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剥叶鞘防治玉米纹枯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纹枯病Corticium Sasakii(Sh-imi)Mat是广西玉米主要病害之一,而且其发生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尤其是田玉米更为严重.笔者在参加靖西县“万亩粮食增产综合技术开发项目”工作的同时,作了用剥叶鞘的方法防治玉米纹枯病的试验,现总结如下.一、试验方法试验设:A.剥叶鞘、B.剥叶鞘加喷药、C.不剥叶鞘加喷药,CK.不剥叶鞘不喷药,喷清水等4个处理.每处理0.03亩,3次重  相似文献   

2.
常用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纹枯病是宝应县水稻上的重要病害,常年为中等以上发生,每年发生面积在5.3万hm2以上,给水稻生产造成一定损失。目前宝应县农药市场上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很多,为了解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宝应县植保植检站于2010年选用生产中常用药剂对水稻纹枯病进行了防治对  相似文献   

3.
水稻纹枯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纹枯病是沿河县水稻上的重要病害,近几年来为中等以上发生,每年发生面积在6670 hm^2以上,占沿河县水稻种植面积的62.5%,给水稻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目前沿河县农药市场上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很多,为了解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沿河县植保植检站于2013年选用生产中几种常用药剂对水稻纹枯病进行防治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4.
道真常年种植玉米1万hm2左右,种植模式为99 cm等距单(双)株和198 cm开厢双行单株栽培,每667 m2株数为2 000~2 500株,玉米常发生的病虫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玉米螟、大螟和粘虫等,年产量损失2 110t左右.为了探索旱地玉米宽厢宽带栽培病虫的发生与防治,筛选有针对性的药剂防治玉米病虫害,2003-2004年,县植保站、县农推站在上坝乡民顺村田坝组和旧城镇旧城村石笋坪组实施了玉米宽厢宽带栽培8 hm2,对玉米病虫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系统调查和药剂防治筛选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杂交水稻(汕优63)单产水平的提高,井岗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明显下降,病害“冒穿”日趋严重。为解决水稻纹枯病的防治问题,1990年我们选用几种药剂进行混配防治水稻纹枯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1年在30万亩稻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樊春珍 《植物保护》1988,14(2):54-54
秭归县地处鄂西山区。近8年来,玉米纹枯病在我县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1987年6月至8月雨日多达54.9天,比过去26年的同期平均39.9天多15天,湿度比历年的同期平均73%高5%,全县18.49万亩玉米,发生纹枯病8万亩,其中成灾1.5万亩,7月下旬调查,包括杂交品种和地膜覆盖栽培在内的所有玉米田普遍发生纹枯病。平均发病率98.5%,高者100%。平均病情指数51.4,最高达64.8。为了摸清玉米纹枯病对其产量的损失情况,我们进行了纹枯病各级病株损失率的调查,采取随机分级取样,将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鲜食甜、糯玉米纹枯病发生现状及药剂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2015年,作者连续6年对浙江省主要甜、糯玉米品种纹枯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抗病品种和防治药剂进行了筛选。调查发现,浙江省春播甜、糯玉米纹枯病发生严重。相同年份甜玉米和糯玉米纹枯病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但年际间有显著差异。抗性筛选试验发现了13个甜玉米品种和8个糯玉米品种抗性水平在中抗与抗之间,无高抗品种。药剂筛选试验发现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25%嘧菌酯悬浮剂和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对纹枯病防效较好,在玉米拔节期使用可有效控制后期纹枯病为害,显著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8.
几种药剂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小麦纹枯病的高效防治药剂,对几种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初步试验表明,在小麦纹枯病发生初期,使用井冈霉素A 5%水剂6 000mL/hm2或丙环.咪鲜胺36%悬浮剂750g或己唑醇5%微乳剂1 500mL或酚菌酮40%水乳剂1 500mL或烯唑醇12.5%可湿性粉剂600g兑水900kg,能有效控制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程度,药后20d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可达52%以上,药后50d的防治效果仍保持在52%以上。  相似文献   

9.
水稻纹枯病是我省水稻常发性病害。1980年以来,全省发病面积都在2000万亩以上,占水稻总面积的50—60%。一般年份受纹枯病为害影响产量在10—20%之间,自1977年以来,我省开始大面积推广井岗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取代剧毒、高残留有机胂素药剂,目前江苏全省井岗霉素年产量达300—350吨(按有效成份计),每年使用量在250吨左右,挽回稻谷  相似文献   

