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胚芽油,简称玉米油,是以玉米胚芽为原料加工而成。它与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其它植物油相比,有明显降低胆固醇和防止脑血栓、高血压等疾病的作用,是一种很好的植物油,尤其适合孕妇、病人以及中、老年人长期食用。用玉米加工胚芽油,可分为提取胚芽——加温干燥——轧坯蒸坯——装垛压榨——卸垛整理五个过程。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玉米胚芽中萃取亚油酸(LA),研究了萃取压力、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量对油脂中亚油酸萃取率的影响,优化了萃取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5MPa,温度45℃,时间80min,CO2流量25L/h,并利用气相色谱对最佳条件下玉米胚芽油中亚油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_2萃取玉米胚芽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利用超临界CO2萃取玉米胚芽油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降低玉米胚芽原料的粒度,改变原料的形状,降低原料的自然堆积比重,采用塔板式装料方式等措施,可以明显提高传质效果,大大提高出油率。  相似文献   

4.
煮玉米、烤玉米是很多人喜爱的美食,但不少人啃玉米的时候特别大口,总会在玉米棒上留下许多淡黄色的颗粒,这些颗粒名为玉米胚芽,可以说它是玉米的精华. 与玉米籽粒比较,玉米胚芽的营养更为丰富.玉米籽粒主要是淀粉,还有部分膳食纤维,而玉米胚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约15%,脂肪约45%(其中85%是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还有8%左右的膳食纤维.另外,玉米胚芽也是维生素E、植物甾醇的宝库,其含量均远高于玉米籽粒,而这两种物质都是非常好的抗氧化剂,有延缓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等功效.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作为蛋白质补充饲料配制的饲粮对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将28头二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7头,分别饲喂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经78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单一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16%)饲料同普通饲料相比,公猪日增重、料肉比及眼肌面积、屠宰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饲料中同时添加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后,平均膘厚显著降低(P<0.05)。用廉价的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作为生长肥育猪饲粮中的蛋白质补充饲料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小麦胚芽是小麦制粉时的副产品,胚芽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生物学价值,是良好的植物油源,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小麦胚芽油的营养价值及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 1.米糠油。从米糠中制取,其所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60%~80%,远远高于其它植物油。长期食用可降低血清胆固醇,调节脑功能,在欧美国家很畅销。 2.麦胚油。从小麦的胚芽中提取,营养价值很高,富含天然维生素E复合体,具有抗癌、防治老年病、健美和延年益寿等特殊作用,是其它食用油不可相比的。走销国际市场。 3.玉米油。从玉米胚芽中提取,油色金黄透明、清香扑鼻,长期食用可降低血清胆固醇,软化血管等,目前,在美国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8.
以湿法脱胚的玉米胚芽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了玉米胚芽分离蛋白;探讨了不同条件如温度、pH、盐浓度等对玉米胚芽分离蛋白的溶解性,解释了溶解性在这些条件下的变化的规律。研究了玉米胚芽分离蛋白对小鼠体内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胚芽分离蛋白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免疫脏器指数、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和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活性,促进溶血素的形成。结果提示:玉米胚芽分离蛋白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是一种很好的非特异性免疫激活剂。  相似文献   

9.
玉米胚芽粕在面包制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榨取油脂后的玉米胚芽粕开发面包新品种,以提高玉米加工附加值为目的,采用面团特性测定和面包质量评价的方法,对6个添加不同含量玉米胚芽粕的样品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品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每1 kg面粉中玉米胚芽粕添加量由0 g增加到90 g,面团吸水率由65.1%上升到78.1%,弱化度由78 BU上升到120 BU;而稳定时间则由16.5 min下降到4.9 min,形成时间由14.2 min下降到8.2 min,最大拉伸阻力由533BU下降到330 BU,面团评价值由104.7 cm2下降到43.9 cm2;面包样品的体积由6 750 mL/kg迅速下降到4 500mL/kg,面包的色泽、质地、口感等其他品质指标均有下降趋势。据此认为,在面包制作中,添加玉米胚芽粕是可行的,但为了使面包品质不受较大影响,面粉中玉米胚芽粕的添加量应不超过50 g/kg。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为原料生产酒精,只消耗玉米中的淀粉,其他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等高营养价值的物质,不仅被白白浪费,还成为最大的污染源.为提高玉米的综合利用率并保护生态环境,酒精生产企业在玉米粉碎过程中需要将胚芽分离出来制取食用玉米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玉米品种在萌发期的抗旱能力,为筛选玉米抗旱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北京市推广种植的25个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在干旱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测定种子发芽率、胚芽鲜质量、胚芽长和胚根干质量等11个萌发期相关指标,计算各指标耐旱系数,通过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定不同玉米品种在萌发期的抗旱能力。【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芽率与胚芽鲜质量、胚芽干质量、胚芽长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0.60和0.6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第二主成分对总方差的贡献率分别为44.3%和23.1%。发芽率、胚芽鲜质量和胚芽长度是玉米在萌发期阶段耐旱鉴定的关键指标。通过3项指标的Z值将25个玉米品种划分为萌发期抗旱型、干旱敏感型和中间型。【结论】筛选出萌发期耐旱型玉米品种4个。  相似文献   

