强力不同,但不同原棉单纱强力分布趋势不受纺纱工艺影响,即如果棉纤维综合品质高,则在任何工艺条件下,其单纱强力高。⑶ 纤维长度、纤维强度、整齐度和麦克隆值是棉花纤维综合品质关键指标。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立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IFQI)模型。经过分析,反映纺纱均匀性指数、单纱强力、成纱综合品质可选择模型 。IFQI模型机理性强、自变量少、形式简单直观,且与单纱强力、纺纱均匀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并建立SCI与IFQI间关系模型:SCI=0.3684×IFQI+35.588。【结论】IFQI模型可作为农业部棉纤维检验和纺织工业棉纤维检验部门共同参考指数,不仅解决两部门棉纤维重复检验问题,而且能大大减少棉纤维检验工作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陆海杂种F1与亲本纤维细胞形态学上的差异,了解优质纤维的形态特征。[方法]以陆地棉中棉所36、鲁棉研19和海岛棉海8577、海7124为亲本配制了4个杂交组合,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F1成熟纤维的形态特征,并与亲本进行比较。[结果]F1纤维长度为32.89~34.75 mm,比强度为34.75~39.80 cN/tex,马克隆值为3.560~4.380,均接近或超过海岛棉亲本。与亲本相比,F1成熟纤维顶部和中部的扭曲程度增大,纵纹加深,均偏向于海岛棉亲本,并且多数组合成熟纤维的中部出现了泡状膨大。[结论]陆海杂种F1成熟纤维的形态与品质明显偏向于海岛棉亲本,并出现了泡状膨大的新性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2008年以来的新疆棉花纤维品质变化,分析新疆棉花纤维品质的整体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新疆陆地棉纤维品质改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8~2018年我国棉花公证检验检测数据,分年度、分区域整理,分析新疆棉花纤维品质演进趋势。【结果】 11年来,新疆棉花公检占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由2008年的65.1%增长到2018年的98.3%。纤维长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到平稳的趋势,2018年已达29.2 mm,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2016~2018年提升较快,“30~32 mm”棉包所占比较2011~2015年提高8.3个百分点;新疆棉花平均纤维比强度呈波动变化趋势,2017~2018年提升明显,2018年平均为28.4 cN/tex,比强度“≥29 cN/tex”的棉包占比达34.2%;新疆棉花纤维整齐度变化较小,高于全国平均值,且新疆地方棉花优于兵团,较后者高0.3个百分点,“高级及以上级” 整齐度占比新疆棉花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其中地方棉花下降态势较明显;新疆棉花马克隆值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A+B级”平均占比高于全国。兵团棉花马克隆值好于地方,“A+B” 级年均占比较后者高出5.5个百分点;新疆棉花品级呈现出向好的方向发展,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棉花质量优于兵团。【结论】 新疆棉花对全国棉花贡献日益增大。近3年来,新疆棉花在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整齐度、品级均明显提升,但也存在比强度较差、平均整齐度下降,以及高比强度、高整齐度棉花占比偏低等问题。在新疆棉花品种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及加工体系建设等方面,制定科学可行的产业政策,为实现新疆棉花适度规模、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以棉花新品种冀1316为试材,2009~2010年在河北省棉花不同生态亚区(中熟亚区、中早熟亚区、早熟亚区)的6个试点进行了2 a多点试验,研究品种主要性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冀1316抗病性强,产量高,稳产性好,纤维品质优良,枯萎病指数2.9,黄萎病指数15.6,平均皮棉产量1 778.9 kg/hm2,纤维长度31.0 mm,比强度30.3 cN/tex,马克隆值4.6,整齐度84.6%,伸长率6.4%;并且果枝数、株铃数、单铃重、衣分等主要产量性状,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等纤维品质性状,以及枯萎病指数和黄萎病指数均比较稳定。该品种适于在河北省各植棉亚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6.
棉花新品种酒棉15号为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酒棉1号为母本、905为父本杂交,经定向选择、航天搭载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5 mm、整齐度指数86.5%、断裂比强度29.9 cN/tex、麦克隆值4.3、伸长率5.9%、反射率75.8%、黄度7.9、纺纱均匀性指数157,在2010年甘肃省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中,皮棉平均产量为1 953.0 kg/hm2,比对照品种酒棉8号增产10.6%,抗枯萎病。适宜于甘肃河西走廊及生态条件类似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实现杂交棉产量与纤维品质最佳结合的施磷水平,以转基因杂交棉新品种邯6402为试验材料,在棉花播种前底施过磷酸钙、氯化钾180 kg/hm2和尿素150 kg/hm2作底肥,试验设过磷酸钙施用量0(不施, CK)、210、300、390和480 kg/hm2计5个处理,在最佳种植密度42000株/hm2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施磷水平对杂交棉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前底施磷肥390 kg/hm2,能够实现杂交棉邯6402产量与纤维品质的最佳结合。该施肥水平时棉花产量高,达到了4697.75 kg/hm2;且纤维品质好,其中纤维长度29.86 mm、比强度31.4 cN/tex、马克隆值5.0、整齐度8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