10.
稻纹枯病是我省、亦是南方稻区主要病害。随着栽培水平的提高,其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为害愈来愈重。根据全国有关病虫会议要求,我们于1981年以来组织了9个单位对纹枯病较系统地进行了试验研究。经早、晚稻45个品种,88.847亩稻田,药剂防治示范面积636,275亩,分别测定了各级发病株率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并推算制定了由病情严重度(级数)确定病株率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1.
水稻纹枯病是全州县水稻生产中的常见病害之一,每年早晚稻发生面积48000ha左右。近年来,该病发生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及水稻生产安全。为了寻找有效药剂和指导大田防治,2013年上半年,全州县植保站在早稻进行了几种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2.
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是我市水稻上两种主要病害,发生严重时造成减产30%以上,严重影响武汉市水稻产量和品质。为了筛选经济、有效的防治药剂,我们对当前常用的两种药剂在双晚田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81—1984年省植保站组织了9个单位对水稻纹枯病较系统地进行了试验研究。经早、晚稻45个品种,88.847亩稻田,分别测定了各级发病株率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并确定防治指标及防治适期。药剂防治示范面积达636275亩。  相似文献   

14.
1986年7、8月,中国农科院生防室和陕西省植保总站、四川省万县地区植保站分别在陕西渭南、四川万县召开了农抗120防治西瓜枯萎病、水稻纹枯病、玉米纹枯病现场效果考察会。 在渭南地区,农抗120防治西瓜枯萎病面积8千多亩,防效达85—95%,远超过双效灵(4—10%),增产作用也明显,每亩多收1500斤以上。农抗120防治西瓜炭疽病效果达80%,高于多菌灵(17%)、甲基托布津(43%)等化学农药。 在万县地区,农抗120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玉米纹枯病示范面积3千多亩,效果相当显著,达90%以上,超过或相当于目前使用的主要化学农药。农抗120对防治水稻稻瘟病也显示出很好的苗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在我市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一般发病率60—70%,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井冈霉素、粉锈宁均为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有效药剂,粉锈宁可在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时兼治纹枯病,但取得好的防效,关键在选择防治适期。我们在1991—1993年进行了小麦纹枯病防治适期的试验。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常发病害之一,由立枯丝核菌侵染水稻引起。主要为害叶鞘、叶片,致叶片枯死,使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减轻,一般造成产量损失10%~30%,严重时50%以上。近年来,纹枯病受菌源量、气候及水稻种植密度等因素影响,发生呈趋重态势。生产中实际应用以井冈霉素为主的防治纹枯病的药剂,常规推荐剂量的防治效果逐年下降。2015年笔者在大田条件下开展了9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效试验,比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水稻矮秆多蘖品种的推广,密植程度的提高和施氮量的增加,使纹枯病的发生为害日益严重,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的重大威胁。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1986—1988年纹枯病发生面积达8000万亩,约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71%。当前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对策为“水控药治”,药剂主要是井冈霉素。虽然井冈霉素防治效果颇佳,但每年稻田需全面防治2—3次,有的4次,需花费大量的人力  相似文献   

18.
玉米纹枯病是我县玉米上新上升的一种病害,近几年来对玉米生产威胁很大,有关测报和防治的技术资料较少。为了给综合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从1986年开始笔者对该病的田间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产量损失进行了测定,对防治技术作了研究,现报道于后。一、系统观察选择玉米纹枯病发生严重的田块,播种中单二号品种,整个生育期不进行任何药剂防治,三叶期开始每3天普查一次,始病后确定5点,每点用红油漆标记20株,5天调查一  相似文献   

19.
连续2009-2010两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氟环唑125g/L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防效,施药用量为有效成分75g/hm2处理的末次防效达72%以上,保产率达12%以上,是防治水稻纹枯病较为理想的药剂,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国内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中,由于残毒问题稻脚青正在被淘汰.井岗霉素持效期短,施用次数多,病菌易产生抗药性。为开辟防治水稻纹枯病药剂多种来源.1982—1983年在浙江奉化县莼湖区对硼素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和增产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