12.
玉米胚芽面包面团的发酵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玉米胚芽渣添加量的面包团发酵体积的试验,分析了玉米胚芽渣添加量加面团保气性和成熟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胚芽渣对面筋结构的影响以及酵母可利用的碳源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面团发酵的最大体积和发酶速度,随着胚芽渣添加量的增加,面团发酵后的最大体积减小,发酵时间缩短。当胚芽渣添加量(按质量计)不大于3%时,胚芽面包面团发酵的最大体积与面包专用粉基本相同,但当胚芽渣达到9%时,面团发酵的最大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玉米胚乳胚芽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为鉴别不同种类玉米提供科学手段.[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对3种类型的玉米实体样本的胚乳胚芽进行研究.[结果]原始红外光谱700~1 800 cm-1总体特征相似,主要是由多糖、蛋白质、脂类等吸收谱峰组成,在此范围内3种样本的原始光谱存在微的差异.对光谱进行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处理,用二阶导数光谱进行系统聚类分析(HCA),结果表明二阶导数光谱700 ~1 800 cm-1范围按玉米胚芽和胚乳样本聚类效果较好,52个样本能按3个种类很好地聚类,分类正确率达96.1%.[结论]红外光谱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可用于鉴别不同种玉米胚乳胚芽,具有方便、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介绍精制玉米胚芽油工艺流程、工艺技术及工艺参数,从而生产被营养学家称之为健康营养油的精制玉米胚芽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以大豆分离蛋白(SPI)和魔芋胶(KGM)为壁材包裹玉米胚芽油的微胶囊工艺。【方法】玉米胚芽油因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易受到光、温度和氧气等环境因素的破坏。为了延缓玉米胚芽油的氧化劣变,以SPI和KGM作为壁材包裹玉米胚芽油。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获得微胶囊最佳包埋工艺,并对微胶囊进行表征和效果研究。【结果】最佳包埋工艺:壁材浓度为10%、魔芋精粉添加量为0.6%、芯壁比为1∶10、均质时间为6 min,所得最佳包埋率为76.4%。获得的微胶囊粉末为表面几乎无孔隙的不规则球形。此外,红外光谱显示KGM和SPI是通过物理作用结合。加速过氧化实验和差示量热扫描曲线表明玉米胚芽油经过包埋之后的稳定性增强。【结论】魔芋胶作为复配壁材有利于微胶囊的包埋。将玉米胚芽油制备成微胶囊粉末有助于延长其货架期,并拓宽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连小燕  钟振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47-21750,21752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玉米胚芽油理化性能差异。[方法]采用索氏抽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水酶法3种方法提取玉米胚芽油,并优化提取条件。分别对3种方法提取的胚芽油的理化性质(折光率、过氧化值、酸价、皂化值、碘价)、磷脂和游离脂肪酸含量、脂肪酸组成、不皂化物的含量及组成进行测定。[结果]索氏抽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胚芽油的提取率均超过49%,水酶法低于25%,但3种方法各有其优点。3种方法所得胚芽油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主要为亚油酸和油酸;不皂化物组成也基本相同,主要为甾醇类及酯类物质,但在数量上存在差异。[结论]从胚芽油的提取率、理化性质及营养价值方面综合评价,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最适合玉米胚芽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虽然薄膜分离技术在玉米湿磨工业中是比较新的生产工艺,但它正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可用于组分浓缩、提纯及分离的十分重要的方法。这不仅能提高蒸发器的生产能力,而且节能、节水,减少环境污染。描述了微滤、超滤、纳滤及反渗透薄膜分离机理;重点介绍了薄膜分离技术在浸渍液浓缩,蒸发器顶流出物处理、玉米胚芽油加工、玉米蛋白质分离及玉米淀粉洗涤、脱水和浓缩等玉米湿磨工艺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玉米制取淀粉浙江农业大学孙义章玉米除供粮食和饲料以外,主要用作淀粉生产。与薯类制取淀粉相比较,玉米便于贮藏和运输,可使淀粉加工厂不受季节限制而进行周年生产。玉米在加工制取淀粉的同时,还有玉米胚芽、浆水和粉楂等副产物可供综合利用。每100斤玉米可制得5...  相似文献   

19.
小麦胚芽花生酱的研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方法研究了小麦胚芽花生酱的生产工艺,并对小麦胚芽及花生进行了烘烤试验,同时研究了产品的配方及稳定性,得到色泽黄褐、香味浓郁并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新型小麦胚芽花生酱,其最优配方为:小麦胚芽与花生原酱的比例为1:9,食盐浓度为1.5%,蔗糖浓度为4%,单甘油脂为1.5%~2%。添加适当的单甘油脂、磷脂、甘油和控制研磨方式,控制酱体出口温度(70℃左右及酱体装瓶前的温度(35 ℃),就可以制成均匀稳定的小麦胚芽花生酱。  相似文献   

20.
以蒸馏水、自来水、10%PEG为引发剂对"垦玉六号"玉米陈种子进行引发处理,研究渗透引发时间和引发剂对玉米陈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36h对玉米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及芽鲜重等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10%PEG引发对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及芽鲜重也有着明显的促进效果,10%PEG引发36h对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侧根数促进效果显著,引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